日光温室越冬茬普罗旺斯番茄栽培技术

2023-06-04 10:54范芝丽薛雅芳赵颖
西北园艺·蔬菜 2023年3期
关键词:普罗旺斯整枝病斑

范芝丽 薛雅芳 赵颖

番茄可鲜食,可作为蔬菜,需求量大,随着“采摘经济”的盛行,普罗旺斯番茄很受欢迎,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我们根据生产实际,总结了韩城日光温室越冬茬普罗旺斯番茄的栽培管理要点,为种植者科学生产提供参考和 依据。

1   品种特征

普罗旺斯是近几年引进的新品种,是目前市场上水果番茄鲜食品种之一。无限生长型,植株长势旺,抗逆性一般,栽培管理较一般番茄要費工,较耐低温、抗病,果实皮薄沙瓤,汁多味美,口感好,果形和商品率一般。

2   茬口安排

为了赶在春节前上市,可在8月下旬育苗,10月上旬定植,翌年1月中下旬到3月底4月初采收。

3   育苗

把筛选出的普罗旺斯种子放入55 ℃恒温器中,不断搅动10~15分钟,再移至室温水中,浸泡6~8小时,用清水洗净催芽。采用穴盘育苗,育苗配防虫遮阳设施,亩用种量20~30 g,每孔播种1粒,覆土厚度0.8~1 cm。苗龄40天左右(4叶1心),选叶片深绿、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没有病斑健康苗用于定植。定植前5天左右适当控温、控水。

4   栽培管理

4.1   温室大棚处理   将前茬作物残枝枯叶清理干净,利用7月高温天气,施入石灰氮,有机肥如鸡粪、牛羊粪等,结合深翻,整平整细起垄,大水灌溉后选择晴天用熏蒸剂熏棚。用棚膜和地膜双层覆盖,周围用土压严压实,保持大棚密闭,防止薄膜破损泄露热气和温度,降低熏蒸效果。根据棚内所种蔬菜及其相应病菌的抗热能力来确定消毒时间的长短,一般闷棚20天左右后打开上下风口通风5~7天,待完全通风后方可进入作业。

4.2   定植   定植前用旋土机打碎土块。结合深耕每亩施复合肥50 kg、微量元素肥30 kg,起垄,垄面整平,铺设滴灌设备,一垄定植两行,小行距60 cm,株距40 cm。每亩定植2 000株,栽苗深度以基质表面覆土1 cm为宜。

4.3   定植后管理

4.3.1   水肥管理   定植后浇1次透水,定植后5~8天根据土壤墒情浇1次缓苗水,后期日常浇水采用膜下滴灌。浇完缓苗水视土壤墒情在种植行间划锄2~3次,促进根系下扎。注意普罗旺斯相较于其他品种水分需求量少1/3。第1穗果膨大期浇第1次水,以15~20 cm 土壤浇透为宜,初果期10~12天浇1次水,盛果期5~7天浇1次。注意,冬季浇水时需确保浇水后有连续2天晴天,选择上午进行浇水。每生产1 t番茄需氮(N)4.5 kg、磷(P2O5)1 kg、钾(K2O)5 kg,以水带肥,追肥时不可偏施氮肥,应配施磷钾肥。幼苗期后期叶面喷施2~3次硼肥,促进开花坐果,每穗果膨大期追肥1次。每亩追施高钾水溶肥10~15 kg,补充中量元素5 kg,同时配合喷施氨基酸类、海藻类及微量元素类叶面肥。

4.3.2   温度控制   番茄喜温,定植期处于高温季节,白天要适度遮阳及通风降温。定植后至缓苗阶段,白天气温维持在29 ℃左右,夜间19 ℃以上,白天棚内温度达到34 ℃适当放风;缓苗后白天20~25 ℃,夜间15~18 ℃;结果期白天25~32 ℃,夜间15~18 ℃,低于12 ℃或高于33 ℃会引起落花落果,当夜温低于12 ℃时使用棉被保温。

4.3.3   光照管理   番茄对光照强度要求较高,生产上建议采用透光性好的EVA膜或PO膜,定期打扫前屋面塑料薄膜上的灰尘,保持膜面清洁。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保温被,也可在日光温室后屋面张挂反光幕,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遇到雨雪天,仍要及时揭开保温被,让番茄接受散射光。

4.3.4   植株调整

1)吊蔓整枝。根据栽培密度和目的选择适宜的整枝方法,可单干整枝或双干整枝,定植后15天左右,植株30 cm左右时吊秧。用提前系好的细绳在番茄茎基部系个活扣(或用吊线夹),让枝蔓顺着细绳生长,同时打掉最底部枝叶以及侧枝。第1穗果转色后,打掉第1穗果下的部分或全部叶片。

2)疏花疏果。根据树势,按每株留6~7穗,每穗3~4个果,每株平均留果18~22个,如果植株长势弱,第1穗果最好不留,及时疏掉畸形果、空洞果、僵果。

3)保花保果。设施番茄常因光照不足、温湿度不适不能正常授粉,落花落果,生产中常用对氯苯氧乙酸喷花或点花,提高坐果率。①涂抹法。当日无露水、温度不超过30 ℃时,用毛笔或脱脂棉签蘸取1~4颗米粒大小的药剂,涂抹开花花柄。需逐朵涂抹,比较费工。②喷雾法。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当花穗有3~4朵花开放时,用装有药液的喷雾器或喷枪均匀喷花,使雾滴布满花朵又不下滴,避免药液喷到茎叶。药剂浓度随温度调整,温度高时适当降低浓度,温度低时适当增加浓度,用药避开高温期,以免产生药害。点花药剂中加入食用红色素,避免重复,喷花药剂中不需要加色素,以免影响果实商品性。

5   病虫防治

5.1   茎基腐病   发病后茎基部皮层变为褐色,病部失水干缩,病部以上叶片变黄、萎蔫,后期叶片变为黄褐色,枯死残留在枝上不脱落,根部及根系不腐烂。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高畦栽培;增施微生物菌肥、有机肥;定植前穴施恶霉灵+普力克+生根粉,定植后用恶霉灵、普力克、甲托、多菌灵、阿米西达等喷淋茎基部及灌根2~3次。

5.2   早疫病   病原为茄链格孢菌,发病后叶面初呈针尖大的小黑点,中部现同心轮纹状病斑,暗褐色,水渍状,茎和叶柄、果实等发病后也有同心轮纹病斑,潮湿时病斑上有黑色霉状物。防治措施:定植后用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每5~7天防治1次,若发现感病植株用氟硅唑和苯醚甲环唑防治。

5.3   晚疫病   病原为致病疫霉菌,发病从叶片—叶柄—茎秆逐渐侵染,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叶尖或叶缘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叶柄处腐烂,病部呈黑褐色。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边缘可见白色霉层,病斑扩大后,叶片逐渐枯死。防治措施:合理密植,培育无菌苗,高垄栽培;降低棚内湿度,切忌大水漫灌,加强通风降湿;连阴雨天前喷银法利预防,连续阴天避免整枝打杈;用银法利、烯酰吗啉、抑快净等喷雾,或百菌清烟剂、百菌清粉尘剂烟熏,交替使用,注重叶背也要喷到。

5.4   灰霉病   病原为灰葡萄孢菌,可危害花、果实、叶片和茎,生长期各阶段均可侵染,感病时叶片呈“V”形水浸状病斑,有轮纹。花期是侵染高峰,果实受害,多从幼果与花瓣连接处出现水浸状病斑,果实失水后僵化,后引起全果褐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层,严重时病部以上枯死。防治措施:适时放风、提温降湿可有效抑制灰霉病发病;用腐霉利、啶酰菌胺、咯菌腈等喷雾,烟雾剂用异菌脲+百菌清烟剂,喷雾和烟熏交替使用。

5.5   病毒病   感病植株叶片卷缩、变黄、变脆,花叶、条斑和蕨叶,即常说的花叶、蕨叶、条斑、混合侵染4种类型。发病率以花叶型最高,蕨叶型次之,条斑型较少,为害程度以条斑型、混合型最严重,蕨叶型居中,花叶型较轻。高温、干旱季节易发生,主要通过蚜虫、烟粉虱等传播。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采用60目防虫网,防治蚜虫、烟粉虱等;病毒病以预防为主,定植后每7~10天用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吗啉胍、吗胍乙酸铜、病毒立克、病毒A、病毒B等交替喷雾预防,喷药时配合芸薹素内酯使用。出现局部少量病株时,拔除病株,病情严重时,应及早全棚拔除,安排下茬作物。

5.6   叶霉病   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叶片变为浅黄色,叶缘稍向上卷,出现退绿病斑,后病斑变为黄色。叶片背面出现白色霉层,后变为灰色或黑褐色霉层。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合理密植,高垄栽培,及时整枝打杈;开花前用多抗霉素间隔10~15天喷雾1次,后期用露娜森(氟菌·肟菌脂)、甲基硫菌灵、氟硅唑、多抗霉素、腐霉利烟剂、嘧菌酯等,喷雾和烟熏交替防治。

5.7   白粉虱   白粉虱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退绿、黄化,排泄物还会污染叶片和果实,诱发煤污病,还传播病毒。防治措施:选用40~50目防虫网掛在大棚两端,防止迁飞;悬挂黄板诱杀;用联苯菊酯水乳剂、烯啶虫胺腈、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等清晨喷药,交替用药,可在药中添加洗衣粉或者渗透剂。

5.8   蓟马   蓟马喜高温干旱,不喜光,经常昼伏夜出,白天躲藏在生长点、花朵内或土壤缝隙内,当遭受蓟马危害后,被害嫩叶嫩梢变硬缩小,出现无头或丛生现象,叶片呈铁锈色、变硬失去光合作用,果实有疤痕,番茄蓟马发生相对较少。防治措施:预防为主,清理棚内外环境,减少虫源;在接近蔬菜幼嫩部位悬挂蓝色粘虫板;地膜覆盖,减少出土成虫为害和幼虫落地入土化蛹;选内吸性和杀卵功能的杀虫剂,如螺虫乙酯、多杀霉素、氟啶虫酰胺、噻虫嗪、苦参碱等。傍晚和夜间时打药效果更好,同时要交替用药。

6   采收

番茄进入坐果期后分批采收,普罗旺斯番茄主要以鲜食为主,地头采摘价10~20元/kg,每亩平均效益7.5万元左右。

猜你喜欢
普罗旺斯整枝病斑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普罗旺斯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整枝与密度互作对冀棉95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番茄整枝有技巧
试析薄皮甜瓜整枝技术
【2017 五月音乐节】“普罗旺斯盛夏之夜”声乐专场音乐会
来去普罗旺斯享受阳光美景的诱惑
南方温室大棚番茄跨杆S形整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