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传承弘扬路径

2023-06-04 02:55王书阁王官正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3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文化

王书阁 王官正

黄河文化是中国诸多文明成果的汇集,且在社会不断发展中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力量与智慧,彰显出独特的时代价值。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应该推进黄河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社会进步。

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

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创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和流传下来的,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创新,逐渐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在新时期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要精准把握黄河文化体现出的精神内核和特征。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国众多水系中极易发生水患的河流之一,再加上黄河流域范围广,造成了水患灾害频发的局面。除此之外,黄河流域所处位置关键,是中国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这势必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可以说,黄河一方面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哺育着流域内人民,另一方面又影响着社会政治生态。在此背景下,黄河流域人民在不断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

爱好和平、安居乐业

如果说万里长城是权力分隔的防御体系,那么黄河就是实现权力统一、社会安定的驱动力。自古以来,中国历朝历代只有占据黄河流域地区,获得对其的统治权,才会获得较长时间的稳定。黄河流域的发达农耕文化,不仅养育了黄河两岸的人民,更培养出历久弥新的黄河文化。历朝历代的战争造成的痛苦代价,使中国人民更加向往和追求稳定的社会秩序。实现大一统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成为黄河文化的核心要义。

兼容并包、海纳百川

土地争夺,战乱频发,会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大规模迁移的局面。人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在迁移过程中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获得充分融合。中原儒家文化在众多思潮中屹立不倒,兼收各家之長,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也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标识,而黄河文化的包容、开放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民本仁爱、和平共处

从本质上而言,黄河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农耕文化,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稳定。和平、稳定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儒家文化中民本、和平以及仁爱的思想相比于道家、法家更符合社会稳定时期统治者的需求。儒家文化强调的伦理性、稳定性及和平性更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

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自古以来,黄河流域一直是统治者极为重视的地区,其作为中国经济、政治及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黄河中下游地区地处平原,相对而言经济较为发达,且科技、文化发展迅速。科技方面先后出现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诸多科技成果,文化方面出现了唐诗、宋词等经典文艺形式及作品。黄河流域发展历史悠久,在人民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内涵深刻、特点鲜明的黄河文化。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对强化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发展以及展现民族魅力具有积极意义。

保护黄河文化,强化民族情感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血脉,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基因和精神命脉。其中,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关键部分,是中华儿女的灵魂与根基,是连接各民族、各地区情感的纽带。黄土、黄河、黄种人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关键要素。保护黄河文化,能够有效激发和强化中华儿女强烈的使命感、认同感及自豪感,促使其将自身信仰和发展与民族命运和未来联系在一起,为实现强国梦注入强大的活力和精神力量。

传承黄河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加强黄河文化的精神传承,能够丰富和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进而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最强大的底气,只有坚守初心、不忘根本才能更好地开辟未来,才能在继承中实现创新,为传承黄河文化开辟新道路,提高黄河文化的影响力。此外,黄河文化发展时间久远,其能够跨越时空限制,展现时代魅力,彰显时代价值,其在不断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彰显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价值,生动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独特气质。总之,传承黄河文化,既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保障。

弘扬黄河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弘扬黄河文化能够帮助大众更深入、全面地了解黄河流域生产生活实践、了解劳动人民精神品质,使黄河能够更好地造福人类,更好地为人类和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一方面,黄河历经数千年发展,不仅孕育出光辉灿烂、历久弥新的黄河文化,而且其蕴含的求同存异、海纳百川、共生共荣、博大包容等精神品质,对中国文化、经济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另一方面,黄河文化不仅包括有形可见的文化遗产,如图书文献、古建筑等,还包括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精神品质等无形的文化遗产,通过弘扬黄河文化,不仅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对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推进民族复兴具有积极意义。

创新黄河文化,展现民族魅力

创新黄河文化对丰富中华文化,展现民族魅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黄河文化不仅具有传统意义的价值,同时在不断创新中吸收其他文化精髓和时代精神,具有深厚的时代意义。如,黄河文化所体现的顽强、拼搏精神,对促进国家发展、展现民族魅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根本。尤其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只有不断丰富和创新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促进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建成文化强国。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路径

现阶段,传承黄河文化对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要意义。而黄河文化的传承、黄河文化遗址的保护以及黄河流域地区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企业与人民群众的全力协作。

全面加强制度建设,讲好“黄河故事”

党和国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促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强化制度意识,抓好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创新机制,保证各项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位。其次,在黄河流域地区建立健全评价追责制度,提高各地政府的领导水平和执行能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水域治理经验,并立足于黄河治理实践,开创独特的治理方法,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最后,构建联动治理体系,加强黄河流域各省(区)协作,共同讲好“黄河故事”,扩大黄河文化影响力,具体需要做好黄河宣传工作,发挥文化遗址、历史博物馆等的宣传作用,创新宣传方法,以民众喜爱、可接受的方式,如电影、小说等形式加强宣传,构建人人会讲的宣传格局,并利用现代网络宣传优势,拓展传播途径,加强黄河文化的网络宣传工作,使黄河故事被更多人熟知。

促进黄河文化创新,加强培育生态文化

一方面,促进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不是对黄河文化的简单重复或叠加,而是要做到立足实践、面向未来。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传统黄河文化难免会有陈旧落后的内容,对此,相关决策者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黄河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和转化,使黄河文化能够在新时代焕发活力。首先,各地区政府和相关机构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在传承黄河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宣传载体,丰富黄河文化内容和表达形式,将时代元素纳入黄河文化体系,赋予其全新的活力与生机。其次,要进一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并将其所体现的思想品质、精神内涵、道德规范等依据时代特色进行转化,探索其与现代民众在思想层面上的契合之处,真正实现以文化人。最后,结合黄河流域民众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将黄河文化融入当地民风民俗中,使其能够走进民众生活,并在紧密联系中不断为民众生活提供服务和引导。

另一方面,加大生态文化培育,即立足于生态学视角去认识和解决黄河流域各种生态现象和问题。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培养黄河流域民众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以绿色低碳的方式生活和生产,为黄河流域营造健康和环保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对黄河流域民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其形成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将这种绿色生活生产方式推向全社会,促进文明风尚的形成。当地政府也可以将生态文化教育作为当地教育的发展重点,认真研究黄河流域生态文化,总结人与黄河和谐相处的经验,真正做到人类与黄河的共同生存和发展。

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推动黄河文化产业与当地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既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也充分体现出以民为本的群众观立场,这是黄河文化产业和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文化和旅游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当地政府和文旅企业可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打造黄河流域独特的旅游路线,提升当地群众的生活品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文旅企业可以结合当地风俗和民间故事,合理规划旅游路线,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黄河文化,使当地民众和游客都能够获得较强的幸福感及价值感。二是创新文旅产业形式,推行受大众欢迎的沉浸式体验活动以加深游客的体验感。比如黄河上中游流域风土人情独特、历史遗迹丰富,拥有很多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互动,如射箭、骑马等。企业也可以加大沉浸式体验项目的开发,从民众视角出发,打造一些贴近黄河流域生活的特色产品和旅游纪念品,这样不仅能够丰富产业发展的形式,而且有利于培养黄河特色文旅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强化品牌效应,扩大黄河文化影响力。首先,企业可以打造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遗产名片,推出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艺精品,强化文化品牌效应。其次,整合黄河地区各类资源,将文献资料、文化遗址等多种形式的资源灵活运用起来,打造一个立体化的文旅品牌。最后,当地政府和企业也要加大对黄河文化的深入研究,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学术研究和当地建设相统一,使黄河文化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更新黄河文化传播手段

新时代背景下,若要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灵活运用现代科技,开拓传播新渠道和新平台。首先,当地政府可以联合高校以及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报社、杂志社等创办专门研究黄河文化的报刊,同时利用微博、快手、抖音等新媒体与短视频平台,开发适用于在互联网上传播的相关微电影或视频等数字化产品,灵活运用现代化手段传播黄河文化,使黄河文化能够在新时代迸发出更强的感召力和生命力。其次,对于已有的黄河文化遗址、博物馆等资源,也要随时代发展进行创新,如利用虚拟技术建立线上黄河文化博物馆,构建集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为一体的黄河文化线上资源库,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黄河文化,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利用VR、AR等手段实现静态资源的动态转化,使大众拥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极具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是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从古至今,黄河流域的建设与发展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黃河文化的传承弘扬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创新建设形式和方法,使黄河文化在新时期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更加突显。

(作者单位  1.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