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融入园本课程的课例建构模式探究

2023-06-05 16:42金俊张胜如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3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立夏我园

金俊 张胜如

2016年,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其中,我国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张宗麟等也曾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幼儿园活动中。我们幼儿园所在位置为农业大县,幼儿园里有一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教研队伍,这一切都为我园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园本课程提供了准备和契机。我们从幼儿园自身情况出发,脚踏实地开展节气活动,寻求有效的实施途径,进行课程建构。

一、课例建构模式初探

在每个节气开始之前,我们就确定了这个节气主题的脉络图,以立夏节气为例,我们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完成立夏节气活动的课程设计。每一个节气课程涉及小、中、大三个不同年龄段,包含节气主题教育目标的实现、环境创设、集体教学活动、亲子活动、饮食推荐等,这些共同形成了立夏节气活动园本课程课例。这样的课例让初次接触园本课程的老师们也能直观了解到立夏节气活动如何开展,更便于活动的开展和推广。

(一)根据立夏节气主题确定教育目标

幼儿园园本课程目标的设置首先要遵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要有创新,还要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真正实现课程目标的教育价值。例如在“立夏”节气主题教育活动中,教育目标的设定应按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我园幼儿现有水平来综合考量。小班幼儿课程目标的设置以感知体验立夏节气变化、认识立夏节气活动特征为主,通过直观感受和动手操作及品尝食物等了解立夏,并在此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中、大班幼儿课程目标的设定上则呈现出多种内容,科学领域的目标是测量白天和夜晚温度、观察影子的变化;健康领域的目标是凸显出不同饮食文化的特征;艺术领域的目标是通过幼儿动手来提高绘画技能等。由此引导中大班幼儿从多种角度来开展相应的立夏节气活动。

(二)根据立夏节气主题选择教学内容

立夏节气教学内容选择途径:在进行主题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老师们先集体学习学校购置的节气类专业书籍,再通过网络检索和家长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了前期的资料搜集。“学习强国”作为网络检索的一个重要平台,极大地方便了接下来的筛选和编排课例。

立夏节气教学内容选择原则:在进行二十四节气课程内容选择时,我们尽可能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让他们能够亲身感受与体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简到繁,逐步扩展幼儿的认识范围。首先,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使二十四节气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其次,要促进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不断建构新的经验,促进幼儿长远的发展;最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二十四节气知识慢慢远离孩子们,老师必须选择与幼儿生活贴近的,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二、立夏课例的实施

(一)以幼儿园环境创设为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环境要遵循从‘幼儿角度出发,为幼儿服务的教育理念,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并有幼儿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立体化和动态化的环境。”

以“民俗迎立夏,国风毕业礼”大班毕业典礼活动为例。大班教研组成员提前开会策划,将环境创设分为四个部分:生活环境、自然角环境、主题环境和特色活动环境。在生活环境中,老师们请孩子们一起讨论设计展板;在自然环境中,请孩子们搜集立夏节气图片和特有的植物,做成展示台;在主题环境中,设计有立夏问卷调查表、立夏习俗、立夏美食等;最后,在特色环境布置中,我们以“国风敬师礼”为主题进行场景布置,并准备了汉服、书简、书桌等,营造出浓厚的国风情境氛围。这样的环境创设让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使其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更加了解二十四节气。

(二)以“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为抓手

教师在实施二十四节气活动之前,需要做大量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主要依赖于专业的书籍和信息技术平台。收集相关资料后进行筛选,选出适合我园幼儿现有水平的节气活动,再进行研讨,策划生成方案,最后实施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最终形成比较成熟的节气活动案例,再通过我园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也积极主动地向“学习强国”平台投稿。例如大班“民俗迎立夏,国风毕业礼”毕业典礼活动,就是由拜师礼为契机,老师们搜集古代拜师礼仪,节选适合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内容,进行集体研讨。制订出来的方案,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后,最终形成一份成功的案例。

(三)以课程叙事、生成活动为亮点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都应以本园特有的课程和特有的方式进行,这才是真正的园本课程。我园在实施园本课程的过程中,更多地倾向于课程叙事和生成的活动。例如立夏节气活动中,大一班的课程叙事“面面俱到”、立夏节气活动中生成的活动“爱在立夏”等,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老师们及时总结和推进课程实施经验,切实提高了我园的园本课程实施水平,课程叙事和生成活动也成为我园园本课程实施的亮点。

(四)以民俗农事、社区活动为支撑

二十四节气中的民俗是孩子们的最爱,尤其是大班的孩子们,求知欲比较旺盛,他们乐意探索,善于发现。我们在开展节气活动的过程中,首先会给孩子们发放一份问卷调查表,请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搜集关于每个节气的民俗和相关的农事,然后请孩子们以文字和图片以及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最后带到幼儿园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这个过程也是孩子们自我学习的过程。当孩子们对某个节气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老师会开展集體教学活动,让孩子们验证自己的探索过程是否正确。我园为孩子们开辟了种植园,孩子们可以根据不同节气开展农事活动,另外还可以进行社区活动,内容也都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这样才能让孩子们自信地走进社区,讲述节气知识,传播传统文化。例如大二班开展的“立夏知多少”、大四班开展的“称一称”等社区活动,都让我们的小小传统文化传播者更加自信,让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有效。

(五)以集体活动、亲子活动为落脚点

众所周知,幼儿园一日生活即教育,而其中的集体教育活动则是重要一环,我园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集体教育活动有序展开。首先,我们会在每个节气到来之前设计好问卷调查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搜集材料,对这一节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教研组进行资料搜集和研讨,形成具体节气主题网络图,最后教研组按年龄段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亲子活动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幼儿园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而任何活动的“归宿”也最终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中。家庭作为孩子生活的另一个重要地点,终将是教育显现之地。最后,二十四节气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份活动教案研讨出来后,都会有老师试上,再由其他工作人员观摩,查找出问题后,然后进行二次研讨,整改教案,再次实施教学,最后成熟了才能推广给每个班进行教学。

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园本课程的探究活动还在继续,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了解二十四节气文化,也让我们的老师能够在研究道路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让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研究仍在继续,目前我们通过预设、验证、改进、再验证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园本课程课例模式,共分为七个部分:思维导图、教育内容与要求、环境创设、区域活动、生活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和亲子与社区。这是我园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园本课程的完美呈现,相信在全体幼教人的努力下课程建设会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立夏我园
户外厨房诞生记
立夏喽,碰碰蛋
立夏
Début de l’été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幼儿园乡土环境系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