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舞蹈对古代乐舞的继承与发展

2023-06-05 23:18赖伟伟
艺术评鉴 2023年9期
关键词:继承与发展

赖伟伟

摘要:古代乐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美学性与人文性较强,对中国现代舞蹈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乐舞不仅在理论上对中国现代舞蹈理论的完善有着借鉴意义,其丰富的乐舞文化对现代舞蹈内容的构建也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古代乐舞的表现性与象征性表达影响着中国现代舞蹈的艺术表现,中国现代舞蹈在造型设计与服饰搭配等方面也继承了古代乐舞的服饰文化。中国现代舞蹈借鉴了西方现代舞的艺术形式,融合了本民族古代乐舞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对古代乐舞的表现形式进行继承、发展与创新,凸显了中国舞蹈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个性,丰富了现代舞蹈的内容,为现代舞蹈增添了古典韵味与民族个性。

关键词:古代乐舞   现代舞蹈   继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9-0053-04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名称:中国古代乐舞形态的当代美学特征与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22KY0467。

一、中国古代乐舞与现代舞蹈的关系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历经多个朝代的更替而不断发展的舞蹈形式,中国古代乐舞融诗、乐、舞于一体,体现出了独特的时代特色与民族精神,是一种具有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的综合性艺术。早在距今五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古代乐舞便开始萌芽,此后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到了原始社会时期,反映战争生活、祭祀场景的战争舞、祭祀舞等开始出现;奴隶社会时期,古代乐舞则在表现生命活动、展现生命本质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展现享乐和反映一定审美偏好的内容,各种场面盛大、风格奢靡的乐舞登上了历史舞台;汉代的古代乐舞侧重于发展女乐舞,舞蹈风格以飘逸、艳丽著称;唐代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因此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发展,乐舞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培养出了诸多专业的乐舞表演人才,留下了丰富的乐舞创作,为中国舞蹈的进一步发展与基础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古代乐舞是指存在于中国古代宫廷中的一种特殊的舞蹈形式,它反映着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审美追求与时代特色,对后世中国舞蹈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初,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创立了现代舞,这一全新的舞蹈种类突破了西方古典芭蕾舞严格的程式规范与精致、优雅的审美风格,开始用舞蹈来表现一种自由、不拘一格、洒脱、多元的美,追求创新和变化。自此,现代舞迅速发展并流传至世界各地,发展出了不同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舞蹈流派。中国在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现代舞的基础上,融合本民族原有舞种的特色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精华,对中国舞蹈进行了创新,产生了中国现代民族舞蹈、古典舞等舞蹈形式,其中,尤以中国古典舞最具古韵、古意。中国古典舞产生于20世纪中期,它将武术艺术、戏曲艺术中的动作、形态进行融合,基于古代乐舞的内容、形式与古代乐舞文化,并经过一代代舞蹈艺术家的提炼、加工,成为颇具中国古典美、民族风格和历史韵味的现代舞蹈之一。

中国现代舞蹈虽然是对古代乐舞的一种革新,但这并不代表二者是相互割裂、完全对立的关系;相反,中国古代乐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我国现代舞蹈的演变和完善产生了极大影响。我国现代舞蹈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借鉴古代乐舞中的精髓,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彰显舞蹈深厚的历史底蕴,寻求中国现代舞蹈民族化与世界化的融合。

二、现代舞蹈对古代乐舞理论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乐舞理论上的继承与发展

我国古代乐舞艺术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以达到写意与抒情融合、情景交融的境界为艺术追求。在《礼记·乐记》中,就有“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从之”的说法,认为诗歌与舞蹈都产生于人们抒发内心情感的渴望,所谓“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也是这个道理。这些古代乐舞理论分析了乐舞产生的原因,强调了乐舞与人的情感表达、审美理想的密切关系,这种理论影响着中国现代舞蹈的艺术表达。中国现代舞蹈注重探索人的身心关系在舞蹈艺术中的体现,并在舞蹈中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与审美体验,认为舞蹈是用人的身体语言将思想、情感、情绪、心理状态等呈现给观众的艺术表现形式。可见,中国现代舞蹈在中国古代乐舞理论的基础上,将心理学的概念与理论融入其中,能够进一步探析舞蹈的本质内涵。可以说,古代乐舞理论是中国现代舞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乐舞理论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现代舞蹈继承并发展了古代乐舞理论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丰富了现代舞蹈的理论体系。

(二)乐舞文化上的继承与发展

古代乐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同历史时期的乐舞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思想情感与艺术特征。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古典舞兴起以来,舞蹈的“复古”潮流逐步掀起,越来越多的舞蹈创作者开始发掘古代乐舞的文化内涵,甚至以“古代乐舞复兴”为口号,对古代乐舞中的历史因素、时代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围绕不同的古代乐舞内容,创编出了新的现代舞蹈。近年来,不少中国现代舞蹈以古典舞创作为重心,研究古代乐舞的动作、风格,并对其进行了再现与再创作,或在创作古典舞的过程中运用现代编舞技法,或对古代乐舞的动作进行解构、重组。但是,不管这些舞蹈的形式如何变化,它们都是以表现古代乐舞意蕴与精神、体现古典文化与传统民族精神等为前提的。古代乐舞文化吸引着众多中国现代舞蹈艺术家,影响着中国现代舞蹈的题材选择与内容构建。但是,这种舞蹈的复古并非对古代乐舞的一味模仿和再现,其体现了古代乐舞从复兴到仿古再到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现代舞蹈对古代乐舞的继承不仅体现在对古代乐舞中动作、形态的模仿上,还体现在对古代乐舞整体风格与精神气韵的表现上,而后者正是古代乐舞文化的灵魂与核心。

不少古代乐舞作品是以当时当地的历史事件、人民的生产生活、古代的历史传说和典故等为创作内容的,这些内容为中国现代舞蹈的编创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此外,古代乐舞讲究“气”“意”“圆”的乐舞精神,包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哲学内涵,这些内容又为中国现代舞蹈的精神表现以及人文性、民族性融入提供了充实的文化支撑。例如:现代舞蹈中的《霓裳羽衣》就是根据历史上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进行的再现与改编;同时,汉代还有赵飞燕的《掌上舞》、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以及《绿腰》《龟兹》《柘枝》等,这些都是著名的古代乐舞。不过,大部分古代乐舞无法被完整、清晰地保留下来,通常只是留存在一些史书的文字描述或壁画描绘上,因此难以被人们形象、直观地欣赏到。中国现代舞蹈的创作者基于历史文献资料,汲取古代乐舞的题材和内容,创作出了对古代乐舞还原度较高的现代舞蹈,如:《踏歌》《丝路花雨》《文成公主》等。此外,还有一些中国现代舞蹈借鉴古代戏曲和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对一些历史事件、古代艺术作品等进行了舞蹈演绎。例如:《昭君出塞》就是基于汉元帝远嫁王昭君的典故而创作的;《新婚别》则是基于唐代诗人杜甫的同名诗作编创的,其中还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表现手法,对主人公情感、心理的变化进行刻画,呈现出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与深厚的文化意蕴。

三、现代舞蹈对古代乐舞艺术形式的继承与发展

(一)表现形式上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古代乐舞是一种以姿态、动作推动舞蹈情节、展现主人公性格特征与情感变化的艺术形式,很多古代乐舞作品虽然根植于特定的历史时代与历史事件,但大多是以此为背景,并未在具体的舞蹈设计中加入叙事内容。古代乐舞以抒情为主,因此多为表现性较强的“纯舞”,注重诗歌、音乐与舞蹈三者的融合。一些记述古代乐舞的诗词、文学作品等也大多以描写舞者起舞时的身姿、动作与形体特征为主,有时也会描写歌舞繁荣的盛大场面以及对舞蹈之美的赞颂,但很少记录乐舞的情节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古代乐舞叙事性、情节性内容较少,表现性内容较多的特点。此外,中国古代乐舞还具有较为鲜明的象征性,如:用舞者雀跃、轻盈的身姿象征万物复苏的春季、清澈灵动的流水、微风中的柳枝等,甚至不用借助道具,便能表现出主人公骑马、飞奔、出征等画面,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生活动作被人们融入舞蹈之中,经过不断地润色、加工,变成了具有一定美感、代表一定意义的舞蹈象征符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乐舞对表现性与象征性推崇并不意味着它的表现是没有内容或没有意义的;相反,古代乐舞的表现和象征是基于现实生活、立足于时代和文化的,既具有鲜明的美学价值,也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中国现代舞蹈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继承与发展了古代乐舞的表现性与象征性表达。例如:由戴爱莲编创的《荷花舞》以舞者象征荷花,不仅将其裙摆下方做成了象征荷叶的圆形,还对舞蹈的动作设计进行了巧妙的构思,加入了圆场步的元素,使舞者在跳舞时如同荷花飘于水中。这个舞蹈中的叙事意义很少,更多的是对荷花形态的模拟与表现,是对古代乐舞中表现性的继承;而《荷花舞》的歌词则是将祖国的繁荣发展比喻成了荷花的开放,有着歌颂祖国的积极意义,是对古代乐舞中象征性地继承。可见,古代乐舞中的表现性与象征性表达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舞蹈的艺术表现,对现代舞蹈的动作设计、舞蹈队形的构思等有着重要作用。

(二)表演实践上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现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代乐舞文化与乐舞艺术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中国现代舞蹈的理论、内容、艺术形式上,还表现在具体的舞台表演实践中,尤其是中国当代古典舞,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古代乐舞艺术的精神内涵与表现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最终将新的艺术表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具体来说,可以从敦煌乐舞、汉唐乐舞与宋代乐舞这三种乐舞表演方面分析中国现代舞蹈对古代乐舞表演实践方面的继承与发展。

所谓敦煌乐舞,就是指敦煌壁画中所表现的古代乐舞,壁画中的舞者姿态、舞蹈动作、衣着服饰等都有着强烈的时代特色与地域风格。很多敦煌壁画中都对神明及其羽化登仙的活动进行了描绘,具有濃厚的宗教韵味与独特的审美特征。敦煌乐舞为了表现神飘逸的形态与神秘、梦幻的仙境,十分注重对舞者服饰的选择与搭配。在中国当代古典舞中,有不少舞蹈作品以敦煌壁画中的乐舞为灵感,提取敦煌乐舞的人文要素,将敦煌乐舞的舞蹈风格、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充分体现了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时代特征,以及古代乐舞的人文美与地域风情。例如:当代中国古典舞《敦煌舞》《千年回眸》《飞天》《千手观音》等,就是对敦煌乐舞的继承与创新。

汉唐乐舞就是中国汉代、唐代时期的古代乐舞。汉唐时期,社会治安良好,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较高,乐舞艺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汉唐乐舞是我国古代乐舞的一个高峰。汉唐乐舞有着独具一格的风格与特色,创新了古代乐舞的表现形式,对后世中国舞蹈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舞袖是汉唐乐舞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元素与舞蹈技巧。舞袖是指在舞者的服装上加入长袖的元素,借助长袖舞动时的飘逸感、随意感表现舞蹈内涵,展现舞者良好的柔韧性与轻盈、灵动的姿态,为舞蹈增添美感,是一种汉唐乐舞中常见的舞蹈技巧。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表演实践对汉唐乐舞中的舞袖技巧进行了吸收和借鉴,在舞蹈作品中融入了汉唐长舞袖的精髓,如:《一袖云》《菩萨蛮》《上邪》等经典的当代古典舞作品,就通过对长舞袖的演绎,使舞蹈的表现性得到了增强,更具有灵动、流畅之感。

宋代乐舞相较于以往的乐舞,又有了新的改变与发展,不仅对汉唐乐舞有所继承,也出现了新的舞蹈形式。宋代的宫廷乐舞中出现了“队舞”,一般由儿童舞者与女性舞者分别组成舞队,每一队中又有10个舞目,对宫廷乐舞进行了创新。同时,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兴起,乐舞逐渐流入民间,与民间的表演艺术、戏曲相互融合,以民间歌舞的形式在重大节日、祭祀活动、农业劳作、休闲娱乐等活动中进行表演,突破了汉唐乐舞奢华、绮丽的宫廷风格,迎合了普通民众的欣赏趣味,扩大了古代乐舞的表现范围,推动了古代乐舞进一步向前发展。我国当代古典舞深受宋代乐舞的影响,继承了其中的一些舞蹈动作与舞蹈技巧,如:《孔雀东南飞》《爱莲说》《清影》等,都是当代著名的古典舞,它们都表现出了宋代乐舞的风韵与特点。

(三)服饰造型上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多与古代乐舞有关的图像资料是以壁画、书画等形式保存下来的,这种形象、直观的方式不仅将舞者形态各异的舞姿呈现在了人们面前,还对不同时期古代乐舞舞者的服饰特点进行了描绘。不少中国现代舞蹈作品对古代乐舞的服饰特点进行了借鉴,在设计舞者的造型与服装、配饰时,有意识地将古代乐舞艺术的服饰特点融入其中,使现代舞蹈的造型设计更具个性色彩与民族性特征。例如:在中国现代舞蹈《丝路花雨》中,设计者从敦煌壁画中找寻灵感,模仿壁画上伎乐天的服饰,借鉴了其中的璎珞、飘带等配饰,打造出了经典的反弹琵琶的舞者造型,不仅生动地复刻了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还使原本静止的人物舞动了起来,作品既具有古代乐舞的原始风貌,又自然地结合了现代元素,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与历史继承性。在现代舞蹈的造型设计中融入古代乐舞的服饰特点,能够让舞蹈作品的层次更加丰富、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综上所述,古代乐舞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上都影响着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促进着中国现代舞蹈理论的完善、舞蹈技巧的成熟与舞蹈内容的构建与表现,尤其对中国当代古典舞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现代舞蹈也将古代乐舞的精髓与现代舞蹈审美相结合,对古代乐舞的表现内容与表现手法进行了创新设计,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现代舞蹈的成熟与完善。因此,中国现代舞蹈应挖掘古代乐舞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重视对古代乐舞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中国现代舞蹈的国际化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说,古代乐舞艺术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在继承古代乐舞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舞蹈进行创新,有助于增添现代舞蹈的民族性与古典韵味,丰富现代舞蹈的文化内涵与传统意蕴,促进中国现代舞蹈良性发展。一方面,从继承的角度来说,中国现代舞蹈对古代乐舞的继承需要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合理地展现古代乐舞艺术的独特精神风貌。古代乐舞是中国舞蹈艺术长期发展的产物,蕴含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与精神风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其进行继承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地分析古代乐舞艺术,吸收古代乐舞中积极向上的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等,抛弃其中不符合当代思想发展的部分,使现代舞蹈能够将古代乐舞中优秀的思想文化与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受到当代观众的欣赏与喜爱。例如:在以唐代为背景的现代舞蹈中融入汉唐乐舞中的盛唐气象,可以彰显当时的时代特征、精神风貌与价值取向,保证现代舞蹈中民族性、时代性、历史文化性的长足发展。另一方面,从发展和创新的角度来说,中国现代舞蹈在对古代乐舞进行发展创新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创新的度,科学、适度地体现舞蹈的现代感与创造性。一个事物想要获得发展,必然会经历创新的阶段,中国现代舞蹈不能一味地继承、复刻古代乐舞中的舞蹈技巧、表现元素与艺术风格,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舞蹈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具有向前发展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对古代乐舞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创新的度,既要保证现代舞蹈不偏离古代乐舞的发展方向,又要使现代舞蹈以更贴合当下审美的形态呈现出来,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国际化的发展潜质,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乐舞艺术之美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基于此,中国现代舞蹈的设计者与舞者都应学习与研究古代乐舞知识和表现方法,对当今时代舞蹈艺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认识,科学制定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规划,有效对古代乐舞艺术中的精华进行吸收、借鉴与传承,并在此基础上适度、合理地创新,推动中国现代舞蹈可持续发展进程,为其民族化、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助力。

古代乐舞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舞蹈的艺术创作与整体发展,不仅为现代舞蹈增添了丰富的内涵与古典韵味,还使其呈现出了鲜明的个性与民族性,并逐渐开始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因此,对古代乐舞文化进行挖掘和细致研究与探索,对现代舞蹈的进一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乐舞中蕴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古典美,应当深入了解、研究、感知古代乐舞艺术,并在此基础上融合现代审美与艺术表现元素,将古代乐舞的舞蹈动作、舞蹈风格等融入现代舞蹈,繼承、发展古代乐舞中的优秀内容,不断创新、完善现代舞蹈的形式与内涵,进而促使我国现代舞蹈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陈锐.试论中国古代乐舞文化的发展与相互交流[J].福建茶叶,2020(01):77-78.

[2]李韵葳.探析现代舞在中国古典舞革新道路上的借鉴意义[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8):132-134.

[3]刘岚.舞蹈作品特色德育资源选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118-119.

[4]刘胤宏.中国古代乐舞对当代中国古典舞表演的艺术作用研究[J].戏剧之家,2022(11):133-135.

[5]华彧鹤.中国古代乐舞对当代中国古典舞表演的艺术影响[J].当代音乐,2017(14):75-76.

猜你喜欢
继承与发展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汉语言中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科技对传统美术的冲击和影响
对民歌《龙船调》及两首《新龙船调》的音乐对比分析
中国传统服装服饰的舞台表达形式
湖北民间织绣工艺的现代产业化可能性初探
瑶族舞蹈的道具运用与形象塑造
解构主义思潮下的当代戏曲艺术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