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因底色与实践进路

2023-06-05 11:07杨可刘宗灵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团结中国式现代化统一战线

杨可 刘宗灵

摘  要:统一战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了磅礴力量,反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因底色。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过程中强调“和谐共生”理念,蕴藏了“多样一体”的统一战线基调,体现鲜明的统一战线底色。二者具有共同原则、共同立场、共同目标。人类文明新形态对统一战线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团结形态得到跃升——从对“人”的团结上升至对“文明”的认同。在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的过程中,统一战线进一步拓展了团结维度——从人、社会、自然的团结与联合层面,拓展至包含人、社会、自然在内以及更高层面的不同文明之间的团结与联合。统一战线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引领,以新的文明模式、新的文明理念为世界文明发展指引前进方向,进而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影响世界现代化的关键枢纽。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之下,中华民族正在全力建构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双重价值导向:立足中国,坚持最大公约数和画出最大同心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向世界,以统一战线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人民走向更高级文明形态的社会发展之路提供中国方案。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五个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团结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3)03-0046-11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协调、平衡、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对此,有学者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桎梏的突破,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与西方现代化截然不同的道路,在价值、逻辑层面都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甚至以往的社会主义文明[ ]。有学者从历史视野解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超越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文明,在于它“以文明形态的适应问题、实现问题、发展问题为切入点,深刻回答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除了科学理论支撑和长期实践检验,还有统一战线这一重要的基因底色,这是我党独特的强大法宝。二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辩证统一的互动关系。党的二十大阐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多次强调“团结”主题。加深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解,有必要运用统一战线视角进行研究阐释。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底蕴

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植于中华大地,旨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共同发展,由五个文明建设共同构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新的话语符号。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正式提出及其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化,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结合国情、世情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具体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创新,内生于社会主义文明和中华传统文明,具有极其深厚的理论底蕴。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人类文明新形态代表的是一种以新文明观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形态,在理论上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范畴,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以“社会形态”范畴对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演进规律进行了详细概括,阐明了文明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发展至高级阶段的形态,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状态[ ]。“在这样的文明形态演进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属于社会主义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标志,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文明范式。社会主义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区别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被论及。马克思、恩格斯在文中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的弊端(即剥削和贫富两极化),强调无产阶级文明的价值取向[ ]。资本主义文明的特征表现为“社会分裂和对抗”[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社会主义文明的向往,指向摆脱这种“社会分裂和对抗”的资本主义文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过渡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阶段”是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他们将共产主义视为资本主义之后更高的社会形态,即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未来社会。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关于“社会形态”“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国家消亡”等论述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范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和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未来社会具有三个特征:消灭了阶级,生产力高度发达,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并结合中国实际演化而成,最终指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并非从资本主义文明直接过渡到理想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而是通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科学理论的长期实践、对社会主义文明模式的反复验证,将前人关于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构想在中国不断实践深化、不断创新发展而转化为一种现实可能性。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领域为重点建设目标的“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态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完善、经济系统优化、文化导向积极、社会整体向上、生态关系平衡的深刻反映,体现了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诉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之风采特征。这种多样包容、科学现代、协调平衡、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道路当中。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智慧结晶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自主创造的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断创新理论与实践摸索,逐步构建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同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发展模式。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用于具体实践,在全面抗战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构建新民主主义社会文明系统化发展路径的超前视野,为中国文明形态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和毛泽东文明思想的指导下,邓小平结合实际情况,继续对中国文明发展道路进行探索。他指出:“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 ]邓小平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论述,强调了共产主义理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既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又推动了中国社会形态的重大转型。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形成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三位一体”战略布局,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赓续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并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战略地位,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明的论述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理论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与发展,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进行了完善。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现代化的重点建设范畴,确立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整体发展。五个文明建设构建起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深刻阐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理论和实践基础,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赓续了“天下大同”“社稷为民”“贵和尚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贯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论述逻辑,符合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表达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蕴藏了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理念

中国共产党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探索出超越西方文明范式的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其中蕴藏了“多样一体”的统一战线基调。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过程中强调“和谐共生”理念,体现鲜明的统一战线底色。首先,“和谐”有和睦协调、和而不同、关系融洽之意。现代社会中,和谐的深层含义在于社会之间存在普遍认同,人与人之间存在相互信任的纽带。统一战线则是这一关键纽带。统一战线促进团结与联合,在新时代的一大重要作用是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要想追求一种真正属人的文明发展模式,就必须继续在世界范围内努力平衡好‘同与‘异之间的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各方面关系和谐,在多元中找到最大共识,“不断增强中国方案的国际认可度与接受度”[ ]。其次,“共生”被释义为双方彼此依赖,要以共赢为前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对内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要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因此,坚持统一战线,巩固、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以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和谐共生”理念为共识,画好最大同心圆,是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也是保证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前提、构建过程以及构建目标都蕴藏了“大团结”“大联合”的统一战线理念。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统一战线,以中华民族共同利益为奋斗目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不断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与创新,创造了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个构建结果于统一战线工作而言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团结中国人民开展五个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及其国际影响,证明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号召力是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文明形态,符合马克思关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根本价值目标。这一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强调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与统一战线的内在关联和紧密互动,阐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法宝地位,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五个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正确途径。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同向发力,以先进思想、优越制度、优秀文化、科学手段、和谐理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探索出代表中华民族前进方向、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引领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与统一战线的关联与互动

从人类文明新形态和统一战线的内在联动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之路蕴藏于五个方面的文明建设事业当中,统一战线对于把握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社会主体与社会构成的关系、人类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具有集中性、引领性、促进性作用。二者的具体关联体现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之路涵盖了五个文明建设相互协调的发展路径,统一战线对于五个文明的共同发展具有强大的协调作用,五个文明建设依赖于统一战线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凝聚、引领、整合作用。二者具有共同的原则、立场、目标。人类文明新形态和统一战线不仅具有内在联动性,亦在实践中保持着紧密互动。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与统一战线具有共同特征:原则、立场、目标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二者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一战线,不断勇于自我革命,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根基,逐步构建起代表着中国先进道路、先进理论、先进制度、先进文化协调发展的中国文明范式——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文明新形态也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坚持统一战线方针,长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探索、实践取得的共同成果。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强大法宝。“统一战线的本质即是党的领导方式,其宏观表现为党的领导能力直接体现在统战战略布局及其策略中。”[ ]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五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标志的当代中国文明形态,已然成为朝气蓬勃的东方文明形态代表,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正蹄疾步稳地迈向现代化发展之路。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根本上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一方面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以其科学、先进的执政理念深刻把握着社会发展规律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善于團结全体中华儿女。历史经验和实践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地位,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共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推进五个文明建设、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二者共同强调的根本立场。坚持人的全面发展,须站在人民的立场来谈发展,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要求,也是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基本要求。人类文明新形态站在人民立场,汇聚最广泛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政治文明建设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经济文明建设保证人民利益实现,以精神文明建设保证人民精神需求,以社会文明建设保证人民幸福生活,以生态文明建设保证人民拥有美好家园,这是五个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目标具有高度的历史重合性、目标一致性、发展融合性。因此,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充分发挥团结、协调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在不同时代的整体诉求,也是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明确了全体人民的发展方向,揭示了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需要统一战线发挥团结、协调、聚合的重要功能。二者的内在联动性始终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而展开。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二者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以往社会主义文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反映了中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状态,反映了时代发展趋势,延续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价值趋向和根本目标。人类文明新形态旨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但这一目标无法直接实现,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直接过渡到理想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人类文明新形态所蕴含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进而推动世界现代化,既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发挥自身独特作用,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加快实现共同的价值目标。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夯实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民基础,汇聚了更多力量投入到五个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当中。统筹、协调五个文明所涉及的复杂关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共同发展,亦是统一战线的价值所在。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对统一战线提出更高要求:主题升华、职能扩大

人类文明新形态旨在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建立立体化、协调化的发展范式,为人民群众创造出不同于任何时期、不同于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新路,为全体人类指明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前进路径。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统一战线将“和谐”作为哲学基础,始终以服务于人民、协调复杂关系为己任,从五个方面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与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人类文明新形态一方面为统一战线的发展提供了崭新视野,也对统一战线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统一战线的核心主题进一步升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由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现代文明范式,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其一方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中庸”,另一方面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理想社会样态的观点。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内涵,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协调。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方针和伟大实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于人民大众,致力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围绕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协调处理复杂关系。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法宝,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念相一致。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结果,统一战线是过程。在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进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统一战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发挥了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团结力量作用、组织协调作用,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良好、紧密的互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对统一战线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团结形态得到跃升——从对“人”的团结上升至对“文明”的认同。在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的过程中,统一战线进一步拓展了团结维度——从人、社会、自然的团结与联合层面,拓展至包含人、社会、自然在内以及更高层面的不同文明之间的团结与联合。这种变化将统一战线的核心意义推向了时代前沿,从不同范畴围绕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搭建起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统一战线的新格局,保持人类文明新形态与统一战线的紧密互动。

其次,统一战线的职责功能进一步扩大。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分别在不同历史时期服务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从横向维度参与谱写中国共产党奋斗史和近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内部关系发生变化,需要通过协调关系深化团结。统一战线的优势是团结与联合,尤其是对于五大关系处理能够助力解决人与社会、自然的突出矛盾。统一战线作为强大法宝,始终发挥着统筹大局、协调关系的重要作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为统一战线协调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野,打破了人们对统一战线的一般认知。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崭新文明形态,其系统内在的关系协调程度与中华文明的发展脚步息息相关。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结构关系中,物质文明是构成一切的根本“基础”,政治文明是所有成果的有效“保障”,精神文明是促进不同文明发展的核心“支柱”,社会文明是滋养其他文明的优质“土壤”,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存续的先决“条件”[ ]。五大文明之间相互支撑,构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框架体系。五大文明分别在其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相互之间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以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良性循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行稳致远。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部关系涉及人、社会、自然三个主体,以及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关系,要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的重要作用。统一战线的功能不仅限于对五大关系的处理,更重要的是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高度出发,传递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具有较強包容性的文明观,调节同一时空体系下的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增进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整体协调性和多元包容性。统一战线的统筹协调作用和先进理念传递,启发以新的文明模式、新的文明理念为世界文明发展指引前进方向。

(三)统一战线强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引领:最大公约数与最大同心圆

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超越古今、区别西方的价值引领,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创新性、创造性的贡献,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统一战线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当中不仅继续发挥调节统筹作用,还具有强化价值引领的作用。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一战线,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在开放与包容中发挥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的优势,以独特的中华文明理念和优秀的社会主义文明理念引领人类文明脚步向前。

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第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且超越资本主义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市场和资本始终服务于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社会、自然共生,真正做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第二,人类文明新形态继承于中华传统文明且超越中华传统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以思想创新、科学创新、制度创新等方式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三,人类文明新形态属于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且超越了其他社会主义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在平衡中发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彰显着中国特色。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引领作用不仅需要本身具有独特性、前瞻性、创造性、发展性,还需要通过一定方式手段去加强和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如何放大、如何引领人民群众前进,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凝心聚力作用。统一战线具有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能够汇聚最广泛的力量,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重叠共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类发展目标。围绕这一共识和目标,统一战线参与构建两个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人类发展。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引领得到强化,体现在统一战线推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上,统一战线能够增进不同利益主体的共识,减少摩擦,增加经济建设动力,推进全面共同富裕。政治上,统一战线能够服务政治制度完善,扩大政治共同体,巩固政治力量。精神上,统一战线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传递至群众心中,强调人民群众的参与者和享受者身份,激发人民共筑家园意识。社会上,统一战线统筹其他四个文明,帮助人民群众构建一个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国际上,统一战线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内团结不同社会力量、社会团体等各领域各阶层,对外团结不同国家,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过程中,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优势,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由党和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有力体现。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优势,是五个文明协调发展、走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有力证明。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有能力引领国家现代化发展、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统一战线通过对中华文明建设进行内部统筹以及对其他文明进行协调,在求同存异中增强文明互鉴交流,以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增进重叠共识,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三、统一战线助推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的实践进路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并强调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12]7。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个文明建设构成了一套系统性的中国当代文明建设工程,呈现出具有超越性、独特性、和谐性特征的新文明范式。统一战线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理论逻辑契合、歷史逻辑重合、实践逻辑耦合、价值逻辑吻合等内在联系。在加强五个文明建设、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统一战线不仅发挥着一以贯之的凝心聚力、统筹协调作用,更是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引领,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影响世界现代化的关键枢纽。

(一)共享利益:统一战线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统一战线与物质文明建设互为促进,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物质文明要求经济呈高质量发展状态,我国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受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能源价格暴涨、供应链失衡等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风险积聚,资金、技术、人才流动性增强,国际贸易影响加大,占我国出口总额45%的民营企业压力剧增,物质文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物质生产作为支撑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第一动力,需要团结更多主体来夯实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统一战线在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强调利益共赢。统一战线要发挥团结的优势,实现中华民族利益共赢。物质文明建设以更好实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核心,统一战线团结和联合以中华民族利益为核心的不同群体,凸显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主体性。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关键,民营企业是实现利益共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统战工作要引导民营企业践行和谐、持续的绿色发展理念,发展根植于中国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的特色商会组织,参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统战部门统筹和规划民营企业内部中高级人才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团结和培养工作,汇聚人才助力民营经济的转型需要。”[ ]统一战线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汇聚不同群体、不同人才参与经济建设,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利益共赢。物质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得到有力提升,亦将为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塑造认同:统一战线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核。统一战线与精神文明建设互为奠基,有力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特别是西方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渗透和瓦解,多元文化交流的双刃剑使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严峻。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是国家与人民、集体与个人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指向。通过坚持统一战线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统一战线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强化认同塑造。第一,要将统一战线与中国特色治理经验有机结合。依照《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简称《条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情况,展开具有针对性、互动性的工作。要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优势,深入基层进行摸底调研,了解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动态,寻找切入点,增进共识。要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引领作用,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要将统一战线与新型文化传播相结合。积极鼓励统战工作、红色文化以及新型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尤其是用好数字、媒体等具有专业性、影响力的行业,通过数字统战、统战精准化、舆论引导等前沿方式,形成多效合力,通过文化认同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一战线始终坚持科学的、先进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吸收优秀文化精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融合与发展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稳步前进。

(三)发展民主:统一战线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保障。统一战线与政治文明建设互为依存,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大党长期执政难题是政治文明建设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毛泽东用“民主”给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中国政治文明的特色之一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嵌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表达形式,现代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逐步开创了中国政治文明新局面。统一战线为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创新制度、完善机制提供了整全性的政治力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统一战线的顺利实施依赖于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存在着契合关系。统一战线作为党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手段,将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统一战线在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助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统一战线发挥民主动员功能,解决人心和力量问题,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积极发展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统一战线发挥民主表达功能,统一战线的制度安排能够使分散的民意得到系统、综合的表达,政治协商搭建了吸纳各方建议的平台。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统一战线发挥民主决策功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统战工作使得更多基层群众意见转化为重大决策。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统一战线发挥民主监督功能。《条例》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监督。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使现代化、特色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足够动能带领人民群众迈向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关键所在。

(四)共同治理:统一战线推动社会文明建设

社会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缩影。统一战线与社会文明建设互为依赖,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统一战线实际上对社会文明的促成因素发挥保障作用,包括在政治文明方面巩固思想政治基础保障社会秩序稳定,在物质文明方面协调政商关系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精神文明方面加强认同塑造保障社会氛围和谐,在生态文明方面强化和谐共生意识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文明建设是所有社会主体的共同责任。当前,我国社会文明建设主要依靠政党推力,这既是优势,也存在短板。“党政推力在解决重大问题、复杂难题和基础问题上具有显著效能,但是基层社会治理也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力量,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社会主義文明建设需要通过统一战线的社会号召力来激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在活力。

统一战线在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强调共同治理。首先,要发挥统一战线的价值引领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根本引领,传递共建、共享、共治理念,深化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认识,激发社会主体内驱动力。其次,要发挥统一战线在社会复杂关系中的协调作用,统筹各方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展开多样化、科学化的团结工作,促进政党、社会、群众关系融洽,形成多元共治的协同局面,推动社会文明协调发展。最后,要发挥统一战线联系社会基层的桥梁作用,建立广泛联系,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社会治理的民主性、凝聚力。社会文明进步为统一战线提供更多的发展条件。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融入社会整体发展进程,是优化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文明建设进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大法宝。

(五)和谐共生:统一战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体现。统一战线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为引领,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2]50生态文明建设以“和谐共生”意识贯彻统一战线思维,联合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自然协调发展,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与统一战线思维的高度融合。统一战线能够引导广大成员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将“生态环境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前提”意识渗透进大团结中,引领更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统一战线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强调和谐共生。第一,统一战线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倡导,引导成员参与环保事业,吸纳科技团队和专业人才、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企业,加快促进绿色转型,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统一战线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倡导,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要将古今中外优秀生态治理经验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协调民营企业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关系。第三,国际统一战线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倡导,传递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绿色家园,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实践,以统一战线思维促进群众达成生态共识,壮大生态文明建设力量,以现代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发展理念服务中华民族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以五个文明建设为着力点,逐步构建出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统一战线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因底色,二者的内在联动在于双方都具有共同原则、共同立场、共同目标。紧密互动在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统一战线的发展提供契机,而统一战线能够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引领功能进一步强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一战线,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完善奠定了深厚的根基。继续坚持统一战线的强大法宝地位,是我们致力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引领全国人民走向高度文明社会的重要方略。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也为新时代新征程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管道与力量辐射平台。在统一战线视域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充分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性、规律性、创新性与可持续性,也清晰展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之下,中华民族正在全力建构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双重价值导向:立足中国,坚持最大公约数和画出最大同心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強国;面向世界,以统一战线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东方文明的现代化新模式为辐射光源,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共同发展,为世界人民走向更高级文明形态的社会发展之路提供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 ]  韩喜平,郝婧智.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4):49-56.

[ ]  孙正聿.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J].哲学研究,2022(1):5-11+125.

[ ]  吴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特质与中国叙事[J].探索,2022(4):13-26.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4.

[ ]  田心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新形态[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1(11):12-22+113.

[ ]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29.

[ ]  韩震.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历程[J].人民论坛,2021(34):16-21.

[ ]  吴海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J].理论视野,2021(11):49-54.

[ ]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8.

[ ]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32.

[ ]  秦宣,林建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9.

[ ]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3.

[ ]  何虎生,赵文心.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精髓要义:法宝、和合与平衡[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1):123-133.

[ ]  江国华,乌日尼勒.习近平“爱国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25-32.

[ ]  陈金龙,蒋先寒.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由来、特征与价值[J].学术研究,2021(9):1-5.

[ ]  朱尉,王聪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探析[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5):73-77.

[ ]  周进萍.从“共同治理”到“治理共同体”:基层社会治理实践逻辑转换[J].重庆社会科学,2022(10):97-107.

责任编辑:林华山

作者简介:杨可,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宗灵,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五四精神的纪念、阐释及其价值意义研究”(21JHQ022)

引用格式:杨可,刘宗灵.统一战线: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因底色与实践进路[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3):46-56.

猜你喜欢
团结中国式现代化统一战线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发挥好党内政治生活“四大功能”
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影响研究
从城濮之战看参谋的作用
统战理论及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联会建设的思考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