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理论的艺术学理论价值刍议

2023-06-05 22:06王祥华
美与时代·下 2023年2期
关键词:价值

摘  要:艺术学理论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需要援用相邻学科的研究方法。心流理论是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核心是强调身心一体、物我两忘的心流体验,这与艺术体验中的审美心理机制颇有相似之处。且该理论已经具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可用以分析艺术活动中创作者与鉴赏者的审美心理,揭示当代艺术活动的特质。因此,将心流理论引入艺术学理论的研究领域,可拓展心流理论的适用范围,并对艺术学理论的核心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心流理论;艺术学理论;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馆校合作的高校美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2022Z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心流理论作为积极心理学中的理论之一,已被广泛运用于多个领域,如娱乐活动、艺术创作、商业营销、教育教学等[1]。国外应用心流理论的文献虽多,但由于心流的概念内涵较为宽泛、构成维度多样,使得已有研究的主题背景与心流的应用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国内对心流理论的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于教育、计算机和工商管理等领域[2]5。在艺术相关的研究中,心流理论的应用多集中在艺术设计、美育等领域。在这些研究中,用心流理论的成果去提升设计产品的用户体验、改善美育工作者的思路和方法已取得了较为丰饶的成果。而在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领域,相关文章却寥寥无几。因此,相关研究应亟需深入,并以此推动艺术学交叉学科的发展,拓宽艺术学的研究视域。

一、心流理论及其特征

“心流(Flow)”由美国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于1975年率先提出。“心流”指的就是人们全身心投入一项活动时的整体感觉[3],当人们进入心流体验这种主观状态后,能够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当前活动,感到知行合一、得心应手,觉得时间飞逝,非常享受当前的过程,而不是一定要达到具体的目标[4]。为了解释心流状态,米哈里巧妙地借鉴了热力学中“熵”的概念,提出了“精神熵”的思想。“熵”指的是一个系统中的无序量度,“熵”值的增减与系统的混乱程度成正比。而“精神熵”指的是人内心秩序的混乱程度,每当资讯对意识目标构成威胁,就会产生内在失序的现象,它会导致自我解体,使效率大打折扣[5]108。“精神熵”的反面则是心流,也即最优体验。

在心流理论研究的最初阶段,米哈里提出了心流的九个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分别是:清晰明确的目标、准确而及时的反馈、技能与挑战的平衡、行为与意识的融为一体、注意力的完全集中、潜在的控制感、自我意识的丧失、时间感受的失真、发自内心的参与感[2]5。在随后的研究当中,研究人员对心流的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调整,并逐步将这些特征划分为条件阶段、体验阶段和结果阶段这三个阶段[6]。其中,条件阶段即个体进入心流体验前的主观状态:清晰的目标、准备而及时的反馈、技能和挑战的平衡;体验阶段即个体进入心流体验时的主观感受:行为与意识融为一体、注意力完全的集中、潜在的控制感;结果阶段即心流给个体带来的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变:自我意识的丧失、时间感受的失真、发自内心的参与感[7]。

二、艺术活动中心流状态的体现

艺术活动是人们运用审美的方式,对于客体世界予以认知、反应和创造的过程[8]。在这个过程当中,当艺术家在全神贯注于创作对象时,胸中往往会澎湃着情感的波澜,仿佛乘上想象之鲲鹏,逍遥于天地,心驰神往地进入艺术创作的自由王国,创造出独有的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既是艺术家审美创作的结晶,同时也是艺术鉴赏者审美观照和审美再创造的对象。鉴赏者欣赏艺术作品时,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的氛围之中,徜徉在艺境之中,桎梏生命的枷锁被打开,凡尘俗世的纷扰被遗忘,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了艺术作品之中,从而获得极其强烈的审美体验。由此来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鉴赏者,在参与艺术活动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活动时,都与心流体验的特征有契合之处,具体表现为:时间感知的异常、自我意识的丧失和生命体验的复归。

(一)心流体验中的时间异常感

米哈里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描述最优体验时,最常提及的一点就是时间感觉跟平常不一样了。我们用来衡量外在的客观时间的标准,诸如白天与黑夜,或时钟的嘀嗒,都被活动所要求的节奏推翻。”[5]147此时,个体生命摆脱了时间的钳制,自我和环境之间、刺激与反应之间、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之间的差异已然微乎其微。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无论在艺术体验、构思和传达的哪个环节,当精力高度集中在所创作的对象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时空的异常感。此时的时间已经超乎了物理时间的限制,更多地是艺术家内心的心理时间,感受到的是一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时间错位感。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艺术接受者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和体验:当我们沉浸在电影院的荧屏当中,抑或盘桓于四大名著的字里行间,或者逗留在美术馆的精湛画展中时,钟表的时间被置之脑后,对于时间的感知会沿着故事的逻辑、画面的展开而变得异常,会产生恍惚如隔世的心流体验。

(二)心流体验中自我意识的丧失

在心流体验的特征当中,达到体验的结果阶段时会产生“自我意识的丧失”。这种体验感是一种“忘我”的状态,是体验活动本身的乐趣而忘却结果的一种淡然态度[9],这种“自我意识的丧失”是心理高度集中的结果。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意识变得高度集中,跟目标不相关的事物被主观意志过滤,从而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诸如此类的感受,在艺术创作者和鉴赏者中不胜枚举。书法家在创作时便往往能进入“忘我”的境界。钟繇有言:“静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用其笔。若有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用笔法》);王羲之言:“生而智者发奋,学而悟者忘餐”(《笔势论十二章·视形章第三》)。在这种状态下,艺术家神思飞跃,沉浸在艺术的神奇瑰丽之中,自我意识丧失,茫然不知外世,进入一种沉迷状态和忘我境界。此时主体从个体意识和现实世界的物理真实中彻底解放出来,进入迷人的艺术真实,实现对现实和自我的双重超越,体验到超脱的自由。如此,艺术创作中的自由活动,升华成为精神生命的逍遥游,自我意识喪失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无限悠远的自由。

(三)心流体验中的生命复归

米哈里的心流理论虽然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但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在他的理论当中,涉及了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和生命本体的观照,体现了某些哲学乃至形而上学意味上的思考。米哈里特别重视人对自我意识的控制,通过对自我意识的控制,使自己的意识井然有序,从而降低内心的“精神熵”,从容自如地驾驭自我,获得生命的释放,达到超越“小我”并与“大我”合一的自由境界,在这种体验的刹那获得对生命本体的回归。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心流体验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体验,在艺术活动中,这种体验尤为明显。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在一定的心理定势下,从审美的态度出发,运用艺术媒介和手段,对自我内心的探寻和对生命意义的观照。当艺术家投入其中时,心中澄莹如练,画笔与思绪缠绕相融,舞姿与情感兼容合一,内心获得了暂时的解放,生命的光彩在这里绽放,人生的意义得以诠释。而在艺术欣赏当中,接受者无论是欣赏东方逸笔草草、聊以自娱的山水画,还是聆听西方雄壮卓越、慷慨激昂的交响乐,当欣赏者全神贯注于艺术作品中时,胸中之情澎湃如江涛入海、奔涌而来,心流状态下的生命体验将通达灵府,直至中枢。在艺术活动的心流体验下,人们脱离异化、摆脱束缚,实现了人性的复归和内在生命的释放,回归到人类的本真状态,生命在心流的诗意片刻下绽放出永恒的花朵。

三、心流理论对艺术学理论的价值

艺术学理论是研究人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创造等问题的艺术类一级学科,它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规律的学科,在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中确实会涉及一些特殊的心理现象,所以需借助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理论进行分析。其中,艺术心理学是艺术学理论中重要的学科分支,主要围绕艺术创作心理、艺术接受心理进行研究。心流理论可补充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丰富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心理体验,它对艺术学理论的价值表现为:在理论上,心流的体验感与民族审美心理相通互融;在方法上,心流理论为艺术学理论提供了审美心理感受测量的科学方法;在应用上,心流理论可为美育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

(一)心流体验与民族审美心理相融互通

心流体验与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有相通之处。关于心流体验与东方哲学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心流的提法古已有之,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东方传统的精神实践者,如佛家和道家,已将运用心流视为其发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10]74。心流强调的是身心一体、心无杂念、秩序井然的最优心理体验,中国美学中所讲究的“澄怀味象”“虚淡空明”的心境与此不谋而合。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结构在长期的积淀、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基本范畴,这就是充实之美、中和之美、自然之美、空灵之美[11]31。其中“中和之美”与“空灵之美”的民族审美心理结构,同心流体验的特征和表现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其一,“中和之美”的民族审美心理与心流体验有相似的心理机制。“中和之美”源于儒家的文艺理论观,最典型的特征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其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和谐。中和状态下人的生理心理结构是趋向平衡对称、富有节奏的变化,同时又有一定阀限的[11]32。而心流体验的心理追求与中和之美的审美心理结构大同小异。心流理论中心流状态的达成是人的意识井然有序的结果。在心流状态下,主体的意识洋溢着丰沛的审美体验,它表现得是一种内心的和谐感。同时,在心流理论的结果阶段,主体的意识可能会因“精神熵”的暂时消失而导致迷幻,这可能让人过分沉浸、纵情于某种乐趣当中,从而丧失了对自我意识的控制权。如此说来,心流活动也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所以主体的意识需将这一体验控制在合理的区间之内,从而达到最优体验,而这一区间的控制恰恰同“中和之美”强调的合理阀限相吻合。

其二,“空灵之美”的民族审美心理与心流理论同源异流。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简练地表达了对中国古典文艺中“空灵”的见解。宗白华认为:“空靈就是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美学上谓之“静照”。它的产生,主要受老庄道学和佛教禅宗的影响。老庄思想是空灵之美最深刻的思想渊源,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虚静”的概念,并发出了:“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的言论,这里的涤除就是洗除污垢,把人内心中的成见、欲望、迷信和盲从剔除,使人的心灵和意志变得像镜子一样明净透彻。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心斋”“坐忘”的理论,其意在让人保持空虚的心境,从物质欲念和是非得失中解放出来,从而达到忘我、无我的状态。佛教的传入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文化的空灵意蕴,尤其是当玄学同化佛教形成了华夏特色的禅宗文化之后,追求“空灵”便成了“庄禅境界”的主要目标,期冀通过“坐忘”“顿悟”摒弃一切私欲杂念而达到万物一体、心物合一的佳境[12]。米哈里在提出心流理论时,积极从东方智慧中寻求滋养,认为:“印度瑜伽、中国道教及佛教禅宗,虽不尽相同,但都以生物或社会命题定论下解脱意识为宗旨”“目的都在于摆脱混沌的威胁和生理冲动的严重制约,从而释放内在的生命”[5]86。在主体意识中对自由心理境况的追求上,两者亦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皆是希望通过对主观意志的规约,来涤除内心的垢沉,从而达到“无我”“忘我”的境界。前者希冀的是摒弃杂念、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至高精神境域,后者觅求的是心无杂念、忘我无我、秩序井然、身心一体的最优心理体验。

(二)心流理论丰富了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心流理论以艺术心理学为切入点,为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艺术学理论对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接受者心理的研究,如果仅仅还是通过主观内省和抽象思辨等传统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而不借用现代心理学中调查、访谈、心理测试等方法去深入把握分析对象,就难免显得粗糙,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在心流理论中,米哈里在进行心流研究时,采用了民意测试(Poll)、调查(Survey)、访谈(Interview)以及经验采集(ESM)等方法[10]75,建立了心理学分析的科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流最优体验的相关要素。若将这些方法移植到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在分析艺术创作者心理和接受者心理时,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可为艺术学提供科学的方法依据,有助于深化和拓展艺术学理论的学科系统。

心流理论为分析艺术活动中的积极心理体验提供了理论参照。虽然心流理论尚未成为艺术心理学中的主流分析方法,但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尤其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将该理论应用于艺术学理论的研究领域,可以更有效地分析参与艺术活动的主体在参与艺术活动时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趋势,进而可分析这一心流体验给人生带来的积极意义。譬如,我们可借助心流理论分析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发觉艺术家在何种创作状态下可达到心流状态,以及心流状态可以给艺术家带来什么样的创作体验和心理变化。通过对艺术接受者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究何种艺术作品和情境可以激发接受者达到心流状态,以及这种心流状态会给接受者带来什么样的审美体验。把心流理论应用于艺术活动中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为改善艺术创作者的创作体验、提升艺术接受者的接受体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其实,米哈里心流理论的提出也是基于对艺术家、作曲家等的观察,他发现许多艺术创作者在从事相应的工作时,常常能够完全沉浸在当前活动中,感到浑然忘我,有时甚至失去对周围环境和时空概念的感知。米哈里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才提出了这种基于心理状态的“心流体验”。此外,米哈里在《心流——最有体验心理学》一书中通过“感官之乐”的阐释,分析了艺术接受者在欣赏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时的最优心理体验,尤其是分析了音乐给人带来的心流体验。他将音乐欣赏划分了三个阶段(感官体验、联想式、分析式),随着三个阶段的阶梯式上升,人们享受音乐乐趣的机会会呈几何级数增加。这些分析一方面解释了艺术活动中参与主体的心流体验生成机制,同时也佐证了心流理论对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心流理论为美育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 (Aesthetic Education) 的概念[13]。《教育大辞典》中解释:美育“亦称‘美学教育、‘审美教育,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教育”。在“美育任务”(Tasks of Aesthetic Education)这一词条中, 表述审美观念的培养时强调“能使学生以更自觉的态度, 主动、积极、正确地接受审美对象的美的信息”[14]。在艺术当中,美育则表现为通过艺术形式和媒介,培养艺术欣赏者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和塑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而心流理论的目的则是通过人们对自我意识的控制,提高精力的专注度,从而降低内心的“精神熵”,改善内心的秩序,提升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幸福感。由此看来,艺术美育与心流理论在目的上不谋而合,两者皆在强调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的追求。

目前,心流理论已取得了较为系统和科学的研究成果,将该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应用到艺术美育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美育工作的效能及效果。首先,心流理论在美育的实践中,有直接的应用价值,譬如心流理论的分析模型、基本条件和相关要素,可为美育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提供理论参考。其次,心流理论为研究美育受教者的心理状态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心流理论中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美育过程中的学生心理状态,可以获得客观的实验数据,从而得到教育成果的反馈,并以此指导、修正美育工作中的问题及疏漏,使美育工作卓有成效地发挥功用。最后,心流理论中的心流体验,在让艺术创作者达到这一状态的同时,也能激活各门类艺术的美学价值,使艺术鉴赏者以更自觉、主动的态度,正确地接受审美对象中美的信息,在美育的陶冶感化下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唤起对生活及人生的热爱。

四、结语

艺术活动中的心流体验,构成了心流理论与艺术学理论交叉融合的基点,而且两者的价值指向也殊途同归。艺术的价值在于使人成为人,让人在艺术的世界中释放自我,寄予情感、感悟生命,体会人生的意义,从而复归到生命的本真,达至真善美的统一。心流理论亦是如此。它强调的就是对个体意识的把控,使意识井然有序,从而降低“精神熵”,改善我们对于世界的混沌感,以此寻觅到原初的欣喜并复归至生命本体之中,从而给人生赋予充实与完善。两者虽不为同一学科领域,但是其思想上的相通性,构成了心流理论对艺术学理论价值研讨的可能性。依据这一相通性,本文从心流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艺术活动中艺术参与者的时间异常、自我意识丧失、生命体验的主观感受及心理状态,并初步探索了心流理论对艺术学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希冀对艺术学的研究能够有所补益。

参考文献:

[1]许晓云,等.基于心流理论的产品交互设计研究综述[J].包装工程,2020(24):14-21.

[2]姜婷婷,等.国外心流理论应用研究进展[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1(5):4-16.

[3]Csikszentmihalyi M.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Experiencing Flow in Work and Play[M].San Francisco/Washington/London:Wiley,1975:35-54.

[4]Nakamura J,Csikszentmihalyi M.Flow Theory and Research[C]//Lopez S,Snyder C R.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195-206.

[5]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M].张定绮,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6]Csikszentmihalyi M.The Flow Experie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Human Psychology[C]//Csikszentmihalyi M,Csikszentmihalyi IS.Optimal Exper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15-35.

[7]Chen H.Exploring Web Users' on-line optimal Flow Experiences[M].Syracuse University,2000.

[8]田川流.藝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9]吴思思.心流理论与“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8(4):95-100.

[10]邓鹏.心流:体验生命的潜能和乐趣[J].远程教育杂志,2006(3):74-78.

[11]饶俊南.试论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结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31-32.

[12]诸萍.中国诗作意境的空灵美探略[J].语文学刊,2015(4):75-76.

[13]周庆元,胡绪.走向美育的完整[J].教育研究,2006(3):39-43.

[1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59-160.

作者简介:王祥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分钟能创造多少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七月》价值新解读
“给”的价值
俆卫:用梦创造价值
价值
从平凡中体现价值
“活着就要体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