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史航

2023-06-05 09:06朱秋雨
南风窗 2023年11期

朱秋雨

4月底,史航涉嫌性骚扰一事尚未尘埃落定。但是持续发酵一周的指控,共同揭开了一个事实:名人史航在影视文化圈拥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势。

过去,史航二字,长期与编剧头衔绑在一起。但如果查看年过五旬的史航操刀代表作,出现的近乎是不知名的话剧作品。例如,《我爱XXX》《空中花园谋杀案》。

最出圈的电视剧作,《铁齿铜牙纪晓岚》和《射雕英雄传》,史航分列第六编剧和第三编剧。这两部还是千禧年代的作品。

近20年,史航没有其他出圈的影视新作,却更活跃于公众面前。2017年开始,他在北京鼓楼西剧场,开办了每月一次的公益朗读会。活动不收费,没有商业元素,但多年来明星荟萃,数百位文化名人、导演、影视明星参与其中。

作家刘震云、马伯庸、双雪涛等,影视明星高圆圆、郝蕾、倪萍、马思纯、张静初、黄轩……都上过这一由史航主导、主打读书的舞台。

广阔的名人朋友圈,文化人的头衔,各类综艺、活动的抛头露面,上述元素的加持,让年轻人对他心生敬仰,也成为不少控诉的女性口中的“名人”史航。

难以言说的反差不禁让人发问:没有新作的编剧史航,这些年究竟是如何风生水起,持续获得名声和拥趸的?

编剧史航

“寂寞让人上天堂,别怕自己太疯狂。”这是史航参与编剧的音乐剧《初恋》中的台词。

2023年4月底之前,史航在影视文化圈拥有不错的名声。他刚在4月22日的“世界读书日”前后频繁参与讲座,推荐新书,在3月密集宣传自己的书《野生动物在长春》。

文化记者王小峰曾形容:“史航是我见过的最热情、看书最多的人,他无所不知以及机智幽默的口才,尤其是像录像机一般的超强记忆力,令人发指。”

在一些与史航有过接触的名人口中,这是一位极具天赋、理想与情怀的文化人:17岁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成为当年最小年纪的本科生;1992年毕业留校时,史航做的第一份工作便与书有关—图书管理员。

在中戏上班的日子,史航走上了艺术道路。90年代的剩余岁月里,史航花了大量功夫做编剧。

在多个公开场合,他都提过,自己与获奖无数的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是大学好友。

1994年,史航第一部任编剧的戏剧,《我爱XXX》,由两人合写。

这部被孟京辉称为“将一种执拗的疯狂推到了极致”的实验性作品里,充斥着“我爱XXX”的台词,全程竟没有故事情节。

徐静蕾、郭涛等青年演员,1994年在台上情绪饱满地絮叨:

“我爱永远是心事重重的爱情/我爱永远是神乎其神的爱情(停顿)/我爱你和你的肉体和你的爱情/我爱你的头和你的头发/我爱你的耳朵你的耳垂你的耳膜……”

与孟京辉合作,贯穿史航接下来20年的戏剧之路。从《我爱XXX》到与孟京辉太太廖一梅合作编剧的《艳遇》,再到音乐剧《初恋》,2011年以前,史航的名字每隔几年,就会出现在高端明亮的话剧院架子的海报上。

相较戏剧里的天马行空与浪漫至死,史航编的电视剧作则严肃许多。在最广为人知、作为第六编剧的《铁齿铜牙纪晓岚》播出之前,史航写过几个历史题材剧本。

1996年,史航写下人生第一部历史小说《明镜高悬》。有网友评价其为《武林外传》前传,以喜剧的形式结合古代官场反映当代的问题,比如反腐问题。

“很超前。”

小说很快被改拍成电视剧,由著名演员刘刚、邓婕领衔主演。不料,市场反馈却不如意。

从1995年开始,持续到2004年,史航担任过约15部电视剧的编剧,其中多为历史题材。但坚持不到10年,他的电视剧职业生涯戛然而止。

史航曾解释他淡出的原因。2011年,据《中国周刊》报道,这是源于历史剧经常无法让观众知道历史原本的样貌。逐渐地,能让他心动的历史正剧越来越少,收到的邀约也多属于“政治任务”,索性不做。

停止的编剧生涯,没有阻止史航在影视圈前进的步伐。他踏上了一条更易成名的途径—当“鹦鹉”史航。

“现在,我就把編剧当成一个乐子—相当于大胖子挤窄门,能挤进去就开心,挤不过去先歇会儿,再挤。”史航在上述报道中说。

鹦鹉史航

“十年之后我们这一盘棋,每一步都踩着人生的轨迹。十年之后我们这一盘棋,每一招都预示不同的结局。”这是史航参与编剧的音乐剧《空中花园谋杀案》中的台词。

停止的编剧生涯,没有阻止史航在影视圈前进的步伐。他踏上了一条更易成名的途径—当“鹦鹉”史航。

这是他的微博网名,也是他珍爱的身份。

他曾对《大众日报》回忆,2009年,他在钱粮美术馆开线下讲座,有人将其录视频,产生了出乎他意料的影响。从那时起,“我真正学会用网络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传播”。

2010年,史航开微博,走上了KOL的路。新华网曾报道,史航认为发微博如同建陵墓。“未来我死掉了,如果我的微博还活着,那它就是我的灵魂博物馆。”

而据《北京日报》报道,史航会定期将微博页面打印出来,装订成册收藏。

2013年,一场骂战,让史航被封为“微博骂神”。那一年,《小时代》上映,他在微博写评论:“《小时代》有一点是对的,导演把关把得好,全片没出现一个演技派,大家水准一般齐。”

此言一出,1万多人评论,两万多次转发,引发数轮互怼。

在流量朝精英汇聚的微博时代,史航收获了100多万粉丝。

成为网红,这一对影视圈人士而言有些旁门左道的努力,源于史航对编剧的职业认知。早在2007年,史航在接受天涯论坛采访时表示,编剧是一个很难被人注意到的角色。每次电视剧播出时,人们最多只能注意到演员和导演是谁。

“这(指运用网络)对我来说,是一个变相推销自己的手段,”史航在天涯社区说,“靠我的本行我不可能被这么多人熟知。但是靠这些行业被人熟知之后,人家一说编剧,很容易‘相关链接就想到我,这样就更容易接到活儿了嘛。”

史航接下来的人生,唯一与这一判断不同的是,他没接编剧的活,而是走向流量更大、风口更盛的网络综艺。

2016年,他登上综艺节目《奇葩说》,成为与姜思达等初出茅庐年轻人同台竞技的辩手。在马东、蔡康永等人的主持下,戴帽子、拿折扇的史航引经据典,不紧不慢地讲述他阅览的书、电影,亲历的人性与哲理。

热门综艺的加持,让史航身后头衔多了一串。除了编剧史航,他还可以是辩手史航,书、影评人史航,综艺人史航。

这些身份给了他远超囿于话剧圈的名气。2021年,在一次公开场合中,史航与多年好友、知名编剧廖一梅进行对谈。

廖一梅打趣说: “我认识史航已经29年了。以前我认识的史航不是这样的。现在这个当红的、德高望重的人,还管我叫师姐,我觉得我真的没法儿混了。”

5月5日,控诉史航性骚扰的当事人QY对南风窗回忆,她与史航产生联系是因为工作,“(史航)算是一个比较重量级的嘉宾,需要重点维护的对象”。

那时,已经在《奇葩说》获得名气的史航,身份在各类活动中都“特别的万能”。

“他既可以去戏剧的活动,也可以去读书、文学的活动。”而且,“每次他出现,都是一个可以放上宣传的名字”。

“文化圈的流量咖。”QY总结。

朋友史航

“给自己相识的女性带来如此的感受,是我真正的失败,十分歉疚。 ”5月1日,史航在微博账号“鹦鹉史航”上说。

事业激流勇进时,人性复杂的一面未被掀开。

直到2023年4月26日,一个接收匿名投稿的账号 “青年编辑们”收到留言:“怎么还没有人出来锤SH,我身边有两个女性都曾被他动手动脚、性骚扰过。”

这个缩写,后来被认为是史航。

接下来多日,包括QY、小默等近20名女性对外发声,称自己曾经有过被史航性骚扰的经历。

5月2日,史航发布微博展示聊天记录称,他从未违背女性意愿,“绝不能接受出于任何原因导致的对事实的扭曲”。

多方各执一词时,史航过去展示给众人的矛盾形象开始浮现。

奇葩说选手姜思达,曾在5月4日的播客(该播客目前已删除)上回忆,史航在圈内属于四通八达、喜欢张罗的人,“对我很好”。

QY回忆,史航乍给人一种亲和感,工作时配合度很高。

容纳两三百人的剧场,每月史航的公益朗读会都会爆满。这些举动让大部分初步了解史航的人对他自带滤镜。

亲和力、讲义气、万能嘉宾,三大特点让史航在圈内朋友满座。他因此在姜文的电影《邪不压正》里客串了影评人潘悦然,在兰晓龙的上星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演和尚世航大师。多年来,他担任乌镇戏剧节评委、综艺节目嘉宾、图书奖的评审。

自2017年4月起,北京鼓楼西见证了史航的各大好友的到访。容纳两三百人的剧场,每月史航的公益朗读会都会爆满。一线明星、大牌导演、文化名人,每期约10名嘉宾,都是豪华阵容。观众能被选中进场,全靠运气。

这些举动让大部分初步了解史航的人对他自带滤镜。许多亲历鼓楼西朗读会的观众,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史航相似的印象:他不仅有人脉,而且亲和力高,侃侃而谈,甚至愿意同搭地铁离开。

但据多位指控史航性骚扰的女性指出,她们与史航的接触或是在鼓楼西剧场,或在电影活動现场,或因为工作。史航最初都对普通人表现出极高的亲和力,愿意加人微信。但是,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当史航与她们在密闭场合时,他会“突然”实施性骚扰动作。

控诉史航的当事人小默在微博写下自述,回忆起她与史航第一次产生交集就发生在朗读会上。“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史航的共同好友带进了鼓楼西剧场,以观众的身份参加朗读会。”

在第三次与史航见面时,小默称,她在电影院、出租车和家楼下,遭到史航的性骚扰。

截至发稿,史航暂未再发声。

现在回看,史航好友兰晓龙在2016年的发言,才颇耐人寻味。

导演兰晓龙在2016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回忆起自己给史航量身打造的角色—一个《好家伙》里有智力障碍、死在马匪炮火中的配角。

“就那个智障加色鬼嘛,最后死在奔向女性的路上。这货太像史航了对吧?”

兰晓龙回忆:“我就跟史航说,这个角色,剧里摸姑娘屁股,他高兴死了。本来都说好了,但后来他用直觉意识到危险了,就死活不肯来,逼得我只好跟老简说找个像史航的来演。”

5月4日,鼓楼西剧场、单向街图书馆发声明表示,已停止和史航的一切合作。

(文中QY、小默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