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小学中国画教学初探

2023-06-06 03:15秦霄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6期
关键词:学情中国画美术

秦霄

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墨色变化之美,到烟浮云梢留淡白的虚实相生之美,中国画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双减”背景下,为落实提质增效,将多元化的信息技术融入中国画课堂教学中,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情境,能够更高效地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近几年各种信息技术后期处理软件和教学软件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中国画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巧用信息技术帮助课堂提质增效,仍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美术教师对中国画课程抱有守旧的观念。中国畫教学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在知识与技能上以传授传统技能为主,所以一些美术教师更偏向于研习中国画技能技法而忽视了信息技术对中国画课堂的作用;又或是缺乏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鲜少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平平。长此以往,学生对中国画学习逐渐丧失兴趣,这非常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其次,课堂时间分配的局限性。在课堂仅有的40分钟内,教师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练习,探究笔墨技法,往往导致教师示范的时间不够或示范不到位,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中国画课堂上更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足、学好。

一、巧用问卷星,课前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前提,是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普遍的学情分析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或是只能代表个别班级,或是发放纸质问卷劳民伤财,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教学负担。而巧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具有易操作、时效性高、调查范围广的特点,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的中国画单元中,教师以“水墨童画”为主题,利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学情分析,利用大数据了解整个年级学生的情况,并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更高效、更准确地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二、巧用微视频,分解教学重难点

微视频可以弥补教学中因时间有限而图像输出不足的缺陷,提高学生图像识读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视频不仅仅要展示作画的部分,更需要围绕教学重难点来设计。

1.制作动图,清晰笔墨技法

中国画教学中用笔用墨的技法是一大难点,通过教师的一次示范学生往往很难掌握。教师可在试画探究环节制作微视频,引导学生反复观看用笔技法,快速分解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学“中国画——学画荷花”,在试画环节学生往往很难下笔,与其让他们漫无目的地试画,占用课堂时间,不如直接展示动态图像,让学生体会毛笔造型的特点,感受用笔的乐趣。

2.由易到难制作微视频,分层教学

美术教学中应该进行分层教学,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可以提前剪辑好微视频,调整视频速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分层教学,既省时高效,又目标明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学“中国画——学画猫头鹰”,教师在第一次示范时现场画了一只站在树枝上的猫头鹰,引导学生学习猫头鹰的基本画法,掌握用笔用墨的基本技巧。而在第二次示范中,巧妙利用微视频,在短短40秒的时间里动态展示了一只飞翔猫头鹰的画法。区别于之前的教师示范,微视频拓展了教学内容,表现了更多姿态的猫头鹰,由静到动,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分解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动态猫头鹰的画法,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3.积累微视频,建立资源库

在中国画单元教学中,学生需要将学习到的水墨形象进行整合创作,这就必然会面临没有画过的形象。教师如果对每个形象都示范一遍画法,在课堂上是不现实的。此时就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国画微视频资源库,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画面的需要点击观看微视频,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学“水墨童画——熊猫乐园”,学生需要创作熊猫玩耍的作品,其中竹子、竹笋是一大难点,还有学生想要在画面中表现小鸟、蝴蝶等,教师就可以提前录制一系列水墨微视频,让学生边看边讨论技法,进行知识技能的迁移。

三、巧用电子白板,丰富教学手段

在传统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播放PPT或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但这种方式创设的教学情境视点单一,互动性较差。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电子白板触屏的优势,丰富教学手段,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教学“水墨童画——熊猫乐园”,利用电子白板直接画线串联画面中的事物,不仅增加了课堂互动性,且十分直观形象。又如教学“中国画——学画青蛙”,可通过电子白板将素材直接进行摆拼,让学生理解中国画构图的知识。

四、巧用线上软件,拓展评价促实效

在传统的中国画教学中,展示评价环节大多是将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虽然一目了然,但长期使用一种评价形式学生难免会厌倦;另一方面,学生作画用的宣纸极薄,在画面未干时将画送到黑板前展示,很容易将宣纸弄破,此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一难题。第一,教师可在ClassIn软件中选择拍照功能,将学生的作品拍下并上传到网络中,同时在屏幕上展出作品,这样既能增加展示作品的数量,也能避免破坏作品。第二,在大单元或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挑选作品进行线上展示,拓宽作品评价的形式,让学生的作品可以被更多人看见,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认同中获得成就感。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应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于中国画教学中,实现中国画课程的有效创新,以此推动小学美术教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学情中国画美术
中国画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创意美术
《远方》中国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