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023-06-07 00:04吴先进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新课改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吴先进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也被提上了日程。如何在现阶段开展更加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分析自身的教学情况开展教学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改变教学方式,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发生了偏差,出现了种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是不闻不问还是积极反思,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只有主动地发现问题,妥善地加以解决,才能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全面实现素质教育。文章就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作简单的剖析,浅议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受到冲击并转变的同时,作用于课堂的教学行为方式也发生了轉变。大多数教师一直以来致力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对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成效,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严重降低了小学数学教学成效。基于此,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最适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通常只能在考试中得以运用,而在生活中极少会运用到。缺乏实践活动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就会觉得无趣、枯燥,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国实施新课程已经多年,由于广大教师不断地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课堂教学也呈现出勃勃生机。但由于教师对新课程认识不到位,课堂教学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对成绩大家应该给予肯定,对问题也无法回避,只有面对问题,加强反思,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创设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容易被兴趣吸引的年龄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兴趣,达到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最终的教学质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通过在教学情境中设立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这章内容时,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个三角形的模型,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了布置一个有趣的活动场景,还需要多个三角形,但老师现在手上只有一个三角形,同学们能帮老师画一下吗?如果要画一个三角形,应该怎样画呢?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都会积极地参与其中,思考和摸索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部分同学还会展开相关的讨论。通过设计巧妙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创设出了有趣的教学情景,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自主性教学,不但符合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还让学生学到了三角形特性的知识和内容。

三、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学生互相促进和提高

小学生年龄较小,接受教育的时间相对较短,还没有形成较好的自控力,长期处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厌恶学习,甚至不愿意学习。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农村学校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机会较少,并且农村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和利用也不足,仍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堂上枯燥乏味。小学数学作为帮助小学生开发自身思维的一门科学类学科,同时也是学习后续科学类学科的基础,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小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思维转变的方式,不同的学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解答,学生之间如果能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就能展现这种良好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有的教师为了达到教学模式的要求,过多地创设教学情景,结果因为情景太多,转换太快,学生无法适应;有的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在课堂上重复讲述知识点,占用了学生练习、巩固的时间,造成了适得其反的结果;还有的教师为了树立威严,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大加训斥,浪费了课堂时间,影响了学生情绪,直接降低了小学数学学习热情。目前大部分农村小学还存在教师教学方法单调、生硬的现象,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发挥主动性,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形成自主探究、思考能力,使得农村小学生难以提高数学课堂学习兴趣。

转变教师的观念,广大教师才能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在课改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细节,包括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技巧与技能的培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策略、激励机制等,还缺乏深入的实践与研究,导致课堂上出现小组合作学习不深入、流于形式的现象,更难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上述原因,提高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与技能,从容、自如、实实在在地参与和从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充分体现主体性,真正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与此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指的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参与、指导下,通过小组同学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完成小组学习任务为标准,以小组总体学习成绩为评价依据,在学习活动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其中“小组”指的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且相对长时间稳定的有文化基础的小组;其中“学习”指的是小组内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学分析,在小学阶段主要侧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和数学价值观的发展,即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世界,用数学的方式去表达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中,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实施合作学习小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小学低年级的九九乘法表、乘法交换规律和一些基本时间量的换算等内容时,就可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是存在一定的公式和定理的,小学生在学习诸如乘法表和乘法交换规律等内容时,往往对其中的含义不能真正地理解,但其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的运用又十分频繁,这时采取合作学习小组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知识的记忆和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和开展各个小组之间的竞赛模式,可以让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动性,并且在小组中达到互相促进的学习效果。

四、分層教学,提高小学生的个人数学素质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对学生彻底的分析和了解,将班级中所有的学生分成基础不同的几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小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分层教学主要是小学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知识基础的阶层,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对其实施更加高深的数学教学,让这类学生在数学思路领域中进化自己,从而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快地掌握更新的知识内容;对中等数学基础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数学基础,先稳固该类小学生自身的数学基础知识体系,再对其进行数学解题方法的培养和教育,让这类学生能够从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中提高自己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成绩;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对这类学生的分层教学主要是从打下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做起,让这类学生先能站在和其他学生一样的起点上,从基础的数学知识进行教学,让这类学生不至于在传统的一刀切教学中学不到真正能够理解的数学内容。分层教学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让不同数学基础层次的学生学习到了当前自己最需要的知识内容,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为小学生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五、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创新中,小学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完善和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创新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较为抽象化的小学数学知识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更加生动具象化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柱形的表面积计算和体积计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教学内容。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信息课件上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圆柱体,并且通过分解组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掌握如何计算圆柱形表面积。而圆柱体体积的计算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拆分,将圆柱体拆分成为其他形状的物体进行计算,达到便于理解的教学效果,对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显著的效果。

六、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学数学的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多种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小学数学教学任务。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将学生作为教学真正的主体,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活动,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错漏和不足并进行纠正。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更加轻松和自如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还要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数学学习素质进行分析,实施合作学习小组的教学模式或分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教学,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使用现代新兴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全面提高,为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建斌.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探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4(36):136+138.

[2]王春美.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文理导航(下旬),2015(08):41.

[3]王志宏.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0(08):25-27.

[4]王炎.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5]刘晨旭.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6]姚永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7]熊觅.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8]李庆英.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策略研究[D]. 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新课改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