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蔓延的结核病

2023-06-07 21:19何琪/编译
海外文摘 2023年6期
关键词:佩克结核病疫苗

何琪/编译

新冠疫情阻碍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俄乌冲突、苏丹内乱也造成结核病传播。

2022年上半年,安东尼奥·佩克索托因发烧和不停咳嗽前去就医。他以为这是糖尿病引起的,结果大夫说他得了结核病。这种病他之前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像佩克索托这样的结核病患者并不罕见。治疗结核病的痛苦不亚于疾病本身。佩克索托服用的药物造成了严重的关节疼,还让他感到头晕和焦虑。他说:“我都没办法起床。我害怕所有的东西,甚至不敢往窗外看。”他在一家面包店工作,每周要请三次假去看病,这直接把他推向了贫困。最糟糕的是,由于担心被传染,他的朋友和家人都躲着他。

他曾想过停药,但看到其他患者因停药而病情反复,并导致无法治愈,他还是决定坚持下去。六个月痛苦的治疗结束后,他终于回到了以前的生活状态。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幸运。新冠大流行之前,结核病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每年会夺走约140万人的生命。截至今年4月底,全球新冠死亡病例累计已超690万例。然而,新冠疫情让结核病更加肆虐。经历多年缓慢但持续的下降后,结核病死亡人数开始上升了。世界卫生组织去年10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的结核病死亡人数约为160万,相比2019年增长了14%。2021年发布的一篇报告预测,结核病死亡人数会在五年内增加5%至15%。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冠疫情使结核病防治工作倒退了数年。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人们在2500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上发现了結核杆菌的痕迹。目前,全球约有18亿人感染结核杆菌,但90%的人都不会有任何症状。在较富裕的国家,由于居住环境干净,通风良好,食物充足,大部分被感染的人都处在潜伏期,不会发病。

大多数发病患者的免疫系统较弱。糖尿病患者、烟民和长期酗酒的人发病风险较高。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中有15%合并了艾滋病毒感染。贫困所致的营养不良和居住环境过度拥挤等问题,都会显著提高感染风险。全球2/3的发病病例都来自人口密度大的国家。

| 意料之外的后果 |

新冠疫情给结核病防治带来了一系列困扰,尤其是在医疗卫生系统不那么发达的贫困国家。一开始,人们认为封控措施和佩戴口罩能够阻止结核病的传播,因为结核病也可以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和说话时排出的飞沫传播。但是总的来说,效果并不乐观。由于贫困家庭长时间待在狭小、通风较差的房子里,结核杆菌反而传播得更快了。经济活动停滞意味着贫困和饥饿问题抬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也就是2019年至2020年之间,接受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人数下降了10%。

新发病例明显减少,从2019年的710万减至2020年的580万,这一趋势在结核病较为普遍的贫困国家更为明显。然而,这不是因为感染人数下降了,而是因为能够就医的人变少了。有些生病的人担心出门会违反封控措施,还有很多人区分不出结核病和新冠的症状,因为结核杆菌经常侵袭肺部,也会让患者感到疲乏、气短,并且出现咳嗽症状。

就算是那些想办法就医的确诊患者也很难得到治疗。医疗机构里挤满了新冠患者,几乎没有给其他病人留下余地。结核病患者受到的影响更大,因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生和机构都在治疗新冠患者的一线。针对结核病的支出已经低于全球目标的一半,而且还在进一步降低,从2019年的60亿美元降到了2021年的54亿美元。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规划司司长特蕾莎·卡萨耶娃说得很直白:“我们已经彻底偏航了。”

这些问题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随着封控措施的解除,患者终于可以就医,确诊人数就开始上升了。2021年,确诊人数达到640万。然而,数月甚至数年的耽误已经让很多人无药可医。封控期间,医务工作者监督患者服药等措施被迫中止,而中途停止治疗会使结核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佩克索托差点就放弃了。

产生耐药性意味着治疗时间延长,使用药物的副作用也会更大。首次确诊结核病的患者中,3%至4%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耐药;而中断治疗的患者中,18%至21%产生了耐药。

| 可借鉴的经验 |

尽管新冠疫情对结核病患者来说不是件好事,但也有医生和官员认为,应对新冠疫情的方法同样可以用来应对结核病。联合国遏制结核病全球合作伙伴组织主席露西卡·迪提乌说,新冠疫情展示了人们在应对疾病方面到底可以取得多大的成就。新冠疫情期间,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到了研发和评估治疗方案中,人们在数月内就发明了快捷诊断方法,并且不断地对其优化,还组织生产以满足世界各国的需求。迪提乌说:“很显然,只要我们想,钱并不是问题。”

结核病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其在富裕国家的发病率很低。然而,哪怕是一点点努力也会产生很大的改变。《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去年4月刊登了一篇论文,据研究人员统计,疫情暴发的第一年,投入研发新冠疫苗的资金高达1000亿美元,涌现出了十几种候选疫苗。相比之下,结核病疫苗的研发资金每年约为1亿美元,进展慢得不是一星半点。卡介苗是目前临床上唯一在用的结核病疫苗,研发于100多年前。虽然卡介苗可以有效防止儿童罹患重病,但对成年人的防护效果却并不稳定,原因至今未明。

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也同样原始。现在使用最广泛的方法还是19世纪80年代结核杆菌首次被发现时所使用的——将患者的痰液放置在显微镜下,通过肉眼观察寻找结核杆菌。说到相关治疗,过去40年中,美国只批准了三种新药。现有的药物治疗周期长达6至30个月,并且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除了佩克索托的那些症状,还有肾衰竭和听力丧失等。

不过,在新冠疫情之前,已经出现了新的结核病诊断方法和一些新疫苗。其中一种疫苗由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开发,之后交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继续研发,现已进入高级临床试验阶段。用来抗击新冠的技术也被用来防治结核病。信使核糖核酸疫苗是一种全新且有力的技术,几种目前已成功推广的新冠疫苗就是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来的。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信使核糖核酸新冠疫苗的德国拜恩泰科和美国辉瑞公司,正计划开始试验信使核糖核酸结核病疫苗。

《柳叶刀》去年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全球各国的知名结核病专家受新冠疫情的启发,呼吁建立结核病感染实时数据库。部分曾用于筛查和追踪新冠患者的手机应用程序也已根据结核病的需要进行了调整。比如,南非政府会通过手机短信和社交软件询问使用者一些问题,来评估他们是否得了结核病,并建议他们前往当地的检测机构。

阿根廷国家基因组学实验室主任何塞菲娜·坎波斯说,用于监测新冠病毒变异的基因测序仪器也可用来监测结核杆菌。她的团队在疫情前就一直从事相关工作。疫情期间,投入基因测序的资金大幅度增加。事实证明,基因测序能力在追踪结核病时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此外,新冠疫情改变了患者的行为习惯。塞尔玛·达席尔瓦是里约热内卢一贫民窟的医疗人员。她说,现在患者只要一发烧咳嗽就会来找她,而在以前,他们都是等着看什么时候病能自愈。疫情暴发以来,人们意识到有些症状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对于那些感染了结核病而非新冠的人来说,早确诊就意味着可以尽早开始治疗。

为了防控新冠疫情,世界各国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可谓前所未有。疫苗、经验和更有效的药物使死亡率显著降低。如果新冠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结核病很快又会重登最致命疾病榜首。如今,新冠疫情的教训还历历在目,这可能是未来几十年里人类应对结核病的最佳时机。

[编译自英国《经济学人》]

编辑:马果娜

猜你喜欢
佩克结核病疫苗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解读安妮·佩克汉姆流行声乐教学法
托佩克(Topigs)种猪日增重与背标厚选择效果分析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IL-17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