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教,谁之过?

2023-06-07 21:19马库斯·德格里西海科·克罗夫特马克·罗里希等
海外文摘 2023年6期
关键词:孩子

马库斯·德格里西 海科·克罗夫特 马克·罗里希等

在德国,一家“儿童免入”餐厅引发了热议。给予有孩家庭必要的社会支持和纵容孩子为所欲为之间的界限何在?致力于让孩子情绪稳定、安全感十足的当代父母,会因此给了孩子太多自由吗?

|“儿童免入”餐厅 |

在德国梅前州迪尔哈根市波罗的海沿岸的西佩胡思餐厅,老板丽卡达·比波尔坐在大堂里。此时距离开店还有两小时,她的面前摆着写得满满当当的预订簿。“这都是些什么父母啊?”她深吸一口气,说起那个让自己愁肠百结的问题。这时,电话响起。她说:“您说有五个人,是五个大人吗?……不是?那么抱歉,我们不招待12岁以下的孩子。”电话那头的人显然提高了声音,比波尔转了转眼珠,礼貌但坚定地回绝道:“不行就是不行。”

“亲爱的客人们,由于过去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我们决定不再接待带着12岁以下孩子的家庭。”比波尔和丈夫在旅游旺季来临时将这句话写在餐厅前的信息栏里。

自那以后,比波尔遭到了可怕的辱骂。她被称为“厌孩女”,被指责歧视他人,有些人表示希望她破产。与此同时,电视台突然来访,报纸也对她进行了报道。当地疗养浴场的主管担心这件事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的声誉,也试图插手干预,但比波尔毫不动摇。现在,西佩胡思餐厅是个“无孩区域”。“真是一年比一年糟糕,”她说,“还有尊重和规矩可言吗?”以她的经验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她说起墙上的涂画、地毯上被踩扁的肉排、桌椅上的面条,说起那些甚至跑到邻桌攀爬的孩子,坐在地上用玩具绊倒服务员的孩子,在服务员或其他客人再三请求后仍然不停追赶打闹的孩子。

这些孩子的父母在干什么呢?他们要么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对孩子的表现一无所知,要么是虽然知道但放任自由懒得管。一些父母甚至希望服务员能迎合小孩的行为。比波尔说,她确实经常听到这样的要求,比如“我的孩子正在扮狗,请您上菜时把食物放在地上”。

对于被批“厌孩”,50岁的比波尔不禁黯然神伤,因为她自己就养大了四个男孩,最小的如今16岁。“我们作这个决定时,并不是想针对孩子。”她说,“我们更想问:他们的父母到底是怎么回事?”

| 确保安全,鼓励探索 |

那么,父母究竟是怎么了?是我们社会的教育标准出现了扭曲吗?教育工作者们抱怨这代孩子缺乏基本的能力,祖父母摇头说他们的孙辈可以为所欲为,全社会都在热议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尊重、规则和行为问题。与此同时,根据《明镜周刊》最新的调查结果,大多数德国人认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是与礼貌、体谅同样重要的教育目标。

只是我们该如何达成平衡?如今的孩子真的比前几代人童年时更加吵闹、富有攻击性、不受管教、不懂尊重吗?实际上,这些问题的答案关乎两种相对立的教育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专制和宽容:是执行规则还是协商规则,是将孩子视作可塑之人还是需要陪伴之人,是给出指令还是倾听意见。

20多年以来,瑞莫·拉尔戈、杰斯佩·朱尔等教育专家的建议越来越受关注,家长们常常选择更加宽容的育儿模式,将孩子视为伙伴,教育学上称之为“关系导向型”或“需求导向型”,其基本思想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是他们有安全感且情绪稳定。这是将良好的亲子关系作为教育的基础。然而,这种理念遇上的教育体系现实却是——我们谨慎点说——人们宁愿专制而非协商。

新冠疫情让父母们筋疲力尽、充满沮丧,努力维持“家庭办公室”和“卧室小学/幼儿园”的运转,却还要应对指责,说他们娇惯孩子,把孩子养成了无礼、脆弱的极端自私者。

但是,如今的父母真的已经向他们的“国王孩子”屈服了吗?还是说,他们宽容的育儿方式遇上了不宽容的传统社会结构?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明镜周刊》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小组成员由年龄在30岁到50岁出头的编辑组成。他们采访专业人士,组织疲惫的父母参加研讨会,观察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那些看上去性格执拗、无法管教的孩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心理学家法比安娜·贝克尔–施托尔在慕尼黑主管德国早教和媒体能力研究所,致力于研究亲子关系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贝克尔–施托尔说:“很多人不知道孩子们为何会出现挑衅行为,为何就是不听话,不愿意遵守规定。”她表示,孩子们和成人一样,都有身体和心灵上的基本需求,婴幼儿尤其需要情感和身体的亲密度,稍大一些的孩子则更多地寻求社会归属感和独立自主性。“孩子是否感觉良好,对于他们能否健康发育,能否适应幼儿园或小学生活,都至关重要。”贝克尔–施托尔说。

贝克尔–施托尔的研究重点是发展心理学中的“安全圈”。她认为,父母以及幼兒园和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们总是同时有两项任务:一方面,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活动,鼓励他去探索、尝试;另一方面,让孩子保持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注意其安全状况,指出潜在危险。

“如果一个孩子在红灯亮时乱跑,而一辆车正加速驶来,这时候高声喊喝甚至使劲拉住孩子,都是必须的。”贝克尔–施托尔说,“但是,这是特例,是为了保护孩子的生命。一般来说,对待孩子无需特别提高声音,也不用语气严厉甚至突然使劲抓紧孩子的身体。”

我们更应该探讨父母需要对亲子关系投入什么,比如设立界限、承担责任,及时给予孩子纠正自身行为的可能性。“最好避免制造太有压力的环境,不要出现愤怒、哭泣或吼叫。”贝克尔–施托尔说。专制型父母严格遵守规定,很少考虑到孩子的感受,有时会批评、贬低或惩罚孩子,而且总是把过错归罪给孩子。“孩子可能因此心灵受创,变得自卑、恐惧,甚至出现攻击性。”教育学者和畅销书作家因柯·胡梅尔在其《不要太严厉,不要太限制》一书中写道。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缺乏同理心的教育方式可能极大地危害孩子发育,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大脑的特定区域萎缩。

“如今,很少有人想让自己的孩子长成一个惟命是从的小跟班。”胡梅尔写道。在阿伦斯巴赫民调研究所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有27%的家长“不重视规则和禁令”,而本世纪初时这个数字还只有19%。胡梅尔表示,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在很多家庭中观察到专制型教育风格的存在。

如今的教育到底哪里走偏了?在回答这个问题前,维也纳心理治疗师玛蒂娜·莱博维奇–穆尔伯格总喜欢说起一件冬天的轶事。在一个湿冷的“烂泥天”,她女儿最好的朋友穿着凉鞋来到幼儿园,袜子都湿透了。这个小女孩的妈妈作出这样的决定,理由是“孩子非常希望穿凉鞋”。一天后,莱博维奇–穆尔伯格的女儿也想穿凉鞋上学。“我明确禁止了她。她可以穿绿白红条纹连袜裤和碎花裙子,虽然这样穿不符合我的期望,但还算可以接受。对于一个感冒了的孩子来说,冬天穿凉鞋完全越界了。”这位心理治疗师说,“如今,很多父母无法或者说不想为孩子设定这样的界限。以前,很多孩子被教育成服从者,他们多方面的潜力因此被毁。如今的孩子们更具个性,但仍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父母将孩子视为伙伴,给他们绝对的自由空间,实际上是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父母有引导孩子的责任,必须为孩子设定适龄的界限。如果不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父母的鼻尖上蹦跶。‘小暴君’就这样养成了。”

2016年,莱博维奇–穆尔伯格在一本书中警告道,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了“暴君”和没有生活能力的自恋者,将来无法进入职场,必须依靠国家救济金生活。一些同行批评她的这种说法不科学,只有特例作支撑,认为她不该由她诊室的小病人推及所有孩子。

莱博维奇–穆尔伯格反驳了这些批评。她说:“我并不是说所有孩子都这样,但确实有部分孩子是这样。而且,并非只有我一人如此认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都曾和我说起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新书《我们如何拯救我们的孩子》中,她仍然警告会出现被宠坏的孩子,但加了限制——“我也看到了理智、聪明、积极发声、很小就参与政治生活的孩子们。以前的孩子们不会这样。”

莱博维奇–穆尔伯格还强调,如今,铺天盖地的教育讲座、婴儿课程、指导手册和扮演所谓“完美父母”的社交媒体账号,讓很多父母感到不安。这样,就产生了一种矛盾:我们越关注教育,就越难简单育儿。在《明镜周刊》委托进行的一次调查中,55%的德国人认为如今的父母比30年前更难当,而且这一观点和他们自己有没有孩子无关。“父母处于需要做好、做对的高压之下,”莱博维奇–穆尔伯格说,“孩子不再只是个孩子,而是突然成为了一个项目。”

围绕着这个“项目”发展出了一个繁荣的市场:书店里摆满了励志书,父母研讨会很早就被预约一空,儿童和青少年治疗要排很久才能轮上,几乎没有哪种报纸不设家庭专栏,教育学者争相写博客,中小学和幼儿园绝望地寻找专业人员,就好像教育学意味着异常繁重的工作。

| 满足需求,提供选择 |

慕尼黑一家幼儿园的例子展示了其他的可能性。这里有36个三岁以下的孩子,看护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7点半到下午4点半,基本理念是注重发展孩子的能力和独立自主性,教师遵循“非必要不帮忙”原则。“没有什么比感觉到爱和独立自主更能激励孩子。”园长兼心理学家阿格涅斯卡·科齐亚奇说。因此,老师会鼓励孩子们自己穿衣服、向碗里添土豆泥或在自由活动时自主寻物。只有孩子还没准备好自己做并且明确释放出求助信号之后,老师们才会帮忙。只要孩子愿意自己做,老师们就会让他们自己讲述、思考和行动。

满足孩子的需求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允许存在规则。科齐亚奇说:“恰恰相反,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孩子们设置适合其发展的行为界限,同时保证有安全的自由空间供他们自主探索。”比如,一个小男孩多次试图将球扔上早餐桌,一位老师建议他在旁边的房间继续玩这个游戏。

“需求就是需求。”科齐亚奇说。那一刻,玩球对于这个男孩来说至关重要。她强调,应该找出满足他需求的可能性,而不是粗暴禁止,即不仅要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还要告诉他可以做什么。“我们想告诉孩子们如何认识自己,允许他们感受自身的需求和情绪。”他们知道自己是被看到和认可的,就会更加愿意合作。

“所有人都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快乐、强壮、适应力强。”科齐亚奇说。仅仅让孩子做老师要求的事情是不行的,比如发出“现在别哭了!”或是“坐好,把所有东西都吃完才能离开”的指令,比如只因为妈妈觉得冷,就让孩子穿上更厚的毛衣。

慕尼黑这家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却常常让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安。专家妮娜·格林姆和诺拉·伊姆劳开办的研讨会就针对这些情况。

一天傍晚,在莱比锡的一家幼儿园,孩子们早已离校,三十几名母亲和两名父亲来到这里倾听格林姆和伊姆劳的讲座。两人开设的速成班时长3小时,收费27欧元。她们已经去过五个城市。在奥尔登堡时,有200名父母向她们寻求建议。

“我们不应该抱怨。我们应该无所不能。我们的命运不错,产褥期可以躺着休息,而不是像我们的祖母那样刚生完孩子就得下田劳动。如今的父母常常听到这些话。”伊姆劳说。她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出版了十几本育儿书。

30岁的安格雷特带着孩子参加讲座,她还在哺乳期,十个月大的女儿在她身旁的垫子上爬行。她熟悉那种希望做好一切,又害怕做错太多的感觉。她的女儿不想睡觉,正在不停地叫喊,这让她心烦意乱。她觉得现场的其他人已经暗地里对她翻了无数个白眼,因为他们原本期待这个晚上可以远离孩子,或是因为她的女儿让其他三个婴儿无法入睡。“我知道,我给了自己太大的压力。”她说。

一对分别38岁和36岁的夫妻说起,当他们三岁的儿子在滑梯上敲打木块或是趴在超市的地上哭闹时,他们收到的那些来自陌生人的负面评价和鄙夷目光。他们从亲朋好友那里得到了不少育儿建议,尤其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总是热衷于为他们出谋划策。“他们担心我们可能惯坏孩子,还怕影响我们的夫妻关系,因为他还和我们睡在同一张床上,但其实这对我们来说完全没有问题。”这位母亲说。

但有些时候,也并非完全没有问题。好几对父母都说到了每天早上家里固定上演的混乱经典剧目或是推搡挤兑、互相啃咬的兄弟姐妹。有三岁儿子的这对父母说,他们的儿子在半年内用儿童玩具损坏了两台电视机。这件事第二次发生时,他们强迫他将“罪魁祸首”——他圣诞节收到的一个工具箱——扔进了垃圾桶。

“我觉得,你们得让他知道,他不被允许损坏你们的东西,这一点非常重要。”格林姆说,“你们可以想想,如何才能不让他活泼的性格影响你们的家庭生活。也许他可以得到一箱可以随意弄坏的玩具?这样或许可以消耗掉他用在损坏电视上的能量。”这和慕尼黑那家幼儿园遵循的原则相同:不是粗暴禁止,而是提供选择的可能性。

大部分现代教育专家一致认为,惩罚孩子用处不大,还可能损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我每周都会收到妈妈们写来的邮件,她们问我,惩罚孩子会不会毁掉亲子关系。”伊姆劳对这些莱比锡家长说,“你们可以放心:不会的!你们的关系像粗绳一般坚不可摧,只是其中的一根线断了,影响并不大,而且可以修补。只有当父母持续切割这条粗绳,不断地侮辱他们的孩子,才会损害亲子关系。”

伊姆劳试图减轻这些父母的压力,这是她的成功秘诀之一。她说:“对于孩子是否应该在你们的婚床上睡觉,或是夏天能否再吃一个冰激凌,没有正确或错误的答案。只要你们认真对待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有很多适合你们的解决方案。”

那么,那些毁坏电视、能随心所欲在父母床上睡觉以及挑挑眉就能吃第三个冰激凌的孩子呢?如今的孩子可以被允许做一切事情吗?这些其实并不是问题,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种批评,常常来自我们的祖父母那一辈。对此的简单答案是:不,当然不是,但如今的父母会更努力地识别孩子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只知道拒绝他,或是屈服于他。

思想家罗莎·卢森堡曾强调,孩子的自由必须以尊重周围持不同意见者的自由和所处环境的规则为前提,否则这种教育就会导向利己主义。而这正是对关系导向型教育的主要批评:为所欲为的孩子和放棄管控责任的父母会成为周围人的负担。

| 了解孩子,积累经验 |

晚餐时间临近,在超市里,一位母亲焦急地推着购物车前进,车上坐着一个疲惫、饥饿的孩子。她已经给他打开了一袋水果谷物条,还买了一个奶酪小面包,但显然还不够,他从货架上拿起一袋巧克力豆。他的母亲说:“这东西看上去五颜六色的,我知道你很喜欢,但是看看,它含糖太高,我不想买。”她给他推荐更健康的食物,孩子看上去十分生气,开始哭闹。而这惹恼了一个老人家,他抱怨这孩子太吵了。这位妈妈便对他说,很抱歉打扰到了他,她还得和孩子练习如何处理情绪。

这个场景出自因柯·胡梅尔的育儿书。它告诉我们,如何为孩子提供监护上的帮助(水果谷物条、奶酪面包、表达理解和善意的谈话),同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化解冲突。这位母亲没有用指责孩子或是给他买一切他想要的东西的方式让孩子闭嘴。孩子想吃甜食,她给了他其他选择,并教他如何在超市里释放情绪。“这样,他能与母亲和睦相处,无需退缩、适应甚至攻击,”胡梅尔总结道,“而这会给孩子自信,让他变得更强大。”

“不能由着他们。”49岁的珊德拉·温科勒总是听到这样的话。她的大女儿小时候常常拒绝爬通往家里的楼梯。有时候温科勒会和她协商,说“我抱你走一段,你自己走一段”。大部分时候,为避免女儿哭闹,她会直接把她抱上去。经过她年迈的邻居房前时,邻居总是摇着头对她说:“你不能由着她!”

有一天,她尝试听取建议,结果却身心俱疲。她让女儿坐在楼梯下,自己先上去了,孩子不停地喊叫、抽泣、反抗,大概一个小时后才走到家门口,而且一到就吐了。温科勒很是羞愧,感觉十分糟糕,也许她的女儿是生病了,至少她感觉孩子受尽了折磨。“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她对自己发誓,并抱起孩子,请求她原谅。

如今她的两个女儿分别8岁和12岁,她作了大量儿童发育方面的研究,出了很多本书,其中一本的标题是《了解儿童之书》。为何孩子喜欢按按钮?为何他们会突然害怕陌生人?为何他们那么喜欢玩躲猫猫,同时却又那么不擅长躲藏?他们总是蹦蹦跳跳地前进,很少做大人要求他们做的事,只想从面条和甜食中摄取营养。根据心理学、发展教育学和神经学的知识,温科勒生动而有趣地讲述了为何孩子和大人的行事方式如此不同。我们常常太容易忘记或忽略,孩子的大脑、感觉和运动分成如此多不同的发育阶段,而且和成人的大为不同。

所以,温科勒不认为如今的孩子比以前的更加无礼、吵闹或肆无忌惮。相反,她很高兴孩子们的想法能被看到和听到。实际上,太多父母会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来哄发脾气的孩子,因为他们不想引人注目,害怕负面反馈,而且想要属于自己的安宁。

养育孩子是一个人能给自己设定的最复杂、最富挑战、最无聊、最昂贵而又最美好的任务之一。如今,可能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是一切的基础。但是,需求导向也并不意味着必须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如何做到最好,必须不断积累经验,总是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性格和具体情况,在指导和放手、“好的,因为……”和“不行,但是……”之间达成平衡。

[编译自德国《明镜周刊》]

编辑:周丹丹

猜你喜欢
孩子
你们这群寂寞如雪的女(男)孩子!
五招搞定孩子的磨蹭
那些特别“听话”的孩子……
顽皮的孩子
孩子的画
Hey Blue!蓝孩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