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深入开展文化润疆的路径探析

2023-06-07 05:48潘勇勇
新西部 2023年5期
关键词:润疆新疆文化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聚焦解决影响新疆长治久安的深层次、长远性问题。文章简要论述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润疆时代要求和核心要义,对新时代克拉玛依市深入开展文化润疆的实践路径作出探讨,希冀有益于文化润疆工作走深走实。

文化润疆,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润”即是“滋润”“滋养”,文化润疆即是用中華文化涵养和滋润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进而,文化润疆作为一种策略,“既是一种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特质的深切体认过程,也是一个中华民族立场与价值观的持续注入和濡化过程”。[1]因此,文化润疆的直接目的是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根本目的则是促进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正确认识文化润疆的时代要求和核心要义

1、正确认识文化润疆的时代要求

文化润疆是落实“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治疆方略的战略性举措。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则是文化润疆方针、文化润疆策略在实践层面的展开,从长远来说是构建国家共同文化认同的重要路径和系统工程。从宏观层面来认识,开展文化润疆,就是要使文化润疆的要义在新疆各领域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基层实践中都得到体现,进而凝聚起新疆干部群众为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而奋斗。从微观层面来认识,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就是要用文化浸润人心、凝聚人心,激励各族群众崇德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始终自觉自信地做既有中国脸、又有中国味、还有中国心、更有中国魂的中国人。

2、准确把握文化润疆的核心要义

其一,准确把握文化润疆的“文化”要素。以用于润疆的文化要素的规定性来说,凡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要义的文化内容,具有润疆政治价值的文化内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人民性、时代性特征的文化内容,都属于文化润疆的文化要素。因此,文化润疆中的“文化”并不是泛指一切文化,文化润疆中的“文化”,其首要标准就是爱党爱国。具体而言,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红色革命文化,就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其二,准确把握“润”的规律和特点。文化润疆的“润”既揭示了文化润疆的规律和特点,也遵循了文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即只能用“润”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一是“润”的非功利性。文化润疆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在文化领域的新疆实践,最终由人民共享文化繁荣发展成果。二是“润”的长期性。“润”体现在施力方式的柔性和韧性,施力过程的长期性,即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三是“润”的全方位、立体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润”的体系。四是“润”的潜在性。要让人民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受熏陶而不留痕迹,以柔克刚,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做好文化润疆工作,要充分了解、理解、尊重教育规律、文艺创作规律、新闻传播规律,讲究时机、程度、方式——把握好时、度、效,才能真正实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其三,精准把握“润”的对象。文化润疆是有特定指向的,且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结合新疆意识形态领域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明确哪些人群是“润”的重点。要认真研究他们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特征,也要研究文化传播规律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规律,树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工作理念,从正本清源到增进认同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文化润疆工作。

新时代克拉玛依市深入开展文化润疆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强调,“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2]文化润疆重在凝心铸魂,必须解决一个向东看、向西看的问题。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既要考虑长远,又要着眼当前,既要集中力量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突出问题,又要深入细致做好固本培元的工作,着力解决深层次、长远性的问题。

1、建立健全文化润疆的体制机制

健全的体制机制和不折不扣落实,是推进文化润疆卓有成效的有力保证。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文化润疆工程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多元参与的工作格局。稳步推进《克拉玛依市贯彻落实〈文化润疆规划纲要〉的细化方案》落地见效。

二是应遵循“理论指导→思路清晰→体制完善→措施协调→以物见人”的思路,严格按方案计划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精心规划和组织实施每一个环节。各级各单位协同发力,坚决避免“上热中温下冷”现象。

三是在项目谋划上及时收集相关领域项目清单,科学论证,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库。同时,督促克拉玛依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旅局等单位加强与上级单位项目跑办,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

四是加大对本地文化企业特别是因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企业,保证其生存下去。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积极申报自治区文化产业和文艺事业专项发展资金等相关扶持资金,为文化润疆工程更好地提供财力保障。

五是建立文化润疆工作报告制度、信息通报制度、效果评估制度、督导考核制度等保障制度。把文化润疆工作纳入各部门各单位的重点工作,确定主要领导负责制,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人。

六是发挥驻市高校、文化润疆研究院作用,广纳文化领域优秀人才、研究团队等资源,优化选人用人机制,争取引得来、留得住。

2、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坚决防止利用意识形态阵地散播各类错误思想和言论,确保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绝对安全。壮大网络舆论正能量,守住红色地带,大张旗鼓争取灰色地带,敢于亮剑,大大压缩黑色地带。[3]

二是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强化主流价值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武装头脑、推动工作的目的。

三是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五观”,增强“五个认同”。

四是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克拉玛依石油精神,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推动文明创建提档升级。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常态化機制,纳入“新闻机构+新闻出版+群众工作”传播体系,做好做实社会宣传教育,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3、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一是持之以恒开展新疆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教育,深入挖掘克拉玛依同中原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还原历史风貌,用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让各族干部群众明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深知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是加强考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加强考古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充分发挥文物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重要作用。提升重点文物展示教育水平,推动文物资源合理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亮起来,做好各级文物场馆的改造升级工作,规范展陈方式和讲解内容。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把民间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化建设,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街区文化。

三是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如推动唐诗宋词元曲、长城、黄河、故宫、中华武术、唐装、旗袍、豫剧、秦腔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示与运用,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认知、情感共振、归属认同。

四是多角度展示、多方式呈现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振兴民俗活动,如端午节赛龙舟、春节社火巡演、舞狮舞龙,正月十五闹元宵等,最大限度地吸引普通群众参与,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五是加强石油工业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整理提炼石油文化、红色文化内涵,做好《油城宝藏——博物馆沉浸式演出项目》。把石油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化建设,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街区文化,擦亮“新疆石油文化之城”名片。

4、分类分层精准推进文化润疆

开展文化润疆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分类分层实施,因人而润,做到精准到人。

一是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榜样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领导干部、知识分子的理论水平、文化层次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他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言行举止。”[4]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5]对于党员干部、知识分子,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明确底线红线意识,无论在公开场合、亲朋聚会、学术讲坛、课堂论坛、还是著书行文,绝不允许出现错误观点和言论。

二是深入做好青少年“筑基”工程。“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新时代好少年”等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让爱国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抓住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学习语言文字的黄金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定不移在中小学教育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讲好《可爱的中国》《简明新疆地方史读本》《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等地方思政课程,铸牢青少年的中国心、中华魂。

三是加大对普通群众的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乡村百日文体竞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中华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遵纪守法的家庭氛围和环境,特别是做好妇女群体的思想引导工作,教育好下一代。

5、丰富和创新“润”的方式

一是以项目为依托,推动文化润疆卓有成效。以项目带动、用项目落实,要积极对接、扎实推进国家、自治区有关文化工作的重点项目落实,融通全媒体资源,创新表达方式,推出正确反映新疆发展历史、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符合现代文明理念、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建设具有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重点工程和项目。需要注意的是,抓好文化润疆工程项目,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怀“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以抓铁有痕的力度长远谋划,长期投入,确保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二是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式“润”的格局。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大力弘扬包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夯实互联网文化阵地。建立新媒体传播工作站,广泛吸纳培育具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网络名人及团队,充分发挥新媒体人的特性,紧抓网络内容建设,将官方新媒体平台与“抖音”“快手”深度融合,提高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做好做实传统的宣传。要夯实社会教育、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发挥电视台、报纸报刊、广播传媒、海报条幅的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四级站点,推动“文化进万家”。组织策划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

三是大力讲好中国故事、新疆故事。充分挖掘、培育、运用更多新疆群众身边的爱国爱疆、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发挥好身边人身边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群众身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为“点”,以新疆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效为“面”,营造宣传先进典型的声势,形成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促进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维护好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大好局面。

四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强全域旅游顶层设计,“以文促旅、以旅兴文”,丰富旅游产业文化内核,加强文旅产品供给,深化“荒野之旅·时尚之都”文旅品牌建设,创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市,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培育研学产业,提升研学资源品质,打造高质量“研学之城”。

结 语

文化润疆重心在实践、落地在基层、见效在群众。新时代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是一项事关长远和根本的“民心”工程,需要文化和时间的长期有效积淀方可实现浸润新疆各族人民精神世界的成效,进而充分发挥出文化更基础、更持久的作用,化有形为无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让文化润疆更精准、更具体、更生动,让认同更入心、更持久、更有力量,让各族民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奋力建设文化润疆引领示范区,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青觉、吴鹏:《文化润疆:新时代新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话语与实践逻辑》,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1(1):2页。

[2]《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  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新华网,http://www.news.cn/2022-07/15/c_1128836147.htm.2023-5-10。

[3]王一彪:《新时代呼唤构建良好网络舆论生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4·19”重要讲话精神》,载《人民日报》,2018-04-19(0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8页。

[5]《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载《伊犁垦区报》,2020-09-29(01)。

作者简介

潘勇勇 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西北边疆史、民族宗教理论

猜你喜欢
润疆新疆文化
文化润疆的历史站位、理论遵循与实践路径
乌鲁木齐文化润疆出版物的调查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推进全民阅读 助力文化润疆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于当前环境对文化润疆工程的几点思考
谁远谁近?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