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2023-06-08 17:39范卫萍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任务群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小说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重要类型。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为指导,以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为立足点,应用跨媒介阅读教学法,引导学生与不同媒介“互动”,认知小说内容,发展核心素养。文章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入手,详细介绍基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7-1737(2023)12-0050-03

引  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

指明了高中语文教学方向。“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学习任务群之一,突出强调“媒介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追求深度融合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当代生活使语言运用和文化传承产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深刻影响着语言运用和文化传承。基于此,《课程标准》反复强调新媒体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要求一线教师把握此趋势,引导学生与新媒介技术“互动”,帮助学生了解媒介的阅读和交流功能。学生借助新媒体可以获取丰富的语言信息,同时发展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的“跨”凸显了不同媒介的“融合”。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将它们有机融入语文课堂,增强语文教学活力,助力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小说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重要类型,也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任务群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以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为切入点,介绍跨媒介阅读教学,具体如下。

一、课前:作好准备

课前是教师和学生为课堂教学作准备的阶段。教师要解读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学生要自读小说,初步建构整体认知。基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师和学生可采用如下方法做好课堂教学准备。

(一)教师:解读内容,设计目标

解读内容是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途径之一。在课前阶段,教师可以“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为指导,有针对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确定教学要点,继而设计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借此推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落地[1]。

《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选自《红楼梦》,有古典小说的典型特点,如用环境描写推动故事发展。同时,市场上有诸多版本的《红楼梦》影视资源,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选择呈现的作品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小说阅读效果。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删除了《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内容,将《红楼梦》作为整本书阅读任务,强调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感受小说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林黛玉进贾府》在《红楼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阅读整本书有重要影响。此外,《林黛玉进贾府》的内容较开放,学生可以多样解读。小说内容和影视资源也可以紧密结合。所以,通过解读教材,教师以整本书阅读栏目为基础,选定《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在确定阅读内容后,教师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为指导,确定具体教学活动内容,同时设计相应教学目标(见表1)。

(二)学生:自读文本,整体认知

建构整体认知是学生细读文本的关键[2]。《课程标准》提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课前自学文本是《课程标准》理念的实践体现。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结合文本解读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自读任务,使学生走进小说中,自主阅读,初步建构整体认知。

具体而言,《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令人称道。环境、人物和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透过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小说语言特点,还可以认知文本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把文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作为重点,为学生设计自读任务:(1)阅读电子书《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2)观看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剧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片段。在阅读和观看的过程中,尝试分析这一选文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感受小说的语言特色。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跨媒介阅读,边阅读边思考,初步整体认知选文内容,感受小说的语言特色,顺其自然地获取语言基础知识,发展媒介素养,为在课堂上深入阅读和交流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中:阅读交流

课中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和交流的重要阶段。情境是学生阅读的载体。所以,教师可以应用跨媒介手段,创设多样情境,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

(一)跨媒介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调动学生兴趣是创设情境的作用之一。跨媒介创设情境,可以将文本中的具体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切实调动学生兴趣。在体验场景的过程中,

学生会发挥自主性,轻松建构认知,为深入探究文本内容奠定基础。在《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以小说环境为抓手,跨媒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式地游览荣国府。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在电子白板上播放微课。此微课是经过教师精心加工的,直观展现了荣国府的全貌。在直观且美丽的场景吸引下,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当作“游客”,跟着“导游”游览荣国府,欣赏一亭一阁、一花一木。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荣国府的富丽堂皇,对小说内容产生了强烈兴趣。教师要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再次自读文本。在此次自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想象,自觉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具体场景,增强认知,提高阅读兴趣。

(二)跨媒介创设情境,自主品味

自主品味文本是学生主体性的实践诠释。教师是小说阅读教学的引导者,而创设教学情境正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式之一。在引导学生体验情境时,教师还要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推动学生深入品味,积极表达,了解文本内容。教师可在创设情境的同时,结合具体内容精心提问。

人物描写是《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精髓。作者在这一情节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凸显了人物性格特点。但是,作者却没有明确写贾府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贾政和贾赫,而是从他们的住处入手,从环境方面展现人物形象。对此,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

“林黛玉在贾政和贾赫府上,看到了什么?”在此问题的作用下,部分学生陷入沉思。教师在学生沉思后,可利用电子白板播放电视剧中的相关片段,同时呈现与小说中的有关文字内容。然后,教师继续发问:“结合电视剧片段和小说文字,你能发现贾政和贾赫的住所有怎样的特点呢?从这样的住处中,可以看出贾政和贾赫是怎样的人?”在跨媒介情境的作用下,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表达。例如,有的学生提道:“贾赫住在荣国府的西郊门,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偏院,可见贾赫在荣国府并没有什么地位;而贾政的住所在荣国府的中心位置,可见他是荣国府的中心人物,掌握着荣国府的话语权。”结合该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展示贾赫和贾政住所位置图片,加以验证。接着,教师继续提问:“看一看白板上显示的视频截图,读一读文本内容,想一想从住所可以看出贾赫和贾政的性格如何呢?”同样,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主动思考、表达,如有学生说道:“由贾政的住所轩昂壮丽可以看出,贾政是一个享乐型人物,会炫耀自己。”实践证明,

学生体验情境时能够积极思考、表达,由浅入深地认知文本内容,切实锻炼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部分学生以跨媒介情境为抓手,自主探寻关键信息,顺其自然地锻炼了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提高了媒介素养。

(三)跨媒介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受阅读能力影响,部分学生在阅读小说时会遇到诸多问题,影响小说阅读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跨媒介创设情境时可以提出学习任务,驱动学生边体验情境边合作探究,深入建构认知,增强阅读效果。

比如,观察视角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为使学生了解人物形象,教师可以观察视角为重点,跨媒介创设情境。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在电子白板上呈现不同版本的《林黛玉进贾府》的表现方式。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今天阅读的是《林黛玉进贾府》。对比这些表现方式,大家觉得《林黛玉进贾府》是从谁的视角写的呢?”此问题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答出:“林黛玉。”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的回答,并继续提问:“从林黛玉的角度看贾府的人、事、物,这种视角被称作有限视角。但是,这样看贾府,很容易掺杂林黛玉的个人视角。面对这种情况,作者是如何处理的呢?”结合问题,教师可提出合作任务:“请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先自主思考,接着合作交流,获得不同答案,如“作者还从他人视角进行观察,如王熙凤、贾宝玉。”“作者还提到了林黛玉的母亲——林黛玉从母亲口中得知外祖家和别家不同。”“还有冷子兴。”……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合作探究成果,并从冷子兴的视角入手,播放视频《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片段。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从他的视角了解贾府的人物关系、生活概况等。在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其实,除了这一回,作者在后文还从其他人的视角观察了贾府,如刘姥姥。请大家看一看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电视剧片段,和小组成员讨论:刘姥姥是用怎样的眼光观察贾府?这表明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提出个性观点,碰撞思维。实践表明,学生通过不断体验情境,能够深入小说内容,建构深刻认知。在此过程中,部分学生还能通过发挥自主性,借助媒体资源和文本内容,获取关键信息,积极交流,顺其自然地发展媒介素养和语言能力。

三、课后:分享汇报

分享汇报是课后阶段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增强认知的重要途径。分享汇报的途径多种多样,而新媒体就是其中之一。分享汇报的过程就是学生用媒介传递信息的过程。学生会在阅读反思的同时,顺其自然地发展信息收集能力、媒介传递信息能力等。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后,教师应立足学生阅读情况,组织分享汇报活动。

在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了多样情境,逐步探究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具体情境等,认知了小说内容,同时发展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部分学生还因此增强了对不同媒体的认识。立足学生的发展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分享汇报活动——交流《林黛玉进贾府》的阅读心得。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先回顾课堂阅读内容,建构独有认知,接着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写文学评论、录制vlog等,展现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并将心得体会作品上传到在线课堂平台,与他人共享、交流。这样的活动新颖、有趣,容易调动学生的積极性。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

大部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表达。表达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增强文本认知的过程,还是学生应用语言的过程,更是学生运用媒介传递信息的过程,因此,学生能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媒介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引导下,教师可以以小说阅读内容为基础,选择不同的媒介工具,如视频、图片、文字、在线平台等,以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为切入点,应用多样的策略发挥媒介工具作用,创设多样的阅读活动,如课前自读活动、情境体验活动、分享汇报活动等,引导学生与不同的媒介工具“互动”,积极思考、交流,逐步认知小说内容,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等,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周玉露.“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与高中古典小说的教学研究[D].阜阳:阜阳师范大学,2021.

孟洁.“跨媒介”视域下的高中小说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作者简介:范卫萍(1982.12-),女,江西南昌人,

任教于福建省邵武市第七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任务群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阅读课探微
体察文言语气,感知语言魅力
任务群教学:小切口,大世界
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