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倦怠 呼唤健康

2023-06-08 01:52王健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3年24期
关键词:养性劳累静心

王健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回顾近两年,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内卷”“倦怠”“躺平”的现象。有学者认为:“我们是一个‘追赶超型的国家。中国人都是很勤奋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也是勤奋工作的结果。我们完全赞成和鼓励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同时,我们反对常态化的过度劳累。”

逃离倦怠,远离喧嚣,保持身心健康,追求个体生活的质量,需要关注四个关键词:适度、降噪、停顿和滋养。外在的世界即便再嘈杂,我们还是应该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清爽明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以上述关键词中任意两个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演讲稿,参加学校组织的“逃离倦怠,呼唤健康”主题演讲活动。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教师下水文

适度以修身,静心以养性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适度以修身,静心以养性”。

中华民族是勤奋的民族。勤劳没错,但我们反对常态化的过度劳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机器,不停地运转,即使不垮掉,生活也是索然无味的,更不用谈价值追求了。所以,做事应讲究适度与静心,给自己留一点空隙。

适度以修身,凡事有“度”才能长久。

适度,即适合要求的程度。张弛有度,生命才不至于像不停旋转的陀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追往昔,唐玄宗曾励精图治,开创空前盛世,但后期产生倦怠之心,耽于享乐,骄奢淫逸,导致安史之乱爆发,这正是“无度”的表现。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变幻而改变自己的态度,而是以适度之心去面对:不因为过分喜爱而沉溺其中,也不因为厌恶就止步不前,这样的态度就是“适度”。龚自珍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为国尽心尽力,当他发现自己不能大刀阔斧地做事时,便扬鞭东指,在家乡兴办学堂,传播自己的思想,“化作春泥更护花”。他适时调整,适度做事,更好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在世免不了起起伏伏,处事有度,方可逾越艰险、坚持不懈、抵达彼岸。

静心以养性,偶尔放松,方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路遥马急的世界,偶尔停下疲倦的身心去欣赏路边的风景,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牛顿在树下闲坐时被苹果砸中,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刘慈欣在工作的闲暇时间写科幻小说,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雨果奖的作家……人生之路长且阻,偶尔停下,与日月星辰对话,与江河湖海闲谈,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美好。

拼命“内卷”,即便一时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但终会因过度劳累,而身心“倦怠”,不堪重负,最后“躺平”。在奋进的征程中偶尔慢下脚步、放松心情,不仅不会降低我们学习、工作的效率,反而能事半功倍。只有将勤奋与放松相结合,我们的生命才会因為有间隙而更加丰富多彩。

踏上新征程,勤奋固然重要,但不要忘了适度、静心。请记住:适度能修身,静心可养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养性劳累静心
劳累的手机
以墨育德 以墨养性
珍贵的礼物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行走中的静心
打铁没样,边打边像
翰墨养性,伴我前行
运动
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