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兴邦

2023-06-08 11:03林海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24期
关键词:舅公兴邦实干

林海

命题指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砥砺奋进,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是对实干兴邦的生动诠释。2022年浙江绍兴卷中考作文就以一棵树的遭遇为情境设置了两个任务,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写作,渗透了“弘扬实干精神,争做务实表率”的精神内核,可见,“实干兴邦”是中考作文备考的热点之一。

文题亮相一

《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光彩夺目;一件件感人的事迹,直抵人心。这些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都因在某方面的非凡成就让人肃然起敬,但他们无一不是实干家。在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他们实实在在做事,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请以“沉淀在_______的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导航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半命题作文题。结合文题和材料来看,适合写记叙文;补充题目时,可以是具体的“路上”“家里”等,也可以是抽象的“记忆”“心底”等;选材时,可以是身边人的故事,也可以是曾经听过的故事;行文时,重点讲述这个人在面对困境时是如何“实干”的,让读者感受到其人格品质与精神力量。此外,也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如一位老人种树防沙、一位志愿者为社会做贡献等,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渲染,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感动。

佳作展示

沉淀在大山里的感动

◎贾依诺

碧空如洗,白云缠绕着一株株笔挺的树。一场细雨过后,树林里清新无比,但是眼前的树让我有些失望……

“这些树是最近几年种的吗?”我不解地问道。

二舅公说:“哪里哪里,这是40多年前我和你爷爷一起栽的‘青年林。”

“怎么会呢?不是说‘十年树木吗?”我更加诧异。

“好的树木怎么可能十年就长成呢?这片林子是云杉,还算长得比较快。你看对面那片红松林也已经40多年了,明显比云杉低。”说到这里,二舅公眼神悠远,“如果不是放不下自己亲手栽的这片林子,我早就跟你爷爷奶奶一块儿回城了。”

常听爷爷说,二舅公是这个林场“上山下乡”运动中唯一一个留下来的“关里人”。

二舅公的声音哽咽了起来:“老场长说要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我们要把这片林子保护好,让子孙后代也能看到这美丽的景象……”

漫步在林场的小路上,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苍劲的伟力。树木不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伟大的见证者,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见证了千千万万像二舅公一样的守林人。他们可能是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可能是在远离人烟的海岛,可能是在终年积雪的高原……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岁月如何流转,他们都以松树一样的姿态坚定地耸立着,践行着铮铮誓言。

“人生如流水,事业是高山。”二舅公自言自语道。

“是的,只有当我们坚定地守护这片青山,才能讓它永恒。”我在心中默默地回应。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这些树一样,深深扎根,让它们沉淀着岁月的感动,永不凋零。

【河北秦皇岛市第十中学】

●点评

本文讲述了一位老林场工人的故事,表现了他四十多年来守护树木的坚定信念。作者通过细节和对话描写展现了这位工人对树林的深情,让人深刻体会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赞扬了一代林业工人的执着信念、实干精神与豪迈情怀。全文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故事引人深思。

文题亮相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如是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擘画百年逐梦的宏伟蓝图,需要的是实干,只要务实精神还在,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请以“只要务实精神还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导航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题。首先要深刻体悟“务实精神”的内涵,务实之“实”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坚持务实精神,就是要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发现机遇、创造成绩。如果写记叙文,需要选定一个角度或者具体事件,来阐述务实精神的应用和体现,比如某个人以务实精神专注于做某事,以此来彰显务实精神的价值。如果写议论文,可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佳作展示

只要务实精神还在

◎赵昱博

荒野中的小草,无意争春,默默吐绿,终让闲田成为沃土。

山坳里的翠竹,虚心成长,努力拔节,终成大器为人所用。

花丛间的蜜蜂,勤勤恳恳,专注授粉,终将辛苦化作甘甜。

一草,一竹,一蜂,尚如此!一人,一家,一国,又如何?

草木扶疏,春日正当时,乘着思绪的春风,追溯五千年历史长河,我仿佛看到张骞翻越雪山穿越沙漠直抵西域,为中外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我仿佛看到玄奘挑着行李坚定西行,历尽艰险,把佛教文化带回了中原大地;我仿佛看到李时珍日夜用心研究中草药,历时27年终成《本草纲目》,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堪称务实的典范,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为他们赢得了赞誉,并被传颂至今。

而当我的思绪从历史落回到现实时,又惊讶地发现,大浪淘沙,多少英雄已经逝去,多少传奇已经沉淀,但这务实的民族精神并没有被湮没,而是被完好地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那是“中国核司令”程开甲,一片赤诚,一生奉献,在西北戈壁滩带出10位院士和40多位将军,于无声处起惊雷;那是36年扎根乡野的老支书黄大发,凭着百折不挠的恒心,带领村民修筑了一条水渠,解决了当地的缺水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生活条件,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发渠”;那是32年如一日的守岛英雄王继才,荒岛升红旗,风雨赤子心,以无言的付出恪守民的本分、兵的责任……

想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无论是荒野中的小草、山坳里的翠竹、花朵间的蜜蜂,还是一代代勤劳务实的中国人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发扬务实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河北秦皇岛市第十中学】

●点评

本文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只要务实精神还在”这一主题,作者运用比喻论证,通过草木、蜜蜂等自然现象的描述,生动地阐释了勤劳务实的重要性;运用举例论证,通过古今人物的事迹,阐明了务实精神的必要性。最后,作者呼吁每个人都能发扬务实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全文结构清晰,思路明晰,文笔流畅,富有感染力。

猜你喜欢
舅公兴邦实干
沉痛悼念石兴邦先生
做石匠活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anosecond laser ablation and plasma characteristics considering a real gas equation of state
了不起的舅公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哑巴舅公
百十初心不忘 树人扶农兴邦
——华南农业大学建校110周年历史回眸
百十初心不忘 树人扶农兴邦
——华南农业大学建校110周年辉煌成就
做事应经得起“火炼”——实干不能玩“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