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赏读

2023-06-08 11:54王博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23期
关键词:诸葛亮首诗杜甫

王博

古柏行①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②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③要梁栋,万牛回首④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诗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所写。

②锦亭:成都杜甫草堂有“野亭”,严武《寄题杜二锦江野亭》称锦江畔之“野亭”为“锦亭”。而武侯祠在草堂东面,故云“锦亭东”。

③大厦如倾:大厦将倾,比喻国家危急。

④万牛回首:言木重如山,万牛不能拉动而回首看,暗指贤才难得重用。

思考练习

1.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咏物兴怀,浑然一体。句句写柏,句句喻人,言在柏,而意在人。

B.这首诗借古柏高大,兴起君臣际会,以古柏的孤高喻诸葛亮的忠贞,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C.本诗前八联在赞颂诸葛亮的同时暗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哀叹和感慨。诸葛亮能遇贤主,而自己却一直未受重用,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的无奈之情。

D.诗的后四联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材大难为用”。

2.请简述这首诗中古柏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陵①叟

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②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③方到门,手持敕牒④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⑤免恩。

【注】①杜陵:地名,即汉宣帝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的少陵原上。這首诗是《新乐府》的第三十首。叟:年老的男人。《资治通鉴》载元和四年(809年)久旱,翰林学士李绛、白居易上言减租免税。这首诗即是为此事而作。

②京畿(jī):国都及其行政官署所辖地区。

③里胥:古代地方上的一里之长,负责管理事务。

④牒(dié):文书。

⑤蠲(juān):除去,免除。

思考练习

1.解释下面的字词。

(1)薄田: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秀: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吏: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

(5)恻隐: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虚受: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诗句。

(1)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的“杜陵叟”过着怎样的生活?诗人认为造成“杜陵叟”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赠卫八处士①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②。

今夕复何夕③,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④,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⑤。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①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诗人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是年冬赴洛阳。次年春,诗人从洛阳回华州,与卫八处士相遇。此时距安史之乱发生已三年,叛乱虽被平定,但局势仍然动荡不安,国家并不太平,各地叛乱时有发生。处士:指隐士。

②参与商:两星名。參(shēn),参星,即二十八星宿之参宿(相当于猎户星座);商星即心宿(相当于天蝎座)。《左传》中云:“高辛氏有二子,曰阏伯,曰实沈,日寻干戈。帝迁阏伯于商丘,主辰,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故参为晋星。”商星居于东,参星居于西,在天体上的距离约180度,此升彼落,永不能相见。

③今夕复何夕:引《诗经·唐风·绸缪》中“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一句,言宾主意外相逢之欣喜。

④父执:父亲的朋友。

⑤黄粱:粟米其中一种,粟米有黄粱、白粱、青粱三种。黄粱味香可口,常作待客之用。

思考练习

1.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意思是说人生际遇就如参商二星,各在西东、此出彼没,强调即使是好友也会因为各种原因难以相见。

B.“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说的是诗人寻访老友,并在他这里询问其他亲朋旧故的消息,不料已有一半“为鬼”,不在人间了,诗人听后内心非常难过。这两句与开头的“人生不相见”相呼应,暗示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C.“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写了卫八的儿女们对“我”的殷勤热情,同时也表现了“我”对卫八儿女成行的羡慕之情。

D.杜甫的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既有好友重逢的喜悦,又有即将离别的惆怅。

2.翻译下面的诗句。

(1)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人评价此诗:“全诗无句不关人情之至”。在这首诗中,你都读到了哪些“人情”?请选择其中一种,结合本诗,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诸葛亮首诗杜甫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杜甫的维稳观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