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地区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2023-06-08 02:03文齐军潘玲华於威成范君澎蒋生发
吉林蔬菜 2023年2期
关键词:红辣椒高产栽培

文齐军 潘玲华 於威成 范君澎 蒋生发

摘 要:辣椒营养丰富,有较好的保健功效,是桂北地区传统种植蔬菜品种之一,常用做调味作料或制成辣椒酱、酸辣椒等,是當地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本文作者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桂北地区红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桂北地区;红辣椒;高产栽培

辣椒在我国栽培广泛,其中西北、西南、华南形成了世界有名的“辣带”[1]。红辣椒或指天椒辣味强劲,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南、广西等地被广泛用作调味料和辣椒制品原料。

红辣椒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辣椒素、辣椒红素、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及钾、镁、铁矿质元素等。其性辛温,能去除菜肴中的腥味,还具有御寒、增强食欲、抗氧化、杀菌等功效,在中国较早时期就被中医用来治疗胃寒、食欲不振等症。辣椒素和辣椒红素是红辣椒中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的有效成分。其中,辣椒素是一种天然植物碱,具有抗病菌、抗肿瘤和镇痛消炎等功效;辣椒红素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的添加剂,还具有抗氧化能力,能调节机体脂代谢、调节免疫等作用[2-3]。辣椒红素是无限制性使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被FAO和WHO列为A类食用色素。

徐秋兰等[4]就我国和发达国家对红辣椒化学成分的开发利用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为了优化和提高红辣椒的栽培技术,严泽生[5]总结出了红辣椒早熟高效促成栽培方式,提前辣椒上市时间,能获得较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赵文戈[6]等总结出红辣椒减肥减药技术,推广安全生态栽培,获得较好经济、生态效益。王逢博[7]等开展不同地膜覆盖对红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黑色地膜覆盖种植的红辣椒增产效果明显。由此可见,红辣椒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桂北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冬季寒冷,尤以山区突出,当地人们常年以食用辣味强劲的红辣椒驱寒。因此,红辣椒在桂北地区种植历史悠久,是传统蔬菜种植品种之一。

该地区出产的红辣椒果形短尖、鲜红坚挺、皮厚光亮、肉厚质脆、耐腌制等,不仅满足了人民日常鲜食需求,还可加工成干辣椒、辣椒酱等,成为桂北地区当地居民餐桌必备之物,也成为种植户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从红辣椒地块选择,播种育苗、移栽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桂北地区红辣椒栽培技术,旨在为种植户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1 地块选择

红辣椒忌连作,同时不耐旱又不耐涝,应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地块种植。前茬不能是茄科类作物。

2 品种选择

选抗性好、产量高红辣椒品种,红椒一号、桂航一号、艳红等。

3 栽培技术

3.1 播种时间

每年2~3月进行播种,清明前后移栽。

3.2 播种育苗

3.2.1 苗床的准备:苗床应选在排灌良好、土壤肥沃,要求近三年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地块。提前15天深翻土壤20~30厘米,整成宽120厘米、高20厘米的畦。

3.2.2 种子处理:将种子置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15~20分钟杀菌消毒,取出后清水洗净再用55℃温水进行温汤浸种,水温降至35℃后,浸泡种子8~10小时,再用手揉搓洗净附着于种皮上的粘质,将种子捞出用湿纱布或毛巾包好,放于器皿中,置于28℃~30℃恒温环境中进行催芽,当有70%~80%种子发芽露白后即可播种。

3.2.3 播种:播种前需把苗床浇透水,将60孔或72孔的育苗盘摆在育苗床上,将育苗专用商品基质与水混合,以用手握基质,指逢间水溢出不滴落为宜;然后将基质装至3/4穴盘,轻压穴盘基质,然后每孔点播1~2粒种子,再用育苗基质覆盖,支塑料拱棚。

3.2.4 苗期管理:播种后幼苗出土前,不进行通风;当幼苗出土70%左右时,应及时通风,逐渐增加通风量炼苗,防止胚轴伸长形成高脚苗。苗期水分管理坚持见干见湿原则,基质发白要及时浇水,同时注意猝倒病、立枯病等防治。

3.3 大田整地施基肥

定植前10~15天,在大田每667平方米撒石灰50~100千克,然后深翻25~30厘米,耙碎整平。按畦面宽100厘米、畦高30厘米、沟宽40厘米作畦,在畦面中央开15厘米深的施肥沟施入基肥。每667平方米按腐熟农家肥1000~1500千克,生物有机肥100千克,过磷酸钙40~50千克,复合肥(15∶15∶15)50千克施入覆土,最后在畦面覆盖宽150厘米、厚15~18毫米黑色或银灰色地膜。

3.4 移栽

当幼苗有5~6片真叶时,选晴天下午,按株距35~40厘米,行距70厘米规格,进行高畦双行双株定植,及时浇足定根水。

3.5 田间管理

3.5.1 水肥管理

①水分管理:辣椒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定植后如连续3~5天是晴天,应及时浇缓苗水;雨季或突降中大暴雨时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滞水沤根;如遇高温干旱天气或表土见白要及时补水,防止缺水引起植株早衰。

②施肥管理:辣椒施肥坚持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勤追肥,及时补充叶面肥的原则。在施足基肥前提下,定植成活后及时施提苗肥,可追施0.5%~1%的三元复合肥水溶液,间隔10~15天再追施1次。盛花期追1次重肥,每亩用复合肥15~20千克、硫酸锌肥0.5~1.0千克,在距植株20厘米处开穴施入后覆土。之后每采收2~3批果,追肥1次,追肥时再加入0.5~1.0千克硫酸锌肥。每次喷药时可加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

3.5.2 插杆:定植后10天左右,需要及时插竹杆或使用木棒固定好植株。一般用长100厘米的竹杆或木棒,在距离植株根部10厘米处,插入土中20厘米,再按“∞”形用绳子把植株固定在杆上,防止植株出现倒伏。

3.5.3 整枝:当植株开始分叉,长出侧芽时,应及时将分枝以下所有腋芽和老叶摘除。当门椒现蕾时也要及时摘除花蕾,这样有利于提高辣椒的总产量。

3.6 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虫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细菌性叶斑病、软腐病、青枯病、病毒病、烟青虫、茶黄螨、蚜虫等。

①疫病: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染病后出现水渍状软腐,病斑暗绿色,潮湿时斑上出现白色霉层。要注意种子消毒,可使用55℃水进行温汤浸种10~15分钟或使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30分钟;大田生产要以预防为主,发现中心病株,每亩可选用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00~120克或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30~40毫升,对水45千克进行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雾2~3次。

②炭疽病:感病后初为水渍状黄褐色长圆斑,边缘褐色,中央灰褐色,病斑上有隆起的同心轮纹,上面有黑色小点。发病初期,每亩可选用50%春雷·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94克或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0~50毫升,对水45千克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③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叶斑病发病初期出现似油浸状黄褐色不规则的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深褐色至铁锈色病斑,大小不等,界限明显,严重时植株大部分叶片脱落。发病初期,每亩用20%噻唑锌悬浮剂100~150毫升,防治或1.5%噻霉酮水乳剂50毫升,对水45千克喷雾防治,隔5~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④软腐病:主要危害果实,病果初产生水浸状暗绿色斑,后变褐软腐,具恶臭味,内部果肉腐烂,果皮变白,整个果实失水后干缩脱落。发病初期,每亩用5%寡糖·噻霉酮悬浮剂30~50毫升或5%大蒜素微乳剂80~100克或20%噻菌铜悬浮剂75~10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

⑤青枯病:发病初期自顶部叶片开始萎蔫,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后期全株萎蔫而枯死。可选用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灌根,每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⑥病毒病:病毒病危害后表现为叶片变小、卷缩,出现不规则斑驳的花叶,植株矮化,分枝簇生等。发病初期可选用0.5%香菇多糖水剂800倍或每亩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30~50毫升,对水45 千克,喷雾防治,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同时要兼治蚜虫、粉虱、叶螨等传播病毒病的害虫。

⑦烟青虫:烟青虫以幼虫蛀食的幼蕾、花、果,造成落花、落果。发生初期,每亩用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75克或20亿PIB m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90~120毫升,对水45千克,喷雾防治。

⑧茶黄螨:茶黄螨危害叶片后,受害叶片背面呈黄褐色,油渍状,叶缘向下卷曲,扭曲增厚;花蕾畸形,严重的不开花。发病初期,可用5%噻螨酮乳油2000倍液或每亩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20~30毫升,对水45千克喷雾。注意葉片正面及背面均要喷到。

⑨蚜虫:主要危害植株的嫩叶和生长点,叶片卷缩变黄。可采用黄板诱杀成虫或覆盖银灰地膜驱赶;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每亩使用1.5%苦参碱可溶液剂30~40毫升,对水45千克,喷雾防治。

3.7 采收

红辣椒是分批次进行采收的,不同的用途,采收标准有所差异。若用作鲜食,可在果实充分膨大、颜色鲜红采摘;若用于制作干椒,则必须在果实颜色光泽暗淡、深红时进行采收。

参考文献

[1] 黄科,李宾.辣椒功能保健成分研究进展[J].辣椒杂志,2006(3):6-8.

[2] 黎智华,王恬.辣椒红素的生物利用度、生理功能及机制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0,41(11):259-266.

[3] 张晶,金莎,董蕊,等.辣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0,21(7):663-665.

[4] 徐秋兰,庞杰.辣椒化学成分的开发利用[J].中国辣椒,2003(1):32.

[5] 严泽生.红辣椒早熟高效促成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0(1):20.

[6] 赵文戈,肖世盛.露地红辣椒减肥减药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20(11):111-112.

[7] 王逢博,赵立军,高立波,等.不同地膜覆盖对全州红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果菜,2019(5):32-35.

猜你喜欢
红辣椒高产栽培
惹不起的红辣椒
计数:辣椒数一数
红辣椒
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法分析红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