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供给促进苏州消费升级扩容关键举措研究

2023-06-09 11:58姚卓顺
商场现代化 2023年2期
关键词:消费市场

基金项目: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优化供给推动苏州夜间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1508

摘 要:消费领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关系到民生福祉的焦点问题。2021年,苏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31.3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七。苏州消费虽然增长较快,但是在居民消费意愿和水平,消费供给能力和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课题组就苏州消费升级扩容过程中供给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提出应对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优化供给;消费市场;升级扩容

一、消费升级扩容的内涵

1.基于“需求侧”的角度

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的源动力,虽然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但是和欧美国家比起来,差距还比较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收入、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消费偏好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正在发生跨越式的演化。网络消费、时尚消费、智能消费、共享消费、体验消费、颜值消费、文化消费、定制化消费等新兴和中高端消费需求爆发式的涌出,是需求结构不断调整的结果。拉动内需,提升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通过优化供给,将潜在需求转化为显性需求,从需求侧推动消费市场提质扩容,这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经阶段。

2.基于“供给侧”的角度

经济学家劳伦斯·克莱指出需求本身就含有供给的成分。因此,供给侧的创新发展可以有效地推动消费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从生产和供给着手,调整供给结构和供给体系,鼓励供给产品、技术、模式、制度等创新,减少低效供给,扩大有效的中高端供给,从而使高质量的供给适应灵活多变的需求。新兴消费和中高端消费是优化消费供给的动力源泉,提高供给匹配度和适应度,促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水平持续提升、消费方式持续创新,形成强大而充满活力的消费市场。

二、苏州市消费市场升级扩容的总体战略和发展思路

1.总体战略

随着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苏州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紧扣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顺应苏州居民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从供需两端发力,扩大优质商品的供给,发展重点消费领域,培育新兴消费行业,有效激发居民消费潜力。通过改革创新破除机制障碍,构建有效满足苏州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消费体系。坚持消费引领、需求优先,市场主导、审慎监管、绿色发展的发展原则,全面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政策保障,推动消费载体转型升级,发挥消费对苏州经济长久、强劲的促进动力。以改革创新增加消费领域的有效供给,以优质供给满足苏州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发展思路

(1) 提高消费供给品质

顺应市场个性化、多元化、便捷化、智能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研发中高端新型消费品,开拓消费领域。强化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平台消费经济,培育壮大生产、流通、消费一体化发展,推动服务业内部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消费综合体建设,推动消费升级。

(2)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政府在刺激各领域消费的政策陆续出台之外,也应从需求端入手,让居民愿消费、敢消费。稳定房价,抑制房地产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挤压;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加大政府对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增强居民消费底气,使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得到提高。结合市场消费品和服务供给的优化,有效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3) 优化消费创新环境

加大企业、行业对新消费服务型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院校和培训机构对新消费领域人才的培养。补齐生活型服务业短板,完善服务型消费行业的服务规范和标准,打造新型消费集聚区,拓展消费供给新空间,挖掘消费潜力。放宽新型消费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对新型消费领域的财政和用地支持,鼓励社会资本的进入,扩大新型消费领域供给。

(4) 完善升级转型机制

合理统筹和利用现有促进消费升级转型支持政策。继续完善消费创新、收入分配、市场监管、财政支持等消费政策。建立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售后评价体系、市场监管体系、消费者维权体系。

三、优化供给促进苏州消费升级扩容的关键举措

1.提高供需有效供给,提高实物消费品质

(1) 稳定基础消费

提高健康绿色食品、优质精品的供给,扩大无公害、有机、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和规模。建立食品和药品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提高安全检测和监测力度。完善连锁餐饮企业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体系,确保居民餐饮安全,放心消费。加快发展住房租赁消费,积极培育租房租赁企业,引导企业专业化、规范化运营发展。完善房屋租赁市场监管体系,保障租赁市场透明、健康、规范的发展。建成房屋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信息透明、方便快捷的市场体系。

(2) 发展汽车消费

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落实好《苏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实施细则》,搭建新能源汽车数据平台和充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落实充电基础设施用地和用电优惠政策,实现苏州市充电设施全覆盖。落实二手车限迁政策、简化二手车交易手续,完善报废车管理办法,鼓励老旧车辆报废更新为环保高标新车。建立汽车售后服务平台和标准服务体系,促进汽车维修行业转型升级,鼓励汽修企业向连锁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3) 改革商贸消费

打造大型现代化消费商圈,培育具有高品质、体验式、信息化的步行街,利用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4号线引导和聚集作用,打造以园区和新区为主轴,吴中区和相城区为次轴的城市商业构架。顺应商旅文进一步融合趋势,依托苏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以苏州全域旅游为抓手,推动观前街、石路山塘街、金鸡湖商圈商旅文融合发展。推动实体零售商贸企业创新转型,进一步优化零售商业网点的便利、增值服務。利用“互联网+”,加快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引入新零售企业落户,加速培育本地新零售龙头企业,推动商贸物流配送体系的构成。

(4) 壮大绿色消费

鼓励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响应国家扶贫助农政策,引入贵州、云南、宁夏、内蒙古等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进入居民菜篮子。完善绿色产品质量标准和服务体系,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给予高效节能家电产品,新能源汽车、节水节电产品消费优惠,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倡导流通环节减量包装,降低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推动新型节能绿色商场的创建,并充分发挥绿色商场在促进循环消费方面的示范作用。

2.放宽服务领域准入,加快重点领域发展

(1) 促进旅游领域

打造全球文化旅游目的地。围绕苏州双遗产文化旅游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开发苏式文化、水乡古镇等凸显苏州历史文化魅力的旅游文化产品和体验产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互联网+”智慧旅游服务体系的发展,鼓励传统旅游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全域旅游整合营销模式。结合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加快旅游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加大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与供给。提高对旅游服务业的监管力度,完善苏州市旅游服务行业标准体系,营造符合国际标准化的高品质旅游消费环境。

(2) 拓展家政领域

鼓励家政企业做强做大,注重企业品牌建设,加强家政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婴幼儿看护、老年人照料、保洁维修、家庭管家等家政服务的规范发展。做好服务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进修工作,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家庭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探索建立家政人员保险制度。鼓励企业深入对接云南、甘肃、贵州等贫困地区,劳务输入侧重偏向贫困劳动力。加快建设家政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便利、快捷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推行家庭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建立家庭服务诚信体系。

(3) 加速文化领域

融入“苏作”手工艺,鼓励艺术进品的创作,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打造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非遗产品。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理念、时尚品位、数字设计的文创企业。支持举办高雅艺术演出、艺术品展览,制定市民文化消费优惠政策措施,激发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优化公共文化消费设施布局,实现全市图书馆网店全覆盖,建设“书香城市”。加快推进文化消费领域产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透明消费的市场环境。

(4) 规范教育领域

引导多样化社会力量进入婴幼儿看护服务中,制定托幼一体化服务的具体措施,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完善教育培训市场准入机制。鼓励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探索外资进入校外职业教育培训市场,支持国际知名教育机构落户我市。支持个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具有示范引领性的校企合作项目。推进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课后服务体系。

3.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拓展新型消费空间

(1) 开放消费平台

大力促进展会型消费平台发展,引进具有影响力品牌时尚秀展、创意设计展、国际消费展、艺术文化展、汽车、家具、日用消费品展等,提升资源整合力度、供需匹配力度、协同创新力度。建立完善金融支付、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平台,增加中低收入消费群体消费信贷能力,加快城市物流升级和转型,完善农村电商标准化建设,促进新型消费业态发展。扶持传统商贸企业电商平台的拓展应用,推进苏州国家跨进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本地企业与国际,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推动本地产品走出去。

(2) 打造苏州品牌

振兴苏州老字号品牌,传承传统技艺,鼓励老字号创新经营,开发新产品,深入挖掘非遗文化技艺,推进老字号品牌“走出去”。制定地方标志品牌培育和打造計划,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做大做强苏州品牌。结合苏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打造具有苏州文化特色的消费市场,提升地方消费品牌影响力,让更多人知晓苏州品牌、认同苏州品牌、分享苏州品牌。支持品牌企业,扩展连锁服务,加大驰名品牌的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3) 创新消费模式

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鼓励消费服务业内部领域跨界融合,打造一批以服务业融合型龙头企业,建立互融互补、共创共赢的融合型服务业创新系统。支持企业为适应消费需求而进行的升级改造,推动产业链向智能化、高端化、精细化、柔性化发展。借机苏州市自贸区的成立与发展,逐渐扩大中高端消费品的进口。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

4.健全标准信用体系,改善优化消费环境

(1) 建立服务标准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行业、地方的标准制定,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开展体育、旅游、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领域及其他重点领域的苏州市地方标准制订工作,在重点消费品、民生服务等领域开展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地方性农产品质量保障安全标准,推动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标准体系构建。加快推进中高端消费品认证标准与国际接轨,打造高质量消费供给企业的标杆。

(2) 健全信用体系

建立健全消费行业内企业信用档案和个人档案数据库,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信息采集,依托各级单位信用平台信息共享,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公用机制。落实“红名单”守信联合激励和“黑名单”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推进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在市场监管、资质认定、市场准入、政策扶持等方面,根据失信类别和程度,实施相应惩戒措施。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格局。

(3) 改革维权机制

全面推进放心消费工程,特别是突出重点领域的维权,加强对各类网络经营主体的监管和指导。充分发挥社会共治、相关行业、媒体的监督作用,利用律师团、专家委员会等专业化力量,化解疑难复杂投诉,强化公共服务行业监管。推动实体零售企业落实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在关系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食品、药品等领域,实行“查办分离”。强化广播电视广告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和虚假广告宣传行为。

5.强化政策舆论引导,促进完善配套保障

(1) 加强数据监测

建立健全全市消费行业主管部门与市、区、街道等各级统计机构统计监测大数据共享平台并实现互联互通。加强执行实体商品消费和服务商品消费重点领域的统计监测,完善涵盖全消费领域的统计指标体系,全面掌握消费市场动态。全过程跟踪监测消费领域的转型升级,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开展未来消费形势发展分析和辅助政策决策。健全消费政策评估机制,委托第三方开展重大消费政策评估。

(2) 强化宣传引导

充分运用各类舆论媒体,加强对扩大消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引导建立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形成有效社会预期,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构筑良好的消费推介机制,推介各类消费产品和服务产品,促进消费市场供需有效匹配对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宣传,普及消费常识,引导正确的消费习惯,曝光虚假销售、假冒伪劣等现象,起到消费警示,净化消费环境的作用。利用主流媒体对外交流报道,加强苏州品牌的对外宣传推广力度。

(3) 优化配套保障

全面贯彻个人所得税改革政策,平稳调整苏州市最低工资标准,拓展农民创收渠道,完善企事业工作人员收入增长机制。加快金融机构对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金融产品的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新消费领域和商圈,设立分支服务机构。加强新增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建设用地保障。统筹利用苏州市服务业引导資金,落实好生活性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各区和部门促进消费政策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参考文献:

[1]肖文昊.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居民消费升级质量评价及提升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19):147-150.

[2]张玲.内循环背景下实现消费升级的路径研究[J].统计与管理,2021(8):9-13.

[3]刘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天津消费品市场供需影响分析[J].天津经济,2020(3):11-19.

[4]吴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我国消费转型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20(17):37-40.

作者简介:姚卓顺(1983- ),女,江苏省苏州市人,硕士,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服务业、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消费市场
IP经济崛起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打通东盟消费市场:玩具及游戏(市场开拓策略)透过零售商销售
颜值时代的消费市场 精致男人成为新增长力
宏观经济形势与文化消费市场
互联网+背景下消费市场发展情况预测分析
NECOO立强珠宝时尚DIY系列引爆年轻群体消费市场
果蔬饮料及加工的发展趋势
我国消费市场发展历史回顾
日本扭蛋玩具在韩国“大复苏”成人才是主力消费市场
国际钾肥消费市场价格暂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