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探析

2023-06-10 11:45杨启林董丽丽
世界教育信息 2023年5期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学校教育教育信息化

杨启林 董丽丽

摘   要:自20世纪开始,日本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并一直走在亚洲国家前列。但当前仍存在学生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学习的时间较短、线上授课的质量不高、学校技术支持人员不足、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缓慢等问题。为实现学校教育的全面信息化,日本文部科学省2022年4月发布《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从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提升教职员工的数字能力、改善学校的数字环境、推进学校管理的数字化四个方面对学校教育信息化进行部署。该计划为我国新时代学校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明确价值导向,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信息通信技术素质和能力;提升信息教育地位,更系统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推动数字化校务管理工作,更高效地减轻教师负担。

关键词:日本;教育信息化;信息通信技术;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2-3937.2023.05.05

作者简介:杨启林,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1600);董丽丽(通讯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 20160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小学编程教育的推进路径与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1YJC880013)

从1981年日本制定学校教育设备整备事业开始,日本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并一直走在亚洲国家前列。近几年,日本认为利用信息引领新社会的能力是“社会5.0”(即未来超智能社会)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育应努力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1]与之相配合,2019年日本政府颁布《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法》,提出全面、系统地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同年12月,日本通过决议《面向所有学校的全球创新门户构想》(Global and Innovation Gateway for All School Program,以下简称《GIGA学校构想》),推动实现每个日本学生都拥有一台信息化设备的目标,从而为引进先进信息通信技术(ICT)教育奠定基础。[2]作为《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法》和《GIGA学校构想》的延续,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22年4月发布《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并培养教师使用ICT的能力,进而实现从学习环境到校务工作的整个学校教育的信息化。该计划是日本政府首次制定的针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推进方案,清晰展示未来五年日本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方向和举措,对各地方政府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计划》出发,梳理日本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问题与未来推进计划,以期为中国新时代学校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一、日本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日本不断强调国家通信基础设施和公民信息通信技术素养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然而,由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全球蔓延,日本教育信息化暴露出了新的问题。《计划》根据经合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等调查和日本国内的相关调查指出了日本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

(一)学生利用ICT学习的时间较短

2018年的PISA结果显示,虽然日本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素养居于世界前列,但在信息使用技能和数字时代的信息处理方面存在不足。在OECD国家中,日本学生在校内使用ICT的时间最短,而学生在家中利用ICT聊天或游戏的时间最长。[3]这说明日本学生虽然使用ICT的总时间较长,但并不能很好地使用ICT进行学习。为了提升学生获取信息以及利用信息发现新知识的能力,日本提出,各学校应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自己能够更好地将ICT作为新的学习工具。

(二)远程授课的质量不高

2020年5月日本财团对1000名17~19岁的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导致的学校关闭以及远程课程的不足增大了教育不公。特别是,中小学的互动式远程授课率严重不足,在2020年6月文部科学省宣布的学校临时远程授课期间,日本互动式在线授课率为:小学8%,初中10%,高中47%[4]。这也引发了人们对远程授课质量的担忧。

(三)学校ICT技术支持人员不足

随着《GIGA学校构想》的实施,日本“一人一終端”环境逐步形成。然而,如何促使教职员工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来改善课堂,以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仍是日本面临的难题。日本的调查表明,一些教职工仍缺乏利用ICT的相关知识。虽然日本要求为各学校配备ICT技术支持人员,负责学校ICT设备的操作检查和维护、对软件和应用程序的操作进行指导等,但截至2022年,日本《教育ICT环境改善五年计划》中规定的每4所学校配备一名ICT技术支持人员的目标尚未实现。因此,日本提出提高教职工使用ICT的能力,并确保ICT技术支持人员的充足,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利用ICT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缓慢

2018年OECD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其他OECD成员国相比,日本中小学教师每周工作的总时间最长,而且在行政工作中消耗的时间也高于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5]虽然此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教师加班人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但仍有不少教师长时间工作。此外,许多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机制不完善,学校的工作效率不高,进一步加剧了教师在学校行政工作中投入较多时间的情况。鉴于此,文部科学省要求各学校实施小班制(不超过35人的班级),并进一步推动学校利用ICT进行学校管理制度改革。

二、《计划》的要点

针对上述问题,作为日本未来五年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文件,《计划》规定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四大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实施计划。相较于此前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日本学校教育信息化未来五年的四大发展方向分别是:全方位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大力提升教职员工数字能力,充分改善学校数字环境,持续推进学校管理数字化。

(一)全方位培养学生数字素养

2009年,日本内阁府信息技术战略本部公布“i-日本战略2015”,将“教育和人才领域”作为重点领域之一,该战略强调要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增强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与“i-日本战略2015”相比,《计划》更强调学生ICT素养与能力。文部科学省认为,学生的ICT素养与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使用信息的实际能力,即学生能够独立收集、判断、表达和处理必要的信息,并根据任务和目的适当使用信息工具;其次是对信息的科学理解能力,学生要了解构成信息使用基础的各种信息手段,并能独立收集、判断、表达、处理和创造必要信息;最后是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学生要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影响,并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计划》不仅通过在各类教育中加强使用来提高学生ICT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强调关注学生的信息道德及身心健康,力图实现所有学生都能安全有效地发展ICT素养与能力。

1.在各类教育中加强ICT的使用

为了确保学生使用信息的技能稳定发展,文部科学省指出各学校要加强对学校课程的管理,在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字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使用ICT设备开展学习活动的频率并学生处理多样、大量信息的能力。日本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关推广小组也将宣传各类信息化终端的使用指南,分享学校实际推进ICT终端使用优秀案例,同时搜集学校中ICT的使用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以促进学生高效利用ICT设备。对于辍学的学生,文部科学省要求各学校利用ICT为因接受医疗等原因辍学的学生提供远程授课等支持,并通过收集和传播相关案例推动学校教育工作。

儿童编程教育的必修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趋势。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小学阶段编程教育的尝试,文部科学省于2017年发布新版《学习指导要领》,并于2020年正式启用,新版《学习指导要领》明确要求小学在已有课程中逐步开展编程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思考能力[6]。时隔五年,《计划》重申编程教育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日本将在稳步实施提升学生ICT素质的各项措施的基础上,确保在小学引入编程课程作为必修课,同时在初中加强编程教育的内容,并在高中开设包含编程教育的信息必修课,将编程教育全面渗透进学校教育。

在日本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计划》关注的学生群体有所扩大。除普通学生外,《计划》也关注到特殊学生和移民学生。在特殊学生方面,《计划》指出日本将促进特殊教育的信息化,以提高对特殊学生的指导效果,其主要路径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减少特殊学生的学习困难,使他们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通过放大文字、改变布局、调整色调等手段,使有视觉障碍的学生能阅读屏幕上的信息,对于无法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经由听觉或触觉等替代手段来补充等。在移民学生方面,日本将通过与大学和非营利组织等外部机构的合作搭建相关平台为移民学生提供在线日语指导。此外,为了向移民学生提供受教育机会并加强学校和监护人之间的合作,日本政府将推广多语言翻译设备和应用程序,为学校与非日本籍学生监护人进行沟通提供便利。

2.关注学生的信息道德与身心健康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领域中用以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决定着学生对ICT设备的态度、信息网络的用途以及未来信息社会的发展方向。日本于2020年实施的《学习指导要领》中提出“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信息活用能力(包含信息道德)、发现和解决问题等基本的学习能力和素养,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性,不断开发研究系统的课程体系”,其中明确地将“信息道德”作为培养学生信息活用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强调要在所有学科中进行系统培养。[7]在此背景下,《计划》延续此前政策中关于信息道德的要求,进一步提出要促进关于信息道德的指导,以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思考、鉴别、负责的态度和信息安全意识。

不仅如此,通过ICT设备来监测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方式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日本厚生劳动省指出:2022年日本全国共有512名学生自杀,比2021年增加了39人,其中352人是高中生(比2021年增加38人),143人是初中生(比2021年减少5人),17人是小学生(比2021年增加6人)。《计划》强调要充分利用“一人一终端”的环境,掌握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同时各学校应完善心理咨询流程,做到早掌握、早应对,防止学生出现欺凌、自杀和逃学等不良情况。同时重视推广青少年使用网络过滤器以防范未成年人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侵害,文部科學省也将根据各种调查结果和专家意见,广泛传播使用ICT对身体和心理健康可能带来的影响,并继续对全国学生近视情况和其他身体健康情况进行监测。

(二)大力提升教职员工数字能力

随着日本《GIGA学校构想》的逐步实现,在教育中全面使用ICT设备成为日本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其中重要的一环即教师数字技能的提升。在这一发展方向上,《计划》特别强调教师素质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指明未来学校教育应继续促进教师ICT教学技能的提升,并减少ICT人力资源的区域差异。具体举措包括:在职前教师的培养方案中加入ICT使用必修课,通过各种渠道为学校吸纳更多高信息素质的人才等。

1.在职前教师培养中加入ICT使用必修课

教师是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为了加大对教师及学校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保证ICT的应用效果,日本政府确立培训制度,采取国家和教育委员会培训、校内研修、大学培训、研究团体和企业培训五种培训方式,对所有教师进行地毯式培训。[8]但是,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可能会加重教师负担、影响教学进程,因此《计划》提出在职前教师的培养计划中引入与ICT相关的必修课程。从2022学年开始,日本将在职前教师阶段引入ICT课程,每个职前教师至少学习一个学分的“使用ICT教育理论和方法”必修课,其中包括:利用ICT促进学习指导、对ICT的意义和理论的理解、确保学生掌握ICT基本操作的教学方法等。[9]在职前教师的培养方案中设立ICT相关课程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有助于在全学科教学中实现教学的信息化。

2.支持学校吸纳高信息素质人才

日本曾在《创造世界最先进IT国家宣言》中要求政府加强与企业和民间团体的合作,但并未提及政府与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联系。[10]日本在《计划》中提出将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学校支持体系,帮助学校招收更多具备高信息素质的人才。该支持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促进大学生、企业退休员工等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为学校提供更多的ICT人力资源;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把当地社区的力量纳入学校教育的ICT建设中;向地方政府派遣信息教育顾问和信息安全专家,为学校的教职工提供支持等。这些支持既为日本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招揽了人才,也促进了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交流,活跃了区域发展。

(三)充分改善学校数字环境

《GIGA学校构想》倡议为每个学生配发一台信息化终端并加快建设高速网络。截至2021年3月,日本96.1%的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一人一终端的建设。[11]为了改善现有的ICT环境并促进学生利用ICT进行学习,《计划》实施改善学校内外的网络环境、推动全国学校教育数据的标准化、促进数字教材的普及等举措,致力于打造安全化、高效化、标准化的校园ICT环境。

1.营造学校ICT环境

《计划》指出,日本将在未来五年内持续改善学校内外的网络环境,包括使用国家信息科学研究所的学术信息网络,以及建设5G网络环境等。为学生配备终端方面,《计划》指出,为了便于对终端进行维护以及对使用过的终端进行回收再利用,日本政府将推动开发符合产业标准的教室用机以及学生终端。标准化的教师用机和学生终端不仅便于使用、维护和回收,也便于和日本现有的电子教材及其他教学材料相互配合,为日本2024年全面引入数字教科书做准备。在学生测试方面,文部科学省将推广计算机测试系统,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外进行个性化评估。此外,日本5G高速网络的建设也被提上议程,高速网络的建设将与《GIGA学校构想》相配合,为引入ICT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联通教育数据并普及数字教材

根据文部科学省和其他相关部委联合制定的“教育数据使用路线图”,日本将进一步推动全国学校教育数据的标准化。在修订“教育数据标准”的同时,通过建设“公共教育数据平台”打造全国学校均可利用的公共教育数据环境,并将搜集到的各项数据用于教育政策的改进。此外,2018年文部科学省出台了有关使用电子教材的《學校教育法修正案》,该修正案规定从2019年起,电子教材可以在课程中与纸质教材一同使用,到202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了力争在2024年度将电子教材全面引入中小学校的中期方案[12],方案正式确立了日本数字教材的地位。《计划》整合了文部科学省关于数字教材相关方案的要求,将于2024年起逐步普及数字教材作为目标,并指出要将数字教材与各种高质量的数字教学材料(视频、音频等)相结合。

(四)持续推进学校管理数字化

《计划》明确,未来五年日本在学校行政管理和工作效率方面的改革方向,指出各学校应使用ICT提升学校工作效率,并加强专业人员的部署和相关支持系统的开发,以实现文件数字化、信息共享化、评教网络化等目标,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1.建设ICT组织系统

长期以来,日本通过为每位教师配备计算机来使其掌握学生的出勤、成绩、卫生保健等信息,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13]《计划》更加强调学校数字化行政系统的建设,提出在利用ICT将校务工作数字化的同时,学校管理者应着手建设促进ICT的组织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为学校各部门指派ICT专员并利用GIGA学校管理支持中心项目将学校教育中的相关人员组织起来,共同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2.利用ICT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校务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校务管理能将教师从繁重的行政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教育教学。日本将通过使用ICT提高文件编制、信息共享、评分和统计等工作环节的效率,并提升在线调查和各项教育数据的互通性,全面实现校务工作的数字化。

三、启示

《计划》从培养学生的ICT素质和能力,提高教职员工数字能力,改善学校的数字化环境以及持续推进学校管理的数字化四个维度明确日本未来五年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四大发展方向,迎合了用数字技术推动教育发展和通过教育培养数字人才这一全球大趋势。如何在国际人才竞争进入大变局之际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同样是我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日本的相关举措可以为我国提供参考。

(一)明确价值导向,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ICT素质和能力

对于学生的ICT素质和能力的认识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即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日本对于学生的ICT素质和能力的认识,包括“使用信息的实际能力”“对信息的科学理解能力”“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三方面。这一认识与日本“社会5.0”的人才培养要求相契合。日本认为,“信息”强调关于信息的科学观点和想法,重点是发展学生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适当、有效地使用信息和ICT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养成学生主动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14]

所谓ICT素质和能力不仅仅是利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也是学生在技术创新飞速前进的新时代怀抱远大志向并引领新社会前进的能力。学生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还是信息的创造者,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与能力,还要具备相应的道德品质。日本政府将信息道德教学的内容分为五类:信息社会的伦理、理解并遵守法律、安全智慧、信息安全、社会公共意识,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对每一类的主要目标和目的进行设定。[15]

(二)提升信息教育地位,更系统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日本非常重视信息教育,2020年编程教育被纳入日本小学必修课。从2022年开始,“信息”将成为日本高中的必修课,到2025年1月,“信息”将作为一个新科目列入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信息教育的地位在日本得到了很大提升。此外,日本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均开展信息教育,但不同学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相互衔接,且侧重点不同,如在小学阶段,文部科学省发布的《学习指导要领》规定在计算机和信息通信网络等信息工具方面,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操作和信息道德,并丰富学习活动,同时能够适当使用信息工具;在中学阶段,《学习指导要领》规定所有的中学生都将学习编程、信息安全、网络以及数据处理等内容。[16]

(三)推动数字化校务管理工作,更高效地减轻教师负担

作为文部科学省教育信息化促进计划的一部分,熊本县教育委员会开发学校作业支持系统,同时,日本国家信息学研究所开发新一代信息共享基础设施系统(Net Commons)。校务管理的信息化使教职员工能够快速共享信息,减少学校管理的工作负担,增加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和教师之间讨论教案的时间,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例如,关于儿童出勤率等的信息可以通过便携式信息终端自动收集,供教师和工作人员使用。具体来说,应该实现管理学校学籍、考勤、成绩、健康和图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借助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管理系统,使各部门工作在系统中完成操作,不但可解决上下级部门信息传递的问题,保障信息流动的准确性,还能够促进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学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17]

参考文献:

[1]上越教育大学.Society5.0に必要な資質·能力を育成する小学校段階におけるSTEAM/STREAM教科の教育課程の参照基準[EB/OL].(2020-03-31)[2023-04-21].https://core.ac.uk/download/pdf/289244116.pdf.

[2]田中真秀,佐久間邦友,山中信幸.「GIGAスクール構想」導入によるICT教育活性化への示唆[J].川崎医療福祉学会誌,2021,31(1):17-26.

[3]OECD.PISA 2018: insights and interpretations[EB/OL].(2019-12-03)[2023-04-14].https://www.oecd.org/pisa/PISA%202018%20Insights%20and%20Interpretations%20FINAL%20PDF.pdf.

[4]群馬大学共同教育学部.初等·中等教育におけるICTの活用の現状と課題[EB/OL].(2021-01-28)[2023-04-21].https://gunma-u.repo.nii.ac.jp/?action=pages_view_main&active_ action=repository_view_main_item_detail&item_id=9303&item_ no=1&page_id=29&block_id=34

[5]Department for Education.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 (TALIS) 2018[EB/OL].(2019-06-19)[2023-04-25]. https://dera.ioe.ac.uk/33612/1/TALIS_2018_research.pdf.

[6]陈晓婷.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小学编程教育教案集》[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22):77-77.

[7]宋璇.日本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体系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8]丁春玲,何奎.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5):99-101.

[9]一之瀬敦幾.新科目「情報通信技術を活用した教育に関する理論及び方法」の指導方法:「令和の日本型學校教育」における「Society5.0」と「新学習指導要領」との関連より[J].常葉大学健康プロデュース学部雑誌,2022,16(1):5-14.

[10]荣喜朝,日本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8):3.

[11]高橋泰道.GIGAスクール構想の現状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小学校の1年目の現状から[J].島根県立大学短期大学部教職センター年報.2022,(3):24-35.

[12]李芒,孙立会,村上隆一.日本中小学教材建设管理体系及其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21,43(8):10.

[13]张春苗,日本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14]宮本賢治,石井鉄也.高校共通教科情報におけるモデル化と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の授業の検討と実践[J].鳴門教育大学情報教育ジャーナル,2022(19):17-22.

[15]岐阜聖徳学園.石原一彦.情報モラル教育の変遷と情報モラル教材[EB/OL].(2011-2-28)[2023-04-21].https://shotoku.repo.nii.ac.jp/?action=pages_view_main&active_action=repository_view_main_item_detail&item_id=1118&item_no=1& page_id=13&block_id=21.

[16]文部科学省.教育の情報化ビジョン[EB/OL].(2011-04-28)[2023-04-14].http://www.mext.go.jp/b_menu/houdou/23/04/1305484.htm.

[17]李毅,杨淏璇.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21(3):13.

Abstract: Since the 20th century, Japan has continued to promote the strategy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Asian countries. However, there are currently problems in Japan such as the short time students spend learning with ICT, the low quality of online classes, the lack of technical support staff in schools, and the slow process of informatization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achieve informatiz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XT) of Japan released the 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Promotion Plan in April 2022, which strategically planned 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four aspects: developing students digital literacy in all aspects, vigorously improving the digital capabilities of teaching staff, adequately improving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of schools, and continuously promoting the digitization of school management. The plan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a clear value orientation,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ICT quality and competencies, an enhanced status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a more systematic IT curriculum, the promotion of digital school management, and a more effective reduction of teachers burden.

Keywords: Japan;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CT; School education

编辑 王亭亭   校对 朱婷婷

猜你喜欢
信息通信技术学校教育教育信息化
信息通信技术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分析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浅析信息通讯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
信息通信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工具
远程高等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