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读真感 情思满盈

2023-06-14 22:26胡剑楠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3年5期
关键词:傅聪傅雷家书

组稿团队:“层级·微点”作文研究团队

领衔人:韦存和(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陈玉剑(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名师简介

胡剑楠,河南省洛阳市优秀教师,曾获洛阳市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任教于洛阳魏书生中学。

技法指点

读后感是常见的一种应用文体,其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虽属议论范畴,但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需要在读的基础上生发出感受。当“任务驱动型写作”成为中高考命题的主流,读后感也因其文体特点,经常被纳入命题范围。而在写作实践中,同学们经常会出现如下问题:笔墨多集中于文本内容,忽视阅读感受的表达;描写感受时重点不突出,不能深刻、集中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将读后感写成记叙文,不能简单概括自己的经历。

那么如何写好读后感呢?妙招一:熟读凝神,产生共鸣。阅读文本时,需精读细品,才能让自己融进书里,与书中的人物同悲欢,共休戚,找到自己的共情之处。妙招二:深入挖掘,小处落笔。有些文本篇幅较长,写读后感时,忌面面俱到,堆叠文本,缺少“感”的体验。妙招三:明确文体,简引重议。读后感重在“感”,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因此文章要以议论为主,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都应作为事例辅助论述,忌对生活细节进行生动描摹,以记叙代替议论。

原  文  呈  现

细致的爱最美

—读《傅雷家书》有感

寒假,我阅读了名著《傅雷家书》,读完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父亲傅雷对儿子傅聪那细致而深沉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

傅雷那众多饱含深情的家书,令我感触颇多。“多少天的不安好,好几夜三四点醒来睡不着觉,到今日才告一段落,你的第八封和第七封信相隔整整一个月零三天”;“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了,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正在这爱得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一个父亲对子女细致的感情从点滴的文字中流露出来。

有人说:“爱意随风起,无声无息。”也有人说:“爱如烈火,身处火旁的你怎会感受不到温暖?”而我认为,傅雷的爱似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教导傅聪如何为人处世。他常说:“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正是因为傅雷对傅聪严慈相济,给予平等真挚的关爱,才让傅聪有了前进的方向,最终取得非凡的成就。

这让我想到自己的父亲。他算不上一个细致的人,却对我们饱含爱意。还记得小时候我在公园玩,突然就下起了大雨。父亲将雨伞偏向我,自己却淋湿了大半个身子。还记得每次我与姐姐发生争吵,心情郁闷时,父亲总会站在我的角度宽慰我,也会及时指出我的问题,辅以智慧的教育,让我逐渐明白做人的道理。

我庆幸自己有一个暖心的父亲,让我时刻被爱包围。每当我看到新闻中那些亲子关系不和谐的事件,我都会想,倘若我们和父母之间多一些平等的沟通,如傅雷、傅聪父子一般,那么定能冲破隔阂,换来美好温暖的体验。这不正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最好的诠释吗?

综合点评

本文基本符合读后感的文体特点,有讀有感,可以看出小作者确实认真读了名著,不过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重读轻感,引述文本过多;感受不够深刻,较浅薄,不能打动读者;联系自身实际写感受时,表达方式比较单一,忽视读后感以议论为主的写法;结尾部分与前文关联不大,略显牵强。

升格指津

1. 调整文章的写作重点,把握“简引重议”的写作要求,将写作重点放在感悟上,精简引述文本内容。

2.写读后感可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夹叙夹议,充实文章内容。

3.简明扼要地叙述自己的经历,将其作为表达感想、表述观点的事例支撑,不必过多地刻画细节。

4.文章结尾处可以尝试首尾呼应,让文章结构更完整。

佳  作  出  炉

细致的爱最美

—读《傅雷家书》有感

寒假,我阅读了名著《傅雷家书》,读完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父亲傅雷对儿子傅聪那细致而深沉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

细致的爱在傅雷的点滴关怀中。那句“多少天的不安好,好几夜三四点醒来睡不着觉,到今日才告一段落”触动我内心的柔软之处。质朴简单的文字流露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担忧。天下哪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呢?或许他们不善言辞,但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意,给予我们最大的理解和包容。我的父亲就是这样对我关怀备至。我背包里多出的零食,与姐姐争吵后父亲与我的促膝长谈,无一不展现出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细致的爱在傅雷的言传身教中。古语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傅雷用为人处世的道理浇灌子女明德守礼的心田。他常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儿子:成就的取得,不在天赋,在于坚强;艺术的钥匙是真诚;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正是傅雷的时时督促,事事关心,才让儿子傅聪改掉了身上的不足,逐渐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钢琴家。

细致的爱在平等的沟通中。阅读《傅雷家书》时,我会被傅雷父子间畅所欲言的场景感动。他们的交流事无巨细、坦荡真诚,大到家国情怀,小到日常琐事。这样的教育智慧不正是父母需要学习的吗?近年来,亲子关系紧张的事件频频成为新闻热点,很多家庭都希望子女出人头地,有的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有的崇尚快乐教育,然而他们都忽视了沟通的重要性,几乎不和子女进行深入的交流,导致亲子关系日益紧张。如果这些家长能早点从《傅雷家书》中获得启发,注重沟通,给予自己孩子真正的关爱与呵护,那么他们的亲子关系一定会很和谐。

傅雷细致而深沉的爱不仅温暖了傅聪的心,也穿越时间的长河温暖了读者的心。傅雷的家书,让我感受到亲情的珍贵,指引我在求真向善的路上越走越扎实。

综合点评

修改后的文章精简了引述文本的内容,将自己的经历、看法与文本内容相结合,充实、丰富了爱的内涵,让文章的内容更有层次感,论述更有深度。通过阅读本文,相信同学们也会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感受到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

猜你喜欢
傅聪傅雷家书
孩子气,赤子心
傅雷的称赞
恐惧宴会的钢琴大师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钢琴天才傅聪:黑白键上有我的“终身”情人
清晨忆家书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一封家书
遵从内心的呼唤
《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