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调解,基层社区有方法

2023-06-14 00:22皓衍
莫愁·智慧女性 2023年6期
关键词:娘舅家事辖区

皓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基础,没有家庭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安定有序;没有家庭平安,就没有社会的长治久安。

近年来,江苏省妇联与司法行政机关通力合作,大力推进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形成了“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力量充实”的家事纠纷调解平台网络,为推动构建和谐家庭、深化基层治理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我们走访了三个首批“江苏省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记录了他们以家事纠纷“小化解”助推社会“大治理”的好方法。

方法一:家事调解要有“心”

方法提供: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寺泾社区

寺泾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毛建凤在基层社区工作近八年,此前她在镇妇联担任主席近十年。“她长期扎根基层与老百姓打交道,她的经验来自基层,她又用来自基层的经验治理基层,化解群众矛盾,所以,大家都很信任和认可她。”与毛建凤共事多年的一位同志如是说。

说到调解家事的方法,毛建凤如数家珍,其中的关键是要有“心”。这里的心,指细心、耐心,也指同理心,还指心态。毛建凤经常到群众中走访,她说,只要细心,就能从与群众的闲聊中捕捉到信息。她会用多年的基层经验迅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与当事人私聊,以尽快化解当事人心头事。

当介入化解家事或群众纠纷时,毛建凤说,心态要稳,不能以专家、社区工作人员、调解员等身份介入,而是要以朋友、娘家人的身份介入,才能取得当事人的信任;要耐心听当事人描述、倾诉,充分满足当事人的表达欲望,不能心急,不可过早介入评判。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有同理心,要能换位思考,去感受当事人的感受,这样既能强化当事人的信任感,又能找到化解纠纷的突破口。

为人民服务,就得取信于民。毛建凤说:“只有老百姓把你当自己人,他们才愿意对你讲,也愿意听你讲。”

虽然基层经验在化解家事时有效,但有时也不一定科学,所以,遇到心理问题等专业性的工作,还得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寺泾社区引进了慧之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聘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青少年事务社工师荣亚,来“解”专业的“忧”。

如今,寺泾社区党总支依托省级标准化家事调解室,设立“党建+‘巧解忧,打造‘无忧圈”书记项目。通过开设“解忧”工作室,设置“解忧信箱”“解忧热线”“解忧管家”等举措,为居民开通诉说渠道,为辖区婚姻、家庭、亲子关系排忧解难,消除不稳定因素,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方法二:“老娘舅”“调”出安宁

方法提供: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青剑湖社区

青剑湖社区成立了一支“老娘舅”队伍,由“老娘舅”来调解家事化解邻里纠纷。青剑湖社区党委书记钱瑛介绍了“老娘舅”队伍的组建缘由。社区始建于2004年1月,安置原跨塘镇十二个村的部分动迁户,2010年1月回迁结束,是一个纯动迁社区。在社区创建初期,邻里常有摩擦。与此同时,此前几个村委会的领导班子成员退休,于是,社区便想到邀请退休的村干部组建“老娘舅”队伍,化解家事矛盾、邻里纠纷。

钱瑛说,邀请退休的村干部来当新组建的社区“老娘舅”,一是因为这些村干部有群众工作基础,在群众当中有一定的威望,也有处理群众工作的智慧和经验。由他们出面调解,群众更认可,他们调解起事情来也更有方法;二是他们的身体还硬朗,希望发挥余热。

“老娘舅”队伍成立后,大量矛盾被化解在萌芽中,辖区邻里关系拉近了,和睦又和谐的邻里氛围逐步形成了。

如今,这些“老娘舅”已经70多岁了。随着苏州经济社會发展,青剑湖社区涌入大量外来人口,基层治理面临新的挑战。这些“老娘舅”又奔赴在“新苏州人”的家事和邻里纠纷调解第一线。“新苏州人”小王因楼上漏水找不到户主,经常到社区物业讨说法,“老娘舅”主动找到小王,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依靠人脉优势,迅速找到楼上户主,查明漏水原因,及时进行了修复。慢慢地,“老娘舅”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辖区内新老苏州人遇到困难或有解不开的心结,都会来找“老娘舅”帮忙。

今天的青剑湖社区,文明风气已然形成,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方法三:好风气维护大稳定

方法提供: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枫桥街道东浜社区

东浜社区家事调解工作室服务辐射辖区2.82平方公里,有动迁小区、商品房小区和商业综合体,居民总户数7114户,总人口2万余人。调解工作室主要承担辖区内家庭和邻里纠纷的调解任务。

2019年12月成立之时,工作室经常能接到需要调解的工作。如今,辖区内鲜有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用辖区内一位居民的话说,“这里的风气很好很正,大家都和和气气的。”东浜社区已是“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社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江苏省示范妇女儿童之家”等。

东浜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常务副主任周剑峰在东浜社区工作了七年多。他说,社区风气正了,矛盾纠纷就少了。东浜社区睦邻友好氛围的形成,得益于居民们的广泛参与共建。

首先是党建引领。东浜社区把支部建在小区里,社区外来人口较多,外来人口中如有党员,东浜社区会动员这些党员把关系转来。东浜始终重视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以此来带动社区的整体氛围。

其次是社区引导。近年来,东浜社区通过各种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居民们宣传“睦邻友好”理念,调动居民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比如,社区组织老人举行饺子宴,营造尊老氛围,倡导文明风尚,传递正能量。

再次是重视居民自理自治。辖区内各小区均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业委会的工作要想做实做好,向来有挑战。东浜社区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方法。比如,社区鼓励党员、正能量业主参与业委会委员的竞选;票选业委会委员必须体现业主的真实意愿和心声。周剑锋还特别提到,社区挖掘正能量业主,由他们来主持一些活动,甚至参与到家事调解、基层治理的工作中来。一是借助正能量业主以点带面,影响更多业主;二是正能量业主往往具有群众基础,做起群众工作更能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

图片由社区提供

编辑 许宵雪 1850735471@qq.com

猜你喜欢
娘舅家事辖区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小娘舅
小娘舅
老娘舅
我与娘舅的父子情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陈忠实与我的家事往来
“家事”和“隐私”
用法律丈量“家事”
“红楼”与“纳兰家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