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级贪官病亡后,上千万违法所得被追缴

2023-06-14 03:27
新传奇 2023年20期
关键词:徐才厚张阳巨额财产

“任润厚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违法所得没收案”为实践中遇到的因犯罪嫌疑人死亡未被立案,诉讼程序无法进行,违法所得无法及时追缴这一困境,提供了解决方案。这体现了国家对腐败分子违法所得“一追到底、绝不姑息”的决心。

贪官逃到国外或者因故死亡,其受贿财物、贪污公款或者其他违法犯罪所得怎么办?是不是任由他们的家人“享受”?

5月11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召开职务犯罪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一系列职务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任润厚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违法所得没收案”最引人注目。这是国内首例因犯罪嫌疑人死亡而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省部级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

贪官死后违法所得仍被追缴,类似案例已有多起

据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万龙介绍,任润厚系山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2014年9月20日因严重违纪被免职,同年9月30日病亡。

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江苏检察机关专案组对涉及该案事实的278个银行账户进行了查询、梳理;对155件物品、2300万余元人民币存款、数量不等的外币存款及310万余元现金进行了查封、扣押、冻结;对160个证人、170多个单位进行了走访、取证、复核,准确认定了任润厚违法所得数额及孳息。

2016年12月2日,扬州市检察院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申请,对任润厚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予以追缴。

2017年7月25日,法院作出违法所得没收裁定,依法没收任润厚受贿犯罪所得人民币30万元及孳息;巨额来源不明犯罪所得人民币1265万余元、外币若干及珠宝等物品135件。

万龙解释,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逃匿或者死亡,会导致刑事诉讼程序无法进行。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犯罪违法所得也无法追缴。“但自刑事诉讼法增设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后,明确规定了对于贪污贿赂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或者死亡无法到案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经梳理发现,此前也有多起贪腐官员在开审前死亡,违法所得仍被追缴的案例。

2014年10月27日,军事检察院对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涉嫌受贿犯罪案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经依法审查查明,徐才厚涉嫌受贿犯罪事实清楚,證据确实、充分,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不过,2015年3月15日,徐才厚因膀胱癌终末期,全身多发转移,多器官功能衰竭,医治无效在医院死亡。由于徐才厚病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军事检察院对徐才厚作出不起诉决定,其涉嫌受贿犯罪所得依法处理。

随后,中央军委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原委员张阳进行组织谈话,调查核实其涉郭伯雄、徐才厚等案问题线索。经调查核实,张阳严重违纪违法,涉嫌行贿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接受组织谈话期间,张阳一直在家中居住。随后,张阳在家中自缢死亡。张阳死亡后,仍然被追缴涉案财物。

贪官死后,为何还能追缴其违法所得

上海国畅律师事务所主任马友泉介绍,犯罪嫌疑人在审前阶段死亡,首先涉及的是对人的处理。犯罪嫌疑人虽然已经死亡,但如果生前处在刑事诉讼阶段,司法机关仍应对其作出决定。就我国法律规定而言,犯罪嫌疑人在审前阶段死亡的,应当终结诉讼,在刑事诉讼法层面上的直接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15条以及第173条第1款的规定。具体来说,在侦查阶段死亡的,根据第15条规定,公安机关或负责侦查职务的其他机关或者部门应该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在审查起诉阶段死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作出法定不起诉处理。

马友泉介绍,在犯罪嫌疑人死亡之后终结诉讼,从实体上讲,原因在于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已经消失。刑事诉讼是国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活动,目的在于查明犯罪事实并对犯罪嫌疑人行使刑罚权。对于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场合,绝大部分的刑罚种类,譬如死刑、自由刑、剥夺政治权利等就没有意义,也不可能执行了。个人的刑事责任不可能转嫁他人,也不存在继受,因此刑事责任不再具有承担主体。

但是,犯罪嫌疑人涉案财务不能不了了之。马友泉说,我国采取的是刑事没收程序,2012年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于涉案财物处理做了专门规定,在特别程序章节专门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没收特别程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是相对独立于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追究程序之外的,不需要以被追诉人刑事责任追究认定为前提,完全可以单独运行程序裁定财产没收。这就解决了以往被追诉人死亡违法所得无法追究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往部分犯罪嫌疑人本着“牺牲自己、幸福全家”的心理,在犯罪暴露后选择自杀保全违法所得,这不仅会导致“贪官自杀”的非正常现象蔓延,更会增加国家打击职务犯罪的难度。通过建立没收特别程序,不仅弥补了这种立法缺陷带来的漏洞,更能够消解部分人“活着腐败,被发现大不了一死”的犯罪动机,从而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效果。

体现了对腐败分子违法所得“一追到底、绝不姑息”的决心

在5月11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召开的职务犯罪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俞昕水介绍,“任润厚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违法所得没收案”为实践中遇到的因犯罪嫌疑人死亡未被立案,诉讼程序无法进行,违法所得无法及时追缴这一困境,提供了解决方案。“既考虑了国家反腐败高压态势对打击犯罪、追赃挽损的需求,又考虑了‘程序正义不能有丝毫瑕疵,同时兼顾了老百姓除恶务尽的朴素认知,以司法实践彰显立法原意”。

“没收违法所得程序,是反腐败追逃追赃工作的一项法律利器。检察机关与相关单位协调配合,依法没收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法所得,体现了对腐败分子违法所得‘一追到底、绝不姑息的决心,对腐败分子形成了强大的震慑。”俞昕水说。

(中国新闻网2023.5.13、《成都商报》等)

猜你喜欢
徐才厚张阳巨额财产
长相思·江水东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骗寿
徐才厚:从混的不怎么样到混成这样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共犯问题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共犯问题的实证研究
浅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中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拉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