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大蒜—青贮玉米一年多茬栽培技术

2023-06-14 08:50王森张康柱程助国王孟刚
西北园艺·蔬菜 2023年1期
关键词:蒜薹蒜头青贮饲料

王森 张康柱 程助国 王孟刚

随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粮、菜、草争地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陕西关中站在大粮食观的角度上保证食品安全,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在提高农产品利用水平和土地资源利用率方面探索出了“早蒜薹—蒜头—青贮玉米”1年多茬次收获种植模式,农民增产又增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这种栽培模式每年可进行3次收获,4月亩收获早蒜薹300 kg,5月25日到6月10日亩收获蒜头750 kg左右,蒜头收获后单粒点播青贮玉米,9月10—25日收获,亩产青贮饲料  3 000 kg,每亩地全年纯收入4 000元以上。

1   茬口安排

1.1   种植模式   大蒜中富含大蒜素,具有有效的杀菌作用,同时含有33种硫化物,17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也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在陕西关中,大蒜种植和食用历史悠久,蔡家坡紫皮大蒜享誉全国。常年在9月上旬种植大蒜,次年4月中旬至6月上旬收获一茬蒜薹,随后收获一茬蒜头。大蒜皮可以和青干草一起饲喂家畜,大蒜秸秆可以制作青贮饲料。6月初利用夏闲田种植一茬青贮玉米(粮饲兼用型)。有两种收获模式,可以收获全株青贮玉米制作青贮饲料,也可以用粮草兼收机收获玉米籽粒和玉米秸秆,籽粒作粮食,秸秆作饲料,既解决了粮、菜、草争地问题,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1.2   茬口安排   9月15日前种植大蒜,人工或机械条播,次年4月10—20日收蒜薹,5月20日至6月10日收获蒜头,6月15日前机械硬茬条播青贮玉米,9月上中旬收获。

2   大蒜栽培技术

2.1   整地

2.1.1   地块选择   选田园化质量好,中上等肥力,土壤排灌性良好、土壤团粒结构性好、疏松透气的地块,土壤中性到微碱性中等沙壤土、壤土。

2.1.2   整地   整地前浇水,土壤墒情合适时整地,做到精耕细作,深翻1遍,深20~25 cm,用旋耕机深旋2~3遍,耙耱整平。结合整地施足底肥,亩施磷酸二铵50 kg。整平后起垄作畦,每畦宽3 m,便于接茬种植青贮玉米。

2.2   播种

2.2.1   品种选择   选择关中当地主栽品种蔡家坡紫皮大蒜。该品种生长势旺,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蒜头外皮紫红色、辣味适宜、适口性好、营养丰富。

2.2.2   种蒜处理   挑选蒜瓣排列整齐大小适中的蒜头做蒜种,剥开蒜头外皮,掰成一个个蒜瓣,选大蒜瓣,放置在凉爽通风处,摊开,堆积不宜太厚,防止蒜堆发热影响发芽率。

2.2.3   播种   播种时间常年在9月5—15日,机播或人工开沟播种,行距20 cm,株距6 cm,亩播量120 kg。播种不要太深,以3~4 cm为宜,播种后适时覆土。

2.3   田间管理

2.3.1   水肥管理   播种后保持土壤间干间湿,及时冬灌,保证大蒜安全越冬。3月初春灌,每亩随水追施氮磷钾多元复合肥30 kg,促进大蒜早返青,早生长。蒜薹和蒜头生长期根据土壤墒情浇水1~2次。

2.3.2   病虫草害防治   为保证大蒜产品安全,大蒜栽培过程中尽量少用农药,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

1)采取农艺措施防治。采用脱毒蒜种,避免与韭菜、葱、洋葱等葱属蔬菜连作種植,种植田块相互远离。同时采用深翻土地、人工锄草等措施,防除杂草和土传病虫害。田间管理时,勤检查,发现带病蒜苗及时清理,杜绝病害传播。

2)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大蒜病毒病:5%宁南霉素600~800倍液茎叶全田喷雾,2~3次;大蒜黄萎病:首先选用抗病品种,药物主要选用噁霉灵土壤消毒或茎叶喷雾;大蒜锈病、紫斑病:20%戊唑醇,或50%吡唑醚菌酯,或10%苯醚甲环唑各1 500倍液全田喷雾,2~3次。大蒜播种后出芽前用大蒜专用除草剂除草1次,可有效控制田间杂草。

2.3.3   收获   当蒜薹假茎10 cm左右开始打弯时收获,最好选早上10:00以后下午3:00前采收。在距地面10~15 cm处切断,用手轻轻拔出,谨防大蒜植株、假茎、叶片被破坏,防止大蒜烂叶死苗。

在蒜薹收获期结束20天后采收蒜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大蒜大部分叶片枯萎以前开始收获。由于5—6月降水较多,气温高,土壤含水量大,如果不及时采收,大蒜头容易分裂散瓣,影响收获后的贮藏和销售。采收后大蒜秸秆无菌处理后可以制作青贮饲料,饲喂家畜。

3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

3.1   播种

3.1.1   茬口按排   6月15日前播种,9月上中旬采收。

3.1.2   品种选择   选择株形高大、秆粗、棒子大,抗逆性强、高抗倒伏,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青贮或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生产上常用如大京九青贮23号、大唐8号、大唐9号等。

3.1.3   播种   蒜头收获后机械单粒点播青贮玉米,播种前晒种1天,行距60 cm,株距23 cm,每亩用种量1~1.5 kg,亩种植5 000株。

3.2   田间管理

3.2.1   补苗   单粒点播,不间苗,不定苗,局部缺苗断垄,3叶期带水补栽,及时覆土封穴。

3.2.2   浇水施肥   青贮玉米生物学产量高,需水需肥量大。播种后至出苗前土壤田间持水量70%左右,如果土壤水分不够,应及时灌水。玉米苗期、拔节期、喇叭口期、灌浆期都是需水高峰期,必须结合土壤墒情和降雨情况,适时浇水,保证水分足量供给,满足植株营养需要。配合灌溉追肥,每亩40 kg尿素,分两次追施。

3.2.3   病虫草害防治   贯彻农药减量、高效低毒原则,多措并举防治。

1)选用高抗品种,用种衣剂包衣,也可以用杀虫剂拌种及播前晒种等技术措施防治苗期病害。

2)重视土壤深耕、清理植物残体等农艺措施,防治土传病虫害。

3)用好反光膜和诱虫板、紫外线诱虫灯防治玉米害虫。

4)玉米3~5叶期用玉米专用除草剂化学除草1次,结合除草每亩地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生物农药3%甲维盐(微乳剂)40 g,配水30 kg,防治玉米害虫。

3.3   收获   青贮玉米收获时间在吐丝后35天,9月20日前后,收获时植株生理标志是玉米植株下部有3~4片干叶,籽粒胚乳线2/3以上,理化指标达到双30,即干物质30%以上,淀粉含量30%以上。粮草兼收模式收获期晚7~10天。

猜你喜欢
蒜薹蒜头青贮饲料
蒜头果的逆袭
拔蒜薹
两种不同青贮剂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抽蒜薹
抽蒜薹
抽蒜薹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青贮饲料在猪日粮中的的应用研究
广南蒜头果发展现状与保护
如何制作青贮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