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们的后花园”为例,探索建构游戏的实践路径

2023-06-15 02:53何样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5期
关键词:鸡笼后花园葡萄架

何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要求。”建构游戏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自由的建构活动中提升综合素养。下面,我园将以“我们的后花园”为例,对幼儿游戏的科学建构进行探索、总结。

创造合适契机,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天餐点后,我们来到后花园散步,孩子们很喜欢后花园,而且特别喜欢弯弯的石子路和小桥,一个小朋友说:“如果班级里有后花园就好了。”其他孩子纷纷点头,附和道:“是呀,是呀。”“我也想要。”我说:“那你们可以把后花园‘搬到班级里来呀。”孩子们一听炸开了锅,要怎么把后花园“搬”到班级里面来呢?聪明的俊琪灵机一动,大声喊道:“我们可以用建构区的材料搭一个啊。”其他孩子说:“是啊,可以搭一个。”我问:“在搭建之前,我们应该干什么呢?”“做计划!”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做计划前,我把刚刚在后花园拍的照片放到了电脑上,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了解后花园的布局。

计划做好后,孩子们对照计划表和图片,和老师一起讨论,选择自己想要搭建的部分,然后根据自己选择的部分,找到和自己相同选择的小朋友,合作搭建。准备搭建前,孩子们拿着计划图纸来到建构区,比对、选择所需要的材料。

放手操作,创设一个开放、变化的探索环境

《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计划并执行。”孩子们分好组,选好建构材料后,便开始搭建了。

第一次搭建

孩子们花了很长时间,但并没有搭出个像模像样的后花园。小王说:“老师,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搭。”孟青也说:“老师,我觉得我们鸡笼搭得不太像啊。”葡萄架组的小朋友则表示:“总是搭不高,就倒掉了。”于是,我们进行了集体反思。

我对孩子们提出的几个问题做了总结:

1.围墙栅栏组的孩子觉得材料太少。

2.葡萄架组的孩子反映架子一搭高就会倒掉。

3.小河、小桥组的孩子们想要换搭档。

4.鸡窝组觉得搭得不像个鸡窝,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5.水池组对自己搭的水池很满意,但对水池上方的竹架无从下手。

6.木桩组的小朋友没有找到合适的代替木桩的物品。

于是,在第二次搭建之前,有的孩子在建构室找来了长条形的碳化积木,有的孩子从家里带了一些易拉罐作为木桩,还有的孩子寻找着既能架高又能保持稳固的方法。带着上一次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孩子们开始了第二次搭建。

第二次搭建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思考和整改,孩子们感觉,现在搭得像那么回事了。于是,我带着孩子们环顾了两圈,请他们结合前后两次的搭建和后花园的照片,说说感受。

彤彤:“我们用了纸盒和奶粉罐,把大门搭得高了,但是我们看后花园的大门是弯弯的,缺一个弯的积木。”

乔乔:“刚刚图片上,小河里有鹅卵石,我们搭的小河里没有鹅卵石。”

果儿:“感觉鸡笼好像有点矮了,可以再搭高一些。”

孟青:“鸡笼里面还有鸡、鸭、鹅呢,我们没有!”

言言:“我觉得她们少一个后门,木桩那边不是还有一个门吗?”

孩子们议论纷纷,大胆发表着自己的意见,而我们也给孩子提了两点建议:1.注意观察葡萄架,它是弧形的,而不是笔直的。2.后花园里最多的其实是菜地,虽然孩子们有考虑到,但菜地的数量仍偏少。

第三次建构开始前,孩子们又做了以下准备:找到了弧形的积木做门头,寻找了合适的物品做鹅卵石。他们开动脑筋,请美工区的小伙伴用超轻黏土,捏了鸡、鸭、鹅,还有小碗。

第三次搭建

葡萄架组的小朋友三次搭建的前后对比:第一次是倒塌、架不高;第二次吸取教训,找到方法后,已经能架得很高了;第三次,搭得有了弧度,变成了真正的“葡萄架”。

鸡笼组的小朋友三次搭建前后对比:一开始,他们觉得搭鸡笼很难,怎么搭都不像;第二次渐渐有了模样,但是她们觉得,好像有些矮了;第三次是像模像样的鸡笼了,里面还“住”着美工区小朋友捏的鸡、鸭、鹅呢!

栅栏组的大门三次搭建前后对比:从第一次矮矮的大门,到第二次高高的大门,再到第三次有了弧形积木门头,门逐渐变得“完美”了。

水池组小朋友前后三次搭建的對比:第一次他们对竹架无从下手,只是搭了个水池;第二次用垒高、架空的方法,在其他小朋友的帮助下,搭起了竹架;第三次,竹架和水池都完善了。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变化:比如,从找不到材料做木桩,到班级其他小朋友来帮忙,带来了旺仔牛奶易拉罐做木桩;又如,从空空如也的小河,到小河里布满五彩斑斓的鹅卵石。

建构活动有助于孩子了解自己经历过的环境及经历过程,重建生活中的场景,比如这次我们搭建的后花园,它就在幼儿园里,和孩子们的一日生活息息相关。建构游戏还可以发展抽象思维,培养幼儿想象力。虽然后花园天天都能见到,但是动手搭建却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依靠的就是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经过前后三次的搭建活动,孩子们学会了运用各种搭建技巧,比如围合、平铺、架空等;同时,还学会了做简单的计划,遇到问题会合作解决。

在建构游戏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要启发孩子自主思考解,找到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励孩子们大胆去尝试。作为教师,我们的目标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及时扮演引领者、激发者、支持者的角色,不断对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判断,为孩子搭建成长的支架,并通过对话引领、问题激发、经验拓展等方式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互动,在动手动脑中逐渐培养孩子做事认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相信,只要尊重幼儿的想法,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聚焦幼儿感兴趣、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提供支持幼儿探究的材料和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充分地观察、猜想、操作、交流,他们就会收获精彩的成长。

猜你喜欢
鸡笼后花园葡萄架
更正
在泰国体验鸡笼SPA
美丽的欧洲后花园——塞浦路斯
校园的葡萄架
柳叶湖畔的后花园——河洲休闲生态园
编鸡笼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