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生

2023-06-16 02:10刘焕
党员文摘 2023年7期
关键词:公域私域全域

刘焕

中午点个外卖,下午和同事在微信小程序拼单买奶茶,网约车、预约挂号、“无人工厂”、“透明化生产线”……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数字化红利正在覆盖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于这一现象,伏羲智库联合有关机构发布的《数字文明时代数字化经营的社会价值研究》报告这样总结: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占主导的时代下,人们在数字化生存场域从事物质生产、生活与生态实践活动中所呈现出的一种社会进步状态,即数字文明。

毫无疑问,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文明正加速到来。

如果把时间拉长一点,数字化进程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数字基建的持续发力,数字化转型逐渐由“从无到有”到“从有到优”演进。即在迈向数字文明时代的过程中,尤其在不确定的当下,数字经济发展正在纵向延伸,产生更深远的社会价值。

难的事和正确的事

如今随手打开短视频平台,总能看到有人或在展示乡村生活和家乡美景,或在烹饪家乡美食,或在为自家农产品带货。这些搭乘上数字化平台的新农人,大部分是返乡创业者,希望回到家乡也能干出一番事业,他们被称为“小镇创业家”。

山西吕梁临县的张晋保就是其中一员。

初中毕业后,张晋保去了大城市闯荡,开过网吧、办过幼儿园,在事业风生水起时,他却毅然返乡钻研起了农产品——小米。

“豐收好物助农共创基地”揭牌仪式

烟霞绸艺的员工英子正在直播

种植于临县黄土高坡上的旱地小米,以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绿色生态化种植为特色,吃起来甜香可口,但张晋保通过考察发现,小杂粮产业在当地还没有形成规模,他便成立了农业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生产本土的小米等杂粮。

尽管当初被父母和村里人质疑“你能把小米种成个啥”,但张晋保依然畅想着:“我一定要把小米做成大产业,铺就一条‘黄金大道。”没想到,难题接踵而来。

首先,销售渠道充满不确定性。传统模式中,农产品通过一级级批发市场进行分销,尤其对于过往具有“小、散、杂”等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产品来说,可以规模化生产,但产量如何变销量难题待解。其次,农产品有品类,无品牌。这是整个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典型特征,但是没有品牌就意味着无法实现差异化,好产品也卖不上好价格。

农产品被称作互联网最后一块蛋糕,也可能是最难啃的一块。如何破局?

2021年,在农业农村部指导下,腾讯发起“丰收好物计划”,这为乡村的创业青年们开拓了新思路。他们以往靠攫取公域范围内的观看量、点赞量来赚收入、卖农货,如今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开拓,依托运营中台,更垂直地让农产品“闯出去”,同时积累私域粉丝,可以实现流量扶持结束后的可持续运营。

这样一种线上线下整合、公域私域整合的经营,即所谓的“全域经营”。

“酒香”飘出“深巷”

2022年,一个沟通语境成为共识——大环境变了,增长更难了。尤其在新消费领域,消费分级、流量见顶、资本冷却等因素叠加复合为更大的挑战。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生力军”的中小企业,首先面临的就是增长难题。

“半壁西湖半壁绸”,杭州丝绸与西湖齐名,来杭州旅游,不少人都会带一件丝绸制品回去。在距离西湖不远处的杭州大厦,有一家专售丝绸的店铺“烟霞绸艺”。这家店创办于1987年,2018年以前全国遍布30多家门店,一年营收5000多万元。

2018年之后,来自线上网店对实体门店的冲击,加之疫情影响,景点关了门,线下店没了收入,30多家门店超一半关停,老板蒋志凯开始自救——把丝绸店铺搬到微信小程序上去。

为什么是小程序?蒋志凯坦言:“我们的老客户很多,都是导购加微信做的售后服务,复购率也不错。”这是基于对私域用户的考虑。所谓私域,是指企业/品牌自身所拥有的,可以重复、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用户的场域阵地。与之相对应的公域,则指公共阵地,往往需要通过不断付费投放实现用户触达。

基于此,烟霞绸艺搭建起了小程序线上商城,小程序上有商品信息、展示视频,还有搭配,客户能直接下单,还可以加入社群看直播、享优惠等。2021年,微信视频号开通直播功能后,烟霞绸艺从小程序转到了视频号,在公域流量中找寻更多的新客户。

这两年,尽管烟霞绸艺线下门店只剩下十多家,转型线上后产品均价也有所下调,不过年营收保持在2000万元左右,线上线下基本各占一半,直播带货每月营收达到近百万元。

这依托的就是源源不断的新流量生态,即公域、私域间没有隔阂,流量都自由流动,这是保证全域经营的先决条件之一。其次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也就是“以人为本”,这也是全域经营的本质特征。

酷公社是一家开在东北的榴莲披萨招牌店。早在2019年,在绝大多数餐饮品牌还不知如何盘活线下顾客的时候,酷公社已经有意识地留存所有公域来的电话号码,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系统云会员积累用户。同时,每个门店都专门配备一部手机,用来加客人微信、建粉丝群。

因此,酷公社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用户数字资产,在疫情后,酷公社启动所有私域卖货,通过微信小程序店铺完全打通线上私域和线下门店的交易闭环:一是线上下单,客人门店自提;二是卖预制菜,酷公社发快递配送。

而在用户群内,酷公社门店向客人们发送产品或促销信息,客人们通过微信小程序顺畅地完成交易,同时线上卖出的次卡必须线下核销,这样每月可为门店额外带来3000次到4000次的客流,以及额外30%的连带消费,生意甚至比疫情前更好。

通过这种线上与线下、公域与私域整合的经营探索,不但没让酷公社淹没在时代浪潮中,而且让如它一般的零售小店走出困境、飘出“深巷”。

无论是各行各业无数的微观个体,还是大品牌、大企业,适应数字化转型大潮正在成为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最大确定性”,这也是数字化经营更好地赋能全社会的典型表现。

积跬步,成江海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数字化转型仍处在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未深入整个企业战略及执行中。但随着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随之出现,并将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

以消费者为中心,线上线下、公域私域整合的全域经营商业模式,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

“这种经营模式将带来高效的供需匹配,开放的生态连接的形式,而且高度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特征,将最终提升社会生产效率和人们的生活幸福感。”伏羲智库创始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晓东对此解释,传统的“流量为王”的商业模式,大家是从公域池中争夺流量,而“一中心两整合”的全域经营模式,是建构了自己的私域用户池,而且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达成更高维度的信任,沟通与合作成本大幅降低,这将进一步推动商业发展走向新商业文明阶段(消费者当家作主的商业文明)。

无论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还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商业机会,全域经营模式也在为社会发展和新的商业文明形成提供动力。

以全域经营为典型代表的数字化经营带来的社会价值远不止于此。数字化经营过程中不断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应用,不断增强商业模式和治理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提升供需对接、物流支付等环节的效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能够创造高质量就業需求,通过平台连接为广大消费者、创业者提供公平的市场机会。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公域私域全域
私域进入深水区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MySpace私域烘焙店
尊重别人的私域,不随便干涉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焦点
全球公域秩序的现状及挑战
在公域领域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战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