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2023-06-16 12:35马冬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9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思想

马冬云

[摘           要]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决定着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办学方向,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及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当前,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多重挑战。高职院校应从健全责任机制、加强队伍和阵地建设等方面筑牢意识形态教育之根基。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改进举措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9-0103-04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国家政治安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扎扎实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调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及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世情、国情、党情,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旨在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尖锐复杂。高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后备人才资源,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鉴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思想独立开放、事物接触面广等特点,以及新时代网络及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高校学生容易成为意识形态渗透、演变的对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守住前沿阵地的关键。在职业教育备受关注的当下,高职院校是培养掌握丰富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与西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与影响,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现状

1.高职院校党委领导班子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委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党委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及工作分工,抓好分管学院、部门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同时利用党委会、季度研判会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筹部署、分析研判、指导督查。

2.高职院校依托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开展学习,将意识形态理论学习作为重点学习内容,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师生的引领力和凝聚力。通过组织开展师生演讲会、专题报告会、学习研讨会,利用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以及“开学第一课”等学校重要时间点,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提升理论学习成效。

3.学校党委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每季度开展校院两级意识形态风险领域分析研判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党委书记与各二级单位负责人签订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二级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并加强考核督查及结果运用。

4.对于校内形势报告会、哲学社会科学讲座、人文讲坛、各类研讨会,学校加强规范管理。通过开展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摸排以及校院两级部门网页专项整改工作,明确校院两级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运行与监管责任。成立教材排查专项工作小组,从教材选用、教材内容及教学资源等多个角度开展教材意识形态专项排查,确保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与规范性。

二、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压得不实

高职院校少数部门及二级学院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一,少数党员干部对“一岗双责”的要求把握不准,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工作、轻意识形态”的思想。意识形态工作仍存在以会议代替工作落实布置、以文件制定代替制度落实的情况;意识形态责任分解方案未根据学校工作实际修订。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指导少,对二级单位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盲点摸排不清。对新思想的学习不够深入,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研讨交流不够,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缺乏研究、掌握不深,学习教育手段主要以解读文件政策为主,意识形态理论素养和实干能力不强。存在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平衡、不充分,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认识不深刻的现象。

(二)意识形态相关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存在机制不健全、相关安全责任制度不到位等问题,特别是在课堂听课机制、人文社科教学教案检查、新媒体管理、社会科学成果审查等方面都还存在制度不全、执行不力的问题,高效精准的意识形态运行管理机制未能形成;突发舆情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舆情处理无法形成有效的工作闭环。意识形态工作的监督问责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工作压力传导不够有效,一级抓一级的力度偏软、偏弱。

(三)政治理论学习针对性不强

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安排缺乏系统性,存在意识形态专题学习的内容偏少等问题;面向师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举措不多、重视不够,学习中存在“不求甚解”现象。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期间,如何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艰辛历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价值内涵通过有效的政治理论学习形式向师生进行讲述,从而取得认同并凝聚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力量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永恒的课题。学用结合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理论体系的把握和“融会贯通”地运用学习成果去指导实践不够,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面向师生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密切结合学校实际,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宣传、灌输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方法不多。

(四)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举措不多

阵地建设是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托,要了解高职院校师生所关注的主场域以及话语传播的特点,但实际上往往学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工作滞后,文化阵地设备设施种类单一,场所利用率低;对大学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重视不够,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开展途径不多;社团在实践育人中的作用未真正发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不紧密,只重视思政课堂,忽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力;校内各类研讨会、人文社科讲座未执行严格的审批流程,电子屏、宣传橱窗、公告栏、校内横幅等内容发布审批流程未具体落实。特别是在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的今天,对于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守以及建设成为经常被忽视的问题。

(五)意识形态队伍人员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担任意识形态工作的专职宣传队伍人员数量不足,队伍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同时存在校院两级新闻宣传员、网络管理人员不明确、责任不清晰等问题;部分网络新媒体工作人员不能完全掌握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存在重传统媒体、轻新媒体的惯性思维,缺乏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目的的理性认识,在内容、形式、方式、方法上创新不够,存在视野不宽、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等短板。对于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缺乏系统、有效的专业培训,理念上仅仅认为做好正面宣傳就够了,缺乏对意识形态工作系统、全面的认识,导致及时、有效处置学校突发舆情的能力不足。

三、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高度不够

党委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不到位,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总体规划部署,党委专题研究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少,未及时制定思想政治工作长远规划。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缺乏全面深刻的把握,导致自上而下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个别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认识不深刻,对待意识形态工作是“要我抓”,不是“我要抓”。对本职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意识形态工作的分析研判与具体工作结合不紧密,提出的具体对策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乏力。

(二)新理念指导工作不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对于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缺乏创新的主动性,习惯用老眼光、老办法看待和解决问题,怕出问题,不敢创新,不能跳出圈子看问题。同时,有一些高校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缺乏研究、掌握不深,学习教育手段主要以解读文件政策为主,意识形态理论素养以及处置突发情况的专业能力不强。面对意识形态工作新常态中的新问题,创新能力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没有系统、专业的培训,缺乏实战经验,大多仍停留在制定突发事件应对处置预案的层次,主要以文本的形式存在,缺乏有效的实践经验。同时,在应对新形势下舆情处置工作时,新方法、新载体、新手段不多,导致“本领恐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底气不足,想抓也不会抓。

(三)协作联动机制不健全

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仍有少数人认为是宣传部门一家的事,导致意识形态的专项重点工作难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散而不聚”,缺乏实效性,更难以做出特色、亮点。宣传、组织、科研、学工、保卫、信息中心等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的教学科研部门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各自为战,没有实现协同应对、共同发力、形成合力的闭环工作模式,最后导致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边界不明确,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不畅;与地方宣传、网信等相关工作部门的合作联系少,缺少互动,特别是对重大节点、重要事件上的舆情关注与防范,没有形成合作机制,进而在意识形态责任落实、落细、落小等方面做得不深入。

四、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路径

对照以上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高职院校党委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关规定,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注重思想提升,注重常态长效,切实解决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高职院校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中应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落实工作举措,做到“四个结合”,即自觉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与创新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新时代教育方针相结合;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医学人才培养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加快学校高质量建设相结合;与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省委省政府若干措施、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师生教育管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勇于担责,补齐责任短板

要高处发力,把意识形态建设内化于党委管方向、谋大局、促改革、带队伍的全过程。要中处出力,成立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意识形态安全专项工作方案。要底处着力,高职院校党委书记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与各二级党总支签订意识形态责任书的同时,要注重三级延伸,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党支部中去。建立巡查机制,形成“学院自查、学校检查、日常督查”常态化制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实施“思政+”计划,打造系列金课。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建立马院与本科院校马院结对集体备课机制,不断提升思政课备课质量;推动三门思政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打造线上“金课”;开展“青马人人说”主题教育、“学习党史   勇担使命”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活动,打造系列实践“金课”。

要切实落实好责任,在学生关心、关注的重大事项如转专业、就业等方面主动作为,积极提供有温度、有效果的帮扶举措。充分发挥校院两级领导班子以及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深入班级、深入宿舍,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对待特殊学生、特殊问题实行“一人一档、一事一策”,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开展重点帮扶,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及时答疑解惑,提供不断线专业指导与心理援助,及时制止舆情苗头向重大舆情事件的演变。

(二)紧跟形势,补齐阵地短板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做好传统阵地的日常管理。严格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等各类思想文化活动管理,加强课堂教学主阵地与理论研究阵地的管理。作为意识形态教育主体,“高校应主动占有网络的话语权,利用新媒体的带头作用,高度整合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思政的吸引力与时代精神”。加强对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建设,围绕主流意识形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设专栏进行意识形态正能量传播和教育,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适应师生需求、贴近师生生活、服务师生成长。制定《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加强对校院两级新媒体平台的日常管理。定期开展新媒体平台摸排整改,及时查找各级新媒体平台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起重要的作用。高校在思政课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课堂教学灌输与实践教学启发相统一,积极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守牢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三)多元联动,补齐队伍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政班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队伍,要把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在人员选拔、绩效考核、各类培训中不断强化意识形态的基本知识和要求,要充分发挥学校跨学科的优势,把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师、研究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者协调组织起来,聚焦突出问题,形成全员意识形态建设和监管防线。建立校内网络评论员队伍,推进校内新媒体联盟联动,进一步规范策划、采写、制作、校对、发布等流程。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加大投入,推进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宣传。

加强管理队伍培训,增强医教协同育人合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心理健康、应急处理等专题培训,常态化组织校内外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每月研判校外学生安全稳定、管理服务等方面薄弱环节,坚持以生为本,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建立教育培训机制,紧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开展理论学习与能力培训,以实际行动和过硬本领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建立校领导带头讲思政课工作机制,制定年度校领导讲思政课课表,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的思政课,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2个课时的思政课,分管领导每学期到堂听课2次以上。

(四)守正创新,补齐措施短板

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加强思想阵地的管理、文化阵地的拓展、网络阵地的维护等工作。发挥好主渠道作用,巩固壮大网络主流思想舆论;加强网络宣传的主阵地建设,提升高校各大网络平台的黏性;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价值引导的针对性;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增强传播正能量的实效性。不断“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灵活运用“互联网 +”模式,创新载体,多做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字文章,使宣传教育更富时代感和艺术性,增強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与凝聚力。加强意识形态舆论引导,把准“定盘星”,弘扬主流价值观,运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定调网络空间,以新思路、新理念推动意识形态工作新发展,切实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传播权和话语权。

完善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每季度召开全校意识形态工作会议,统筹研究和指导落实全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重点工作,对各总支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研判与通报;修订《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党建考核办法》,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考核权重。

意识形态建设事关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高校要“着眼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时代要求和方式方法,实现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创新式发展”。高职院校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李明超,申文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历程及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4).

[3]杨磊.新时代落实高校意识形态责任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7]陈波,佘佳鑫.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20(3).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4.

[9]张小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在队伍建设[N].光明日报,2016-03-29(002).

[10]毕红梅,李婉玉.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特征及引领路径:基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6(5).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