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结构分析

2023-06-16 12:35沈绮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9期
关键词:高阶要点题目

沈绮云

[摘           要]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维度。方法:通过访谈40位高职院校师生,初步编制了47个核心素养调查题目,经过专家访谈后,保留了42个题目。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第一次施测,获得350个有效数据;第二次施测,获得353个有效数据。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中国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有五个因子,分别是个人成长、公民素养、高阶认知、审美能力和信息素养;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一阶五因子模型适配良好;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是0.96和0.85;量表的五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信效度分析表明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分为五个维度比较合理。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结构维度;因素分析;结构方程;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9-0119-04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到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人需要广泛的能力来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核心素养概念的产生,即源自国际组织和特定国家对21世纪公民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新特点和新需求[1]。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也被称作21世纪素养或21世纪技能。OECD于1997年开始研究核心素养框架,并最终形成报告《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2](《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简称DeSeCo)。DeSeCo提出的核心素养指标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即互动地使用工具、自主行动和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3]。欧盟提出八大核心素养,包括母语交往、外语交往、数学素养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会学习、社会和公民素养、主动和创新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2],“学会学习”是欧盟基础教育各阶段各门课程需要着力培养的素养[4]。

素养,是运用学术知识和技能来处理真实世界挑战的能力[5]。有学者认为,核心素养是个体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6]。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包括健康生活、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6项核心素养指标,其中包含18个基本要点[7]。可以说,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集合体,不仅包括认知的,还包括非认知的[3]。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Alex Inkeles)认为,现代社会建立的前提是人的现代化[5]。我们的社会还远没有达到现代社会的标准,我们的人力资源也还远没有达到强国的水平。当前社会正处于急剧变革之中,不确定性是唯一的确定性。我们应当感受到,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下,如何更有效地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我们还需要面对一些挑战,我们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尤其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做。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尤其要重视的是高阶认知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文献进行搜集发现,现有文献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不少,但是相对而言,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研究多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结构的研究不多。因此,编制一套适合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结构分析的量表是有意义的。基于国内外核心素养相关研究的成果,本研究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结构组成进行了探索。

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2021年11月采用问卷星进行网络调查。调查问卷以方便取样的方式发放到广东、江西和山东三省的多所高职院校。在回收的350份有效问卷中,来自广东高校的有220人(62.9%),江西和山东两个省份的被试共计130人(37.1%)。其他变量结果见表1所示。

(二)量表理论构想框架

本研究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为基础,根据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面向学生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心理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设计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基本框架,共包括6个核心素养,涵盖21个要点。通过因素分析来验证该理论假设的合理性。具体要点见表2所示。

(三)量表编制步骤

本研究邀请10位对核心素养有一定了解的高职教师和30位高职学生,采用结构化问卷进行访谈。主要问题包括“你认为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哪些?”“这些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将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归类、汇总,得到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条目的频次和重要性排序,发现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要点分布在21个要点上,可以归类为信息素养、外语交流、公民素养、审美能力、高阶认知、个人成长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编制了47个核心素养调查题目,经过与5位专家访谈后,删除5个与核心素养不太相关的问题,包括“我会主动与同学讨论问题”“我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我喜欢用外语交流”“我从不旷课”“我喜欢锻炼”,留下42个题目。

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调查,共有14个问题。第二个部分是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调查,涵盖6个素养21个要点共42个题目。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量表,从“非常符合=5分”,到“不符合=1分”。题目设计围绕与高职学生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用第一人称表述,用以考察被试在21个要点上的符合程度,每个要点编写了两道题目。例如“我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进行社交和信息搜索”用以考察被试的信息与媒体素养;“通常情況下,我能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让别人明白我的意思”用以考察被试的沟通能力。

(四)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因素分析法和结构方程验证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三、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8],共析出特征值大于1的有8个因子,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37.823%,小于40%,可认为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9]。

(二)同质性检验

共同性较低的题项与量表的同质性较少,因而题项可以考虑删除[1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一个共同因素,42个题目中第5、6、15、20、24、35、36题的共同性分别为0.13、0.16、0.02、0.02、0.06、0.10、0.18,均小于0.20,说明这7个题目与共同因素“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程度关系微弱,故删掉此7个题目,对剩余的35个题目进行因素分析。

(三)探索性因素分析

首先,对问卷的35个题目是否适合进行因素分析进行KMO统计量检验。进行检验的数据是正式施测所获得的350条数据。KMO统计量在0.9以上,则说明因素分析适切性是极佳的[10]。分析结果,KMO=0.94,因素分析可行。

第一次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进行最大变异直交转轴旋转后,析出特征根大于1的5个因子,累计解释方差为62.7%。进行题项内容分析,这5个因子对应高职学生的5个核心素养。分析发现,在第二个因子中,第4题与所属因子二的题目内容差异较大,而第4题在理论构想中是属于“信息素养”因子的,但是数据分析的结果却到了“价值与公民”因子,与理论构想差异较大,因此,删掉第4题[11]。第二个因子中的第14题在理论构想中应该属于审美与艺术范畴,结果却进入价值与公民因子。可能的原因是第14题的题目内容更侧重于人文情怀和价值倾向,因此进入第二个因子,理论上可接受。

再次采用以上方法继续对剩余的34个题项进行因素分析探索,共析出特征根大于1的5个因子,累計解释方差为63.2%。根据题目内容分析结果,将因子1命名为个人发展,因子2命名为公民素养,因子3命名为高阶认知,因子4命名为审美能力,因子5命名为信息素养。该结果与理论构想所提出的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六因子高度吻合,只有外语交流维度因第5题和第6题共同性均低于0.20被删掉,故外语读写能力这一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因子已丢失。具体负荷量见表3。

(四)验证性因素分析

首先进行高职学生核心素养二阶模型的因素分析探索。结果显示,二阶模型只能提取一个因子(KMO=0.78,特征根为 2.84),累计解释的方差总变异量为56.9%。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样本数是第二次调查的353个数据。使用Lisral 8.70进行拟合,根据结构方程拟合指数指标比对,表明一阶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拟合指数见文末表4)。一阶模型的绝对适配指数:卡方自由度比的值介于1~3之间,SRMR的模型契合度可接受的范围在0.05以下,RMSEA值在0.05~0.08之间,则说明模型有简约适配程度[11]。本研究的卡方自由度比为2.68,SRMR值为0.049,RMSEA值为0.069,说明模型适配合理。其他的结构方程模型适配统计量,例如GFI、RMR、NFI、RFI、IFI、NNFI、CFI等的结果均大于0.90,说明模型适配较佳。由以上拟合指数判断,高职学生核心素养一阶模型适配良好。

(五)因子间相关分析

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结构的五个因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五因子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见表5),相关程度较好。

(六)信度分析

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总量表和5个因子进行克伦巴赫阿尔法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总量表信度非常好(见表6)。其中,有4个因子的信度均大于0.80,表明这四个分量表的信度较好。

四、讨论

(一)高职学生核心素养量表结构符合理论构想

从信度方面来看,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总量表信度较高,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量表的性能稳定。从效度方面来看,探索性因素分析所提取的五个因子,即是高职学生核心素养量表所包括的五个维度,分别是个人发展、公民素养、高阶认知、审美能力和信息素养,与研究的理论构想维度高度吻合,累计解释方差率达到63.177%,这表明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所包括的五个维度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本研究基于高职学生特点编制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量表,包括个体的公民素养、审美素养、信息素养以及个人发展所必需的认知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要素,涵盖了个体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理性、创新合作、价值责任、自主发展等要素,这是21世纪现代人应具有的核心素养,同时也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二)高职学生核心素养量表编制可继续完善

本研究中因共同性检验被删掉的7个题目,具有两个特点:(1)三道反向计分题都被淘汰,包括第15、20、24题。(2)有两个理论构想的要点被淘汰,对应的四个题目分别是第5、6、35、36题。其中第5、6题同为外语能力要点所设计的题目,第35、36题同为创新精神要点所设计的题目。可能的原因包括两点:(1)这三道反向计分题恰好是问卷中的三道反向计分题,被试对反向计分题的回答可能存在答题不认真的情况,导致这些反向计分题得分不理想。(2)外语交流和创新精神这两个要点,可能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外语普遍被重视的程度不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一般,导致这4个题目的得分不理想,最终在共同性检验中被淘汰。外语交流核心素养维度被淘汰,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结构相较于理论构想结构少了一个维度;创新精神要点被淘汰的结果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结构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因理论构想结构中的高阶认知素养共包含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反思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创新精神六个要点,少了一个创新精神要点并没有导致高阶认知维度发生变化。

(三)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结构符合未来社会的要求

本研究所强调的高阶认知维度聚焦于个体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指向于个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有人说,“古代角力于道德;近代角力于功利;当今之世,角力于21世纪的高阶能力”[5]。在全球视野的背景下,拥有高阶思维和高阶能力,具有负责任的自主行动和理性思考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等,必将成为现代人必备的核心素养。

(四)不足之处

量表的反向题目设计还需要完善,要考虑如何避免反向题目被忽略。个别题目的语言表述要提炼,语义表达要精准,避免产生歧义,以提高被试作答的准确性。另外,在编制问卷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到测谎题的设置。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核心素养量表结构符合理论构想,信度和效度较好。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有五个因子,分别是个人成长、公民素养、高阶認知、审美能力和信息素养,该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2]OECD(2005) 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EB /OL].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oecd.org/dataoecd/47/61/35070367.

[3]靳玉乐,张铭凯,郑鑫.核心素养及其培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4.

[4]师曼,刘晟,刘霞,等.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29-37,115.

[5]彭正梅.评价21世纪能力:掌握学习和真实性学习评价指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9.

[6]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7]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2):145-154.

[8]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6):942-950.

[9]汤丹丹,温忠麟.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问题与建议[J].心理科学,2020,43(1):215-223.

[10]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05-01.

[11]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SIMPLIS的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07:41.

猜你喜欢
高阶要点题目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有限图上高阶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高阶各向异性Cahn-Hilliard-Navier-Stokes系统的弱解
滚动轴承寿命高阶计算与应用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一类完整Coriolis力作用下的高阶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的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