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以精准援藏的措施分析

2023-06-16 12:35李倩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9期
关键词:西藏地区专业人才西藏

李倩

[摘           要]  在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生源地为西藏地区,高职院校应根据西藏地区学生的特点,有针对地制定相应的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这样当来自西藏地区的学生毕业之后,就可以回到家乡反哺家乡人民,促进当地的法治建设。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培养的基本内涵,其次阐述了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学生人才培养发展思路,以及西藏法律专业学生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促进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精准援藏的培养措施,强调了需要根据西藏地区学生的特点和西藏地区法治建设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精准援藏的培养措施,对于提高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    键   词]  法律专业;学生;精准援藏;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9-0131-04

人才培养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科技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促进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加强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的人才培养,并明确人才培养及学科发展的思路。同时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使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能够落地。

一、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培养概述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社会传承创新的第一资源。增加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总量,才能够满足西藏地区法治建设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是西藏地区法治建设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学历已实现多层次、全覆盖培养,同时还需要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养,特别是青年优秀人才、后备人才等拔尖培养,为扩大能担当重任的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规模贡献力量。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拔尖人才是少而精的人才,是超出一般,在次序、等级、成就、价值等方面位于最前面的、居领先地位的人才,能够对西藏地区法治建设事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学生人才培养、发展思路分析

推进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在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应遵循人才培养规律,通过采取重实践、强素养等一系列方式,培养和训练思维。同时在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并规范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此外,还要尊重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成长规律,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西藏地区法治建设事业的发展需求。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质量,需要深化人才发展机制的改革,从而保证能够吸引各方面的创新人才。同时应完善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的评价体系,加大人才的激励力度,使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的潜力能够得到激发,做出更多的创新成果,这些都是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思路。

三、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法者,治之端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长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西藏的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西藏的发展离不开法律专业人才,但是在目前西藏法律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院校及教师对培养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以精准援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西藏地区的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偏远,法治建设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较为落后,很多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加强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专业能力培养,对于提高西藏地區的法治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一些院校及教师对培养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以精准援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不高。这些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很大比例的学生都会回到家乡,如果这些毕业生学有所成,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西藏地区法治建设水平的提升。故在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提高对该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提高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培养水平的第一步。

(二)没有针对西藏地区学生特点展开教学和管理

西藏地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特点,院校及教师在开展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时,没有针对西藏地区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有针对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措施,没有开展差异化教学和因材施教,导致西藏地区学生的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有所欠佳。如西藏地区学生如果存在法律专业基础薄弱的情况,则应在教学过程中,补充讲解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或者是介绍案例背景,方便后期难度较高课程的引入,这样也能使西藏地区学生容易接收学习难度较高的法律专业知识。另外,如果西藏地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习惯,则在教学管理中也应该加以尊重,确保西藏地区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好的效果,做到学有所成。

(三)课程教学与西藏地区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

西藏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法治建设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由此,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应更好地学习适用于当地的法律专业知识,做到精准援藏。但在目前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西藏地区的实际情况联系不紧密,从而使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所学可能无法学以致用。

(四)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

在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的培养中,除了在教学内容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外,在教学方法上还需要加以优化。目前一些院校及教师在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教师书面讲解的方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同时,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都是填鸭式、灌输式,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也没有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同时还存在着一位教师承担着很多班级教学任务的情况,教学资源不足也是目前法律专业西藏地区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了切实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在教學方式上应该引入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法律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效果。如采取课堂讨论法,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思考方向也不同,会有不同的论点。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就能够激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考虑问题更为全面。当学生毕业之后碰到问题时,也能够灵活应对多种不同场合下的问题,对于培养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课堂讨论、启发式教学、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遇到问题的应变能力和辩论能力,这种对于律师而言也是关键能力之一。

法律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有的会走上实际法庭。而学校的模拟法庭学习机会,就显得格外珍贵。西藏地区学生需要把握好在模拟法庭中学习的时间,这是培养自身法律专业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模拟法庭当中,可以观摩法律案件的审理,培养学生的法律案件推理能力、逻辑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树立起法律的信仰,培养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对于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职业院校需要加大优秀教师的引入力度,充实院校的法律教学师资队伍,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同时还需要引入先进的模拟法庭教学设施,丰富院校的教学资源,并且定期邀请国内外权威法律专家来授课,这样能够开阔教师及学生的视野,更好地保证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五)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足

当前在职业院校法律专业课程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没有丰富的实际案例经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对法律专业理论的教学,而实践教学相对较少,这一情况在很多职业院校法律专业教学中都是较为突出的问题。目前,职业院校法律专业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仍沿袭大陆法系法学教育传统的方式、模式;法律课程的教学安排基本上是从书本到书本进行教学及学习。即便提倡法律专业教师个别自主化学习,还是“以本为本”,唯书若读,书上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学、怎么背,不思考也不动手。职业院校法律专业主讲教师或责任教师在有限时间的面授、辅导也跳不出书本,他们大多是对书本重点、难点、疑点的诠释、辅导。为此,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多参与到法律实践案例的处理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法律实战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自身在实践中所积累的本领传授给学生。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今后法律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 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精准援藏的培养措施分析

(一)加强院校及教师对培养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以精准援藏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西藏地区法治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抓好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责任重大、时不我待。高职院校及教师要加强对培养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以精准援藏重要性的认识,在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优势,优化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成长途径,健全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激励机制,壮大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业务骨干人才队伍,打造人才“高地”,推动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和西藏地区法治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教师队伍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虽然成人有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但除了一部分原本在公、检、法系统工作的法律专业教师外,仍有一部分法律专业教师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掌握还是相对较为肤浅的,更谈不上有更多、更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修养和积累。

(二) 依据西藏地区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与管理

在高职院校中,西藏地区学生人数占有相当的比例,从高职院校西藏地区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其教育管理也显得非常重要,仍需进一步加强。西藏地区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民族信仰等都有十分显著的特点,对此,高职院校需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展开相应的管理,运用与西藏地区学生特点相符的教育管理创新方式,将教育和管理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如此才可以把西藏地区学生的管理工作切实做好。

根据西藏地区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实际西藏法律专业学生精准援藏的培养措施制定中,需要单独考虑和特别照顾。首先,由于西藏地区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我们对法律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要进行优化设计,使法律课堂的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法律作业的布置上,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层次,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这样才能够保证所有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好的学习效果。其次,在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上也需要细化和优化,只要学生在法律学习中有进步,就可以认为学生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效果,值得对其进行表扬,这样能够逐步提高学生对法律学习的兴趣。最后,应鼓励学生自我努力,西藏地区学生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法律学习的重视程度,并且自身要努力,认识到法律的学习是今后工作的重要基础。如果对法律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没有得到很好的掌握,今后在工作中就会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同时在法律学习上,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这样才能够逐步提高对法律的学习效果。

(三)与西藏地区的法治建设需求接轨

西藏地区的法治建设和我国沿海地区的法治体系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此在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精准援藏的培养措施制定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西藏地区的实际情况,从而保证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快速投入实际岗位工作中。由此,和西藏地区法治建设需求接轨是重要的措施,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和西藏地区法治建设人才的需求密切结合,这样才能够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要优化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内容,西藏地区法治建设人才对逻辑性、应用性等要求较高,在理解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在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内容优化中,应该突出重点内容,将必要的难点讲透,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这样才能够在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需要采取深入浅出的培养方式,使其容易接收知识。要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在西藏地区法治建设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站位全局,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促进事业的发展。

(四)引入互联网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提高社会的智能化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在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课的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技术,并实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优势互补,可达到提高教学和管理效率的目的。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各类数据信息的交互和共享,从而迈向大数据时代。当前社會正在快速迈向信息化时代,这些都是互联网技术的重要特征。互联网技术包括的内容较多,如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这些技术都可以引入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课的教学及管理中。互联网技术和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课教学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关联,并在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课的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较大的应用空间。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课的教学管理中,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互联网,可以将各类数据信息进行互联,并将数据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可以利用互联网等信息资源,实现高校教学资源的共享,这样可以方便对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课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将互联网技术引入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中,可以提高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课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这也是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课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较为熟悉,将互联网技术引入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课程教学中是今后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也符合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构建“互联网+”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互联网+”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课的教学中,高职院校各部门需要加强合作和资源整合,为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五)完善实践课程的设置,开展法律专业实践教学

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印证,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应该提高实践能力,这是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方向。高校的法律课程设置应该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导向,并且讲究引入实践教学方法,使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迎合实际应用需求。要提高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需要在高职院校西藏班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内容上,多增加及设置实践课程,保证在实践过程中,不仅仅只是验证理论,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探索性,培养创新思维。另外,在法律课程教学中还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且在教学大纲的制定阶段就加以改变,不能仅仅是讲授书本上的内容。同时如今社会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只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能使西藏地区法律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在西藏地区工程项目建设中,如果碰到纠纷或者是发生事故之后,往往需要借助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此时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于确保西藏工程项目建设遇到的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法律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中,可以结合西藏地区的特点加以实践,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法律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更好地提升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语

本文系统介绍了促进西藏法律专业学生以精准援藏的培养措施,包括与西藏实际情况相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西藏地区法治建设需求接轨以及实践课程的设置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西藏法律专业学生精准援藏的培养质量。同时对本文所述方法及措施进行了具体介绍,这些措施及方法可以在实际的西藏法律专业学生培养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向准.依托法学综合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7):198-200.

[2]袁国丽,王汨宝,刘平.基于青年工作视角的科技创新机制研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25(2):63-66.

[3]贾秀娟.核心人才培养在企业业务发展战略的应用实践及思考[J].商场现代化,2021(23):75-77.

[4]赵扬.试论企业如何做好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21(11):76-77.

[5]赵雪军.基层法治人才培养视角下刑法课程改革探索:以喀什大学为例[J].内江科技,2020,41(11):146-148.

[6]梅添淇,崔湘唯,严欣,等.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学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探究[J].法制与社会,2021(24):157-159.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西藏地区专业人才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西藏地区日照气候变化特征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西藏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西藏:存在与虚无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西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分析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