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2023-06-16 12:35黄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9期
关键词:钢结构校企工程施工

黄鸽

[摘           要]  课程建设与实践是职业学校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基于钢结构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建设形成符合行业发展需求,以能力为本位,具有实践特点的中职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为“校企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9-0161-04

近年来,随着钢结构建筑市场的逐步扩大,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助力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发展[1],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开展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职业为导向,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行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制度。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单元,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2]。因此,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是实现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与巴特勒(上海)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为基础,进行了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

一、课程建设背景

(一)职业教育本质与国家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专业课程建设是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建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钢结构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行业对技能人才提出新要求

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大量应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30%以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钢结构的发展前景和应用范围更加宽广,行业对具备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建筑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扩大,对技能人才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对课程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钢结构工程施工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核心课程主体结构施工的内容之一,在以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为主的课程教学中内容与课时数占比很小。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行钢结构建筑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学校结合专业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新趋势,开展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将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内容从原有课程中单列出来作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钢结构作为建筑行业发展重点的装配式建筑类型之一,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亟需重点建设与实践研究。

(四)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为课程建设提供了保障

长期以来,学校与巴特勒(上海)有限公司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在25年良好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携手企业开辟校企合作新途径,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不断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2018年开始,在政府支持下,学校与巴特勒共同开展区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以此为契机,校企双方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共建区级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推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校企人员互聘、校企合作技能大赛、校企合作鲁班讲堂、校企合作实训项目建设等,不断优化阶段递进式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协同培育建筑专业技能人才,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为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对接专业课程建设,组建由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参与的研究团队,紧贴行业实际,基于钢结构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教学等方面对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进行建设与实践探索。课程建设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依据,调动校企资源,发挥合作优势,从需求调研出发,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基于真实工作过程,进行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索优化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重构课程内容,建设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实践,形成具有实践特色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保障课程教学实施与课程的持续发展。

三、课程建设与实践

(一)基于“校企合作”组建课程团队

为了使课程建设有序进行,项目整体统筹协调,组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团队。一方面,组织课程团队组织参与培训学习与项目现场实践。邀请巴特勒中国区技术总监、项目技术负责人等分享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典型案例,组织教师参与以把握课程内涵、探索课程策略、探究课程实施、实践资源建设等为主题的讲座学习。团队教师深入巴特勒公司钢构件加工厂、钢结构新技术新材料展示项目、钢结构项目施工现场等进行观摩学习、现场实践,加强团队教师课程建设与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提升团队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到课程团队中,共同开展课程建设,梳理汇总典型工程施工案例,进行项目式课程内容重构,校企共同开展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实践学习。通过课程建设与实践,培养一批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基于“校企合作”确定课程目标

校企合作开展岗位调研与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了解企业对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人才的核心工作岗位。通过调研分析,确定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对应的核心岗位为钢结构施工员,相关岗位为质量员、监理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调研与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确定本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为能熟悉钢结构加工、安装施工工艺和流程、质量控制要求,掌握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安全技术和质量验收标准, 为能参与实施钢结构工程施工实施与现场管理奠定基础。职业能力目标为能识读钢结构工程施工图;能协助实施钢结构工程施工;能协助管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能进行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能处理常见钢结构质量问题。职业素养目标为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认同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树立安全第一、质量达标的理念;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形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静心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养成严谨务实、规范操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

(三)基于“校企合作”优化课程标准

在岗位调研基础上,依据企业岗位需求,围绕完成钢结构工程施工与现场管理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建立钢结构施工准备、钢结构施工、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钢结构质量分析与问题处理等四个模块,进行项目式课程框架搭建,构建全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团队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结合行业标准,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基于真实工作过程,将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和行业发展动态融入课程,突出课程实践特点,以项目、任务为引领,整合钢结构工程施工相关知识、技能,开展课程标准编制。例如,项目三钢结构施工分解为单层门式刚架结构施工、钢框架结构施工、网架结构施工三个任务。结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应每个施工任务,进一步研讨细化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明确该任务的思政元素与情感认知、知识与学习水平及技能与学习水平要求。表1(见文末)为单层门式刚架结构施工任务教学内容与要求。

(四)基于“校企合作”完善教学内容

课程团队在明确岗位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后,校企合作课程团队共同确定课程框架,重构课程内容。例如,在钢结构施工准备模块,通过项目整合钢结构施工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设置钢结构应用与发展、钢结构钢材选用、钢结构构件加工、钢结构连接、钢结构工程图识读五个任务。在钢结构施工模块,依据行业需求调研,以典型钢结构工程施工为载体设置三个任务单层门式刚架结构施工、钢框架结构施工、网架结构施工。项目内容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将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安全技术等内容作为课程重点,整合钢结构工程项目实施的知识与技能。课程内容从单层门式刚架结构施工入手,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将钢结构不同项目施工共性内容进行组织、优化与完善,再通过钢框架结构施工、网架结构施工任务,把钢结构工程施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课程,进行不同类型钢结构项目施工技术学习,巩固拓展相关知识与技能。图1(见文末)为对应企业岗位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五)基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

一方面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利用了实践基地建设优势,课程团队将巴特勒钢构件加工厂、新技术新材料展示厅、信息化模拟设计与施工项目和钢结构实训展示项目进行资源整合,为课程教学创建现场实践学习的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课程团队对接项目化课程内容,开展了以模块为框架,以任务为主线的钢结构工程施工模块化校本教材建设。教材开发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实践为特点,通过“任务描述”创设获取知识的教学情境,以“知识链接”衔接课程理论知识,以“任务实施”组织学生技能学习,以“任务总结”梳理巩固知识、技能,同时在每个任务中设计小贴士穿插其中,通过案例展示、技术应用、思政融入等形式拓展课程专业知识,融合课程思政元素,配套开发数字三维模型,制作课件,设计微课,丰富课程资源。

(六)基于“校企合作”开展教学设计

基于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资源,在行业专家指导、企业全程参与的基础上,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设计。针对课程中的每个项目和任务,设计五个环节,即引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总结任务。教学设计对接课程教材进行配套开发,每一节课通过一个钢结构工程实践任务贯穿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参与课程学习与实践。例如,项目一任务三钢结构构件加工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工作计划,参观校企合作基地巴特勒钢结构加工厂,完成钢构件加工实践报告,梳理钢结构制作加工工艺流程和要求。教学设计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挖掘钢结构工程施工与管理相关思政元素,融合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力求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例如,在项目一钢结构施工准备中的任务三钢结构构件加工教学设计中,结合钢结构构件包装、运输、装卸要求知识点的学习,融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环保意识教育。

(七)基于“校企合作”组织教学实施

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建设实践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和区级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优势,灵活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教学。采用课程实践、实训方式组织学生实践学习,课程教学环境从学校课堂、建筑实训中心到巴特勒钢构件加工厂、钢结构新技术新工艺展厅、钢结构项目施工现场,通过校企资源整合,实现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合作开展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实践,实现教学實效的最大化。如项目三任务一墙面验收,邀请了企业工程师与团队教师共同开展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校企合作进行课堂教学,共同指导学生进行钢结构墙面质量验收任务实施,共同参与实践环节指导,共同进行课堂任务评价和总结,进一步探究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的课堂教学实施。

四、课程建设成效与反思

学校与巴特勒公司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开展的课程建设与实践,以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了校企双方主体优势,整合了实践教学资源,发挥实践教学功能,实现课程教学质量提升。

(一)建设成效

1.开发形成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实践特色课程,为课程教学实施与课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依据企业岗位需求,围绕完成钢结构工程施工与现场管理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优化完成《钢结构工程施工实施性课程标准》,为课程教学实施提供指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以模块为框架,以任务为主线,开发形成钢结构工程施工模块化校本教材。以能力为本位,以课程实践为特点,配套校本教材建设完成课程全部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完成系列微课、典型钢结构项目BIM 模型等课程资源建设。

2.探索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专业课程建设思路,为“校企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依据建筑行业发展现状与钢结构工程施工实际,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课程建设,在课程团队方面,组建了由企业技术人员与课程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课程团队,以能力为本位,基于真实工作过程,开展项目建设;在课程资源方面,校企优势互补,将企业项目资源与学校教学資源整合形成丰富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方面,探索双师教学,即企业工程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开展授课,将典型钢结构施工与管理工作转化借鉴到课堂上的教学实施与实践。

3.实践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促进了专业课程思政引领与专业知识技能提升协同发展。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内容涵盖面广,涉及项目多,工作任务复杂。课程建设结合项目和任务,对接岗位职业标准,深入挖掘提炼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中蕴含的相关思政元素,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学习兴趣、专业认同感、安全第一、质量达标、标准规范、绿色环保等理念,将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等潜移默化地自然融入项目与任务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实效。

4.开展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师资团队建设,提升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以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为载体,组织课程团队教师参加专题学习与培训,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课程建设能力。组织教师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参与钢结构项目现场实践,学习钢结构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积累典型钢结构施工案例,丰富课程资源。除此以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科研与技术攻关条件和技术技能历练的项目载体,团队教师参与了钢结构波形板转角处理技术攻关项目等。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强化校企合作课程团队的紧密联系,助力教师拓宽专业视野,提升钢结构施工与管理实践能力,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形式单一、内容重复、流程固化的问题,形成“双师型”教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为学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新思路。

(二)课程建设反思

在后续课程建设中,团队将进一步开发钢结构工程施工线上教学实训平台,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发钢结构工程虚拟施工软件,进一步探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在本次课程开发基础上,优化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全过程的课程考核综合评价体系。

五、结语

职业教育通过应用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将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3]。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建设与实践,实现了在课程标准上涵盖岗位职业标准,在教学内容上满足岗位要求,在教学组织上突出校企合作,在教学情境上营造职业育人环境,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戴雨,魏莉洁.基于岗位职业技能培养的钢结构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156-158.

[2]李月峰.产教融合“双主体”背景下高职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33):124-125.

[3]杨红梅.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70.

猜你喜欢
钢结构校企工程施工
顶推滑移法在钢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探讨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