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素材集锦与运用

2023-06-16 11:48王淦生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5期
关键词:以小见大龙云姆巴

王淦生

以小见大,是一种在文章或作品中通过小题材、小事件或细节描写来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背景的写作方法。以小见大的特点就在于抓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深入发掘,展开联想,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广阔、更深远的艺术境界。以小见大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小事物以揭示重大主题。如柳宗元的散文《捕蛇者说》,写的只是一个捕蛇人有关捕蛇情况的谈话,是平凡的生活小事,却深刻揭示了“苛政猛于虎”的重大主题。二是借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塑造典型形象。如小说《百合花》,在塑造新媳妇的典型形象时,没有将其置身于血与火的战场,而是把她放在战场的后方,描写有关她的几个细节:把自己新婚的荷花被盖在烈士遗体上,为牺牲的小战士缝补肩上的破洞……这些细小的动作,作为揭示人物性格的闪光点,生动展示了人物宽广而美好的心灵。运用以小见大法作文,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所选小事物、小片段、小镜头和生活细节,必须是典型的、能凸显主题的;二是要挖掘“小”中蕴含的“大”,能揭示细小的事和物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见微知著的箕子

箕子发现商纣王的生活越来越腐败,便经常通过宫中的侍从打听其消息。一天,他问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竹筷子吗?”侍从说:“纣王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箕子说:“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陶碗吗?必然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一般的饭菜吗?当然要吃山珍海味啊。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草屋子吗?必然要盖楼阁啊。”侍从说:“你分析得很对,现在大王正准备盖楼阁呢。”

箕子说:“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由此可知,商朝怕是不会长久了。”

【素材点拨】

箕子的高明,就在于他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他从一双筷子上看出纣王的人生追求,并且断定“商朝怕是不会长久了”。这则故事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细微的东西往往反映事物的发展本质,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忽视不得。

废寝忘食的贝多芬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完菜,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不敢打扰他,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

大约一个小时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账。侍者一时间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价格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素材点拨】

一个人欲求事业成功,“投入”是必备条件。如何才能称得上“投入”呢?上面这则故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贝多芬为了创作,甚至连自己是否吃过饭都忘得一干二净。这件小事,充分表现了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创作的痴迷。

迂腐执拗的梅贻琦

1938年9月,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龙云最宠爱的女儿报考西南联合大学附中落榜。龙云让秘书长去找校长梅贻琦疏通。因為梅贻琦在主持西南联合大学时得到过龙云许多帮助,他们关系很好。但秘书长很是为难,见他欲言又止,龙云发怒道:“你还不快去!”秘书长小声地回答说:“我打听过了,梅校长的女儿梅祖芬也没有被录取。”龙云顿时气消,从此不再提及此事,让女儿上了一所普通中学。有人曾说梅校长太迂腐,如果得罪了龙云,西南联大很多事情都不好办了。幸亏,“迂腐”的梅贻琦遇到了有君子之风的龙云,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关系,龙云对西南联大的支持依旧。

还是在西南联大时期,梅贻琦千辛万苦向教育部要来一笔学生补助金。按规定,他家4个孩子都有资格申请,可是他一个不准沾边,就是为了避嫌,不让人说闲话。其实,那个时候他的家用相当拮据,早已捉襟见肘,寅吃卯粮,他宁肯举债,变卖家产,或让夫人磨米粉,做米糕,提篮卖,补贴家用,也不涉“瓜田李下”之地。

又过了几年,梅贻琦的女儿梅祖芬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结果考分与清华的分数线差了两分。同学们劝她找爸爸说说,梅祖芬摇摇头:“没门儿,想都不要想,我可知道这个倔老头!”她老老实实地选择了复读,第二年考入清华外语系。

【素材点拨】

梅贻琦的“迂腐”与“执拗”,看似性格所致,实为原则使然。他不因自己是西南联大的校长,就让自己女儿占了考分上的“便宜”;更不因自己千辛万苦要来补助金,就让自己的孩子近水楼台先得月。两件事情,充分反映了梅贻琦的风骨与操守。

巧克力和羽毛所象征的人生

在影片《阿甘正传》中,有两个细节观众想必不会轻易忘记,那就是妈妈教给阿甘的那句话“人生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远无法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和影片首尾出现的那片飘飞的羽毛。阿甘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人生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一切无法预知,命运只有靠自己去掌控。阿甘的形象颠覆了正常认知中的英雄形象,他不具备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所具有的素质,而且命运多舛,但他意志坚定,对未来充满信心并为之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梦想。当身有残疾的阿甘从低贱的生活中奋起,从一个普通人进入大学,进入橄榄球明星的行列,跑进白宫……直至成为百万富翁,谁又能说这不是几乎每个美国人都试图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向人们印证的那个“美国梦”呢?阿甘被美国观众认同的原因在于他那普通而又不凡的经历。

阿甘就像风中飘荡着的那片羽毛,轻盈而美丽,高洁而雅致;时而随风飘荡,时而迎风搏击,在蔚蓝的天空中画下自己美丽的人生轨迹。羽毛虽然柔弱,但它能在最强的风中尽情摇曳,即使有一天落到地上,也会被再次吹起,它的飞翔就如同阿甘对生命的挚爱和对奔跑的执着一样永远不会停息。笨人自有笨人的作为,透过阿甘那轻快的“笨”跑,那简单得令人发笑的语言,那执着得让人感动的对友谊和爱情的承诺,以及那淡淡的忧伤,我们读到的是阿甘纯朴自然本真的生命。飞舞的羽毛指引着阿甘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跑下去,并且收获了许多珍贵的东西:尊重、友谊、爱情、财富、成功……而这一切正是给忠于友谊、忠于爱情、忠于承诺的阿甘最好的酬劳。一片轻盈的羽毛,托起的是阿甘丰盈的人生!

【素材点拨】

一颗未知的巧克力、一片轻盈的羽毛,在《阿甘正传》中象征了难以捉摸却必须掌控、无比柔弱却迎风搏击的人生。阿甘最终获得成功,在于他不懈努力的行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如此,再苦的巧克力也会变得甘甜,再柔弱的羽毛也能飞上天空。

道歉与安慰中体现的“星素质”

12月14日,法国队在为与摩洛哥队的世界杯半决赛做准备,球星姆巴佩不慎将球踢向看台,恰好击中一名法国队球迷。现场画面显示,球迷捂着脸紧皱眉头,显得十分痛苦。姆巴佩见状立刻冲下球场跨过护栏来到球迷身边,关心其身体状况,并连忙道歉、安慰。

12月15日,卡塔尔世界杯第二场半决赛,法国队2:0战胜摩洛哥队,晋级决赛。赛后,姆巴佩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与摩洛哥队后卫阿什拉夫在赛场相拥的一幕,并配文说,“别难过了兄弟,所有人都为你们的表现感到骄傲,你们已创造历史。”姆巴佩与阿什拉夫一同效力于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他给对手的安慰让不少网友觉得“暖心”和“感动”。

【素材点拨】

作为公众人物的球星,呈现给人们的不只是球技,还应是人品。姆巴佩在世界杯球场外的两个暖心细节,让人们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如今的姆巴佩已是足坛顶尖高手,其球技炉火纯青,再有良好品质的加持,前程未可限量。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靠的不仅仅是才华和技能,优良的素质和修养的护航才能让他走得更远。

蜗牛母子的对话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又问:“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又问:“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素材点拨】

这则带有童话色彩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大道理”: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必须有所凭依,或依靠外部因素,或凭借主观努力,而最好的方式便是——不靠天,不靠地,靠自己努力!故事有象征,有對比,说理形象深刻。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3.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易经》)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6.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韩非子)

7.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

8.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一壶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刘安)

9.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

10.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白居易)

11.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拿破仑)

猜你喜欢
以小见大龙云姆巴
姆巴佩:成长的烦恼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不要奖金的姆巴佩
e时代
URANS simulations of the tip-leakage cavitating flow with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procedures *
Some notes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rror analyses of the attached turbulent cavitating flow by LES *
e时代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论中国尚简的文化艺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