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角下写作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2023-06-16 20:24张勇华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5期
关键词:倡议书双减教材

张勇华

一声巨响,“双减”全面展开,一夜之间,教育教学有了新的方向,各中小学极力配合国家教育部门,组织教师学习和落实“双减”新政策,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包括量化各年级的作业时间,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要求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等);减轻学生校外培训的负担,致力于“减负、提质、增效”,还学生轻松愉快的童年生活,帮助家长创设和谐安宁的家庭环境。

教材的重大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也反应了“双减”的势在必行。现行小学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节写作课,而写作教学的任务只能在两课时内完成。教师需要在两节课内指导学生完成草稿、进行修改、认真誊写,这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难于上青天”的。妙笔生辉不敢说,文思泉涌的又有几个呢?小学生毕竟处于刚刚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面对时间、内容、方法上的三重压力,很难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认真解读教材的写作要求,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写作教学更加亲近学生,形成学生、写作和生活三者密不可分的良性关系。

一、扎根生活,还原真实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要求写作教学关注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要求学生写作再现真实生活、还原真实情境;对于高年段的写作建议尤为明确:“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这不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尋找写作素材吗,只有扎根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发现、积累、思考,才能驱动手中的笔描摹最真实的生活情境。

在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中,要求学生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主题写作,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认真解读,不难发现,题目要求写记叙文,而记叙的事件是自己印象最深且必须真实发生过的。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三个事例后,笔者组织学生讨论,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激励,相互碰撞,每个人都能真实地撷取生活中的素材,也正因为是真实发生过的,所以交上来的一篇篇作文显得自然而不做作。又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家乡的风俗”,这样的题目看似颇具难度,毕竟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再加上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让学生更是不知如何下笔。其实,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最普遍、最常见的节日入手,例如春节,中国人要拜年、吃饺子、贴春联、守岁等;元宵节,我们会吃汤圆、看灯会、猜灯谜;端午节,人们要吃粽子、插艾叶,而有的地方还会赛龙舟;中秋节,我们有吃月饼、赏月亮等习俗。从这些大家熟悉的节日风俗谈起,引发回忆,勾出学生曾经的生活经历。在交上来的作文中,有的风俗是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的,有的风俗是学生亲自体验参与感受的,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脱离不了生活。生活是写作的素材宝库,更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深深扎根,才能还原真实的生活情境。

课程标准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而语文教材的更新也从未停止,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无论怎样变化,均离不开“生活”二字。而写作课堂,也将在这革新过程中,播撒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建立生活与写作的联系,激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锻炼写作思维,使写作课堂变得更具生活化、更有生活气、更富生活味。

二、融入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你是否存在这样的疑惑,即使写出了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即使酝酿了洋洋洒洒的文字,可仍很难体会到真挚的情感。学生已经很努力地达到了教师的要求,语言生动形象,字数符合规定,但有些文章读起来,有些是任务观点,有些是枯燥乏味,还有的可能就是敷衍了事,究其原因,应该是缺少真情实感。学生在写作时,其语言表达和内心情感有很大关系,所谓“言为心声”就是如此,心中所想、心中所念、心中所感均能成为学生情感抒发的写作素材,而这一系列的感知活动,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写作要求与写作提示,巧妙地把文本学习与学生生活融合在一起,一来引导学生对生活用心、对生活用情,好好生活,为今后的写作积累素材;二来指导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把彼时之情注入此时的写作之中,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现在使用的统编语文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把写作目标与学生生活进行融合,为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提供便利。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我想对您说”,要求学生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以及内心感受,对于亲密无间的家人,可以表达心中的爱或感谢之情,以及善意的劝解;对于朝夕相处的同学,可以表达友谊的珍贵,以化解曾经的矛盾;对于无私奉献的人,可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无论何种情感,都需要生活中真实事件的支撑,否则一味抒情,只会让人感到空洞。

融入生活,才能道出真情实感,这在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编排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这一单元的导读语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而语文要素则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编入本单元的课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以自己的生活为叙写内容,感叹时光匆匆,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怅然若失之情;《那个星期天》以作者史铁生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他出去玩却未能如愿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他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直至彻底绝望的情感变化。阅读两篇名家之作,我们可以知道,一切情感抒发的来源都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所以,在指导学生完成第三单元的写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时,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在塑造人物形象和叙述故事内容的过程中,以生活经验为基,以内心感受为辅,两者相互交融,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三、链接生活,表达真知灼见

教师要知道,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个性,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在他们的作文中,往往会掺杂一些自己的想法,有的会直截了当地表达心声,也有的会一针见血地评判社会的热点话题。所以,在写作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在备课前尽可能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想法、观点,给予学生科学、客观的评价和引导,摒弃“捕风捉影”“人云亦云”的假设和猜想,鼓励学生辩证而全面地剖析现象和看待问题。在平时的课堂交流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告诉学生:关注生活让写作有话可说,立足生活让写作有据可依,勾连生活让写作有迹可循。只有这样,才能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让自己的独到见解站得住、立得直,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思维力,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写作方向,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引导学生在写作中链接生活现象,进而表达真知灼见。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要求学生“学写倡议书”。在教学时,笔者首先以“倡议书”为教学点,先带领学生了解何为倡议书,原来倡议书就是指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會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做某事的书面文章。知道了这一点,学生很容易明白倡议书的作用在于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写作时必须把倡议的原因交代清楚,还要结合生活背景把倡议的内容写明白,告知公众发布倡议的目的是什么。这样解析本次写作要求,生活的痕迹就愈发明显,学生的作文处处可见生活的影子,“节约用水倡议书”“垃圾分类倡议书”“感恩父母倡议书”“爱上阅读倡议书”等即如此。首先,在引导学生确定写作主题后,笔者结合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和学生共同挖掘生活中的焦点话题和热门现象,为倡议书明确写作方向,这是第一次链接生活。接着,根据学生确定的写作方向,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灵感,在交流过程中重现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各种现象和问题,明确思路,归纳倡议切入点,这是一个梳理的过程。教师最好引导学生边思考边记录,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围绕主题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出合理倡议,这是第二次链接生活。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看法,敢于表达对生活的见解。我们面对的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想和认知渐趋成熟,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所以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在提出倡议时结合生活,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

四、创造生活,展现真我个性

创造性的生活能够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写作中张扬个性,表达独特见解。在写作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渲染氛围,带领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也可以采用更加直观的形式,创设多姿多彩的生活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如诗词大会、小小辩论赛、趣味运动会等;还可以创造一些拓展生活的机会,如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参观历史博物馆、进行课本剧表演等。这些为学生量身打造的趣味活动,为展现学生的生活态度、彰显学生的独特个性搭建了有利平台。在这些创造性的生活体验中,学生能感受到乐趣,有了轻松愉悦的感受,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在拾笔写作时也不会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因为这样的创造性生活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经验,有助于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有一个单元的写作是要求学生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二十年后的家乡”在环境、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在教学之前,笔者充分准备,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或书籍查找家乡二十年前的资料以及现在家乡发生的巨变,在交流后,通过图表帮助学生进行梳理。

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自己心中“二十年后的家乡”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打开,选择素材的空间变得更大,写作方向也愈加清晰,一篇篇具有个性的文章也就顺势而生。有的学生生活在全智能的大别墅中,生活起居都有机器人管家负责;有的学生回到了硬件设施一流的母校,教学楼鳞次栉比,体育馆硕大无比;有的学生成了成功的商务精英,在午后步行在二十年后的街道上,看到下水道不见了,全是具有储存、转换、释放功能的小孔,还有能够把垃圾转换为能量的机器人路灯……而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笔尖流出的故事”,对于能够“创造生活,展示真我个性”的要求更为明显。本次写作需要学生围绕一定的环境、人物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写生动的故事,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创作的源泉均来自于生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捕捉线索,编写出合情合理的故事。

猜你喜欢
倡议书双减教材
“拒绝盗版 坚持原创”倡议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写作一篇倡议书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