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给文章“收尾”的几种方法

2023-06-17 22:04崔艳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纳兰性收尾名句

崔艳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写文章也是如此。好的结尾通常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那么,给文章“收尾”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呼应开头

在文章的结尾呼应开头,让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的内容前后贯通,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密,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从而加深读后的印象。

比如《智能手机时代的生活》一文的结尾“列车飞驰而过,带来一阵冷风,徒留一双双盯着屏幕的眼,众人仍然没有任何交集”,与文章的开头“一名女子独自倚着栏杆,在深夜的车站低头看着手上发光的屏幕;成群的旅客提着行李缓缓走过;一对恋人并排坐着,手指忙碌地在屏幕上滑动,两个人的目光不曾有过交汇……人们似乎早已司空见惯”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主题突出。

又如《批评就像洗个澡》的结尾:“从小到大,你会遭受无数次的批评,像在洗冷水澡,或者像在洗热水澡。但是,无论是冷水还是热水,都会洗去你身上的污渍。记住,让你‘洗澡的人一定是爱你的,所以你要珍惜‘洗澡的过程”。这个结尾与开头“批评真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人们常用‘狗血淋头‘体无完肤‘心惊肉跳来形容挨批评时的心情和被批评后的惨状。可是,我却觉得批评犹如洗澡,只不过有‘冷水澡和‘热水澡之分罢了”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前后贯通,浑然一体。

二、留下疑问

巧用问句收尾,在文章的结尾留下疑问,让读者自己去思考、想象、发散。这种收尾的方法可以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使文章具有“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比如在《又逢夏季》的最后一段,作者写道:“待我再返荷塘时,那里依旧开满了荷花,碧色的水波微微荡漾。不知道明年的这个时候是否还会有这一池荷花和一群坐在塘边树下赏花喝茶的老人?”作者以问句收尾,既表达出对美景的不舍之情,又引发了读者的想象。

又如在《在路上》一文的最后一段,作者写道:“在路上,我们有太多的理由无法停下脚步,我们有太多的无奈与辛酸,只能疲于奔波。难道真的要等我们都老了才有时间去欣赏路边的美景吗?我没有答案,但我在追寻答案的路上。”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提出问题,但并未给出答案,既引发了读者的深思,又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三、巧用名句在文末引用诗词名句也是一种好的收尾方法。这样做可以使文章具有鞭策、指引、激励读者的作用。

比如《快乐是什么》的结尾:“快乐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快樂其实很简单,就看你是否愿意去获得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收获快乐、感受快乐、拥有快乐。”作者引用诗词中的名句来收束全文,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启发性。

又如《把微笑带给生活》一文的结尾:“对着生活微笑,不应该有陆游‘梦断香消四十年的悲凄,不应该有纳兰性德‘萧萧几叶风兼雨的无奈。学习刘禹锡吧,虽居陋室,却觉‘何陋之有;沉舟侧畔,却能想到‘千帆竞渡;病树前头,却能看到‘万木争春。微笑吧,看生活在对你招手!”作者引用陆游、纳兰性德、刘禹锡的诗句收束全文,使文章灵动隽永、耐人寻味。

总之,给文章“收尾”的方法还有许多。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使文章的结尾服务于文章的中心和主题。

猜你喜欢
纳兰性收尾名句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神话里的爱情为什么总是悲剧收尾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神话里的爱情为什么总是悲剧收尾
收尾工作的大差异来自于这些小技巧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
点绛唇·咏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