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老师—惠先生

2023-06-17 00:32王明宸
新教育·校园 2023年6期
关键词:戒尺步伐作文课

王明宸

惠先生走路,步伐轻捷而又稳健,规整而又悠闲。

他在教室里走路,目的是检查学生的上课状况。他必右手拿书,把书的一边卷起来,握在手里,举在身前;左手拿戒尺,背在身后,步伐不大,速度也不快。

若在走廊里走路,他步伐迈得大,往往几步就能走到办公室。这时,他把书和戒尺统统握在右手里,左手插在兜里。

惠先生时常戴着一副眼镜。“我的眼睛不行,戴上眼镜才能看清楚班里后三排,不戴眼镜什么都看不清楚。”这是他跟我们说过的。

他似乎丝毫不忌讳自己的近视眼,眼睛不好这件事被他常挂在嘴边。对于不好的事他从不遮掩,从不会掩藏自身的事情。对我们,他是十分坦诚的,他也一直教我们:“做人要真诚,就像写作文一样,不要总是拐弯抹角的。”

有一堂课,讲的是闻一多先生,惠先生在讲台上生动地讲解,我们在讲台下认真地做着笔记。

惠先生讲课总是非常投入。往往讲到了精彩部分,会挥舞戒尺,“慷慨淋漓”。此时他与平日是迥乎不同的。平日里,他总是言辞平静,面对任何人说任何话,都不会有太大语调的起伏。而此时的惠先生,好似当年的闻一多。惠先生所讲的课,每逢精彩部分,必然“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的课应了他的话,他曾说“课文是富于情感的”。上惠先生的课,往往嗟叹!

有一次,讲作文课。惠先生的作文课十分特别,往往先是总体讲述与评价,而后是让学生上讲台去读文章。文章都是由惠先生亲自挑选出来的,自然各有所长。在听学生读文章的同时,他也会给予一些评价,好让我们学习其中的优点。

听得多了,总结自然就多了。在取长补短后,我们一些作文写得不怎么好的同学,水平也慢慢提升。以致后来我发表的几篇作文,也得益于此。

笑容在惠先生的脸上是不常见的,乃至一整天,可能也看不见惠先生的笑;但这并不说明惠先生不会笑,有时严肃的他也会有趣得像个少年。

那一次讲评作文,惠先生给我们讲他儿时的一些趣事,转而又讲到他写的一篇作文,都十分有意思。

冬天的下午,没等到六点半天色就黑了,此时我们都有点昏昏欲睡。惠先生倒是讲得正起劲,从课文讲到生活,又从生活讲到作文。讲了他笔下三只狗的故事,具体怎样我也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当时我们哄堂大笑—好像是讲有一只狗因为长相原因被同类抓死了。惠先生也笑了,笑得不大自然。看得出来,他是在努力憋笑的。

惠先生经常帮我们投稿。他曾说:“几百上千家的报刊,挨个投一遍,起码得中上一家。”他又说:“投稿不仅有稿费还有样刊,你们要多投!”他就是这么直接地鼓励我们。

他的戒尺好像是一个摆设,日日拿在手里,却从来都不用来体罚我们。

惠先生把戒尺握在手里,有时敲几下桌子,有时指一指学生,有时提醒一下学生。很少用在学生身上,即便打,也从不真打,有时不过是吓一下罢了。

“安静”对惠先生而言,无比重要。

“我要求绝对安静!”“这里是在教室,我要求绝对安靜!”他总是说。

无论在什么场合,“安静”都是他的第一标准。讲课时唯有安静方可继续,在办公室也容不得一点吵闹。他认为,写文章时,周边环境必得是安静的,尘世的喧嚣会惊走脑中的灵感。如此看来,安静地全身心投入对于写作确是十分重要的。

指导教师:惠军明

猜你喜欢
戒尺步伐作文课
成长的步伐
童年的“铁戒尺”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戒尺进课堂 戒尺进心中
轻快漫舞
“戒尺热销”说明惩戒教育也重要
马老师上作文课
没有“戒尺”,难成教育
萌你一脸
发球上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