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工作视域下“育新人”主题出版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2023-06-19 01:37王臣申
新闻世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主题出版机遇挑战

王臣申

【摘   要】从全党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的角度看,主题出版亟需推出以精神洗礼性、情感熏陶性、实践养成性、思想性、系统性、层次性、时代性、多样性等为特征的“育新人”主题作品,使其成为出版界担负“育新人”使命任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市场化和拜金主义、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挑战。应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和专门研究、改进编辑出版和审查机制、精准把握作品目标受众、培育健康活跃的评论研讨氛围、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推动主题出版为培养时代新人发挥应有的战略性作用。

【关键词】育新人;主题出版;双效统一;机遇;挑战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17YJA710028)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1]。对文化出版工作来说,就是要从战略高度做好主题出版,履行好“育新人”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任务。“育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赋予宣传思想工作的五大使命任务之一。2019年以来,“育新人”连续被中宣部列入主题出版的指导思想和选题重点。在全党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准确把握“育新人”主题出版的内涵、特征,深刻认识其面临的历史机遇,直面挑战和不足,守正创新,切实担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重任,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一、主题出版与“育新人”主题出版的内涵和特征

(一)主题出版的内涵

主题出版的提法,源于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主题出版工程,是指“圍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大局,就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主题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2]二十年来,主题出版经历了初始期、快速发展期、深入发展期,进入2018年后出现爆炸式发展,内涵外延不断深化扩展,[3]推出了一批有影响有深度有品位的作品,已经成为出版界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二)“育新人”主题出版的内涵和特征

“育新人”主题出版是指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主题,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努力推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极大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化魅力、能够塑造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系列主题作品。

主题出版有题材重大、服务大局,导向明确、主题突出,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时效性强、任务明确等主要特征。[4]“育新人”主题出版在不同程度地具备这些特征的同时,又具有以下特征:

1.功能上,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的精神洗礼性、情感陶冶性和实践养成性

“育新人”是要从价值观念和思维行为方式上系统化、全方位地培养人,推动青少年受众在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上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变化和升华。因此,“育新人”作品首先要深刻把握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客观要求,准确阐释反映当代中国经济基础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育人魅力,同时又能立足民族复兴大业客观需要,剖析当前国人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富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切实发挥提高认知、改变观念、洗礼精神的作用;其次,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提升,离不开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育新人”作品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促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提升和改变;再次,要发现、塑造具有榜样示范价值的时代新人,提供可学习、可践行的实践养成路径,即“育新人”作品还应该具有突出的实践养成性。

2.内容上,侧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和新时代精神风范、文明风尚进行深入、全面和多样化的阐释和展现,突出作品的思想性、系统性和层次性

与培养时代新人的任务相适应,“育新人”主题作品在内容上,重在阐释、表现、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作为涵养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巨大魅力,展现具有鲜明新时代特征的各类先进群体或个人的精神风貌和文明风尚。首先,要突出思想引领性,要凸显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价值导向,能够回答时代之惑,从思想上影响人教育人;其次,要能够从价值取向和思维行为方式上系统化、全方位地培养人,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特征;最后,“育新人”作品还要有层次性、多样性。

3.形式上,强调面向青少年读者,突出作品的可读性、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5]因此,文艺作品将是“育新人”主题作品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其他类阐释、传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作品,如理论读物、理论视频等也要重视可读性、可观赏性、可接受性。同时,融媒体时代的作品形式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时代性应当是“育新人”主题出版最鲜明的底色和标志。

二、“育新人”主题出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育新人”主题出版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

目前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复兴,也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将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中国社会的一次划时代变革,而且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一次跃进和升华。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迎来中华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样的时代,呼唤新人也将造就新人。一定要从战略高度策划推进“育新人”主题出版,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召唤,努力催生、发现、培育优秀作者和优秀作品,全力推出不负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二)“育新人”主题出版面临的挑战

1.市场化和拜金主义的挑战

四十余年的市场化改革极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也给文化出版带来巨大挑战。首先表现为文化创作主体大多陷入浮躁状态。潜心打造精品、追求厚积薄发者,少之又少且举步维艰;热衷于投机取巧、以过度包装掩盖粗制滥造者,则随处可见。“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同样的道理,凡作“育新人”之文者,其作者必先是新人新心。不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版物给人以“生硬、枯燥、古板”等感觉,原创可读性强的少,雷同重复的多,生动有趣的少,应景生涩的多。[7]其次表现为社会大众普遍养成了快餐式文化消费习惯,使社会受众更易于接受诉诸于感官刺激的物欲化作品,长于理性思考或高雅审美的作品常常只能得到小众读者的青睐。最后表现为出版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无视社会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出版企业抄袭模仿、胡编乱写、过度包装、猎艳媚俗,乃至不问是非、不辨善恶、以丑为美、调侃崇高、扭曲历史,把作品完全当成了追逐利益的“摇钱树”。[8]

2.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不健全带来的挑战

如何持久激发文化创作者和编辑者的热情,如何持续推动出版企业为民族复兴育新人的积极性,是涉及深层体制机制的复杂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尽管“内容为王”已成为出版行业甚至全社会的共识,但“内容”创作者、编辑者的收益远远比不上“内容”演绎者、包装者、营销者甚至抄袭者的情况,一时间内还难以彻底改变。

3.“育新人”主题出版自身还存在较大不足

首先是原创性、标志性和震撼性的作品还不多见。其次是对“育新人”主题出版的专门研究和顶层设计不够。到目前为止,把“育新人”作为一个独立板块,单独进行顶层设计、全面规划的相关政策文件或选题策划还很少见。第三,“育新人”主题出版的社会影响力还较低。由于缺乏一批有份量、有震撼力的作品,也缺乏有深度和认可度高的研究,社会大众和学术界对“育新人”主题出版的了解、关注和期待程度,还比较低。

三、战略性工作视域下加强“育新人”主题出版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党对“育新人”主题出版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育新人”主题出版的全面领导,要把握住两条:一是把“育新人”主题出版作为文化出版界青年工作的主要抓手,二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尊重和遵循“育新人”作品创作生产规律。[9]首先,要让党的创新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心中深深扎根,使大家自觉投入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洪流,在实践中成为新人,发现新人,塑造新人。其次,要选好配强思想宣传和文化出版单位领导班子,要把那些德才兼备、能同思想文化创作者和编辑者打成一片的干部放到思想宣传和文化出版工作领导岗位上来。这样的干部既懂得尊重思想文化创作者和编辑者的个性和劳动,会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又重视思想宣传和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能做到守土有责。第三,强化对“育新人”主题出版工作的支持保障。要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对“育新人”主题出版的支持保障,提高到贯彻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切实强化对“育新人”主题出版的奖励、支持,矫正、补充市场化和拜金主义造成的经济效益上的缺失和不足,包括在“五个一”工程评奖中更加强调作品在“育新人”方面的社会价值,设立专门的“育新人”主题作品专项奖,推动以制度形式提高思想文化类作品的稿酬以及原著作者在改编的影视作品中的分成比例,等等。可以说,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主题出版完成好“育新人”使命任务,战胜市场化与拜金主义冲击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挑战的根本保证。

(二)加强对“育新人”主题出版的顶层设计和专门研究

要围绕“培养什么样”“为什么培养”“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时代主题,进行自上而下的頂层设计,充分开展学术争鸣,营造富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创作氛围,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期待,形成激发作者和编者创作生产好作品大作品的精神动能。历史已经证明,呼应时代召唤、体现时代精神的顶层设计,尊重社会发展内在要求、遵循作品创作规律的学术争鸣,对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具有巨大作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编撰《百科全书》,传播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宗教神学,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建立在自由争鸣基础上的、有顶层设计的出版活动。在这场出版活动中,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们集体发起向封建保守势力的猛烈进攻,产生了一大批推动法国大革命爆发、推动人类思想实现划时代进步的杰出作品,包括表现、塑造资产阶级时代新人的经典作品,如《忏悔录》《爱弥儿》《拉摩的侄儿》《哲学通信》《老实人》等。鲁迅先生也说过,《呐喊》中的许多作品都是遵嘱托、听将令、争鸣后的产物。而延安时期的《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红一创”等更与成功的顶层设计和深入的研究探讨密不可分。

(三)进一步改进编辑出版和审查机制

任何一部深刻揭示社会发展规律、鲜明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都不可能是凭空诞生的,都与时代呼唤和个体努力密不可分。顶层设计和研究争鸣会强化时代呼唤,甚至直接昭示时代精神,而编辑出版和审查机制则直接决定个人努力能否开花结果。因此,一要完善上岗机制,让思想超前、政治敏锐、业务精湛的人成为编辑和审查者,这样既能守好阵地,不让有害作品浑水摸鱼,更能慧眼独具,不让珍贵的夜明珠失之交臂;二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编辑审查程序。历史证明,真正富有强大生命力和深远影响力的作品,往往是在历史发展的滚滚洪流中由来自底层的、看似偶然出现的人物创作出来,并带着泥土和血污来到世间的。肖洛霍夫写出《静静的顿河》第一部时只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无名之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被出版社多次退稿,发表后又被评论界冷遇,是读者的热捧,让它成为教育了几代人的传世经典;而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得以面世,敬业、敏锐、业务素养深湛的编辑和出版社负责人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四)精准把握“育新人”作品的目标受众

长期以来,主题出版存在“读者定位模糊”的问题,就“育新人”主题出版而言,面向不同青少年群体的主题作品还不够深入扎实。这一方面源于前期主题出版的主要任务大多是面向社会公众宣传、阐释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重大政策、重大理论等,对作品本身的政治性、理论性、科学性比较重视,对受众的实际接受情况则关注不多;另一方面,就受众而言,这类宏大主题题材作品所实际影响的范围往往只是各类群体中知识基础较好、价值取向和情感倾向比较积极正向的部分人群。但“育新人”面向的是一般社会公众特别是全体青少年,“育新人”作品若要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需要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上精准把握受众特点。“育新人”主题出版进行选题策划时,要明晰不同青少年群体的生活境况、人生困惑和信息接收特点,针对性地推出不同类型的“育新人”作品,让各个阶层群体都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营造健康、活跃的文化作品评论氛围

一部作品要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离不开高质量的推介和争鸣;而划时代优秀作品的出现,则离不开属于整个时代的那种健康、活跃的研讨、评论氛围。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镜子和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10]优秀的思想理论作品,常常诞生于同行之间围绕“问题”、以真理为标准而进行的相互批评、辩论和砥砺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和世界格局的伟大社会革命,要用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作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然是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时代课题。要在全社会尤其是文艺界、哲学社科界,培育健康、活跃的评论和研讨氛围,努力推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高峰”作品。

(六)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11]但目前实际操作的双效统一还只在政策规定文件中,具体的量化体系基本只是社会效益的评价,忽略了对经济效益的评价和考核。[12]那么一部“育新人”作品怎样算做到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简称“社会效益为首的双效统一”)呢?我们认为,评价一部作品在培养时代新人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和发挥的作用,一方面要看作品在阐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精神、表现和塑造时代新人方面所具有的品质和高度,另一方面还要看作品因其启迪思想、震撼心灵、洗礼精神的品格而在市场上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一部作品的双效价值,上级和专家的认可、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根本的评价标准还是要看它是否通过市场机制而为读者和观众所接受、所赞赏。当读者和观众不是因为猎奇、好玩、寻刺激,也不是因为被安排、被赠送,而是因为思想启迪、价值认同、心灵震撼,自己主动掏钱去阅读、去观赏的时候,一部作品算是真正达到了“社会效益为首的双效统一”。科学的双效统一评价方法是要根据这样的思路制定出来。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好作品要能够经得起人民、專家和市场三方的评价和检验。有了这样的科学方法,才能激发创作主体自觉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成为新人、表现新人、塑造新人,也才能推动出版企业努力策划和编辑出大批担得起时代重托、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育新人”主题作品。

总之,文化创作者和出版人要深刻认识“育新人”这一使命任务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勇敢地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不负历史和人民重托,努力推出大批“社会效益为首的双效统一”的优秀作品,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周蔚华.紧紧围绕大局 做好主题出版[J].中国出版,2011(09).

[3]武丛伟.主题出版的回顾与展望[J].出版广角,2020(03).

[4]李建红.中国主题出版研究(2003-2016)[D].武汉大学,2017.

[5][6][8][9][10][1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10-15.

[7]韩生华.从一次调查管窥大学生主题阅读及出版现状[J].中国出版,2018(03).

[12]付玉,韩建民.主题出版评价机制优化研究[J].编辑之友,2022(11).

(作者:宁波财经学院教授)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主题出版机遇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由《家风十章》看主题出版的大众化探索
贴近生活,引导读者,培养新知
回应时代课题,创新主题出版
传播中国声音:谈学术与主题出版的“走出去”路径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