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室联动”:班主任专业发展新路径

2023-06-19 03:24姚瑜洁赵悦皎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5期
关键词:班主任

姚瑜洁 赵悦皎

【摘 要】“盟室联动”指在联盟协调下,校级班主任工作室之间形成互联互通、互助互动的协作关系,通过观念、制度、平台的建构,助力班主任专业发展。具体实践路径包括:架构“联盟—联动社—校级工作室”三级工作网络,把握“理论基础、实务技巧、科研素养”三大培训重点,创新“问题破解法、经验交流法、活动积累法”的培训形式,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盟室联动”;班主任;区域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1-0025-04

【作者简介】1.姚瑜洁,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200127)德育研究员,上海市特级教师;2.赵悦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群体,在中小学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一、“盟室联动”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创新举措

现代汉语词典中,“联盟”的意思是结为伙伴,是个人或多人与其他人或组织集合在一起的组织的统称。本文中,“盟室联动”的“室”指班主任工作室;“盟”指班主任工作室组成的联盟共同体;“盟室联动”指在联盟协调下,校级班主任工作室之间形成互联互通、互助互动的协作关系,通过观念、制度、平台的建构,助力班主任专业发展。

(一)观念建构,形成共享价值观念

当前,关于班主任专业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有的认为班主任缺少专业理论基础,还有的认为班主任缺少专业发展的可能性。为此,联盟积极倡导以正确的理念引导更多班主任接受、认同班主任专业素质结构和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思想,并内化为自身的需求,进而影响其行为倾向。

(二)制度建构,规范专业成长行为

班主任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诸多要素中,制度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保障体系。同时,制度也规范了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路径。为此,联盟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班主任的专业行为,刚性制度与柔性管理并举,专业要求与人文关怀相融,促使班主任发现自己的工作价值。

(三)平台建构,锁定班主任成长坐标

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提升班主任个人的专业理论、实践智慧和教育情怀。每位班主任的基础不同、特长不同,担任班主任的年限也不同,要实现每个班主任的自我发展,就要关注班主任的个性化需求。为此,联盟锁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班主任的成长坐标,为不同诉求的班主任搭建学习交流、分享实践智慧的平台,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盟室联动”助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2020年9月,为了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浦东新区班主任队伍建设整体规划,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后更名为“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研究指导部”)成立了以小学校级班主任工作室为成员单位的工作室联盟,构建起从“全员校本培训”到“校骨干引领的校级班主任工作室”,再到“校级班主任工作室联盟”,最后到“区级、市级和全国级培训”等多种推进方式的班主任培训模式。其中,“盟室联动”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旨在整合浦东新区已有的小学校级班主任工作室资源,积极与区、市、全国各级联盟和各级班主任工作室联动,为浦东新区班主任搭建多元开放的交流、学习平台。

(一)架构三级工作网络

浦东新区小学校级班主任工作室联盟的运作采用分级运行制度,形成了“联盟—联动社—校级工作室”三级工作网络,分别把握不同的工作重點,形成联系。

1.联盟

联盟负责统筹设计,建立督查、周例会和周报制度。浦东新区小学班主任中心组骨干担任督查导师,随时与校级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进行沟通和协调。联盟定期邀请专家为工作室成员提供方向性报告;开通原创微信公众号“德行千里”,每日发布活动信息。

2.联动社

联动社由联盟制订计划、工作室主持人自行组建。首先,联盟根据上学期活动情况,遴选牵头学校。其次,由牵头学校“招兵买马”,组建队伍,形成联动社。目前,浦东新区49个校级班主任工作室已组建起7个联动社。联动社负责将活动信息传递至各工作室,协调各工作室的培训需求、活动周期等,并带动工作室开展各项提升活动。每个工作室都是联动社的主人,大家一起商议计划,每月轮流担当主持者组织活动。这一运行模式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

3.校级工作室

校级工作室致力于将理论付诸实践。一方面,开展以提高班主任能力为重点的培训,围绕学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运用当代教育理念和班主任管理理论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共同协作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联盟主推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活动落到实处,通过活动提升工作室主持人的能力和素养,促进年轻一代的班主任快速成长,打造学校特有的班主任“品牌”。如正达班主任工作室的“一体两翼三进阶”培养模式,“一体”指共建赋能型、集成型、共享型的正达班主任专业发展共同体;“两翼”指以经验型班主任为主的校本系列化主题班会课研究团队和以成长型、成熟型班主任为主的工作室团队;“三进阶”指在班主任队伍建设过程中,依据班主任的培养周期,将班主任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和经验型三种类型,五年一进阶,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完整发展。

(二)把握三大培训重点

许多班主任忙于应付事务,疏于理论学习,运用管理理论指导工作的意识薄弱。因此,联盟鼓励班主任强化学习意识,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科研素养,从而破解“新手班主任缺经验、成熟班主任靠惯性、资深班主任难激发”的困局。

1.理论基础

阅读是个体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借助阅读活动,班主任可以对照自己的工作不断反思,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如有工作室在每一次活动中开设“悦”读分享板块,组织成员定期撰写读书心得,做成笔记手帐,并开展手帐大比武,让每一次的学习更扎实有效。还有许多工作室采取“线上走出去、线下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和开设讲座,夯实工作室成员的理论功底。

2.实务技巧

联盟和工作室牢牢抓住上海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四大模块开展实操训练。一是撰写育人故事,讲好富有浦东特色的班主任故事,培育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二是设计主题班会,提升班主任的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三是撰写带班方略,梳理并总结班主任带班过程中的育人理念、思路和具体做法,通过班集体建设达成育人目标;四是开展情景模拟答辩,提升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和应变能力。

3.科研素养

班主任科研素养的培养对其专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及时关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并将其转化为可供研究的课题。联盟和工作室依托“基于‘盟室联动的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五大机制建构的实践研究”等市、区级课题,做好理论及实践研究,以此提升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的学术水平及科研能力。

(三)创新三大培训形式

1.问题破解法——构建自主的发展平台,提升素养水平

联盟和工作室鼓励班主任从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研究的态度开展工作,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素养水平。

2.经验交流法——构建开放的学习平台,引发深度思考

如果说理论指导能对班主任起到激活思维、启迪心智、更新观念的作用,那么经验交流就能为班主任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教育模式。如启航班主任工作室培训中,老学员戚老师为新学员详细讲授带班经验,当讲解到分地砖设立每个学生的包干区时,学员惊呼“没有一块地砖是没有主人的”;资深班主任陆老师对学生早操、午餐、放学三方面的管理详尽有效,触发了学员的深度思考。联盟和工作室搭建了一个个可参照的交流平台,为一线班主任提供指导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教育教学经验。

3.活动积累法——构建互助的实践平台,提升工作智慧

活动观摩是班主任专业发展中最鲜活的学习方式。联盟和工作室定期组织开展班主任特色工作研讨,包括“送课进班”生态文明主题教育课系列研讨、育人故事撰写研讨、带班方略分享、代入式情景答辩等,不断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智慧。

(四)形成三大提升策略

联盟确立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提升策略,引导班主任不斷自我调整、自我建构、自我总结,在与专家和同伴的互动、共享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动能。

1.自我反思——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前提

自我反思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前提。实施自我反思策略的过程为:第一,班主任主动评估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学习需求;第二,制订个人发展规划;第三,选择所需要的学习资源,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第四,遵循“三阶段、两实践”(实践体验,发现问题;自我反思,诊断分析;二次实践,再度体验)的规律,将所学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实践,并结合个人教学风格进行提炼,使其成为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教育知识;第五,总结评估学习成效。

2.同伴互助——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基础

相近的工作体验和成长需求是班主任之间形成合作团队的情感基础。联盟和工作室把握住“活动组团式”“任务菜单式”“评价多元化”三个要素,推进“同伴互助”策略的落实,提高同伴之间合作互助的可能性,以集体的智慧促进个体的成长。

3.专家引领——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关键

班主任实践反思的水准取决于“教育的眼光”,而“教育的眼光”的培育需要理论的指引。教研活动如果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受困于经验总结水平上的反复,甚至导致形式化、平庸化。因此,联盟开展“德育月月谈”活动,定期聘请全国各地的专家进行辅导讲授,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三、关于“盟室联动”的思考

结合上海市浦东新区“盟室联动”的具体实践,各地可以依照总体的教育发展规划与要求,并根据自身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和完善适合本区域的班主任培养机制。

(一)完善机制建设

首先,可以借助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调研,形成对校级班主任工作室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需求等方面的调研报告。其次,在开展各类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五大机制的建设:注重顶层设计,确立“盟室联动”的保障机制;把握正确方向,打造“优优联动”的活动机制;聚焦能力提升,制定“层级推进”的考评机制;鼓励多元评价,形成“赋能提效”的激励机制;倡导多样展示,确定“合力推广”的辐射机制。

(二)打造特色品牌

联盟和工作室应提高教育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关注改革动态,探寻教研之道,掌握培训策略,发挥工作室联盟的独特作用。同时,结合五育并举和全员导师制等的落实,努力创造条件,建设一支观念新、能力强、数量足、素质高的班主任队伍,打造一个个特色鲜明的班主任工作室。

*本文系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区级课题“基于‘盟室联动的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五大机制建构的实践研究”(2022B033)、2023年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第十届研究课题(重点A)“基于‘盟室联动的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五大机制建构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汤淑蓉

猜你喜欢
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25 班的第8 个班主任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