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2023-06-19 19:32
农村百事通 2023年6期
关键词:烯效唑夏大豆衣剂

一、品种选择

1.大豆品种

选用耐阴、耐密、抗倒性强的大豆品种,春大豆品种可选择齐黄34、南豆23、中黄39等;夏大豆品种可选择贡秋豆5号、贡秋豆8号、南夏豆27等。海拔800米以上地区不宜种植夏大豆。

2.玉米品种

选用紧凑型或半紧凑型、株高适中、适合密植的中矮秆玉米品种,如仲玉3号、成单716、正红507等。

二、地块要求

1.地块选择

选择光照时间长、排灌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肥力好的沙质土壤地块。

2.整地要求

均匀翻耕地块,做到土壤疏松、细碎;土壤翻耕深度要适宜,做到生土不上翻,肥土、熟土不下埋;深挖排水沟,坚持“主沟深、副沟浅”的原则,确保沟沟相连、互相畅通,提高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尤其是平坦地块,应防止栽培地块后期积水,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三、适时播种

1.海拔500米以下地块

间作,玉米和大豆于3月中下旬同期播种,或者都适当延后播种;套作,春玉米于3月中下旬播种,夏大豆于6月中下旬播种。

2.海拔800米以上地块

应选种春大豆,春玉米和春大豆于4月中旬同期播种,或春大豆适当延后(不超过5月10日)播种,不宜种植夏大豆。

四、栽培技术

1.种植模式

(1)大豆3行+玉米2行(“3+2” 模式)

按宽2.5米开厢,宽行2.1米,窄行0.4米。在窄行内播2行玉米,行距0.4米;在宽行内播3行大豆,行距0.35米。大豆行与玉米行之间的距离为0.7米。

(2)大豆4行+玉米2行(“4+2”模式)

按宽2.8米开厢,宽行2.4米,窄行0.4米。在窄行内播2行玉米,行距0.4米;在宽行内播4行大豆,大豆行距分别为0.3米、0.4米、0.3米。大豆行与玉米行之间的距离为0.7米。

2.种植密度

(1)海拔500米以下地块,春玉米(大穗型)每亩留苗3200~3800株;海拔800米以上地块,春玉米(中穗型)每亩留苗4400~5600株。

(2)“3+2”模式:一般建议套作。海拔500米以下地块,春玉米栽培株距15~16厘米,每穴留苗1株,每亩留苗3400~3800株。夏大豆机播单粒播种,栽培株距9~11厘米;人工播种,每穴播种2~3粒、留苗2株,穴距18~22厘米,每亩留苗7500~9200株。

(3)“4+2”模式:一般建议间作。海拔500米以下地块,春玉米栽培株距13~15厘米,每穴留苗1株,每亩留苗3200~3600株。春大豆机播单粒播种,栽培株距9~11厘米;人工种植,每穴播种2~3粒、留苗2株,穴距18~22厘米,每亩留苗8500~10000株。

3.重施底肥

玉米带每亩施45%复合肥(N∶P2O5∶K20=15∶15∶15)55公斤,或玉米专用复合肥(N∶P2O5∶K20=28∶8∶6)35公斤+尿素15公斤。大豆带每亩施过磷酸钙20~25公斤。

4.种衣剂包衣

种子用专用种衣剂包衣,如用29%噻虫胺·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或40%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包衣,以防地下害虫。

五、后期管理

1.封闭除草

播后及时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封闭除草,阔叶类杂草较多的地块,可加入草胺磷或15%噻吩磺隆封闭除草。

2.防治鸟鼠害

出苗后,可在田间布置声光驱鸟装置驱鸟,用21%福美双·克百威拌玉米撒于田间灭鼠,以免鸟害、鼠害发生而导致死苗、缺苗。

3.定苗补种

三叶期要及时定苗;对个别出苗不佳的地块,在两周内,雨后要及时补种,确保每穴都有长势旺的优质玉米苗或大豆苗。

4.中耕松土

玉米显行后即可中耕,保证不铲苗、不压苗,中耕深度为10~12厘米。玉米植株周围要垒土护根,大豆带确保地表均匀平缓压实,无泥条、无小土堆,促进植株根系的生长发育。

5.合理追肥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距离玉米外行20~25厘米处,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大豆分枝期、初花期和鼓粒初期,结合病虫防控喷施叶面肥,可用90%磷酸二氢钾50克+稀施美50毫升,初花期可添加8%胺鲜酯20克/亩,以提高开花保荚率。

6.控旺防倒

在玉米有7~10片平展叶时,长势旺的田块可用矮丰或玉黄金(主要成分为胺鲜酯和乙烯利)等专用药剂控旺控高。大豆分别在分枝期、初花期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50克/亩控旺;套作大豆苗期荫蔽较重地块,则可在大豆二节期至三节期(有3片小叶)喷施1次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剂量减至20~30克/亩。

7.定向除草

玉米带用75%噻吩磺隆、大豆带用25%氟磺胺草醚水剂或15%精喹禾灵+25%氟磺胺草醚除草,根據推荐剂量使用,不要随意加大使用浓度;采用定向喷头或采取物理隔离方式分带喷雾,防止药物漂移产生药害。

8.病虫害防治

利用智能LED集成波段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害虫;在大豆花期至鼓粒期用杀菌剂、杀虫剂、增效剂、调节剂、微肥“五合一”套餐补肥防病治虫。如2.5%高效氯氟氰菊酯+5%虱螨脲+12%甲维虫螨腈+10%乙唑醇+5%烯效唑,或者噻虫啉+康宽+5%烯效唑+75%百菌清+硼钼肥。

(四川省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敬勇   邓力   卫其巍   黄淋华   邮编:635000)

猜你喜欢
烯效唑夏大豆衣剂
育苗基质添加烯效唑、多效唑对黄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烯效唑对食用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不同种衣剂在鲜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烯效唑对库尔勒香梨枝叶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青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天然高分子小麦种衣剂作用机理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