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信息技术渗入幼儿创意美术活动

2023-06-19 04:23池晓璐
小学科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创意美术活动幼小衔接信息技术

池晓璐

〔摘    要〕  当前在教育数字化行动中,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深度融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意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落实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创意绘画活动的创新与实践已经成为幼儿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思路。本文以幼小衔接为背景,以推动幼儿教育数字化发展为目的,围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实践进行研究,并根据视频资源、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投影设备的运用多角度探究实践策略,给出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幼小衔接;信息技术;创意美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3-0103-03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渗入幼儿创意美术活动,契合了幼儿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要求,能够满足幼儿审美素养发展的需求,也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当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通过引入各种设备为幼儿构建数字化教育空间,以支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但是,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面临一定的问题,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体验不足,影响了活动的育人效果。针对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深入研究,充分利用园内的设备资源,为幼儿提供合理有效的创意美术活动课程。

一、利用视频资源,丰富幼儿对美的感知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考虑幼儿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在幼儿园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培养。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幼儿由于年龄限制,在认识世界时主要依靠直观感受。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单调的语言讲解往往很难吸引他们的兴趣,而适当引入视频则可以让幼儿在生动、直观的画面中构建形象,理解活动要求,并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不仅利于创意美术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对幼小衔接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有重要价值。

例如在中班幼儿创意粘贴画活动“种花生”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利用视频为幼儿构建情境,导入主题。视频呈现了农场的情景,并出示萝卜地和花生地的图片,然后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花生的特征。视频将花生的图片放大,教师要求幼儿根据自己拿到的花生进行观察,发现花生外壳上的小麻点,然后尝试剥开花生,观察花生仁的形状、颜色。接下来,视频展现种花生的粘贴画,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帮助幼儿了解、掌握花生壳的粘贴方法。最后,教师为幼儿提供花生、纸、水彩笔、固体胶等材料,并指导幼儿进行自主创作。此次创意美术活动的目标是认识了解花生的生长环境,幼苗、果实等外形特点,丰富幼儿认知。教师利用教学视频展现有趣形象的课程内容,让幼儿形成对花生形象的感知,进而在视频引导下设计创意粘贴画,展示自己的艺术理解。

再如在以“绚丽的花海”为主题的大班拓印画活动课上,教师利用视頻资源,引导幼儿在家庭环境中进行自由创作。视频内容短小精悍,以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生动展示了拓印画的创作过程。幼儿在观看视频后,开始准备各种切好的蔬果、水粉颜料、调色盘等材料,然后在家长的辅助下确定创作过程,即先将蔬果的切面或局部放入调色盘中蘸取颜料,并在边缘轻轻刮去多余的颜料,然后用玉米、花菜等材料将画面下半部分印满绿色的颜料表示草地,最后待印画的草地稍干后,再用小白菜、秋葵、青椒、藕片或其他刻好图案的蔬菜在草地上印花朵。这样开放性的教学指导,能够让幼儿通过视频学习简单、快速地理解活动主题内容,促使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来勾勒复杂形状、表现物品纹理,从而提高幼儿美术创意能力。

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各年龄段认知特点出发,灵活引入视频资源,能够形成丰富的主题、趣味和情景,以可持续探索的形式,引导幼儿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体验绘画、手工等多种美术形式,进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对幼儿进入小学阶段,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传统的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手把手地教幼儿如何做,幼儿按照教师的指导,模仿教师示范的作品进行创作即可;而在小学阶段对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要求较高,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在幼小衔接背景下,要求教师要对创意美术活动进行创新和改进,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创意美术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他们借助各种材料、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我的一种活动方式。在活动指导中,调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十分重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幼儿营造生动有趣的探索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点燃他们的创意灵感。因此,幼儿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优势,为幼儿构建良好的活动环境,引导他们自主探究,促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和个性。

例如在中班幼儿手工课“五彩蛋”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在主题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绘本故事,引起幼儿兴趣。在一张张生动的图画的引导下,幼儿了解到:秋天到了,森林里的树叶有的黄了,有的红了,非常漂亮。小动物们都跑出来玩,白母鸡妈妈和黑母鸡妈妈也出来卖东西了,它们的篮子里装的是五彩蛋。小动物们对这些五颜六色的蛋十分感兴趣,纷纷前来购买。在故事的引导下幼儿对五彩蛋的制作产生了兴趣,教师趁机出示各种图片,引导幼儿欣赏五彩蛋,并初步了解各种装饰方法。在了解了五彩蛋的制作方法后,幼儿们跃跃欲试,教师则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为每一组提供蛋若干、记号笔、油画棒、橡皮泥、彩纸、胶水、剪刀、底座等工具材料,并引导他们自主选择材料操作,根据课件的指导设计出心仪的五彩蛋。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资源,为幼儿展示物体涂色、装饰的过程,调动幼儿兴趣的同时为他们提供自主创作的指导,并有效培养了幼儿创意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教师能够更加灵活地开展创意美术活动,并为幼儿创造自主探究空间,启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创意,进而提高教学活动效果。

三、利用电子白板,激发幼儿的创意表达

电子白板是一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它强大的功能,能够给课堂教学增添色彩,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一般只能做到放映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课件,教师在授课时容易受到课件的牵制,而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学内容。它有随意放大缩小、拖动、复制、粘贴、即画、即写、即擦等多种教学功能,不仅让学习者的目光始终集中在白板上,能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还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易操作、可观察,促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电子白板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工具,在各学科教学中均会或多或少地运用电子白板开展课堂学习活动。在幼小衔接背景下,将电子白板应用到创意美术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活动体验,还能培养幼儿的信息化学习能力,为其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在幼儿美术创意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灵活选择其功能,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激发幼儿的创意表达。

例如在中班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设计“有趣的影子”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以幼儿生活中的影子为探究对象,巧妙运用电子白板中的音效、动画、蒙层等技术为幼儿展现神奇的影子,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寻找影子的秘密,体验操作多媒体进行游戏和探究活动的乐趣。接下来,教师为幼儿提供创意设计的机会,让幼儿利用光的照射,观察各种物品的影子,例如自己手的影子、文具盒的影子、玩具的影子等等,并通过观察影子完成美丽的影子创意绘画。最后,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幼儿的优秀画作,鼓励幼儿分享、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让幼儿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小班创意美术教学中,教师在美术课程中融入语言内容,并设计了主题为“谁咬了我的大饼”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播放白板课件,与幼儿互动交流,讲述故事,让幼儿认真观察兔子、小鸟、狐狸、鳄鱼和河马的嘴形和牙印,并判断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其中在讲述到小兔子的相关情节时,教师设计问题:在大饼上咬了一口,那它咬下来的痕迹是什么样子?然后使用放大镜,请幼儿观察大饼上的印记,最后做出判断。在完成故事讲述后,教师出示大饼道具与动物与咬痕图,让幼儿观察对比动物咬下的痕迹并用语言进行描述,用画笔进行创作,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语言表达与美术绘画中,教师引导幼儿抓住不同动物的特点,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创意想法。

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如遮罩、聚光灯、擦除、合并、拉伸、移动、嵌入等,优化活动环节,激发幼儿的创意思考。同时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性,结合各自学科教学实际,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等完美整合运用到教学过程之中,强化了幼儿的创意实践,提高了创意美术教学水平。

四、利用投影技术,优化创意美术活动氛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投影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够为学习者营造更加立体、逼真、沉浸的学习空间,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潜能。幼小衔接工作中,要求幼儿美术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能够借助环境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使幼儿产生审美意识,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幼儿美术创意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投影技术,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培养幼儿对美的敏感性,萌发其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提高活动教学效果。

例如在中班创意美术课“神秘的海底世界”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利用投影设备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蔚蓝的、神秘的海底世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幼儿可以看到鱼儿生长在蓝蓝的海水里,珊瑚、水草、海藻、贝壳装饰着海底世界。在幼儿的视觉体验中,教师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发散联想,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把感知到的海底世界用画笔表现出来,进而培养幼儿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并提高色彩训练、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与审美教育的效果。

再如在大班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来到当地的裸眼全息儿童剧场,沉浸式观看优秀的童话剧目。剧场运用全息技术,打造梦幻的舞台表现形式,融入趣味DIY、填色涂鸦及互动娱乐,为儿童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观看结束后,教师依托剧场内的DIY小剧场,为幼儿设计实践任务,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童话剧目、不同的场景填色,进而在童话世界里游戏,体验担当剧目美术设计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投影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创意美术活动的空间环境进行构建和优化,让幼儿在沉浸式的创意空间中发现美、探索美,进而形成创作欲望,实现对美的个性化表达。

总之,创意美术活动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审美素养发展以及身心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数字化的行动中,幼儿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将技术与创意美术活动课程进行整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美术教学水平,切实推动幼儿园艺术课程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也为提升幼小衔接工作质量提供保障。上述内容根据目前幼儿园常见的设备资源,对信息技术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進行了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当然,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深入研究,展开实践,探索实践路径,为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积累经验。

【本文系2022年福建省大田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生活化背景下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号:TKTY-2223】

参考文献

[1]戴庆红.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新教育,2014(4).

[2]丁秀华.多媒体在美术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4).

[3]王彤彤.多媒体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山东教育,2012(33).

猜你喜欢
创意美术活动幼小衔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材料的创新运用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废旧材料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