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东村的幸福生活

2023-06-20 00:47王若拙郭呈龙
新长征·党建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和龙市东村稻田

王若拙 郭呈龙

从和龙城区出发,与海兰江水同行,朝着东北方向行驶45公里,记者来到了光东村。这里是歌曲《红太阳照边疆》的创作灵感来源、延边最大的水稻种植基地,这里曾因基础设施陈旧、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遭遇发展瓶颈而一度沦为贫困的“空心村”,又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两代光东人的接续奋斗中再次繁荣,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八方来客的“网红”村。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光东村视察,为这座边境小村指明了发展方向,注入了澎湃的发展动力。

八年奋进,沧海桑田。光东人将对党和领袖的深深信赖,化作砥砺前行的无穷力量,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山川新谣。

米乡往事

光东村地处黄金水稻带,好山好水好气候,孕育出颗颗饱满、粒粒生香的稻米。在古代,此地是重要的“皇家御米”产区;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水稻也曾荣获农业部金奖。稻米虽好,光东村的百姓却因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粗放型种植方式而得不到满意的收获。随着“打工潮”的来临,年轻人纷纷远离家乡,光东村变成了“空心村”。穷则思变,光东人希望找到新出路。

2009 年,在日本留学的金君重新回到了父老乡亲的视野。2008 年,他回国探亲,看到光东村有大量土地闲置,心里很不是滋味。和家人一番商量后,他决定返乡创业,于次年成立了淳哲有机大米农场有限公司,从大米种植基地做起,化零为整,带领乡亲们摆脱“一亩三分田”小规模种植的束缚。起初,农场只有 30 多垧水稻,米价最贵只能卖 2 元一斤。如何增加效益,是金君必须破解的难题。

同样的难题,也在困扰着延边光东朝鲜族民俗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光东村归心民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丽娜。2011年春,她来到光东村做起了民宿生意。创业初期,她每天早出晚归,往返于光东村和延吉市,与多家旅行社联系业务,6月18日就接待了1000名游客。首战告捷并未让杨丽娜感到开心,她想不明白,这里有独特的朝鲜族民俗和稻田文化,为何游客却不愿过多停留,只是歇歇脚、吃口饭便匆匆离开?

为改变光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产业发展初级、农民收入单一的局面,和龙市委办公室主动包保光东村。一番投入之后,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然而,如何让光东村实现更快更优质的发展,困扰着每一个人。边境小村呼唤变革,可变革的方向在哪里?

小村蝶變

2015年7月16日,一个光东村全体村民终生难忘的日子。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萦绕心头的“三农梦”,这一天,总书记把“三农梦”传递给了光东人,拉开了光东村跨越发展的序幕。

与金君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鼓励他建加工厂,形成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正是总书记的一席话,让金君明确了带领全村走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的目标。和龙市也向光东村派出了农业产业指导员,帮助金君向有机农业和现代化种植转型。金君为自己的有机大米注册了“吗西达”商标。在朝鲜语中,“吗西达”是“美味”的意思,他要让美味的光东大米“走出去”。于是,他带着光东村的优质大米走遍全国多座城市。随着见识的增长,他意识到技术革新的紧迫性。2016年,金君向和龙市申请了100万元贷款,建设了“智慧型”农场。他还联合村民成立了有机稻米合作社,探索“鸭稻共生”“稻田养蟹”等绿色种养模式。先进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令人满意的市场反馈,如今“吗西达”大米早已销往全国甚至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并带动了“海兰江御米”等品牌。收益增长的同时,金君给村民流转土地的费用翻倍,给村集体的分红也一年比一年多。

“吗西达”的品牌壮大之路无疑是成功的,而光东村人居环境的嬗变同样值得铭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龙市2015年向农村室外旱厕发起了总攻。市委、市政府以光东村为试点,将旱厕全部改造为室内卫生间;2019年,又投资新建 2 座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对光东村进行集中污水管网改造。很快,光东村家家户户不仅用上了室内坐便器,还安装了热水器,卫生间与城里的一模一样。光东村的成功,也成了和龙市全面发起“厕所革命”的源头。

人居环境的改善,让富了“口袋”的光东人也富了“脑袋”,陈规陋习在村里渐渐没了市场,志愿服务、“爱心超市”、孝老爱亲、邻里互助成为新常态。注入文明的基因,光东村终于破茧成蝶,拥有了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国字号”荣誉,光东村党支部也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山川新谣

如今的光东村已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说起这里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玄杰感触颇深。2021年以前,他是光东村的第一书记。“做扶贫工作,要像绣花一样,必须一针一针,才能有所成。”玄杰带领驻村工作队埋头苦干,在村“两委”的默契配合下,2018 年便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玄杰惊喜地发现,摆脱贫困后,光东村人心更齐了。“人心齐了,就要找到更多的致富途径,让农文旅充分融合,这样日子才会越来越好。”2018 年 9 月,玄杰抓住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的契机,创新实施了“共享稻田”项目。他们将试点稻田分割成 100平方米一块,面向宁波市鄞州区开放认领,价格为1000元。顾客不仅能获得 100 斤优质大米,还能通过网络实时察看水稻生长的全过程,欣赏稻田风光。这一创意很快便引起了周边村屯的兴趣,于是,在和龙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18 至 2020 年,光东村带领周边村屯共推出 24000 块“共享稻田”,认领资金达到2400万元,纯利润高达850万元。“共享稻田”的成功,让金君和杨丽娜都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大家聚焦稻田文化和朝鲜族民俗旅游,齐心协力、加大投入,不仅让光东村从游客“歇歇脚”就走的旅游途径地变成来了就“住几宿”的旅游目的地,更是为光东村赢得了“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头衔。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铭刻在光东人心里,光东村成立了“中心村”党委,带动周边3个村共同致富。2021年,玄杰从扶贫第一书记变成了肩负乡村振兴重任的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两委”和返乡创业青年鼓足干劲,在继续推广“共享稻田”的同时,建设村史馆,开创稻禾间童野乐园项目……构建了“吃、住、游、购、娱”一站式服务体系,让更多游客来到光东村、消费在光东村、陶醉于光东村。

海兰江畔知盛世,稻花香里说丰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不仅是光东村化茧成蝶的起点,更是吉林省“三农”跨越发展的里程碑。“小缩影”足以印证“大道理”。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农业必将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必将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农民必将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日子。

责任编辑/赵    鹏

猜你喜欢
和龙市东村稻田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稻田摸鱼记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宫
馆陶有个寿东村(组诗)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和龙市农业机械化学校积极做好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准备工作
和龙市百里坪东沟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GPS在东村隧道控制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