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二学段单元语文要素教学实施策略

2023-06-20 02:44黄宝燕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本文立足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要求,针对小学第二学段语文阅读教学开展基于单元整体的语文要素教学策略研究,提出树立语文训练的整体意识、关注单元语文要素在各册次教学内容中的教学序列和层次、关注单元语文要素在本单元各板块教学中的全面统整等教学主张,同时提炼出四大教学策略,包括解读单元语文要素的内涵、厘清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层次、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有序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教学、在语言实践中实现单元语文要素的灵活运用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 第二学段 单元语文要素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0-0058-05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编写说明中指出: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教材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除了加强不同年级、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教科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个板块内容形成合力。从三年级教科书开始,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还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整体教学观,准确把握单元语文要素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解读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层次,基于学生的基本学情准确落实单元語文要素教学。

语文要素是语文训练的重要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语文学习习惯等。单元语文要素是单元教材中语文训练的重要元素。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一般从阅读与表达两个方面各安排一个语文训练的要素,因此,每个单元通常有两个训练要素。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中,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题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出题,适当关联人文主题,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切实解决了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的难题。本文重点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中的阅读训练要素,适当结合表达训练要素和人文主题,以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下简称三下七单元)为例,探讨实施单元语文要素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聚焦导语,对照语文课标,解读单元语文要素的内涵

综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不同年级、不同册次、不同单元语文要素的呈现体现出明显的序列化和体系化特点,与语文课标规定的各学段分级分类的课程目标相互呼应。段落教学是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课标》)在有关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目标的阐述中,明确提出了“理解关键词句”“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目标。而要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要清楚地了解每一个段落的主要内容以及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找出各段中的关键词句,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串联、整合,从中提升学生对文本主要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三下七单元在单元导语中提出:“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奧秘,等待我们去寻找。”这一表述揭示了本单元“奇妙的世界”人文主题。于是,教材编者围绕该主题在本单元先后安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3篇阅读课文。“三下七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显然,该训练要素是达成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目标的重要一环。围绕语文阅读训练要素对每篇课文进行整体上的教学解析,结果如图1所示。

二、解读教材,分析编写意图,厘清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层次

树立整体教学观,教师在解读教材和分析教材编写意图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关注单元语文要素在教材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以及在同一册次同一单元不同课文、不同板块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一)解析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在教材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围绕三下七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解析第二学段四册教材相关阅读训练的具体要求,可以发现教材编者所安排的以下教学层次。首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排的阅读训练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排的阅读训练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上述三个单元都与三下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有关,都是关乎文本“生动语言”的,从“关注”到“感受、积累”再到“体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三下七单元的“感受”介乎其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安排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安排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七单元安排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上述单元都与三下七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有关,都是围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个训练目标,同样的,三下七单元介乎其间,承上启下。

纵向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意在准确定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构建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梳理相关阅读训练要素的教学层次,结果如表1所示。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已经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训练的是学生对“一段话”的阅读理解和表达的方法;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已经学习过“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训练的是学生“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阅读理解和表达方法。因此,三下七单元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其实是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表达方法的具体化和进一步拓展提升,从“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到具体化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表达方法进一步具体化,关注的面从段落结构进阶到课文的篇章结构,充分体现了语文训练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二)解析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在同一册次同一单元不同课文、不同板块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单元阅读训练要素的教学,虽然要统筹兼顾单元整体教学,但更应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和每篇课文的内在关系,包括对单元课文进行横向分析、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每篇文章的结构和表达特点、关注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等,精准落实单元中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构建相关的教学内容,实施有效的教学。通常来说,单元中的首篇或前两篇课文往往是一个单元的“领头雁”。教师可以运用抓住首篇特点、兼顾单元共性的策略实施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教学,为后续课文教学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方便学生在自主阅读与鉴赏中进一步“消化”首篇中习得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内化、吸收。

从单元整体来看,三下七单元三篇课文既描写了普通事物的美,又描写了海底神秘事物的美;既将海、陆、空中的万事万物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又聚焦了火烧云这一特殊事物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清晰地描绘出一幅幅神奇而美妙的世间万物图。从单元语文要素的联系上看,每篇课文都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和顺序进行布局谋篇的,条理清晰、语言生动,且都能紧紧围绕“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量身定制课后练习题,分层逐点落实语文阅读训练要素。因此,教学目标都注意进行读写结合、灵活巩固。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实施单元语文要素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将三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串联为一个如图2所示的学习主题“奇妙的世界之旅”,将每篇阅读课文当作旅行中的一个站点,让每一个站点承载着不同事物的不同景象,同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现与文本的深度对话。

三、解读文本,统整单元内容,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单元语文要素在导语中的表述是方向性、概括性的,不是对每篇课文教学目标的具体描述。因此,教师为了精准定位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需要对单元语文要素在单元教学中的实施进行分解、量化。落实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首先应细读文本,分析文本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文本特色;其次应结合单元导语,关注课后练习题,延伸交流平台和词段句运用等,细化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量身定制”单篇教学的目标,贯穿语文训练方法的学习与应用。

针对三下七单元三篇课文的教学,笔者运用以上策略,对每篇课文的关联内容进行细致的梳理,由此确定了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

四、搭建支架,设计驱动任务,有序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教学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是《2022年版语文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提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应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维果斯基的支架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之初,需要给学生建立支架,提供帮助,再逐渐减少帮助,以达到促进学生独立发展的目的。笔者将支架式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利用教学支架的帮助逐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教学。

三下七单元第一篇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是实施单元语文要素教学的关键。如图3所示,该文主要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用生花妙笔描写天地间平凡的事物因“有生命力”而变得“奇妙”的过程,语言生动有趣,画面感很强,给人们描绘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奇妙的世界。围绕“天空”部分的教学,教师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依次感受“太阳”“云彩”“雨点”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究竟有什么奇妙之处:先带领学生学习第3自然段,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悟清晨随着太阳升起天空在色彩上发生的奇异变化以及“大火球”这个比喻的生动形象;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天空还有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神奇?”,学生自然而然会发现“下雨前的云彩变化”“雨后水洼变成了有趣的镜子”“落日余晖的顽皮”“群星闪烁如蜡烛”等的奇妙之处;最后适时点拨——正是“太阳”“云彩”“雨点”这些魔术师不断地变着戏法,才让“天空”这个无边无际的舞台充满了奇妙,课文就是通过这些事物在一天中的变化来写天空的,正好对应了课文题目“我们奇妙的世界”。围绕“大地”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前面的发散思维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受“植物生长”“水果诱人的颜色”“大树下乘凉”“金黄色的光辉”“房檐上垂下的冰柱”等普通事物的奇妙。最后进行总结,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平常所见的普通事物为什么能称之为奇妙,然后引出恰是昼夜流转、四季更迭的“变化”赋予了天空和大地以奇妙的生命感,而昼夜流转、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也正是本文写作天空和大地时重要的表达方法。

《海底世界》的教学,教师可将课文第四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先找出关键句“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再创设一个“小小解说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最想介绍的海底动物给大家认识,从而整体梳理出作者所描写的海里动物不同的活动方法和特点。其间要特别注意,“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课文没有直接写出鱼的名称和它的活动方法,学生不易归纳,教师可抓住“梭”字,帮助学生理解这是一种行动速度很快的鱼类,从而概括出梭子鱼的活动方法是穿梭前行。关于本段动物活动方法的總结,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包含动物名称、活动方法、活动特点选项的表格,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的理解,从而注意到作者在介绍海里动物的活动方法时不是随机选择描写对象,而是选取了一些活动方法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来描写,如:有速度极快的,也有速度极慢的;有利用反推力前进的,也有巴在轮船底下不动、借助轮船活动的。在学完第四自然段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迁移方法,自主学习第五自然段:先找出关键句“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再围绕关键词“差异”概括出课文从色彩和大小两方面来写不同海洋植物的特点及差异。

《火烧云》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而在想象中体会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受火烧云的丰富变化。教学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火烧云是怎么样的”句子,聚焦“烧”字开展内容学习;再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和本課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火烧云的两个方面即颜色和形状,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关于描写火烧云颜色的教学,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对其中生动的词语进行分类列举,如“红彤彤、金灿灿”是ABB式的叠词,“葡萄灰、茄子紫”是由事物加颜色组成的形容词,“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按“半……半……”规律构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规律,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观察火烧云的图片并创造出更多表达不同颜色的类似词汇,以此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创造新词汇的能力。

五、读写结合,组织语言实践,实现单元语文要素的灵活运用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语言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2022年版语文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语言实践,乐于语言实践,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强化认知,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三下七单元的首篇《我们奇妙的世界》,在课后小练笔中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描写“雨后”水洼、“夜空”群星、“夏日”绿荫的句子,感受其中“普通而又美的事物”后,也来写一写。教师可据此引导学生先从儿童视角观察某个特定时间段的普通事物,激活想象力,再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法,如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等,写出自己的新发现,写出世间普通事物的奇妙之美。次篇《海底世界》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了课文是如何从五个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此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迁移阅读训练,出示一篇从几个方面描写某一事物的文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迁移学法。末篇《火烧云》一课,在引导学生找出作者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规律时,可尝试让学生先从时间词语入手,找出相关的变化,再总结出作者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过程“出现—形状变化—消失”的方法,最后结合这种描写形状变化过程的方法,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一个仿写练习。如此设计本单元三篇课文的语言实践活动,虽各有侧重,但仍然能够做到浑然一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渐走向深入:第一篇的练习重在“认知”,让学生初试身手,用一句话尝试写一写体现普通事物奇妙的个别例子,渗透语法修辞和交流审美感受;第二篇的练习意在“理解”,让学生巩固认知,整体把握同类文本的主要内容和语段结构;第三篇的练习旨在“实践”,引导学生由读到写,将语言和思维材料转化为文字表达,正确掌握如何条理清晰地将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方法。

总之,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整体性、渐进性。在实施单元教学时聚焦单元语文要素,树立语文训练的整体意识,关注单元语文要素在各册次教学内容中的教学序列和层次,关注单元语文要素在本单元各板块教学中的全面统整,准确定位本单元各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引导学生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逐渐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与应用,全面培育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陈秀英.由扶到放,落实语文要素:统编版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语文新读写,2021(13):70-72.

[3]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9(3):82.

[4]严嘉琳.聚焦语文要素 优化单元整体设计:以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2022(5):48-51.

注:本文系北海市教育科学2021年度课题“统编教材下小学中段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2021B08)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宝燕(1986— ),北海合浦人,本科,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