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夫子到王者师

2023-06-21 18:34曹琳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育观孟子

【摘 要】《孟子》一书得以流传至今,离不开弟子和后人对其观点的认可,后人对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定义也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师者躬身实践的结果。他的学识、智慧、德行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注入了正义的能量和不屈的精神。孟子在世时虽未能实现做“王者师”的愿望,但他的很多思想主张却被后世执政者所采纳,惠及百姓。

【关键词】孟子;王者师;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2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心怀以仁政辅佐诸侯国君称王于天下的远大抱负,更重视内在心性的修养。“教育”一词正是出自于《孟子》,他认为君子引以为乐的三个方面分别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乍看之下三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关联,但前两方面正是第三个方面所强调的“教育”的目的。“父母兄弟”说的是为人的根本——孝悌之道;“不愧天人”说的是世间大道——仁义之路。儒家重视“孝悌”,并视为“仁”的根本,君子对他人、对百姓的仁爱,就是把对父母、兄弟的爱一层一层向外推的结果。

教育的目的正是如此,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让“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伦常被人们知晓并发扬,让人们找到并呵护自己原本具有的“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以此为发端形成“仁、义、礼、智”四种美德。集这些美德于一身的人,儒家称之为“君子”,他们是社会发展变革的中坚力量。

孟子的教育观在《孟子》一书中无处不在,孟子并不把增长知识、提升智慧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而是把找到自己原本就具有的“四心”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诸侯国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情景十分常见。孟子不忍百姓受苦,周游列国,向诸侯国君宣传“仁政”,试图以“仁政”实现国家强盛,以“仁者无敌”使各诸侯国归于一统。由此可见,孟子的教育对象不仅仅是普通百姓,更有诸侯国君。孟子不满足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更希望能够像商汤时期“伊尹”、齐桓公时期“管仲”一样,做“王者师”,也就是国君的老师。孟子说:“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孟子对成为“王者师”有信心,因为他毕生所倡导的“仁政”主张足以实现“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的和谐境界。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也用“道既通,游事齐宣王”来描写孟子的通达状态和他要做“王者师”的愿望与信心。

孟子的教育观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关于教育目的上文已论述,接下来从教师层面来介绍孟子的教育观。

一、什么样的人可以做老师——博学而祥说,正己然后正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老师的要求。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教师匮乏的年代,老师的标准不宜太高,能做到“温故知新”,就可以做老师。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私学盛行,他三十多岁开始收徒讲学,给自己定了更高的为师标准。首先为人师要有广博的学问和总结提炼的能力。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广泛的学习,详细的解说,并能概括其大义,也就是要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其次要有正直的德行。孟子說:“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自己弯曲的人怎么能使别人伸直呢?言下之意是自己行为不端,却纠正别人,别人怎么会认同呢?所以作为老师,正直是必备的素养。

正直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孟子讲的有浩然正气的“大丈夫”。何谓大丈夫?孟子定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应该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居仁由义、心胸宽广,有远大的抱负,得志时心系百姓,不得志时独自坚守,不被富贵、贫贱、威胁所屈服,这样的人称为“大丈夫”。作为老师,若能具备“大丈夫”的气节,不仅能做普通人的老师,更能做“王者师”。

二、教什么——讲《诗》《书》以化人,守先待后内圣外王

《诗经》《尚书》等古籍是孟子教育弟子的重要教材。尤其是在《孟子·万章上》中,用了大篇幅记述了孟子和弟子之间关于《诗经》《尚书》内容的讨论。万章、公孙丑、咸邱蒙、高子等弟子时常将《诗经》中某个章节的内容和尧、舜、禹等圣王的行为相对比,结合世俗向孟子发问。孟子一般从两方面进行回答,一是要懂得解释《诗经》等古籍的方法。针对如何解释古籍,孟子提出“以意逆志”的方法,就是既不能因文字的意思误解词句本意,也不能因为词句的意思误解作者原意,应该从词句本意出发,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倒推作者的原意。例如咸邱蒙在读到《诗经》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章句时产生了疑问,按照这句话的说法,舜做了天子后,普天下的人包括他的父亲瞽叟都应该是他的臣民,但舜并不把父亲当做自己的臣民,这是为什么呢?孟子的解释是,这句话是想表达天子为了国家事务奔忙不能奉养父母,没有父亲也做臣民之意。孟子回答学生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即使是《尚书》这种被儒家奉为经典的古籍,孟子也不盲目崇信。孟子希望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书中的内容或外界的声音所打扰。

个体从普通人成长为圣人的学习程序是孟子教育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因为这句话,曹交专程来到邹国向孟子请教如何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王。对于像曹交这样天资不算聪明的人,孟子的回答直指根源而又浅显易懂,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孝悌”不仅是尧舜之道的根本,也是为人的根本,孟子化繁为简的回答恰到好处。但对于当时身为世子、受过良好教育的滕文公,就得让他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滕文公还是世子时,在宋国初次见到了孟子。孟子向世子讲“性善论”,普通人如何成为尧舜这样的圣王呢?世子觉得难以置信。孟子从“孺子将入于井”的假设来说明“恻隐之心”是人原本就具有的,把它扩充开来就是“仁”,普通人沿着本有的善性坚守下去便能成为圣人。孟子认为“圣人与我同类者”,尧舜虽是圣王,但也是人。孟子强调“夫道一而已矣”,世间大道其实就这一条。我们担心的不应该是自己能否成为尧舜这样的圣王,而是能否始终拥有坚持走在大道上的决心。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思维方式是孟子教育弟子的重要内容。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孟子说:“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行有不得”是人们经常会面对的情况,选择向内求还是向外求,是分辨儒家和非儒家的标准。儒家侧重于向内求的思维方式,多从自身找原因。但“反求诸己”也有限度,遇到蛮横不讲理的人,如果君子从“仁、礼、忠”三个方面自反都没问题,那就是对方的问题,对待有问题的人,无需生气也不必责备。

“养心做大人”的修身智慧是孟子教育弟子的创新之举。孟子提倡“养心莫善于寡欲”,他重视养心,认为人的器官有“大体”和“小体”之分,心是会思考的器官,孟子把它看做“大体”;其他器官不会思考,容易被外物蒙蔽所以被视为“小体”。孟子说“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注重养心,就能认清人的善性,减少耳目之欲,就能保有并扩充人的善性,这样的人便可称为“大人”。和“大人”相对的“小人”没有任何贬义,指的是普通百姓。“大人”和普通百姓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注重“养心”。孟子对心性的阐述以及“养心”方法的指导对弟子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当代人修身也有很大的启发。

“六艺”中包含的“礼、乐、射、御、书、数”是儒家弟子的必修科目。对于“六艺”的教学,《孟子》中并没有具体论述,但孟子和弟子的对话中都有涉及,例如孟子常以射箭为例来讲“仁”的美好品格;和齐王讨论音乐并发出了“独乐乐,与民乐乐,孰乐”的提问;在齐国为卿时“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的事君尽礼;和农家学派辩论时用“倍蓰、什百、千万”来描述物品千差万别的情况;对擅于驾车又不与小人合作的王良大加赞赏。儒家的“六艺”之所以在《孟子》中没有具体论述,主要原因在于孟子认为“心性”才是教育的重点,注重弟子和后人心性的培养。

三、怎么教——言近而指远,守约而施博,不下带而道存焉

言语浅近,重点明确,操持简单,影响深远是孟子一贯的教育方法。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不管是教育弟子还是向诸侯国君推行仁政主张,孟子的话重点明确又浅显易懂,例如他用“揠苗助长”来形容浩然之气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用牛山上草木萌芽来比喻人一觉醒来时萌发的微弱正气;用植物的“一曝十寒”来形容奸佞之臣对国君的恶劣影响;用“冬日饮汤夏日饮水”的生活事例与告子的“义外说”进行辩论,这些都是言语浅近的具体体现。后文中“不下带”即是此意,“带”指的是腰带,一个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首先看到的肯定不是腰带以下的部位。“修其身而天下平”是“守约而施搏”的具体体现。要想实现君子的最高理想,平治天下,做到“修身”就可以,這无疑是“守约”的最高境界。

孟子列举了君子常用的五种教育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时雨化之”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及时,二是润物无声。及时是要抓住启发诱导的关键时刻,先埋下伏笔引导弟子思考,思考到一定程度及时点拨,弟子受到教育却又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这一点在孟子和弟子公孙丑谈论“知言养气”时尤为明显。“成德”指成全品德。“达财”的“财”通“材”,指弟子在哪方面有天赋就重点培养哪方面的才干,这正是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成德”和“达财”相辅相成,既重视对弟子才干的培养又重视品德的养成,这二者正是读书人出仕为官的必备素养。“答问”即通过对话为弟子们答疑解惑,这是常见的教学方法。即便是弟子问出“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这样犀利的问题时,孟子也对答如流,令弟子们心服口服。如果说前四种教学方法属于主动的教学方法,那第五种“私淑艾”则属于被动的教学方法。“艾”指美好的品德,“私淑”指私下里学习。虽然从孔子去世到孟子出生经历了一百多年,但并没妨碍孟子向孔子学子。孟子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虽然没机会得孔子亲自教诲,但却通过他人了解孔子的思想、事迹、为人,这也是先师孔子教育人的一种方法。从今天的视角看,我们通过《孟子》一书了解孟子思想、体会和感悟孟子的精神气魄、理想信念不正是“私淑艾”吗?

在关键环节高标准不打折是孟子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当弟子公孙丑一边感叹“道”的崇高美好一边觉得求道之路似登山不可及想要孟子降低标准时,孟子举了“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的例子:像鲁班这样的能工巧匠不会因为徒弟笨拙而放弃以绳墨为工具来画直线的标准,像后羿这样的神射手也不会因为学射之人愚笨而放弃射箭时拉满弓的标准,同样道理,“道”的标准虽然难以企及,但也不能因为修道之人能力不足而降低。孟子坚持高标准,有能力的人自会跟上来。孟子对待弟子如此,对待诸侯国君亦如此。在诸侯征战的战国时期,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虽顺应民心又逻辑严谨但实施起来难见成效所以很难被诸侯国君采纳。即便如此孟子也没有为了迁就诸侯国君而把“道”打折扣,他抱着“以齐王由反手也”的期望来到齐国向齐宣王宣传仁政思想;踌躇满志走上齐卿之位,却因齐王不推行仁政黯然离去,孟子不贪求荣华富贵,最关心“道”是否能不折不扣地推行。

“以善养人”是孟子最根本的教育方法。教育取得成效需要弟子对老师的认同,这种认同不仅包括对思想、观点的认同,也包括对老师德行的认同。作为老师希望弟子能认可自己的观点,但即使不被认可,孟子也只需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可以了。孟子说“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善”可以理解成“善端”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出的善行。“服”意为使别人归服。“以善服人”就是凭借自己的“善”让别人归服于自己,孟子认为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所以孟子主张“以善养人”“养”字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可实现“服天下”的效果。

“不屑之教”是孟子较为特殊的教育方法。孟子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教育的方法很多,不屑于教,对受教者来说也是一种教诲。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好老师的标准,孟子“不屑之教”似乎有违“诲人不倦”的师道,但“不屑之教”能引发受教育者反思为何老师不屑于教自己,进而找到自己在思想或行为上的错误。这种做法符合儒家“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思维逻辑。“不屑之教”在《孟子》中偶有出现。滕更作为孟子弟子,向孟子提问却不到孟子回答,弟子问其缘由,孟子答“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滕更本该以弟子身份向孟子请教,却仗着自己是滕君之弟来发问,孟子不答其实是想让滕更反思,端正学习态度。

《孟子》一书得以流传至今,离不开弟子和后人对其观点的认可,后人对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定义也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师者躬身实践的结果。他的学识、智慧、德行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注入了正义的能量和不屈的精神。孟子在世时虽未能实现做“王者师”的愿望,但他的很多思想主张却被后世执政者所采纳,惠及百姓。他的名言至今耳熟能详,人们依然能从中受到教育。孟子的教育观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教育方法的运用在今天依然能给正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老师们以启发。

作者简介:曹琳(1986—),女,汉族,山东邹城人,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邹城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现场教学教员、孟子思想讲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孟子思想。

猜你喜欢
教育观孟子
磨刀不误砍柴工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教育观新论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基于工程教育观的G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美国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