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2023-06-21 00:38陈雨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陈雨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普及,教育信息化管理已成为高等院校改革发展的必备环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场所,推行教育信息化管理,对提升教学工作水平,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坚持问题导向的研究方法,首先简要阐述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背景、需求和重要意义,然后重点分析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管理;高职院校;线上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当前,我国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变革,学校组织形态、教学管理模式呈现新形态、新特点,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门院校,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实践性、操作性强,应用信息技术参与教学管理活动,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高职院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背景与现实需要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全球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潮流。为此,国家高度重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工作。2017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7〕4号),在院校信息化基础能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前,全国各地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社会各界对教育信息化管理都给予充分肯定。如何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成为各地教育部门与高职院校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清晰,理念模式滞后

目前,高职院校对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具有普遍共识,但对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深层次内涵、作用意义和实践操作方法,很多高职院校还存在一定误区,认为教育信息化管理就是一种互联网教学管理手段,主要是辅助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未能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管理在高职院校各项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整体工作理念和思路相对落后。

(二)投入保障不足,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推进缓慢

教育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需要采购升级的设备设施多,投资周期长,协调事项多。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都是地方事业单位,需要依靠财政投入,但各地财力不同,对教育信息化管理支持力度不同,客观上也导致教育信息化管理进程参差不齐。特别是偏远地区,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明显滞后,很难获得大力投资,导致基础设施、软件开发、日常管理均不到位。

另外,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各类软件和硬件设施、互联网环境等,都需要长期投入与维护人员,这对高职院校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三)平台建设开发不到位,功能单一,实用性差

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多个平台、子系统协调推进,如校园管理系统、线上教学平台、智慧课堂、办公OA协同平台、档案系统、财务系统等。但是,不少高职院校平台系统开发不到位,只实现了其中少部分功能模块,而且平台通用性、便捷性、智慧性不足,实用性不高。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尚未形成,对日常管理质量和教学质量的促进力度有限。

(四)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不足,线上课程效果不佳

教育信息化管理软件和硬件环境搭建后,如何运用信息化智能平台,统筹信息化实践培训基地、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方法,进一步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高教学管理效果,成为高职院校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在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和专业特色进行了探索,已经逐步形成制度,如“1+X”证书制度、实训机制等,但整体上规模还比较有限。

(五)教師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不强

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还要熟悉各类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知识、平台系统软件操作等,并具备使用专业软件编辑相关教案的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或计算机基础薄弱的教师,难以适应信息化教学。

三、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学习环境与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为基础,以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创新为核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建设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

各地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适度超前、“实用、好用”的原则,建立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光纤宽带专线、校园5G网、校园物联网、无线网Wi-Fi、多媒体教学平台、录播室、模拟实践中心、智慧黑板或教学一体机等。在具体操作方式上,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采取自行研发设计方式,也可以与第三方专业企业合作。同时,高职院校要注重相关平台系统软件的开发,加强人员培训,确保软硬件协同工作,发挥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最大作用。

(二)依托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校园管理服务效能

高职院校要立足教育管理工作实际,以教学工作与业务部门需求为导向,打造集行政、教学、科研、学生和后勤管理于一体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环境,充分利用智慧校园管理平台解决校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重点问题,特别是要关注数字化教学资源、实训室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应用,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三)创新教学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要结合各类信息化平台,围绕实践需求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混合式教学,推动职业教育教与学形态的变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高职院校要建设集多媒体交互一体机、交互智能平板、智慧黑板、教师智能终端、学生智能终端为一体的“云教室”。在课堂上,教师使用专用APP配合智慧黑板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每人配备一台平板进行课堂学习,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通过“云教室”,教师可以在APP中实时查看学生的课上练习,方便即时测评和互动交流。

第二,高职院校可以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指教师提前录制教学视频,安排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并进行线上自评,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且互动性更强。在运用翻转课堂模式的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是基础,教师提前通过相关平台上传视频学习资料,学生通过电脑或平板观看视频,自主学习并完成自测,平台自动打分,再将相关情况反馈给教师。与此同时,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教师根据课前整体情况安排课上讨论、重点学习和拓展知识等环节,学生通过探究质疑、合作答疑等方式开展深度学习。

(四)开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微课、MOOC、SPOC等形式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还要加强地区间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资源内容要细而全。线上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空间,收集上传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教学资源,供学生日常学习参考。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资源原创、收集、编纂力度,内容要细、要全,覆盖每个知识点,标题要醒目直观,关键词要准确,尽量采取视频形式,方便学生查找自学。另外,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高位协调,推进教学资源深度共享,让更多的学生可以获得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二,资源体量要小而精。研究发现,面对线上教学视频和资料,学生可以集中精力的时间、聚焦篇幅都有一定范围。内容过多、资源过大的线上教学资料,不仅学生无法精准有效定位,还会增加教师的制作难度。因此,一个视频、一个文件要聚焦一个资源、一个知识点,内容不要过多,文件不要过大,视频时长不宜过长,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聚焦核心。同时,对与知识点相关联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检索和关联关键词等方法,采取额外链接的方式供学生学习。

第三,资源兼顾趣味性。兴趣是让学生坚持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视听、人工智能等方式,采取诙谐幽默的语言,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课程知识表达出来。

(五)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更新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信息化管理适用对象是教师,服务对象是学生。要想充分发挥信息化设施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高职院校必须抓紧抓实教师这个责任主体。

第一,地方政府要鼓励高职院校通過校本培训、网络研修、省培国培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二,高职院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企业的务实合作,推动企业专家进院校授课,教师进企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第三,教师要与时俱进,主动转变思想观念,适应信息化教学,跟上信息化发展步伐。

另外,高职院校要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招聘、教师考核、教师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加强制度激励,鼓励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教育部门还可以举办信息化教学公开课及教学成果横向评比活动,推动优秀实践案例校间共享,提高地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管理整体水平。

教育信息化管理是一场革命,不仅改变教师的思维定式与学生的认知方式,还推动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展望未来,新时代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高职院校只有主动进行教学改革,围绕自身短板,找准努力方向,在制度机制、财政保障、基础设施、平台体系、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等方面精准,持续发力,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持续输出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湘玲,赵雅平,李琼,等.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动力机制——以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2(11).

[2]熊桂芳,郭润平.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路径分析[J].科技资讯,2022(8).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