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创作的主观价值探究

2023-06-22 15:29叶思琪夏添一
艺术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主体性艺术创作人工智能

叶思琪 夏添一

摘要:人工智能在为艺术提供新的创作载体的同时,其强大的创作功能引发了艺术界怀疑论者的恐惧和思考,艺术创作的主体是否会被碎片化、被技术破坏或异化,人类的艺术创造力是否会被颠覆,成为重要问题。回顾艺术发展的历史,从历史的逻辑和发展的动力分可以看出,新的艺术范式的建立和转变,很大程度上基于技术和媒介的进步所引起的社会转型和生产。在20世纪大工业生产的合作机制下,艺术价值被重新定义,思想表达成为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核心,成为历史艺术叙事的核心。自此,艺术不再仅仅是一个视觉问题,而是与社会整体环境密切相关、受社会影响的产物。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由于人类艺术的发展并没有逻辑规律可循,而人工智能仅能对现有数据库进行学习创造,因此无论从实用技术上还是哲学理念上,人工智能都很难取代人类创造的艺术价值。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如果未来技术的发展超出了人类的控制,如果人类艺术目前赖以生存的人文价值体系因为技术的发展而消亡,那么人类社会的底层结构将发生质变。这种变化也将导致艺术的彻底重塑。当艺术处于自身人文传统与人工智能发展对抗的初期,艺术的思考必须从更宏观的层面去关注人类现实对人类艺术主体性的保持,应该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核心理念。基于此,文章对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创作的主观价值展开研究。

关键词: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TP18;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4-0-03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许多以前被认为需要由人类智能控制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在艺术领域,人工智能在视觉表现方面的突破性尝试引起了广泛思考和讨论。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是否拥有社会意义和精神价值?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的价值是否会因为新技术的介入而面临瓦解?人工智能会重新建构“艺术”吗?作为当代艺术从业者,应当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挑战?

1 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

1.1 当代艺术史研究的转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史理论研究的主要趋势更加倾向于社会学的理论探索,呈现出从艺术内部向艺术外部观察的转变[1]。艺术不再表现为媒介的更新,也不试图通过全新的形式再现一个哲学概念,而是强调再现决定艺术和艺术生产的背景,事实上成了对文化和政治背景的批判。所以,艺术理论已经成为同类的文化和政治语言学。

以讨论现代艺术的价值为例,工业革命的社会背景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是现代艺术史起源的背景,现代艺术的理论围绕着19世纪中期开始的技术革新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建构[2]。绘画工具、生产和供应、媒体到媒介的变化是如何影响艺术创作的研究的?厘清现代艺术与过去有何不同,需要在一个独特的价值体系中思考。

1.2 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

印象派通常被认为是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的转折点。现代艺术理论对印象派艺术价值的研究多侧重于技术、社会和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

首先,印象派作品从题材和思想上代表了随着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兴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画廊的代理销售制度逐渐取代了以往以教会和贵族为主体的赞助制度;摄影技术的完善和现代化學工业的兴起带来的颜料的标准化生产也对印象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艺术在与新技术和新社会形态的互动中开启了深刻的变革。

1912年,福特汽车公司创造了以汽车流水线为标志的20世纪资本主义高效工业化生产场景,与之相对应,杜尚在1917年创造了著名的“喷泉”。很明显,杜尚的现成艺术与现代工业的大规模生产之间存在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3]。随着工业生产方式的迅速拓展,大量廉价的工业产品作为景观出现在现代城市中,生活在城市中的艺术家们自然而然地成为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行业的一部分。这迅速导致以杜尚为源的装置艺术的发展,以一种完全破碎的姿态重新定义了艺术。艺术作品的核心价值也从此转变为对象背后的思想表达。

2 人工智能参与艺术的现实

2001年,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证明,自15世纪以来,许多西方艺术家的绘画都是依靠光学设备完成的,其中就包括汉斯·荷尔拜因的画作《大使们》[4]。毋庸置疑,在西方艺术史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为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艺术范式的建立和变化。但在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累积效应在给艺术家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日益引发了怀疑论者的恐惧和思考:人类艺术的独特价值会不会被科技抹杀?

2.1 人工智能艺术介入的问题

通过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正迅速介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过去,人们对利用科学技术和仪器来帮助观察和绘画,始于设想,终于视觉。然而,参与艺术创作的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类的视觉思维机制,进行图像学习、分析、识别,甚至是图像创作。长久以来,艺术创作因涉及复杂的人类情感、生活经验等,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特殊能力。但如今,这种能力的独特性正在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质疑和挑战。

近10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张。2012年,人工智能画家在学习了8万多幅现代绘画之后,创作了不同于传统艺术流派的绘画,并且在针对画作的意义和视觉结构的评分中得到了比人类画作更高的分数。2017年“双11”购物节期间,阿里的“鲁班”系统通过数据库学习,实现了每秒8000张海报的设计。2018年,第一幅被拍卖的人工智能作品《埃德蒙·贝拉米画像》在拍卖行以43.25万美元成交。

如今,人工智能在艺术界引起的争论包括:除了人工模拟艺术史的现有风格外,人工智能是否能创造出具有社会和精神意义的艺术?人工智能会取代艺术家吗?人工智能会重新定义艺术吗?

2.2 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争论

2.2.1 人工智能作品创作的困难

有一种观点认为,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在技术上和哲学上都无法取代人类创作的艺术价值。

首先,艺术的价值在于艺术的创造性。虽然人工智能制作的“下一个伦勃朗”使用了非常复杂的计算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但即使它创作出了接近原作的作品,至多也只是复制品。

其次,艺术不仅是一个视觉问题,还是整个人类社会综合影响的产物。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及人们对它们的理解都会影响到艺术的范式[5]。

再次,如何理解艺术的历史变迁,预测未来的范式转换,是人工艺术创作的最大障碍。从现代艺术开始,艺术的形式和判断艺术价值的标准已经不同于过去深刻和破碎的变化,这种变化无迹可寻,不能为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所产生。就像达·芬奇难以预测和理解杜尚,现实中艺术范式的转变并无可循的规律。因此,目前人工智能的信息处理模式无法预测艺术的未来,也无法创作出具有独特哲学内涵或视觉风格的艺术作品。

最后,从目前艺术的定义来看,其基础是人类的创作,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是基本要求。从文艺复兴到现代社会,人类在精神上需要由人创作的、以人为主体的纯艺术。这不仅是对艺术的哲学表达,还是对其社会功能的表述。所以,艺术是彻底的人类社会的产物。

2.2.2 人工智能作品评价的困难

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并不总是客体或是人类的镜像,其产生的艺术创作是独立于人的,这才是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所在。

在谈到人工智能和艺术时,人们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对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和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进行比较。但其实机器并不需要像人一样创作。人类艺术家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时代背景来构建自己的艺术语言,但机器的创造力只与它所能涉及的数据和算法有关,这是其与人的艺术创作规律不同的逻辑。人工智能艺术实际上是以算法为内核,在后人类语境下建构起一种虚拟性的艺术空间。

将来,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和人类可能发展出一种平等的关系。当人工智能发展到非常先进的水平时,机器会产生情感,理解美学,并能表达自己,创造出真正的具有个人意志的机器人公民。

艺术的定义决定了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能否被称为艺术。但艺术是一个不断拓展的概念。如果艺术赖以生存的人文体系、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消亡,那么人类社会的底层结构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目前所有的运行机制如劳动、价值、经济等都需要重新建立。在人工智能和经济社会共振的趋势下,艺术的边界将被彻底重塑。

3 人类艺术的主体性和价值

3.1 艺术的主体性危机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逐渐变得难以预知。未来,艺术创作的主体性很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6]。

因此,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塑造不仅有关科学和哲学,而且关乎伦理和社会政治。人类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甚至是价值体系,都将受到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巨大冲击和挑战。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社会结构仍存在弊端。在很多层面,人类都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这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可能给人类伦理、人类行为和人本身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现代文明的文化生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冲击人类社会,甚至彻底改变人类的日常生活。而人工智能作为技术的抽象,极大程度上受到科技公司的影响。技术分化带来的明显的标准化和多样化导致新的极权主义的产生。2018年诞生的新词“技术备份”,入选牛津年度词典,旨在强调对科技巨头的批评和抵抗。2018年谷歌删除了该公司一贯的座右铭“不要作恶”,代之以“做正确的事”。如果说“邪恶”是对过去某种共识的描述,那么未来的“正确”标准似乎被证科技巨头们定义[6]。算法可以预测人们的欲望,操纵人们的情绪,甚至为人类作决定。数字独裁的境地似乎已不止于科幻作品中。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对虚拟状态下的人们现实处境的关怀。虚拟技术给人们提供了脱离现实的可能,而新的现实也随之产生,如身体的延伸和疏离、认知的收缩和拓宽等。技术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3.2 艺术主体性的意义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指出,世界上有两种驱动力:由概念驱动或由工具驱动。“如果我们人类的探索和发现是由‘概念驱动的,那么人们往往会用新的角度来解释旧的东西;如果是由‘工具驱动的,人们会用旧的想法来解释新的发现。”

艺术家需要保持敏锐的时代感和对时代的总体认识。大多数关注和应用新技术的当代艺术家仍然缺乏对数字时代激活的大众传媒、消费主义和尖端技术的思考,沉溺于作品的戏剧性效果的创造中,试图调动各种感知力创造出强大的视觉冲击[7]。互动性和沉浸式参与已经成为混乱的现代主义最重要和最流行的特征之一。但正如让·鲍德里亚所指出的,这种感官刺激实际上是完全空洞和无意义的。居伊·德波认为,“以视觉效果为导向的‘场景展示颠覆了原有系统的价值。‘场景利用视觉洪流冲击观众的感知系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追求变化,追求刺激”。

艺术家对未来的想象力不能被当前的科技现实所限制。在技术失控的时代,每个人都要重新思考生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生活将朝什么方向发展。人工智能可以打败李世石和柯洁,但如果它不能为莫扎特和贝多芬感到兴奋,就不会为了一句悄悄话或一首好诗而展开有感情的创作。艺术应该从更宏观的层面去观照人类现实,彰显人类主体的尊严和骄傲。保持人类艺术的主体性应当成为当今艺术的核心理念。

4 结语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改变艺术的范式和塑造艺术新范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人们提供另一种想象力和对艺术的认知。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在保持动态平衡的同时,相互定义、互相塑造。人类创造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证实了拉康的镜像理论:从来没有真正的自我。人们总是通过外部世界的变化来感受和塑造自己,并通过技术建立新的自我。

但技术不应该是决定性的。人工智能在人类面前打开了无数的可能性,但艺术的未来、人类的未来还需要由人类自己选择。

参考文献:

[1] 孙晓霞.艺术概念史研究与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困境[J].南京社会科学,2018(12):123-130.

[2] 卢迎华:生产模式本身只是表面东西[J].东方艺术,2010(11):83.

[3] 顾亚奇,王琳琳.具身、交互与创造力:认知传播视域下AI艺术的实践逻辑[J].中州学刊,2023(1):170-176.

[4] 盛葳.从视觉机器到人工智能[J].藝术工作,2018(2):27-30.

[5] 王锋,李伟.艺术与科技融合对人类生活改变的研究[J].文化产业,2023(5):149-151.

[6] 顾亚奇,王立锐.可供性视角下虚拟现实艺术的实践与思考[J].美术研究,2022(2):109-113.

[7] 王甦.从主体间性到语境性:数字时代的艺术转型[J].北京社会科学,2022(6):71-79.

作者简介:叶思琪(2002—),女,江苏泰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残疾人社会工作。

夏添一(2001—),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

向:技术社会学。

猜你喜欢
主体性艺术创作人工智能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人工智能与就业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