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太湖平原地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特征研究

2023-06-22 14:05张丽珺门坤玲
艺术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传统村落

张丽珺 门坤玲

摘要: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为保护与传承苏南太湖平原地区传统村落的地域特色与文化遗产,文章识别与分析传统村落物质与非物质景观基因的特征表现,为其保护传承与在地性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指导与设计思路。

关键词:苏南地区;太湖平原;传统村落;景观基因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2-000-04

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提出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村落在早期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交织的建设模式下,面临着村落现代化转型、自然村落的数量锐减与传统村落的建设性破坏等问题。

苏南太湖平原位于长江流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水资源使传统村落形成“开门见河,出门摇橹”的水乡特色,在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背景下,苏南的村落发生了剧烈的改变,如何保护与传承好地域特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从景观基因的视角对太湖平原传统村落的物质及非物质景观基因的个性与共性特征展开分析,完善和扩充现有苏南传统村落的研究成果,得出具有普适性的苏南地区村落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可借鉴的理论指导。

1 景观基因理论概述

1.1 研究内容

我国学者刘沛林等将“基因”概念运用到文化传承中,并提出“景观基因”的概念,景观基因特指一个景观特有的、区别于其他景观的内在文化因子[1],景观基因如实地记录着传统村落演变过程中的历史文脉、环境特征、乡土文化等物质与非物质的全方位信息,并控制着空间形态的演化方向及形式。研究在村落、自然环境及历史人文三者共同作用下的景观基因所承载的地域信息,为传统村落实现保护、传承及开发的科学性与在地性等提供参考。

1.2 类型划分

本研究在已有景观基因类型划分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景观基因的“分类系统”,即将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大类的景观基因从传统村落景观特征解构的角度细分为环境特征、整体布局、建筑特征及历史文化特征4个小类,结合苏南传统村落的现存状态与文化意象因素将整体布局进一步分为14个子类,包括整体布局的布局形态、街巷水网、公共空间,建筑特征的平面布局、屋顶造型、山墙造型、建筑用材、建筑色彩、建筑装饰,历史文化特征的历史文脉、匠人群体、营建技艺等。

1.3 识别提取

以景观基因识别的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即识别时遵循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及总体优势性原则,从传统村落中物质与非物质要素展现的二维形态、三维形态、视觉与感知、空间结构4个方面的特征进行识别、概括与提取,得到景观基因,以从各种载体中完整与准确地分析归纳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基因及其包含的文化信息。

1.4 景观基因的传承演化

景观基因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传承中因其复杂性、多样性、变化性而不断演化的,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数量繁多且层级关系复杂,并且因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进一步强化、文化与审美等因素的转变处于动态变化中。

2 蘇南太湖平原地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

2.1 研究样本选择

苏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因其所处地域类型不同表现出不同特征,《2012江苏乡村调查》中将苏南地区分为宁镇丘陵区、太湖平原区以及沿江圩区3种地域类型[2],本文选择常州焦溪村、苏州明月湾村、无锡许舍村进行研究,3个案例对应苏、锡、常三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2 环境特征

村落与水系。苏南地区村落的选址与地形地貌及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息息相关,太湖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江河湖泊与人工运河相互交织,形成完整的水网体系。丰富的水系为村落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天然条件,村落建设自然因水制宜,村与水相依相生。因而充分利用水系的便利性,围绕水系展开空间布局是苏南太湖平原地区最为常见的村落选址模式与环境特征。

村落与田地。一方面,田地的规模对应着村落规模和村落居住人口,田地规模越大的村落,其面积规模与内部构成越复杂,居住人口也越多,而规模较小的村落,其农作方式也多为精耕细作。另一方面,田地的形态挤压了村落边缘形态,村落边缘多以田地与林地作为过渡。

2.3 整体布局

2.3.1 布局形态

太湖平原地区村落受水系分割呈不同状态,水陆交织的特点使村落形成了街随河走、屋随河建的布局形态,村落形态与水体形态相契合,村落整体布局的轴线与水体走向一致[3]。水体将村落形态划分为带状、枝状和簇团状,出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及保障用水的便捷性的目的,村落建筑常平行于街道和水网并延伸,呈团块状布局,各组团内部较为规整,外侧边缘较为活泼,部分建筑组团沿道路两侧呈不规则的条带状布局。

2.3.2 街巷水网

街巷与水网共同构成了村落的骨架,线形的河道与街巷相连,构成与村落布局一致的棋盘式网格状格局。街巷大体平行或垂直于河道,呈较为规则的网状,部分受建筑与河流走向等因素影响的街巷表现为不规则的转折、分叉、末端等。水系、街道与建筑三者的空间结构模式表现为3个空间组成因素的平行并置[4],呈现“建筑-街道-水系-街道-建筑”和“街道-建筑-水系-建筑-街道”两种基本结构模式。

2.3.3 公共空间

苏南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顺应河流的线性发展趋势与村落布局,呈线性空间状态,具体表现为村口空间、水埠与桥梁、村中心节点场地、街巷系统等。

村落村口并没有固定的布局位置,村口分布灵活,随势赋形布局。村口作为村落与外界沟通的场所,对内是集散、缓冲、引导村内外人群与事物的空间,对外则具有自我防卫与展示村落面貌的功能。

水埠与桥梁作为村落水路与陆路道路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苏南村落与水系紧密联系的中介。水埠连接陆地与河道,作为居民日常取水、用水及交易的场所,或分布于河道两侧的驳岸之上,或与沿河建筑向河面的延伸平台相连,为多户共用或单户使用。桥梁作为路的延续,在水陆交汇处保障通行顺畅,同时桥梁也是村落的社交场所,桥头与邻近桥的空间亦带来了交易行为与商业发展的可能。

较为紧凑的村落布局使村落节点常依附于村落的建筑和街巷并作为其组成部分出现,节点场地形态大小不一,边界模糊且灵活,并随其依附空间要素的不同承载不同的功能。

街巷系统作为村落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村落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共空间,不仅联系着村落各组团,还是居民生活中各种活动的发生场所,具有商业、娱乐、休憩等功能。

2.4 建筑特征

2.4.1 平面布局

苏南民居建筑最基础的平面布局是“一明两暗”形制,在此基础上增设厢房形成的“三间两厢”天井式布局,顺应自然水网与街巷的切割演变出“L”形布局,不规则道路与出于对吉祥财富的信仰追求衍生出菱形的平面形式。

临街建筑常需要兼顾住宅和商业的功能,建筑底层空间常作为商业空间使用,楼层与后院等空间用作住宅,整体呈“前店后宅”或“上店下宅”的形态。临街建筑普遍宽度有限,多在纵向加大进深,呈一开间多进深状态,或向空中获取更多使用面积,建筑底层商用,楼层作为住宅,面水建筑则向河面设置石板,延伸至河面,便于生活取水。

2.4.2 屋顶造型

民居建筑屋顶常为小青瓦两坡顶,形式受封建礼制与自然条件限制常使用悬山与硬山。早期建筑多为泥墙,对雨水侵蚀的抵御能力较弱,屋面两侧延伸至山墙外的悬山屋顶可以引导雨水沿斜坡流下以保护墙体。明清后民居建筑普遍使用砖墙,与山墙齐平的硬山屋顶更加节约空间和降低成本,适合在土地面积有限且建筑较密集的村落使用。

民居建筑的屋脊造型较为简洁,多为纹头脊、雌毛脊、游脊,并使用回纹头等脊头构件,脊上的装饰纹样以动物纹、植物纹为主。

2.4.3 山墙造型

民居建筑常用单峰屏山墙,也有三峰或五峰等,山墙略高于屋顶,有呈人字形,两端垛头混水做法,也有人字形山墙屋脊处沿山墙顶端加建高出山墙约一米的呈丁字形小高墙,小高墙顶部有小屋脊。

2.4.4 建筑用材

小青瓦主要用于屋顶与屋脊,也用于窗楣等细节装饰部分;砖材常用于墙体砌筑,苏南传统建筑惯用青砖砌筑,也有节约成本使用地域特产的黄石砌筑的做法,低成本的红砖普及后代替青砖被广泛使用;木材主要为屋面、梁柱、门窗等使用,而建筑屋面中除了使用木构建,还将当地材料如芦苇等加工后使用;石材主要用于地面铺贴与台阶部分。

2.4.5 建筑色彩

传统建筑表现为典型的苏南地区“粉墙黛瓦”的风貌,大体呈黑色小青瓦、青砖、白墙的黑、白、灰三色,部分搭配使用木材,体现了地域文化中与山水相融的隽永淡雅的审美追求。建筑色彩基因也呈现自然与人为痕迹的动态变化过程,包括墙体被侵蚀露出的内里材质与表面附着的自然痕迹等,以及在修缮过程中留下的人工痕迹,因此建筑细部色彩呈现斑驳不一的交织肌理。

2.4.6 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技艺丰富且成熟,木雕常用于室内梁架、装折、窗隔等,砖雕则主要用于门楼及山墙等部分,灰塑技艺则常见于门楣、窗楣、山墙等部分。装饰纹样主要为简洁大方的植物纹、动物纹、回形纹等,现代建筑装饰也使用经现代化审美重新整合与创新后的纹样。

2.5 历史文化特征

2.5.1 历史文脉

乡土社会的背景下,苏南地区的村落以血缘社群形成的宗族为核心,而南北交汇的地理位置与数次北人南迁后包容开放的观念,使苏南村落孕育出耕读文化与商贸文化。

2.5.2 匠人群体

“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苏南地区传统建筑风格深受香山帮技艺影响,苏州梓义公所中刻于道光三十年的《水木匠业兴修公所办理善举碑》的碑文中就可以寻到“香山帮”的称谓[5],香山匠人群体的精妙技艺于明代中晚期成熟,传承至今始终有着良好口碑。

2.5.3 营建技艺

技艺交融,香山帮在受水乡文化浸润的本土建筑营造技艺的基础上,吸收了多方特色,包括南北方技艺交融,民间技艺与官式建筑体系的交融。流程明确,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以木作和水作为主,施工的一般流程是完成木构架加工后开始动土平基,再筑台基、立架、铺装椽望、装配戗角,随后进入屋面、墙体、地面的相关工序,大木作完成后进入小木作阶段,即装折和上油漆彩画部分。度量体系,《营造法原》中记载了构件尺度是通过梁的跨度确定梁高,依照比例关系可以确定不同构件的具体尺寸,使建筑的营建呈体系化。装饰有序,建筑装饰秩序讲究内奢外简,张弛有度,也与其功能相对应,建筑主体外观简洁大气,内里构件则雕饰繁复。

3 基于景观基因理论的苏南太湖平原地区传统村落营建策略

3.1 景观基因的筛选与整合

景观基因不仅反映村落原始风貌,还有受社会变革等影响产生的混合基因与变异基因,在以景观基因理论为村落建设作理论指导时,需要对其进行甄别、筛选与整合。

筛选与整合景观基因的过程也是继承与创新的过程,目的是对其去芜存菁。传统村落受早期封建礼制、风水信仰及鬼神观念影响的部分景观基因特征已不再符合当下的功能与审美需求,对于这部分景观基因,应在村落的后续建设中加以剔除。

仅是简单地复制景观基因,会造成村落與当下时代背景的割裂,景观基因与现代化建设理念及方法的整合创新是村落建设的必备环节,整合的过程能使村落真正还原地域传统的空间基调与氛围。

3.2 物质景观基因——整合空间基调

3.2.1 传统肌理的疏导优化

在村落更新过程中,尊重苏南传统村落的小尺度空间布局,继承传统村落的空间基调。对具有安全隐患或合理性缺失的建筑单体与布局进行修正,整合混乱的街巷布局,疏通堵塞的空间节点,利用村落闲置空间,保持较紧凑的传统空间肌理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2.2 传统形式的转译表达

对于村落中留存状态较好的传统建筑等,以清理加固为主要建设手段,需要修整的部分使用原有形制、材料及结构,还原其原始风貌以保持与恢复历史的原真性。

对于村落中继承的传统形式,植入村落前需要经过提取、概括、抽象等简化与转译的步骤,最终结合实际材料、结构、尺度等有选择地应用,使其在还原传统空间基调的同时,符合当下时代特征与审美倾向。

3.2.3 材料与色彩运用的新旧整合

尊重地方传统工艺与用材,合理使用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化材料,利用现代化技术改进传统材料,提高其防水防火等性能,是材料新旧整合的优势所在。苏南地区黑、白、灰的色彩倾向特征鲜明,应在不破坏黑、白、灰基调的同时进行融合与发散,避免毫无根据的色彩运用。

3.3 非物质景观基因——重塑空间氛围

3.3.1 街市文化的重新激活

村落的商贸属性是其非物质景观基因的一部分,许多村落有百年老店,部分村落仍定期开放集市。以街市为载体重唤村落的活力,继承与激活村落的街市文化,将商业活动与其内涵延伸至公共空间中,以村落街市为切入点,增强吸引力与发展动力。

3.3.2 文脉信仰的物化植入

作为“耕读传家”理念下的村落,教育理念在苏南传统村落的文脉传承中始终有所体现,将文脉信仰与先贤事迹加以总结提炼,植入村落的公共设施与视觉系统中,唤起村落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宣扬村落文脉。

4 结语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对苏南传统村落进行景观基因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村落特征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为苏南地区村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借鉴,实现传统村落风貌的有效保护,以及历史文脉与场地记忆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刘沛林.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与景观识别[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8.

[2] 周岚,刘大威. 2012江苏乡村调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99-120.

[3] 丁沃沃,李倩.苏南村落形态特征及其要素研究[J].建筑学报,2013(12):64-68.

[4] 段进.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9-30.

[5] 苏州博物馆,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明清蘇州工商业碑刻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122.

作者简介:张丽珺(1997—),女,湖南怀化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门坤玲(1977—),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乡村景观在地性设计。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传统村落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苏南地区乐器销售市场调查研究
苏南地区上古气井低产低效主控因素分析
基于二次现代化理论的苏南地区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