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试题看名著阅读命题趋势及复习策略

2023-06-23 05:05高雪仪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名著中考考查

高雪仪

自采用统编语文教材后,名著阅读的考查备受关注。12部推荐必读名著,24部推荐选读名著不仅对学生阅读名著的速度、深度、细致度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师如何组织和开展名著阅读教学、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并个性化表达阅读感受等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实施名著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让学生能够把握名著的核心价值,理解、掌握名著的阅读策略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运用,笔者对2021—2022年部分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考题进行了搜集、分析、整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些对中考名著阅读题命题趋势和复习策略的粗浅思考。

一、题型研究

(一)传统题型

名著阅读题考查题型依旧主要以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图表题为主,大部分省、市依旧涉及比较基础的作者、作品、国籍、朝代、主要人物姓名及特征、主要情节和作品主旨等的考查。

以2021年的中考真题为例,云南填空题考查名著知识,要求学生根据名言判断所属名著并概括名著主要内容;新疆选择题要求学生结合人物的语言及其语言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对人物进行判断;广东简答题要求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来分析其讽刺效果;重庆中考题中有一道比较典型的图文转换题,通过浏览图片联想到《儒林外史》第六回《乡绅发病闹船家寡妇含冤控大伯》中的经典片段《两茎灯草》,对名著的经典情节进行考查。

再如2022年的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以填空方式考查了《朝花夕拾》《昆虫记》《骆驼祥子》的作者、主人公等基础信息;吉林省中考题以选择方式考查作者的情感;辽宁省中考简答题要求根据作品和人物名称概括相关的故事情节;海南则以补全表格的形式对名著基本信息进行考查。

(二)新题型

通过对2021—2022年全国多份中考语文试卷梳理后,笔者发现,名著阅读题考查的题型虽较往年没有大的改变,但大部分省、市的试题在命题形式上或多或少都有所创新。

如2021年广东和四川乐山的名著阅读选择题都跳出了过去选择题一般考查人物、情节、写作手法等的模式,将名著阅读与排序题相结合,考查学生对整本名著内容的总体把握。

2021年云南昆明和湖北襄阳的中考填空题,打破了一般认为名著阅读填空题主要考查作者、作品、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等基础性识记内容的观念,分别对作品的文体特点和阅读方法进行了考查。

2022年江苏和四川内江的简答题,命题者都没有延续以往比较常见的对人物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的单一性的考查,而是分别注重了小说中关键事物和修辞手法的作用。2021年的昆明中考简答题就更为特别了,命题者让两部名著的作者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将情节的考查放入了两位作者对话的情境当中。

2022年江苏宿迁和内蒙古赤峰的两道图表形式的考题,除了考查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还考查了塑造人物的方法。再如2022年江苏徐州的中考真题不仅采用剧本形式考查学生对小说冲突和讽刺手法的理解,同時也比较罕见地涉及了对剧本的改编。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2021—2022年的中考名著阅读题目在整体题型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相当一部分试题的命题形式和考查内容都较以往有了一些新的突破和改变。下面,笔者将这一情况进行一点粗略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浅薄的复习策略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二、复习建议

(一)注重名著知识要点的积累

通过对2021—2022年全国语文中考名著阅读题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识记”这一层级的考查,占比虽然在名著阅读部分大幅减少,但依旧还是比较普遍的。如云南、河北、青海、河南等省、市的名著阅读题,就要求学生根据选文填写名著名称、主要内容或者人物的精神品质。

所以对于名著的主体内容、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主要情节以及名著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等这类比较基础的问题,教师还是应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提醒学生注意整理和巩固,形成便于学生自己记忆的笔记或思维导图。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关注目录、前言和后记等,对名著的主要情节和经典细节进行归纳或联想,熟悉主要情节和内容,教会学生储备知识要点的方法:在通读的基础上,逐部名著扎实梳理知识要点。

(二)让学生分享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见解

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这一部分中指出,7~9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包括“借助多种媒介讲述、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说明推荐理由……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尝试撰写文学鉴赏文章”。在名著阅读中创设情境任务,是指要求学生在掌握名著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设置的特定情境任务,如不同的媒介、场合、对象等,明确在情境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后再进行作答,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参考2021—2022年中考真题的情境类型,指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完成对名著阅读知识点的复习。

1.让学生在复习时结合自身来表达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见解

2021—2022年的语文中考试卷中,多个省、市的名著阅读都设置了让学生感受和表达自己独特体验的考题,如2021年云南、四川南充、浙江台州,2022年广东广州、吉林、福建等地的中考题都是以名著本身为出发点,或是从语言,或是从人物创设情境,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来表达真实的阅读感受,重在考查学生是否在平时的名著阅读中建构了属于自己的阅读意义。

2.让学生在交际情境中进行分享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见解

除了注重要求学生表达个性化的阅读感受,我们还需要让学生学会在交际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来实现表达、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名著阅读感受或者名著阅读见解的目的。

如2021年福建、浙江宁波、山东威海,2022年云南、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命题者都将名著阅读的考查设置在了具体的交际情境之中,不仅要求学生要熟悉名著内容,还要求学生要注重前后文的语言环境,对答题的范围和内容有准确的判断。

教师在日常的名著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不仅符合近年来中考名著阅读题的命题趋势,使阅读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更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真实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探究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注重强化联读

通过梳理2021—2022年的中考名著阅读题我们也可以发现,名著阅读越来越强调联读。近两年的联读不同于以往比较简单地将多部名著一起考查,但名著之间关联并不紧密的情况。

现在比较常见的题型是多部名著间进行比较阅读、关联阅读,或从多部作品的同一要点出发来深入分析该点内容。如2021年四川成都的考题要求找出《简·爱》与《儒林外史》中女性为了“尊严”的“出走”的相似情节;2021年浙江温州卷要求关联祥子无奈与虎妞结婚和达西决定娶伊丽莎白两个情节,来思考面对内心冲突,如何抉择才能避免人生悲剧;2022年湖北咸宁要求说说彭德怀等共产党人发动革命与梁山好汉起义的目的有何不同;2022年江苏苏州要求从《红星照耀中国》《红岩》《艾青诗选》中选择一部推荐给孙少平。

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式。一种是名著阅读与课内文本阅读的结合,如2021年江西省的中考用《傅雷家书》结合了《诫子书》:“《傅雷家书》与诸葛亮的《诫子书》所体现的教子之道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简要阐述。100字左右。”另一种是名著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如2021年北京的中考题,要求学生从简·爱、青年鲁迅、红小鬼和保尔·柯察金中任选两人,结合所给事例,论述青少年成长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根据读书活动的实际需要,合理推荐和利用适宜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拓宽阅读视野的教学提示,所以“联读”这一命题的理念,是有利于“利用适宜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拓宽阅读视野”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注意在设计阅读任务时,要关注不同作品之间的关联性。

1.引导学生找寻名著内部或名著之间的共同点和连结点

按照现有试题的命题内容,我们可以得到提示:体裁、成书时间、主题、情节、人物、关系、结构、视角、表现手法与写作特点等,都可以成为作品之间的联结点。如阅读《简·爱》,可以设置阅读任务:“都是经历劫难和考验,最终获得圆满修成正果的孙悟空和简·爱在性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2. 引导学生“向外”寻找联结点

将名著与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把知识内化为能力,不管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还是训练学生的整合、建构能力,都应该说还是比较有效的。比如阅读《儒林外史》可以设置选择性阅读任务:“假如匡超人有微信,他会把自己某段时间的生活状况和谁分享?他会怎么说?”

(四)注重归纳总结名著阅读的方法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考名著阅读题开始注重对阅读方法的考查,“怎么读”这个过程越来越被重视。

如2021年江西中考真题:

八(1)班某同学想阅读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长征》,请你从阅读纪实作品的基本要求出发,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给予阅读方法上的指导。

2021年河北中考真题:

请从语言描写作用的角度对上面摘录的文字做简要批注。

除此之外,2021年海南、吉林、山西、福建、河北,2022年海南、江西、河北、贵州等多个省、市的名著阅读题也都涉及阅读方法:补全读书卡片、填写读书卡片、补充“读书笔记”、填写阅读记录卡等。

王荣生教授说:“阅读能力的核心就是閱读方法。”想要让学生具有阅读能力,就先得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要尤其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交给学生高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之后再注意强化和巩固,来让学生形成能熟练运用方法的能力。尤其要注意让学生掌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强调的阅读方法。

现行的统编教材在必读名著的导读指导中,都明确地给出了阅读的方法。如以《西游记》指导精读和跳读;以《骆驼祥子》指导圈点与批注;以《海底两万里》指导快速阅读;以《傅雷家书》指导选择性阅读;以《钢铁是怎样的炼成的》指导摘抄和做笔记;以《红星照耀中国》指导纪实作品的阅读;以《昆虫记》指导科普作品的阅读;以《儒林外史》指导讽刺作品的阅读;以《简·爱》指导外国小说的阅读;以《艾青诗选》指导诗歌阅读;以《水浒传》指导古典小说的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学情,根据不同名著的特点和体裁,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给出的阅读方法为指导,逐步在指导阅读中交给学生方法。

◇责任编辑 苟有恒◇

猜你喜欢
名著中考考查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