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芙蓉李种植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2023-06-23 06:58刘翔宇徐孙斌徐万豪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周宁县李树日照时数

刘翔宇,徐孙斌,徐万豪

(周宁县气象局,福建 周宁 355400)

芙蓉李具有颗粒大、肉厚核小、甜酸适中、不粘核等特点,可以鲜食,可加工成应子、玫瑰李、芙蓉李干等系列蜜饯,是颇受欢迎的休闲食品[1]。芙蓉李为福建特有水果,已有长达700 多年的种植历史,主要分布在闽东、闽西和闽北地区。周宁县位于福建省的东北部,境内山谷相间,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山区优势适宜发展高山高优水果。近年来,周宁县依托地域优势大力推进芙蓉李等水果种植,全县共种植芙蓉李、阳光玫瑰、水蜜桃、猕猴桃等水果0.11×104hm2,推进“农业+旅游+电商”发展模式,实现发展特色休闲农业的增收致富道路。针对周宁县芙蓉李生长期温、光、水等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为充分利用气候适应性优势,并合理规避气象灾害,促进芙蓉李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周宁县芙蓉李种植的适应气候条件分析

周宁县西依鹫峰山脉东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800 m,森林覆盖率达72.9%,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2.9℃,极端最低气温-5.2℃,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充沛,年均降水2 040.1 mm,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1 560.5 h。由于海拔落差较大,周宁县境内立体气候十分显著,且有夏无酷暑特点,盛夏季节气候凉爽宜人,有着“天然空调城”的美称。周宁县各月份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见表1。周宁县芙蓉李通常在2 月中下旬萌芽,2 月底—3 月初为发芽期,2 月下旬—4 月中旬是春梢生长期,3 月中旬进入现蕾期,4 月上旬出现始花,4 月中下旬为盛花期,整个盛花期持续13 d左右,7月中下旬果实开始转色,到8 月上中旬后采收果实。个别年份会抽生少量的秋梢,11月中旬为李树落叶期。

表1 周宁县基本气候要素值(近30年平均值)Tab.1 Values of basic climatic elements in Zhouning County(average value in recent 30 years)

1.1 温度

芙蓉李对温度适应性较广,既耐寒又耐热,属喜温怕冻耐冷凉树种,在年平均气温为15℃~19℃、1 月平均气温在7℃~8.5℃、7 月平均气温在27.5℃左右,且极端最高气温39℃的地方可以良好生长。但气温直接影响着芙蓉李的萌芽和开花期,进而影响其果实产量和品质[2],当日平均气温≥10℃时芙蓉李进入始花期,气温在15℃~25℃对于芙蓉李开花最为适宜;日平均气温达到20℃~27℃时对于芙蓉李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最为适宜,幼果期能耐5℃的低温,温度过低易遭受冻害,导致大小年现象;果实生长期间≥10℃积温达到3 100℃~3 200℃,芙蓉李品质优且产量高,≥20℃积温达到1 000℃左右时果实干物质含量、总糖份和果胶质比值最高。

周宁县芙蓉李主要生长季3 月—7 月的月平均气温在10.3℃~24.4℃,日平均气温≥10℃的初日在3 月15 日,满足芙蓉李现蕾开花期对温度的要求,3 月平均气温为10.3℃,有利于树体根部吸收营养物质引起细胞分裂,花序原始体分化,促进发芽展叶;4 月气温迅速上升,月平均气温达到14.9℃,萌发出的新梢加速生长,4月中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周宁县芙蓉李处于盛花期,利于芙蓉李开花授粉。周宁县5月平均温度18.7℃,芙蓉李开花后幼果可迅速发育。结果及果实成熟期(5 月—7 月)为周宁县一年中气温偏高时期,6 月初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6 月—7 月平均气温在22.1℃~24.4℃,日平均气温未发生5℃以下的低温,热量条件有利于芙蓉李果实的营养物质积累,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品质。

1.2 光照

光照是芙蓉李生长发育的另一项重要气象要素。李树喜光性很强,全生育期要求日照时数达到1 500~1 800 h。李树对光照极为敏感,日照越长,果实糖分积累越高,品质越好,光照不足则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枝条易徒长,花芽分化不良,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3]。当日照减少到总日照的60%时,对同化量影响不大,降至30%时,同化量则减少40%,降到18%时,同化量仅为27%。但也不易日照过强,日照率高达65%~80%时影响树势,容易出现日灼病。

周宁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560.5 h,日照时数从2 月开始逐渐增多,7 月达到一年中的峰值,月平均为202.1 h,随后逐月减小,但出现10 月和12 月相对偏多现象;日照时数最少为2 月,仅85.1 h,一年中除2 月和3 月的月平均日照时数低于100 h 以外,其他月份均达到105 h 以上。在光照充足条件下,叶片厚而深绿,光合作用强,植株生长壮实,果实含糖量高、产量高。

1.3 水分

芙蓉李树体对水的需要因生育期不同而异。萌芽、展叶、抽枝和开花期树体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才能满足李树萌芽、发枝、长叶、花序发育所需。开花期对水分的要求一般,若降水过多,空气湿度大,会影响花粉萌发,而且阴雨不利于昆虫传粉活动,减少有效花,造成产量下降。果实膨大期李树新陈代谢最旺盛,此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是芙蓉李需水关键期,若水分不足,幼果发育受阻,果小易落果,降低产量。芙蓉李经历开花到结果消耗了树体大量养分,进入秋季后是树势恢复积累期,对水分要求相对较低,但遇干旱极易引发落叶,抑制树体元气恢复,进而影响到来年产量。总的看,降水量在500~800 mm 对芙蓉李生长最为有利,主要生长季3月—7月各月平均降水量在50 mm以上即可满足芙蓉李正常生长发育所需。

根据芙蓉李各个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分析,周宁县年平均降水量为2 040.1 mm,完全满足李树生长需求。周宁县3月—7月平均降雨量为1 136.7 mm,其中以6月平均降雨量最多,高达300.9 mm,4月最少,为173.8 mm。降雨多,空气湿度相对较高,有助于减少叶片水分蒸发,保持树体水分平衡,为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提供充足的水分。但雨量过多时要注意果园及时排水,以免湿度过大影响果实质量,雨水过少时要科学安排浇灌,否则久旱逢雨易出现裂果。

2 影响周宁县芙蓉李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

2.1 台风暴雨

周宁县雨季自5 月开始,5 月—6 月为汛期降水集中时段,期间会出现较强的持续性暴雨或集中降雨,7月—10月是台风多发季节,台风登陆会带来较大强度的大风暴雨。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后,由于降水量过多,致使土壤湿度长时间过大,影响李树根系呼吸,给李树生长造成很大危害,而且根系输送至果实的水分猛增导致果肉细胞快速膨大,很容易出现裂果。加上5 月—7 月期间周宁县气温较高,高温高湿又极易引发病虫害。若芙蓉李成熟期降水过多、日照不足,会导致果实甜度不高,影响到果实品质。

2.2 冰雹

周宁县是多雹区[4],冰雹常在3 月—4 月出现,在热力对流运动强盛发展的7 月—8 月也易出现,随着气候趋于变暖,周宁县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冰雹天气呈现增多趋势。冰雹天气具有较强的局地性特征,突发性强、历时短且危害严重,发生冰雹的时间不同对果树的危害程度也有所不同。4月中旬前后正是芙蓉李盛花期,突降冰雹会直接砸落花瓣,影响芙蓉李坐果率和坐果质量;幼果期遭受冰雹袭击,会直接砸落果实或砸坏果实表皮,严重影响果实品质造成减产,大风暴雨冰雹甚至会致使绝收。

2.3 低温冻害

从芙蓉李生长物候期看,周宁县2 月中下旬芙蓉李开始萌芽和抽梢生长,进入3 月早春季节后,周宁县平均气温在10℃以上,但春季气温波动较大,会出现骤降温现象,2016年出现过-1.2℃的低温,引发冻害,对幼芽生长不利。4 月—5月开花和春梢生长期,2018年出现过2.9℃的低温,仍会造成寒害,对芙蓉李开花授粉有一定的影响。

3 芙蓉李生长期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结合周宁县气候特点和芙蓉李主要生长期可能会遇到的灾害性天气,要加强果园管理,科学合理种植,选择背风向阳的位置建园[5]。做好春季低温天气和冰雹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中海拔地区在春季要防范低温天气,提前对果园灌水或果园熏烟,减轻春季冻害影响,同时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通过人工消雹降低灾害影响。遇降水集中且强度较大时,及时排水,防止果园渍涝,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尽可能地将气象灾害影响降到最低。

4 结语

从光、温、水条件看,周宁县气候条件完全能满足芙蓉李种植需求,在优越的气候资源基础上,科学开展芙蓉李种植,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考虑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的多发情况,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推广农业气象科技成果,建立灾害防御机制,提高对气候变化应对的能力,提升芙蓉李种植效益。

猜你喜欢
周宁县李树日照时数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20年曲麻莱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周宁县滴水岩水库大坝坝体防渗加固处理
周宁县妇联举办大型公益婚纱摄影活动
如何上好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
李树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1980年~2017年大冶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我的芙蓉李树
乐在村民过上好日子——记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获得者 周宁县苏家山村党支书苏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