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子社交”:重压与快节奏下,治愈年轻人的“浅社交”

2023-06-24 05:30殷锦绣刘颖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年轻人社交情感

殷锦绣 刘颖

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方式的变革,人们的社交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一种新型社交关系——搭子,正在逐渐流行起来。

从传统的“饭搭子”“麻将搭子”,到“厕所搭子”“午觉搭子”“摸鱼搭子”,似乎很多年轻人现在做什么都需要“搭子”,并且对他们来说,“万物皆可搭”,“没有搭子都不想在公司上厕所和吃饭了”。

什么是“搭子”?早在2007年,《上海话大词典》就对“搭子”一词进行了解释,将“搭子”解释为“一起打牌的人,引申为合伙人”。但今时今日,“搭子”明显有了不同的含义,在年轻人群体中它被认为是一种“浅于朋友,重于同事”的新型垂直社交关系,共同的兴趣和目的将不同的年轻人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都能找到情投意合的搭伙人。

DT研究院《2023搭子社交调研报告》显示,过半年轻人至少有一个“搭子”,在31%没有“搭子”的人中,也有超过一半人希望有个“搭子”。

万物可搭,搭完就散:浅社交、弱关系

网友戏称“搭子”是“垂直细分领域的朋友”,但其实,“搭子”关系往往弱于朋友关系。

美国斯坦福大学前任社会学系主任马克·格兰诺维特在社会网络领域做了几十年的研究,他在文章《弱关系的力量》中,用4个指标来衡量人际关系的强弱:时间长度、情感强度、亲密信任程度、互惠行为程度。

不像朋友需要“日久见人心”,“搭子”们之间并不需要长时间的相处、高频率的互动。徒步途中打个招呼就可以加微信,成为“徒步搭子”;游戏群里招呼一声就能组一局队友,成为“游戏搭子”;入职新公司第一天和同事分享了零食,就可以在午饭时间成为“午饭搭子”。但在搭伴活动结束后,大家就几乎不联系了,不再有相处和互动。

我们在各方面都会信任朋友、和他们有情感联结,而“搭子”们只在搭伴活动时亲密。想想如果“徒步搭子”在回家后,还和你倾诉失恋后自己对前任有多放不下,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吧;或者“游戲搭子”向你借钱,那八成是遇到了骗子。

同样地,我们总会帮助朋友,但和“搭子”的互惠行为,一般也只发生在搭伴活动时,或者在那些不用费太大力气的事上。比如帮朋友搬家、去朋友家里吃饭,听上去都很正常;而帮“午饭搭子”找一下自己买过的零食链接也许还行,如果是过年期间帮忙照顾宠物,就有点“过界”了。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搭子”关系在上述4个方面一般都比朋友弱,“搭子”之间的社交是一种浅社交。

自由度高,更加多元:浅社交随着社会应运而生

“搭子”关系的兴起,源于人们对于社交方式的变革和需求。在传统的社交方式中,人们往往以亲戚、朋友、同事等为社交圈子,社交范围相对有限。

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交网络的繁荣和传统社交方式的变革,人们的社交圈子变得更加开放和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搭子”型社交关系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新型社交方式。

“搭子”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高的凝聚力和情感共鸣。

“搭子”们有着相同的目的和需求,他们能够在“搭子”小组中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他们可以互相帮助,为彼此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搭子”小组中,每个人的优势和优点都是有价值的。一般来说,“搭子”们会互相分享自己的资源和技能,并能够从彼此中得到支持和协助,以达到共同的目的。

它打破了传统的社交边界和障碍,让人们在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环境中进行社交活动。“搭子”这种“浅社交”的兴起,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机会和选择。

提供信息,主打陪伴:浅社交中的社会支持

浅社交,听上去就没有办法给我们太强的支持,但为什么这种社交关系仍然会让人向往呢?

因为社会支持分为许多种,浅社交能给的支持,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将我们从人际关系中获取的社会支持分为4类:情感支持,也就是关心关爱、接纳情绪、口头安慰;身体安慰,比如拍一拍、抱一抱;建议支持,如提供信息、资讯,或者直接给出建议;物质支持,可能是金钱,也可能是其他有形的物品。

朋友固然可以给我们多多的情感支持、身体安慰甚至物质支持,但浅社交、弱关系常常能提供比朋友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特定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价值。格兰诺维特认为,浅社交、弱关系的分布范围很广,所以更可能充当跨越社会界限的桥梁,比如,“徒步搭子”“游戏搭子”们可能分布在各行各业,如果我们想找个新工作,那从他们那里获得的信息、机会,将会比我们从朋友那里获得的更多、更有用。

这种支持对于依恋类型不安全的年轻人来说,尤其有用。一项美国心理学家做的研究认为,依恋类型为疏离型的人,也就是那些在亲密关系中认为没有办法或没有必要和其他人亲近的人,会更喜欢具体的建议支持,而非情感支持。所以,对他们来说,浅社交可能是更舒适的。

此外,无论我们能从浅社交中获得什么样的具体支持,认为“搭子”可以支持自己,这个想法其实很重要。

心理学研究发现,相比起客观实际的援助多少,人们感知到的支持才是影响关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更有效的因素。所以大家才会说,“搭子”就是“主打一个陪伴”,哪怕两个人吃饭时并不聊天,有个“午饭搭子”,也会让人们觉得“我不是一个人”,从而让在公司排队热饭或等外卖的时间更好过一点;哪怕两个人水平都很“菜”,有个“游戏搭子”,也会让人们觉得有底气一点,不至于在被对手虐甚至嘲讽时太过委屈。

其实,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城市,这样的浅社交也会越来越常见。

有关居住流动性的研究认为,成长过程中流动性高的人,会更多采用友谊划分策略,也就是和不同的朋友做特定的事情,像是把朋友们都变成了各个不同活动上的“搭子”。

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因为常常要面临搬家、跳槽,和朋友们相距太远,以往天天和朋友见面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了,所以大家一方面会寻找新的各种“搭子”,另一方面也会把原来的朋友们当作不同活动的“搭子”。

有了“搭子”,我们就不再是城市中的孤岛。无论社交深浅,祝你总能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和足够好的陪伴。

猜你喜欢
年轻人社交情感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社交距离
失落的情感
情感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