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到处都是家庭教育的课堂

2023-06-25 12:11本刊编辑部
现代家长 2023年6期
关键词:专长四合院古建筑

本刊编辑部

子女教育千万条,家庭教育第一条。开展家庭教育的路径非常多,只要家长用心,生活中到处都是家庭教育的课堂。让我们来看看北京家长杨大炜的育儿经。

44岁的杨大炜是湖北黄冈人,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设计专业,是北京的一名设计师,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出于对古建筑的痴迷,楊大炜经常利用周末带两个儿子游览名胜古迹,但孩子们对寺庙等古建筑毫无兴趣,心里只惦记着游乐场和沙滩。杨大炜不甘心:何不利用自己的专长,把复杂的古建筑结构拆解和简化后,讲给儿子们听?

这一招还真管用。有了精美的图画,配上杨大炜绘声绘色的讲解,两个儿子渐渐对古建筑产生了兴趣,经常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故宫怎么有这么多屋顶?”“宫殿大门上为什么要放钉子?”“北京四合院是怎么盖起来的?”此时,杨大炜总会拿起笔,一边画一边解释。一来二去,他就动了拍短视频的念头。

第一条短视频,是杨大炜讲解“天圆地方”的古建筑理念。大儿子提问:“爸爸,为什么房子是一层圆的一层方的呀?”杨大炜边画边讲,只用30多秒,就把相关知识介绍得一清二楚。简短新颖的形式,生动有趣的讲解,让两个儿子直呼过瘾。杨大炜趁热打铁,又接连制作了几条短视频,两个儿子“粉墨登场”,成了视频的固定演员。

为了让更多的人领略中国古建筑的美,杨大炜在抖音上注册了账号,开始公开发布自制的短视频。那段时间,两个儿子的积极性很高,杨大炜制作视频也很勤奋,每天发一条,有时两三条。虽然浏览量时好时坏,但看到儿子对古建筑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杨大炜觉得目的达到了。

一天,儿子指着四合院示意图问:“爸爸,为啥北京人都住这破房子呀?”杨大炜笑了:“这可不是破房子,这是北京的四合院,高级着呢。”

杨大炜铺开纸,一边用毛笔勾勒四合院,一边讲解,从正房讲到耳房、厢房,从大门讲到屋顶,如数家珍。镜头记录了整个过程。这条视频发布后,获赞54.2万次,收藏者8.7万,让杨大炜的账号涨粉1万多。有网友评价:“画得细致,讲得清楚,风俗民情和历史文化都包含了。”有网友称赞:“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老师讲得好。”也有网友感叹:“看了视频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您的孩子太有福气了,有个好爸爸,希望他们都健康成长。”

如今,杨大炜已经手绘建筑图600多张,创作视频260多条,内容涵盖园林、古塔、石窟、民居等,杨大炜的抖音账号“杨爸图说”被网友称为“儿童版中国古建筑百科全书”,粉丝超百万。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著名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杨大炜利用自己的专长,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中国古代文化,正是对该理念的具体践行,收到良好效果是顺理成章的事。

生活中,到处都是家庭教育的课堂,也不止讲解古建筑这一条路。读者朋友,您有什么专长?能否用来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欢迎通过本刊微信公众号“现代家长微平台”参与讨论。

详细报道见本刊第8页

【编辑:杨   子】

猜你喜欢
专长四合院古建筑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眼镜店的当务之急:宣传引导 彰显专长
嗜好与专长,哪个重要
中国古建筑
四合院下的宝藏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教师教学专长研究:概念、方法及启示
一套四合院 引母女对簿公堂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