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林铁路人的诗和远方(创作谈)

2023-06-25 12:13萧华
中国铁路文艺 2023年6期
关键词:拉林青藏铁路建设者

萧华

“高原,其实是精神的高地。”

在去拉林铁路建设现场采访前,我听到过关于青藏铁路的传说,青藏铁路建设面临“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然而,一群群平凡而普通的铁路人,来到这里,不畏艰险,战天斗地,铸就了内地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创造了线路最长、海拔最高、速度最快、环境最为恶劣等多项世界第一的历史记录。2020年,我有幸来到拉林铁路建设现场,看到了工作、生活在一线的铁路人。他们传承并发扬着青藏铁路建设者“艰苦不怕吃苦,风暴强意志更强,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铁路精神,破解了拉林铁路建设的多项工程技术难题。他们乐于奉献,敢于拼搏,使得这里的天空格外蔚蓝,阳光也格外灿烂。在后来的朝夕相处中,我发现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一张美丽无比又充满魅力的笑脸,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他们默默付出着,完全沉浸于舍小我的劳动中,手拉手心连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就是小说《走向阳光》中的主人公吴静、邵主任、老李等普通的铁路人。从他们身上我深深体会到,“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宝贵财富,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奋战在雪域高原,推动西藏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为青藏铁路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在小说中,我以检测中心吴静、邵主任两个人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高原的工作和生活。小说中的主人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撼人心魄的矛盾冲突,我甚至没有刻意去“加工”,去“拔高”,因此,写作本篇小说的时候,从头至尾都是平铺直叙,故事没有曲折,文辞无须堆砌,人物不加刻画,真挚的情感自然流淌,或许才能够表现出他们的真善美。

能够上高原的女铁路人都是英雄,主人公吴静就是她们的代表。吴静,是一名工程师,在单位是技术骨干,有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家里有年幼的孩子,有需要照顾的父母,但是她主动请缨,毅然上高原。因為她坚信:“我是共产党员,必须以身作则。”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是有崇高的信仰,才能开辟出光明的未来。

在拉林铁路建设中,铁路人远离家乡、别亲离友,哭过、笑过……甚至彷徨过、退缩过,但是在事业面前,他们选择了坚守和奉献。吴静、邵主任、老李……他们在工作中遇到过困难的包围和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以及高原环境导致的疾病威胁,可是,他们坚持到了最后。当我与他们共同奋战时,我才能体会到、感悟到“一线英雄”的完整意义,这不是一组华而不实的辞藻,而是催人奋进的冲锋号,是他们铸就了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铁路精神。

“走向阳光”,也是对他们内心的诠释。在困难面前,这群铁路人迎难而上,心怀感恩,心怀阳光,走向未来。

我在写他们的故事时,心潮澎湃,不能罢手,越写越觉得具有使命感,铁路人的事迹应该大白天下。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一个故事与另一个故事,都是天然的衔接,有空间但是没有间隙。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曾思考过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来这里?写完了故事,也得到了答案——他们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中国铁路人,怀揣着爱和梦想、诗和远方。拉林铁路已经开通两年了,写这篇文章,是为了颂扬和致敬拉林铁路建设者。

猜你喜欢
拉林青藏铁路建设者
建设者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拉林铁路开通一年幸福歌声传唱四方
陈泉辛
拉林铁路上,幸福歌声传唱四方
建设者
青藏铁路
川藏铁路拉林段全线47座隧道全部贯通 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
青藏铁路ITCS系统CMU移除方案设计
浅谈青藏铁路改造施工中的ITCS仿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