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压力,大多来自家庭

2023-06-25 22:00孔沁刚
现代家长 2023年6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走路挫折

孔沁刚

孩子学习效率低、厌学、考试怯场,几乎都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那么,孩子的心理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本期,我们邀请心理咨询师唐荣国博士,与家长朋友们聊聊这个话题 。

每个孩子学走路时都摔倒过,但没有孩子因此拒绝学走路,也没有孩子学不会走路

田女士(14岁男孩的妈妈):我儿子每次考试前那几天都会吃饭没胃口、失眠,明显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他成绩中等,学习非常刻苦,却收效甚微。请问,心理压力大是中等生的通病吗?

康先生(12岁女孩的爸爸):我女儿成绩不好,几乎稳居全班后5名,照样心理压力大。考试前,除了吃饭没胃口、失眠,她还经常偷偷哭泣。她妈妈透露,孩子有轻生之意。

戴女士(17岁男孩的妈妈):我儿子是尖子生,每次考试前同样如临大敌,担心成绩下降,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上周,我发现他头上出现斑秃,苦苦逼问,他才坦白是心里难受时自己揪的!可想而知,他的心理压力有多大。

主持人:看来,孩子心理压力大不大,不是由学习成绩决定的。请问唐博士,孩子心理压力大,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唐荣国:孩子心理压力大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三种压力的积累。

第一,挫折性事件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孩子抗拒上学、厌恶学习、害怕考试,大多是经历过挫折性事件,比如被同学欺负或排挤、被老师批评惩罚、考试失利等。表现形式有情绪低落、独自哭泣、发脾气等,有的孩子会出现自闭倾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与家人交流。

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遭遇挫折性事件,挫折性事件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通常不会让孩子一蹶不振,停止成长,因为只要有人安慰,孩子的复原力就会启动,恢复生命活力和信心。比如,每个孩子学走路时都摔倒过,但没有孩子因此拒绝学走路,也没有孩子学不会走路。

正如刚才几位家长所言,无论学习成绩好坏,孩子都会有心理压力,因为每个孩子都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事件。但是,经历过挫折事件并非必然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由轻微的不愿学习发展到严重的厌学,有很长的心理过程,其间,如果孩子再感受到以下两种来自家庭的压力,那么孩子厌学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接纳和共情,指的是允许孩子的观点和情绪存在,不是和孩子一起陷入负面情绪

贺女士(10岁女孩的妈妈):孩子心理压力大,明明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怎么能怪罪家长呢?

主持人:家长的教育观念、心理状态和教育方法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长不能推脱责任。请唐博士继续讲解。

唐荣国:第二,家庭氛围和家长的情绪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近20年的咨询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当一位家长告诉我,他的孩子状况糟糕时,我会马上判断这位家长的状况,通常情况下,这位家长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深入了解后我还会发现,是家长状况不好在先,却不自知,但是孩子已经受到了影响。

苏先生(9岁男孩的爸爸):您能举例说明吗?

唐荣国: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一位妈妈有育儿焦虑,看到孩子不想做作业就想到厌学,看到孩子有考前焦虑就攻击应试制度,听说孩子和同桌闹矛盾就想到校园霸凌……妈妈可能一句话都没有说,但她的潜意识已经对孩子正经历的挫折事件有了夸张的呼应,同时在情绪上赞同孩子的负面情绪。说得简单一点:孩子刚有厌学苗头,妈妈就已经给孩子厌学准备好了理由,而且,妈妈比孩子更焦虑。

贺女士:有教育专家讲,家长要接纳孩子,与孩子共情,难道家长不该跟孩子同甘共苦吗?

唐荣国:接纳和共情,指的是允许孩子的观点和情绪存在,不是和孩子一起陷入负面情绪。

孩子遭遇了挫折性事件,出现负面情绪,就像他感冒了,就会打喷嚏、流鼻涕,他需要的是一杯温水、一张舒适的床,还有妈妈的怀抱。他并不需要一个和他一样生病的人。但是很遗憾,许多家长不具有强大的正能量,只是口头上鼓励孩子,内心早已先孩子一步倒下了,而孩子,一定能感受到家长的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主持人:家庭气氛不佳也是孩子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

唐荣国:对。比如,孩子在学校遭遇了挫折,自身难保,回到家发现爸爸妈妈正在吵架,然后是旷日持久的冷战,彼此在孩子面前诋毁对方,孩子会有怎样的感受?

苏先生:孩子会绝望。

唐荣国:对,孩子在外面受到打击,他一心想回到家来躲避,可是打开门才发现,家不是避风港,而是另一个战场,怎能不绝望?而绝望,是最沉重的心理压力。

当然,家庭气氛不佳包括许多方面,家长过于强势、思想狭隘、价值观扭曲、消极厌世等都属此类。调查显示,这类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厌学。

通常情况下,最高效的安慰是不安慰,仅仅陪伴就够了

赵女士(13岁男孩的妈妈):那么,孩子遭遇了挫折性事件,家长应该怎样安慰和鼓励呢?

唐荣国: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谈的问题。

第三,家长的过度安慰,也会成为孩子的心理压力。

请问各位家长,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到家很沮丧,哭哭啼啼的,说没脸见家长和老师,您会怎样安慰?

赵女士:我会告诉孩子,我不看重成绩,只要他开心就好。

陈先生(11岁女孩的爸爸):我会告訴孩子,一次考试失手不算什么,下次考好就行了。

马先生(8岁男孩的爸爸):我要和孩子严肃地谈一谈,让他知道重点中学不相信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要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吸取教训,迎头赶上。

唐荣国:三位家长的安慰都很温暖,但孩子一定不会买账,因为你们的安慰有一句共同的潜台词:孩子你是错的,你不该难过,不该生气,不该沮丧。

马先生:怎样的安慰才能让孩子买账?

唐荣国:通常情况下,最高效的安慰是不安慰,仅仅陪伴就够了。家长要允许孩子沮丧、生气、自责,甚至允许孩子找借口为自己开脱,然后拥抱孩子,让孩子在你的怀抱里哭一会儿,就像孩子小时候跌倒了要歇一会儿再爬起来那样。最好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一个人待一会儿。这是孩子复原力启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家长要信任孩子,等他哭够了,或一觉醒来,就会精神抖擞地重新出发——孩子们通常把这种状态叫“满血复活”。

主持人:如果家庭气氛和谐,家长有教育智慧,孩子在外面哪怕跌得头破血流,回家也能得到补给,继而把碎掉的那些东西,比如安全感、爱、希望、信心等都拼凑起来,把挫折带来的心理压力宣泄掉,第二天就能焕发活力,重新出发。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想有这样一个家。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走路挫折
挫折使我更坚强
会走路的树
学走路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好好走路
通过图片看内心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