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权:让“枫桥之花”在社区绽放

2023-06-25 00:31高飞
派出所工作 2023年6期
关键词:隔音警官民警

高飞

公安机关中有这样一种岗位,需要默默的坚守,需要把社区的每一处地方都做到了然于胸,需要奔波在社区每个角落,需要每日走街串巷走访群众、化解纠纷,维护社区和谐。他们是辖区群众的“安全官”,他们有个平凡的名字叫“社区民警”。

今年32岁的刘振权,是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万寿路派出所第一社区警务队的民警。刘振权于2016年参加公安工作,2021年因工作调动来到万寿路派出所,承担万寿路8号院社区安防工作,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因工作主动热心,他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呼为“小刘警官”。

担任社区民警前,刘振权一直从事打击办案工作,认为警察就是要打击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事社区工作对他来说是一个新挑战。刚刚接触社区工作时,怎样处理好邻里关系,如何开展社区工作,对于刘振权来说都是难题。好在他勤学好问、腿又勤快,大家总能看见他在社区内帮助辖区居民解决难题的身影。社区居民王阿姨说:“平时在社区都能看到小刘,这让我们感到很踏实、放心。”

“社区平安是小刘警官踏实干出来的”

“万寿路8号院社区是老旧楼房,治安是个大问题。”刘振权坦言。

从担任社区民警的那一刻开始,刘振权一有时间便骑上电动自行车钻进社区,逐一走访门店,了解社区基础情况,对接好各个商户的负责人,在各个小区口和门店外张贴民警提示和报警电话牌。在刘振权的建议下,街道在路上挂上了闪烁的警灯,让走夜路回家的居民心里更加踏实。

在他的努力下,社区两年来没有出现过入室盗窃类警情,群众安全感大幅度提升。居民都说,现在社区如此平安是小刘警官踏踏实实干出来的结果。

“现在社区氛围好,要感谢小刘警官”

工作中,刘振权积极践行“矛盾纠纷不上交”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小矛盾、小纠纷化解在社区内、处置在家门口,防止问题激化、事态扩大,确保邻里关系和谐融洽。

前不久,刘振权接到辖区居民刘女士打来的电话,称其楼上住户一到晚上就哐哐地发出声响,严重影响家人正常休息。刘女士多次上楼去协调,但对方每次都是敷衍答应,闹得很不愉快。得知情况后,刘振权立即协调物业等部门一同了解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办法。经了解得知,楼上王女士从事个体经营,晚上要很晚才到家。由于小区楼房墙体隔音效果不是很好,洗漱声加上走动声影响到了楼下的刘女士。经过多方沟通,刘振权联系物业工作人员给水管包裹隔音棉,王女士又在家中铺设了隔音垫起到隔音效果,两家的矛盾得以解决。刘振权正是通過不断地沟通协调,用自己的热心、真心、耐心让楼上楼下的邻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居民们都说:“现在社区氛围很好,这要感谢小刘警官。”

“百姓的事,事无巨细,都是大事”

“百姓的事,事无巨细,都是大事,都要当作自家事。”刘振权心里是这么想的,嘴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日常巡逻走访中,刘振权非常注意社区内的消防安全。因为社区中有许多老旧楼房,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少家庭都有电动自行车在屋内充电、私拉电线等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那段时间,刘振权挨家挨户提醒居民注意安全,不要把车推到屋内充电。为了确保安全充电,刘振权协调街道、居委会,在社区建立了多个室外固定充电桩,既满足了居民日常充电需求,也消除了一项重大安全隐患。

“小刘警官把社区中‘老大难的电动车充电问题解决了,不仅方便了我们,而且安全也得到了保障。什么是好民警?让老百姓满意就是好民警!”社区居民李大姐称赞道。

筑起更牢固的电诈“防火墙”

绕着刘振权管辖的社区走一圈,就会发现社区里老人居多,子女常常不在身边。刘振权结合在打击办案队时侦办的实际案例,在社区里开展防电诈宣讲会,分发反诈宣传手册,绘声绘色地向群众剖析常见的电信诈骗作案手法。在日常走访中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刘振权说:“只有在平时一次次的宣传中不断去说防范,才会在关键的时候起到作用。”他时常还会到附近的华熙商圈开展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探索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防电诈宣传手段,在社区里筑起更牢固的电诈“防火墙”,守住群众的“钱袋子”。

在同事和社区居民的眼里,刘振权就像一个“陀螺”,一直忙个不停,手机总是响个不停,但他总是面带笑容,妥善处理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帮群众之所需——刘振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青年社区民警的优秀品质和扎实作风,为社区稳定、平安、和谐奉献着青春年华。

猜你喜欢
隔音警官民警
猫警官抓小偷
兔子警官抓小偷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警官当老板非法获利被判刑
充满“炫技味”的发烧级耳机 SHURE AONIC 5隔音耳机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布克警官的一天
跟踪导练(二)(4)